尿崩症患者该如何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37.27 KB
- 文档页数:2
一、引言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DI)是一种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尿、多饮和口渴。
尿崩症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Central DI,CDI)和肾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NDI)两大类。
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引起的,肾性尿崩症则是由肾脏对抗利尿激素(ADH)反应减弱或缺乏引起的。
本文将针对尿崩症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治疗原则1. 早期诊断:尿崩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
早期诊断有助于早期治疗,减轻患者痛苦。
2. 对症治疗:尿崩症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控制多尿、多饮和口渴等症状。
3. 治疗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4. 长期治疗:尿崩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定期复查。
三、治疗方案1. 中枢性尿崩症(CDI)(1)药物治疗:抗利尿激素替代治疗是CDI的主要治疗方法。
常用药物包括:①去氨加压素(Desmopressin):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利尿激素替代药物。
去氨加压素可口服、鼻喷或静脉注射。
②垂体后叶素:通过注射方式给药,适用于无法耐受去氨加压素的患者。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①垂体腺瘤切除术:对于垂体腺瘤引起的CDI,可行垂体腺瘤切除术。
②下丘脑-垂体吻合术:对于下丘脑病变引起的CDI,可行下丘脑-垂体吻合术。
2. 肾性尿崩症(NDI)(1)药物治疗:肾性尿崩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药物:①甘露醇:通过增加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减轻多尿症状。
②利尿剂:如噻嗪类药物、呋塞米等,可减轻多尿症状。
②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减轻多尿症状。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①肾移植:对于严重NDI患者,可行肾移植。
②肾脏去神经术:通过手术切断肾脏的神经,减轻多尿症状。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与调整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尿崩症治疗方法尿崩症是指血管加压素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下面和店铺具体了解下尿崩症治疗方法。
尿崩症治疗方法之西医治疗(一)水剂加压素尿崩症可用激素替代治疗。
血管加压素口服无效。
水剂血管加压素5~10U皮下注射,作用可持续3~6小时。
这种制剂常用于神智不清的继发于脑外伤,或神经外科术后起病的尿崩症患者的最初治疗。
因其药效短,可识别神经垂体功能的恢复,防止接近静脉输液的病人发生水中毒。
(二)粉剂尿崩症赖氨酸加压素是一种鼻腔喷雾剂,使用一次可产生4~6小时抗利尿作用。
在呼吸道感染或过敏性鼻炎时,鼻腔粘膜水肿,对此类药物吸收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和意识丧失的尿崩症病人,应皮下注射脱氨加压素。
(三)人工合成DDAVP(1-脱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esmopresssin),DDAVP增加了抗利尿作用而缩血管作用只有AVP 的1/400,抗利尿与升压作用之比为4000:1,作用时间达12~24小时,是目前最理想的抗利尿剂。
1~4μ皮下注射或鼻内给药10~20μg,大多数病人具有12~24小时的抗利尿作用。
(四)其他口服药物具有残存AVP释放功能的尿崩症病人,可能对某些口服的非激素制剂有反应。
氯磺丙脲可刺激垂体释放AVP,并加强AVP对肾小管的作用,可能增加小管cAMP的形成,但对肾性尿崩症无效。
