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山水画意境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6.77 MB
- 文档页数:51
第七课中国古代山水画[教材阅读]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以及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的目的。
(二)内容结构本课内容为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通过对5件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的赏析,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传统。
整个课文分成以下7个自然段落:第1段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
第2段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传统,首先在于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同时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在创造意境方面所经历的过程。
本课则着重通过对北宋、南宋和元代这三个历史阶段的山水画代表作的赏析,说明它们彼此不同的面貌和意境。
第3段以北宋三位有代表性的山水画家范宽、郭熙和王希孟的3幅作品,说明北宋山水画在创造意境方面的主要成就和特色。
第4段以南宋的山水画,特别是以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说明南宋山水画在创造意境方面的主要特色,同时说明中国古代绘画在运用空白、虚实关系时的一些独特的艺术手法。
第5段以元代两位著名山水画家倪瓒和王蒙的山水画代表作,说明元代山水画在创造意境方面的主要特色。
第6段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传统,还表现在对空间的处理上。
第7段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传统,也表现在一些源于生活的程式化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山石的皴法上。
本课图版共5幅,除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一长卷,图版只能选一局部外,其他均系全图。
课文中作重点分析的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见课本第9页。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课文中在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后,就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所欣赏的山水画作品也主要是借以说明这一点。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初中美术第八册第2课,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
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二、学情分析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
初中生两级分化已形成,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的范画欣赏以及教师的现场笔墨示范,这种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三、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教材人文与科技的特色,我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维度来进行阐述。
1、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中国画山水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地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意境,是山水的灵魂。
2、过程与方法目标:山水画的构图、笔墨的分析与尝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山水画的意境》课件一、引言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以自然山水为题材,通过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和表现手法,呈现出独特的意境。
本课件旨在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二、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1.起源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描绘自然山水。
然而,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始于东晋时期,成熟于唐代。
2.发展唐代是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期,代表人物有王维、李思训等。
宋元时期,山水画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更多的流派和代表人物,如范宽、郭熙等。
明清时期,山水画达到了鼎盛,出现了更多的艺术家和作品。
三、山水画的意境特点1.写意性山水画的意境主要体现在写意性上,即通过简练的线条和墨色,表现自然山水的神韵和意境。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追求笔墨的自由流畅,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2.虚实相生山水画的意境还体现在虚实相生上,即通过虚实对比的手法,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感和氛围。
在山水画中,实部通常为山石、树木等实体,虚部则为云雾、流水等。
虚实相生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3.意境深远山水画的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美丽景色,又体现了艺术家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山水画的意境往往给人以宁静、淡泊、高远之感,令人陶醉。
四、山水画的意境表现手法1.笔墨运用山水画的意境表现手法之一是笔墨运用。
艺术家通过不同的笔触和墨色,表现山石、树木、云雾等自然元素的质感、形态和空间关系。
笔墨的浓淡、干湿、疾徐等变化,使得画面更具生动感和艺术魅力。
2.构图布局山水画的意境还体现在构图布局上。
艺术家通过对画面中各元素的有机组合,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感和氛围。
构图布局要讲究均衡、对比、节奏等原则,使得画面既有层次感,又具有统一性。
3.意境营造山水画的意境营造是艺术家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意境营造要注重情感表达,通过画面传达出艺术家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向往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