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期词
- 格式:ppt
- 大小:240.50 KB
- 文档页数:15
第一章北宋词概说一、代表人物:以柳永、范仲淹、张先、晏殊、欧阳修、宋祁等为代表。
主要生活在仁宗、真宗两朝的承平时代,个体地位都比较显达。
二、北宋前期词沿雅、俗两条路同时发展: 1、一方面晏殊、欧阳修等人承晚唐五代词之余绪,遵奉“词为艳科”的传统,逐步将士大夫特有的生活感受融入词中。
表现方式上逐步去掉花间词的浅俗浮艳,追求清丽深婉,使词在雅化、文人化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2、另一方面是以柳永为代表,将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带入词中,丰富了词的内容题材,多用慢词长调,表现手法不断创新。
其词从内容到表现手法都渗透着市民情趣,大大推动词向市井化、通俗化方向发展。
总之,北宋前期词既有继承,又有新变。
第一节、晏殊欧阳修创作一、非专力作词词人。
(或一时兴到之作,未为专诣)继承性大于创作性。
题材(相思恋情、悲欢离合、人生哲思)词体方面(以小令为主)贡献:以众多的艺术圆熟、意境浑成的典范之作,强化了温庭筠等花间词人开创、定型的创作范式,进一步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
在题材、艺术上也有所开拓创新。
二、晏殊词:北宋士大夫倚声家初祖 1、晏殊生平概述:太平宰相富贵悠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
词集《珠玉词》一百三四十首政治地位高,但缺乏政治才干,无所建树。
主要贡献:汲引人才: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等以其为中心形成北宋初期小令词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二、晏殊词:北宋士大夫倚声家初祖 B 晏殊词:艳情(男女恋爱相思离别等)闲情(富贵生活中安逸闲暇时的享受) C 新变(特点):对传统庸滥题材做了典雅化、含蓄化和“以理节情”“情中有思”的审美处理。
即:开创了以雅笔写艳情的新风人物形象的新变:自然清新气息的采桑女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北宋前期诗文一、宋初三体:1. 白体2. 晚唐体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3. 西昆体反西昆派二、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1.生平:(1)六一居士(2)参与庆历新政(3)文化建设(4)仕途曲折,十年困风波,九死出槛井。
2.文学主张:我所谓文,必与道俱。
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
君子之于学也,务为道,为道必求知古,知古明道,而后履之以身,施之于事……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
君子所学也,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
事信言文,乃能表现于后世。
杨刘风采,耸动天下,至今使人倾想。
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而愈工。
3.欧阳修文:《朋党论》: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醉翁亭记》《秋声赋》《泷冈阡表》《与高司谏书》《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评论:吴充《欧阳公行状》:文备众体,变化开阖,因物命意,各极其工。
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纡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
苏轼为欧阳修《居士集》作序:欧阳子,今之韩愈也。
三、梅尧臣、苏舜钦梅: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梅:《鲁山山行》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苏: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评论:欧阳修《六一诗话》: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
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
北宋前期词北宋前期词承袭晚唐五代词,风格柔婉,内容主要写男女闺情,形式以小令为主,但是此期词也有一定创新。
这一时期的著名词人有: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张先柳永晏殊有《珠玉词》内容多写男女相思、伤春感时。
晏殊词的特点:1 情中有思。
晏殊词在艳情内容外,又有较深的思想内蕴。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检点如今无一半。
他不仅敏于感受(《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同时也有理性的思考,使得情感与理性融合在一起。
在伤春怨别的情绪中表现出理性的反思,引起人们的哲理联想。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 雍容闲雅。
晏殊具有高雅的审美趣味,其词雍容和缓,以淡雅之笔写富贵之态,以清新之笔写男女之情。
《破阵子》多少襟怀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踏莎行》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浣溪纱》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欧阳修有《醉翁琴趣外篇》。
欧词内容:除男女之情外,还有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如《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对山川景物的描写,《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词在北宋的发展轨迹一、北宋前期词及柳永的贡献1.因革晚唐五代词风2.词为艳科的词体观念3.小令体制为主4.开拓词境的尝试一般来说都是承袭南唐二主和冯延巳等人的词风,走的是五代花间南唐词人的老路,继承性大于创造性,以小令为主并无多少新的发展。
他们的社会地位都比较显达,除柳永、张先以外,差不多都是台阁重臣,人生命运相对来说比较顺利适意。
其词所反映的主要是“承平”时代的享乐意识和乐极生悲后对人生的反思。
但他们以众多的艺术圆熟意境浑成的典范之作,强化了温庭筠等花间词人抒情范式,进一步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
在题材、艺术上也有所开拓,创新。
柳永,宋代第一位大量写词之人,创制了大量慢词。
柳永词的艺术贡献:(一)、词体创制:大量创制慢词与对词调的丰富(音乐体制的改变)1.新曲调的大量采用两宋词坛用词调最多的人,存词213首,用调133种,多数是采用新流行的曲调。
两宋所用880多个词调中,有100多调为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2、创作慢词87调125首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迭、四迭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