200~500mg,每日一次,可起到抗利尿作用。
吸收后数小时开始起作用,可持续24小时。
氯磺丙脲可以恢复渴觉,对渴觉缺乏的病人有一定作用。
此药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按时进餐可必免发生低血糖。
其他副作用还有可引起肝细胞损害、白细胞减少。
双氢克尿塞的抗利尿作用机理不明。
起初作用为盐利尿,造成轻度失盐,细胞外液减少,增加近曲小管对水份的再吸收,使进入远曲小管的初尿量减少,增加近曲小管对水份的再吸收,使进入远曲小管的初尿量减少,确切机理不详。
尿崩症有哪些症状治疗方法是什么尿崩症是常见的泌尿科疾病,而且多发于男性。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长期不治疗有可能导致心理障碍,所以为了便于早日康复,一定要留意尿崩症的症状,对症治疗,那么尿崩症有哪些症状?治疗方法是什么?尿崩症有哪些症状?1、出现头痛、呕吐、嗜睡、视力视野改变。
2、烦渴、多饮,由于多尿刺激口渴,每昼夜需饮进与尿量相当的水,喜欢凉的饮料,常因得不到凉的饮料而烦恼或狂饮自来水。
3、由于频繁地排尿、饮水,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工作、学习效率低。
4、若不能得到充分的饮水,可出现无力、烦燥、嗜睡,严重者血压下降、虚脱,危及生命。
5、生长发育障碍,见于下丘脑-垂体区肿瘤性、浸润性病变或垂体柄损伤所致的中枢性尿崩症。
6、一些患者多饮、多尿发生在精神创伤后,可出现抑郁、淡漠等表现。
7、每昼夜尿量持续超过2500毫升,严重者可达16~24升以上。
不论白天或晚上,每30~60分钟就要排尿。
尿崩症治疗方法是什么?弥凝用于治疗中枢性尿崩症。
服用弥凝后可减少尿液排出,增加尿渗透压,减低血浆渗透压,从而减少尿频和夜尿。
弥凝用于治疗六岁或以上患者的夜间遗尿症。
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的生物利用度在0.08~0.16%之间。
血浆达峰浓度约在1~1.5小时后出现;血浆达峰浓度(Cmax)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值)不随给药剂量成比例增加。
分布容积为0.2~0.3升/千克。
醋酸去氨加压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消除相半衰期平均在2~3小时。
对人体肝微粒体的体外研究显示,醋酸去氨加压素几乎不在肝脏中代谢。
因此,醋酸去氨加压素可能不在人体肝脏中进行代谢。
静脉注射后24小时内,尿液中检测到的醋酸去氨加压素为给药量的45%。
一旦在生活中发现以上疑似症状,需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治疗,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其实尿崩症的治疗并不是特别的艰难,只要大家以平常心对待,再接受医生的专业治疗,尿崩症很快就能治好了。
中枢性尿崩症怎么治愈
一、概述
某同事有一个朋友,今年26岁了,是个男性。
这几天看他很没有精神,因为大家在同一个地方上班,这两天看他工作的时候也很没有精力,感觉身体很不舒服。
某同事就问他是怎么了,才知道原来他这几天不知道怎么的就是感觉很累,精神很不好,也没有胃口吃饭,晚上也经常失眠睡不着,白天就感觉没什么力气了,而且经常感觉很想上厕所。
后来他去了医院才知道是中枢性尿崩症,那中枢性尿崩症怎么治愈呢?
二、步骤/方法:
1、中枢性尿崩症有可能是因为中枢病变形成,也有遗传性和特发性这两种,遗传有可能同时会有糖尿病和耳聋症状,特发性与自身的免疫系统反应有关。
中枢性尿崩有很多症状,也有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
2、患者还会有尿多,感觉很渴,想喝水的感觉,发病一般都比较快,患者睡眠质量会变差,精神会变差,食欲变差,体重也会下降,患者可以服用一些中药进行治疗,对于治疗这种病状有很好的效果。
3、比如患者可以服用一些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生山药,熟地,知柏,山萸肉等等这些中药一起水煮煎服,或者用二冬,煅牡蛎,菟丝子,女贞子,桑螵蛸等等这些都是用于治疗尿崩症。
三、注意事项:
患者平时要多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
平时也可以多喝水,禁忌吃一些生冷辛辣性的食物,不利于病情,平常也可以多出去外面散散步,放松身心。
尿崩症是什么病
一、概述
尿崩症在生活当中是非常常见的疾病,引起尿崩症的主要因素是比较多的,当我们出现了烦渴的时候就会赢很多的水,这个时候尿频量就会明显的增加。
尿崩症的患者一般体型都比较消瘦,而且还会造成患者出现皮肤的干燥、毛发也会比较枯黄,经常的会出现头晕目眩。
