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山水画.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18
古代山水画古代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题材的绘画,在中国叫山水画,在外国却叫风景画。
中国的文字“山水”,含有“江山”的意思,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是国家的象征。
而且,中国人以农立国,对土地山川本来就有浓厚的亲切情感。
山水画还有“可游”、“可居”之景,历来人们都很喜欢。
山水画代表着古代先民们对大自然的崇尚,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孔子曾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与水成为人的高尚品德、行为、思想的象征。
中国人有特殊的山水情结。
山水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两汉三国时山水画已经萌芽,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
欧洲风景画作为独立绘画题材出现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华民族对自然感悟的审美意识的觉醒比欧洲人要早一千多年。
一、山水画的兴起在汉代之前,山水形象基本上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形象由背景变为主体,以独立画种的姿态登上了中国画坛。
东晋顾恺之、南朝宗炳、王微等画家开了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主流的先河,.他们的山水画理论为他们之后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的山水画真迹已不见流传,早期山水画的面貌只能从早期的山水文献和当时的人物画背景中去窥探。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豪强割据、政局动荡的年代,然而这一时期的艺术世界却是灿烂的,宗白华先生曾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那时的人们对倏忽变幻的人生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作为社会精英的知识阶层,更对秦汉以来的人生价值观念发生了动摇。
他们不再信仰儒家那一套“达则兼济天下”的说教,而是转向了“穷则独善其身”,追求个体的超然和自适,奉行玄学和清谈。
这一新的时代精神,标志着中国古代人文意识的觉醒,在历史上称为“魏晋风度”。
以崇尚老庄哲学的清谈玄学风气的兴起,是山水画形成的最根本原因。
东汉末年以来,统治阶级内部杀夺的政治空气日益浓厚,一部分知识分子产生了“末落”、厌世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