(二)、变“雅”为“俗”: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创作方向的改变)1、内容方面的“俗”柳永长期生活在俗的环境:市井具有商品性质,取悦受众2.语言表达的“俗”语言:俚俗语、俗不伤雅、雅不避俗(取悦受众)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取悦受众三、铺叙与白描手法的创造性运用“屯田蹊径”(“柳氏家法”)白描手法四.独特的结构方式1、时间结构方式2、空间结构方式“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的影响:1、社会影响“凡有井水饮进,即能歌柳词”2.文坛影响:(1)“相继有作,慢词遂盛”(2)俗词创作在文人中成风气(3)柳词艺术对后世词家的影响: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4)对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的重大影响二、北宋中期词及苏轼的贡献苏轼继承柳永的革新成果彻底破除“诗尊词卑”,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辛派词人的先河。
第二章北宋词第一节北宋前期词人北宋初期的词作,基本上承袭五代词风。
在体制上多为短章小令,风格上由五代词的浮艳开始走向清丽,显示出文人词与“伶工之词”的不同。
但由于作者多为达官贵人,视词为“娱宾遣兴”的工具,所以在内容上仍缺乏积极意义。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晏殊、欧阳修。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人。
7岁能作文,14岁“神童”,官至宰相。
他出身高贵,历官显要,生活豪华,其词内容不外乎留连诗酒,歌舞升平。
但他的一些描写离情和个人抒怀之作,在表现落寞惆怅之感的同时,却能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写出含义较深的意境,并概括出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便是这类词的佳句。
有《珠王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词与晏殊齐名,并称“晏欧”。
他的词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较深,内容上写伤春惜别者较多,同他的诗文相比,题材甚窄。
但他的一些抒写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的感慨之作,极能显示出北宋前期小令的抒情特点。
特别是那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词,已开始突破词的传统题材和表现手法。
如歌咏颖州西湖的十首《采桑子》。
这类词语言精美,色调明丽,意境清新,洗涮了完唐五代词的脂粉气。
这些作品在内容与风格上都对词风的转变产生了影响,对北宋词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有《六一居士词》。
范仲淹(989-1054),字希文。
苏州吴县人。
他两岁父病故,母改嫁朱姓,(朱说)27岁考进七后恢复本性,改名仲淹。
自小苦学“断齑划粥”。
江苏泰州“范公堤”。
仁宗时,提为谏官,被贬。
读书,敬佩严光。
写《严先生祠堂记》。
不但政债突出,而且善于用兵。
西北歌谣:“军中有一韩,(韩琦)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仲淹),西贼闻之惊破胆。
是宋初杰出的政治革新家,提出十项改革主张,史称“庆历新政”。
他的词不多,但词风刚健,在北宋词坛独树一帜。
他用词来反映边塞生活,抒写政治怀抱,表现出开阔而深沉的意境。
第二章北宋词第一节北宋前期词人北宋初期的词作,基本上承袭五代词风。
在体制上多为短章小令,风格上由五代词的浮艳开始走向清丽,显示出文人词与“伶工之词”的不同。
但由于作者多为达官贵人,视词为“娱宾遣兴”的工具,所以在内容上仍缺乏积极意义。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晏殊、欧阳修。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人。
7岁能作文,14岁“神童”,官至宰相。
他出身高贵,历官显要,生活豪华,其词内容不外乎留连诗酒,歌舞升平。
但他的一些描写离情和个人抒怀之作,在表现落寞惆怅之感的同时,却能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写出含义较深的意境,并概括出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便是这类词的佳句。
有《珠王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词与晏殊齐名,并称“晏欧”。
他的词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较深,内容上写伤春惜别者较多,同他的诗文相比,题材甚窄。
但他的一些抒写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的感慨之作,极能显示出北宋前期小令的抒情特点。
特别是那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词,已开始突破词的传统题材和表现手法。
如歌咏颖州西湖的十首《采桑子》。
这类词语言精美,色调明丽,意境清新,洗涮了完唐五代词的脂粉气。
这些作品在内容与风格上都对词风的转变产生了影响,对北宋词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有《六一居士词》。
范仲淹(989-1054),字希文。
苏州吴县人。
他两岁父病故,母改嫁朱姓,(朱说)27岁考进七后恢复本性,改名仲淹。
自小苦学“断齑划粥”。
江苏泰州“范公堤”。
仁宗时,提为谏官,被贬。
读书,敬佩严光。
写《严先生祠堂记》。
不但政债突出,而且善于用兵。
西北歌谣:“军中有一韩,(韩琦)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仲淹),西贼闻之惊破胆。
是宋初杰出的政治革新家,提出十项改革主张,史称“庆历新政”。
他的词不多,但词风刚健,在北宋词坛独树一帜。
他用词来反映边塞生活,抒写政治怀抱,表现出开阔而深沉的意境。
北宋前期词一、人物:1.冯煦《蒿庵词话》云:“宋初诸家,靡不祖述二主,宪章正中(冯延巳)。
”冯煦:(1842~1927),江南通儒。
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参与纂修《江南通志》。
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2.范仲淹朱熹:“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全宋词》仅五篇,另存目三篇。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窦宪典)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因晏殊“神仙一曲渔家傲”为词牌名。
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后,连年侵宋。
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
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
此词即作于知延州时。
评论:宋魏泰《东轩笔录》:“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
”补:《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人世都无百岁。
少痴騃、老成尪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化用白居易诗意)3. 晏殊(991-1055)有《珠玉词》三卷,存词130余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七律《示张寺丞、王校勘》上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有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梁园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山亭柳》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
花柳上,斗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