当出现了尿崩症时我们应该尽快的去进行调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尿崩症。
二、步骤/方法:
1、
在出现尿崩症之后,患者的精神方面会非常的痛苦这个时候经常的出现烦渴,想去多喝水,而且还会产生过多的尿液,患者如果是精神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房客或者是多饮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多尿和低比重尿,这种症状会随着情绪而进行波动。
2、
肾性尿崩症,主要是一种遗传性的疾病主要是在家族当中遗传因子造成的染色体出现的一些敏感,临床症状表现和尿崩症是极为相似的,在出生后不久的孩童当中,注射加压素后尿道就不会出现减少尿比重也不会出现增多。
3、
慢性肾脏疾病多种混合疾病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引起尿崩症,主要是肾小管疾病或者是慢性的肾脏疾病,以及低钾血症等等,都会对肾脏的浓缩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个时候就会引起多尿和口渴的表现。
三、注意事项:
我们上面所说的是患上尿崩症会有哪些的症状表现?那么在生活当中要公正也是分为几种类型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类型来具体的选择治疗方法。
小儿肾性尿崩症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肾性尿崩症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肾性尿崩症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小儿肾性尿崩症应该吃什么药。
*小儿肾性尿崩症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保证入量和足够的营养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充分的体液量,保持足够的水负荷对于婴幼儿患者及ADH感受中枢有缺陷的患者来说,更为重要。
2.对症疗法包括补充液量、减少溶质摄入,口服困难者应给予静脉输液(给予葡萄糖溶液、低张含钠液等)。
限钠有益于减轻多尿多饮症状。
3.药物疗法(1)利尿剂:经临床实践证明,氢氯噻嗪、阿米洛利、氨苯蝶啶对NDI有效。
氢氯噻嗪作用于髓襻升支皮质部,抑制氯化钠重吸收,增加尿钾排泄量;阿米洛利和氨苯蝶啶作用于远端肾小管和皮质集合管,抑制氯化钠重吸收的同时对钾离子有潴留作用。
以上两类药物的作用部位不同,有协同或相加利尿作用,所以临床上在治疗NDI时,常将氢氯噻嗪与阿米洛利或氨苯喋啶联合应用。
利尿剂治疗NDI的机制不明,可能是此类药物引起利尿,使细胞外容量减少,导致近端小管重吸收氯化钠和水增加,因而氯化钠和水到达远端肾单位也就减少。
如能同时限制钠的摄入,则疗效更显著。
Ishii报道1例成年患者,三氯噻嗪及氨苯蝶啶联合使用也能显著减少尿量,提高尿渗量。
Uyeki等首次报道使用氢氯噻嗪加阿米洛利治疗婴儿NDI,取得良好疗效。
一般认为利尿剂治疗NDI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患者的耐受性较好。
Van Lieburg等对30例先天性NDI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显示87%的患者在2.5岁之前明确诊断,大多数患者经过氢氯噻嗪-阿米洛利长期治疗没有发生显著并发症,2例患者发生肾积水,在轻微的外伤后发生轻度的尿路破裂,另有2例患者发生了急性尿潴留。
Kirchlechner等报道4例儿童患者,给予氢氯噻嗪3mg/kg 及阿米洛利0.3mg/kg持续5年以上,所有患者都未发生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生长发育正常,没有脑部钙化及癫痫发作。
中枢性尿崩症该如何治疗?有哪些方法?中枢性尿崩症是尿崩症的一种细分,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尿崩症是因为肾脏不能保存水分,导致排出大量的尿液的一种疾病,这对于患者的健康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及时治疗至关重要,那么中枢性尿崩症该如何治疗?有哪些方法?尿崩症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ADH)的产生和作用发生障碍,肾脏不能保留水分的疾病。
其中,中枢性尿崩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常常表现出多饮、多尿、精神性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等症状。
由于肾脏对原尿中的水分重吸收作用减少,长期体内缺水会出现皮肤干燥、苍白、不易流汗等现象,通常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日均饮水量会高于4L。
中枢性尿崩症的根源在脑部,主要由中枢疾病引起,如感染(脑炎、脑膜炎、结核、霉菌感染)、外伤(车祸)、肿瘤(颅咽管瘤、视神经胶瘤、母细胞瘤、组织球增多症与白血病)及手术等而导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和释放不足,无法维持液体量平衡。
因此,对于中枢性尿崩症,除了病因治疗外,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激素替代疗法和适当的抗利尿药物治疗。
中枢性尿崩症该如何治疗?1、去氨加压素弥凝用于治疗中枢性尿崩症。
服用弥凝后可减少尿液排出,增加尿渗透压,减低血浆渗透压,从而减少尿频和夜尿。
弥凝用于治疗六岁或以上患者的夜间遗尿症。
2、长效尿崩停长效尿崩停是鞣酸加压素制剂,需要深部肌肉注射。
天冷时需稍加温,用前摇匀。
但该药有个体差异,每例应做到个体化给药,剂量过多可导致水储留甚至水中毒。
3、粉剂尿崩停赖氨酸加压素是一种鼻腔喷雾剂,使用一次可维持4-6h的抗利尿作用。
但同时应注意粉剂过敏者可导致支气管痉挛,长期应用还可引起萎缩性鼻炎。
中枢性尿崩症患者是可以服用弥凝进行治疗的,而且效果也是不错的,因此有需要的患者朋友们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但是也记得要遵医嘱服,切勿盲目用药。
尿崩症患者吃什么好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从而引起以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尿崩症吃什么好呢?下面店铺分享了对尿崩症患者有好处的食物,希望你喜欢。
对尿崩症患者有好处的食物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
大枣:有着极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含磷、铁、钙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补五脏、治虚损。
酒:酒精有利尿作用,能将盐分随尿排出。
但不宜多饮。
尿崩症的治疗(一)普通康复疗法去除病因,特别是对继发性尿崩症:可根治本症,肿瘤引起者应进行放射或手术治疗,感染引起者则宜采用相应的各种抗感染治疗。
应注意给予足量的饮水,防止失水,失钾,在饮食上应适当限钠,禁忌饮茶,咖啡,避免劳累情绪波动等。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1.气阴两虚多饮多尿,乏力,自汗,气短,动则加重,口干舌爆,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肆酸软,舌淡红暗,舌边齿痕,苔薄白少津,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味:生地25克,山萸肉16克,淮山药25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黄芪35克,党参16克,苍术12克,玄参25克。
2.阴阳两虚多饮多尿,混浊如膏,乏力自汗,形寒肢冷,面色熏黑,腰膝酸软,耳轮焦干,浮肿尿少,或五更泄泻,阳羹早泄,舌淡,苔白,脉沉数无力.[治法]温阳育阴,[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味:制附于12克(先煎),肉桂4克,熟地25克,山萸肉12克,淮山药25克,茯苓25克,丹皮12克,泽泻12克,黄芪35克,天花粉16克,益智仁1s克,桑螺蛸16克。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轻型部分性尿崩症患者,如不影响生活和上作,不需用药。
但饮食中应减少食盐量,避免高蛋白,以减少溶质利尿。
重型患者必须服用加压素替代疗法。
1.血管加压素类药物鞣酸加压素油剂(长效尿崩停)从小剂量开始,每次9~18单位肌注,每2~3天1次,以后可增大剂量。
该药难以混匀。
吸收不均匀疗效不恒定,过量会致水中毒。
2.非加压囊制剂(1)双氢克尿塞可使尿量减少30%~50%,同时应限制钠入量,口服25一so毫克,每日3次,需注意补充钾盐。
尿崩症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准确记录出入液量,观察体重变化。
2.观察饮食情况。
3.观察有无食欲不振、便秘、发热、皮肤干燥、倦怠、睡眠不佳等症状。
4.观察有无头痛、恶心、呕吐、胸闷、虚脱、昏迷、脱水等症状。
5.了解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
如尿比重、渗透压等。
6.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情况,因其大量饮水、大量排尿,使其恐惧、焦虑、情绪波动较大。
【护理措施】
1.适当休息,多饮、多尿症状严重时应卧床休息。
2.给予低盐、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饮食,保证足够的饮水,忌用浓茶、咖啡等。
3.遵医嘱给予激素替代及其他治疗,注意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应用激素时,严格遵医嘱,切勿自行减量或停药。
应用氢氯噻嗪时,应注意有无低血钾、高尿酸血症。
应用氯磺丙脲时,应防止低血糖及水中毒。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高钠血症。
当患者未能及时补充水分,出现极度软弱、发热、精神症状时,应高度警惕,及时通知医师进行抢救,以免发生谵妄甚至死亡。
5.准确测量尿量、饮水量、体重,从而监测液体出入量,正确记
录,并观察尿色、尿比重等。
6.协助患者完成禁水、禁水加压素等试验,及时采集血、尿标本和送检。
7.给予心理支持,鼓励积极治疗。
【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多饮水,外出时准备足够的饮用水。
2.休息,适当活动,预防感染。
3.指导患者记录尿量及体重变化。
4.遵医嘱准确用药,不自行停药。
特殊药品保存按照说明书要求。
5.定期门诊随访。
尿崩症患者该如何治疗
泌尿系统疾病很常见,最常见的有泌尿道感染,而尿崩症的发病率也不低,不过很多人对尿崩症并不了解,不知道患了尿崩症该怎么治疗,那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尿崩症的治疗方法吧。
尿崩症是什么
尿崩症其实是由于一些原因导致人体产生抗利尿激素无法正常分泌以及抗利尿激素无法发生作用,而引起人体的肾脏不能重吸收水分,这时候患者的尿液会增加,很容易出现水代谢失衡,而且患者经常感到口渴。
常见的尿崩症类型有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均有多尿、低渗尿等表现症状。
尿崩症的发病年龄很广泛,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有可能发病,当人们出现夜尿增多、多尿、常口渴、脱水这类症状的时候,就需要提防是否发生了这类疾病。
如果尿崩症恶化的时候会引起严重的高钠血症和脱水,经常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尿崩症怎么治疗
1、维持水代谢平衡
在治疗的过程中,做好维持患者水代谢平衡是很重要的,多数患者都会经常口渴,这时候可以多喝水,足够的饮水可以预防和纠正患者因为多尿而出现的水代谢紊乱。
2、中枢性尿崩症的治疗
这类患者可以选择激素替代疗法和口服抗利尿药物治疗,由于这类患者是有与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不足而出现疾病症状,这时候补充抗利尿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而激素替代疗法也可以补充抗利尿激素,减少患者的尿液至正常。
3、肾性尿崩症的治疗
这类患者并不是由于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而发病的,而是由于肾部出现了炎症而出现尿崩症。
所以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手段,而是只能适当补充水分、服用消炎药、服用利尿剂等,可以有效缓解肾性尿崩症的症状。
尿崩症需要做什么检查
1、高渗盐水试验
患者想要确诊这种疾病,那么需要做高渗盐水试验。
当正常人静脉滴注高渗盐水之后,尿量会减少,血浆中的渗透压也会身高。
而尿崩症病人在静脉注射高渗盐水之后,尿量并不会减少,而且尿比重也不会增加。
2、禁水-加压素试验
尿崩症患者在检查的时候需要做禁水试验,正常人在禁水之后体内水分会减少,所以尿量会减少而尿液会浓缩。
而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量依旧很多,其渗透压还是很低。
当禁水一段时间之后,可以给试验者注射加压素,这时候正常人的尿渗透压不会升高,而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还是会进一步升高。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结果也比较可靠。
3、血浆AVP测定
在禁水后可以测定试验者的血浆AVP,正常人禁水后AVP会升高,但是尿崩症患者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