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古代山水画
- 格式:ppt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36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以描绘自然风景为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国画山水十大名画的赏析:
1.《千里江山图》:作者为北宋画家王希孟,画面描绘了长江流域的壮美景色,色彩鲜明,构图恢弘,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
2.《白雪山图》:作者为南宋画家谢赫,画面以太白山为背景,表现了独特的山水风貌和自然景观,形式上极具表现力。
3.《水墨花鸟图》:作者为明代画家徐渭,画面以花鸟为主,运用水墨技法,表现出极具生动感的自然景观,是中国画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4.《清明上河图》:作者为北宋画家张择端,画面描绘了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构图精美,色彩绚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之作。
5.《渔舟唱晚图》:作者为宋代画家马远,画面以渔船为背景,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人文情感,是中国山水画的杰作之一。
6.《富春山居图》:作者为元代画家黄公望,画面描绘了江南富春山的壮美景色,线条流畅,色彩淡雅,富有古典气息。
7.《十八学士图》:作者为明代画家顾恺之,画面描绘了唐代十八位文学巨匠的生活场景,构图繁复,细节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8.《红楼梦图》:作者为明代画家高鹗,画面描绘了《红楼梦》的故事情节,构图精美,画风细腻,是中国文学与绘画的结合之作。
9.《山水十二屏》:作者为清代画家郑板桥,画面描绘了中国南方的山水景象,构图严谨,色彩和谐,是中国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10.《八大山人千里江山图》:作者为清代画家八大山人,画面描绘了中国南方的江山美景,构图简洁,意境深远,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
中国历代传统山水名画220幅技法解目录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创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中国山水画的创新中国山水画的鉴赏二、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解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唐代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唐代王维《长江积雪图》五代荆浩《匡庐图》五代关仝《关山行旅图》五代关仝《秋山晚翠图》五代卫贤《高士图》五代董源《寒林重汀图》五代董源《山口待渡图》五代董源《龙宿郊民图》北宋巨然《秋山问道图》北宋巨然《雪图》北宋李成《寒林平野图》北宋李成《读碑窠石图》北宋李成《晴岚萧寺图》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雪山萧寺图》北宋郭熙《早春图》北宋郭熙《窠石平远图》北宋王诜《渔村小雪图》北宋米芾《春山瑞松图》北宋屈鼎《夏山图》北宋许道宁《关山密雪图》北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佚名《秋山萧寺图》南宋李唐《万壑松风图》南宋李唐《松湖钓影图》南宋刘松年《松窗读书图》南宋刘松年《西湖四景图》南宋马远《踏歌图》南宋马远《梅石溪凫图》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南宋马远《举杯玩月图》南宋马远《月下赏梅图》南宋夏圭《溪山清远图》南宋夏圭《临流赋琴图》南宋夏圭《钱塘秋潮图》南宋李迪《风雨牧归图》南宋佚名《青山白云图》南宋佚名《松风楼观图》金代佚名《洞天山堂图》元代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元代赵孟頫《双松平远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丹崖云树图》元代吴镇《渔人图》元代吴镇《双松平远图》元代倪瓒《江亭山色图》元代倪瓒《渔庄秋霁图》元代倪瓒《六君子图》元代王蒙《夏山高隐图》元代王蒙《秋山草堂图》元代王蒙《溪山风雨图册》元代曹知白《松亭图》元代盛懋《溪山清夏图》元代唐棣《霜浦归渔图》元代佚名《山居图》明代沈周《庐山高图》明代沈周《两江名胜图》明代周臣《春山游骑图》明代周臣《山斋客至图》明代周臣《雪村访友图》明代唐寅《杏花茅屋图》明代唐寅《东篱赏菊图》明代唐寅《高山奇树图》明代唐寅《落霞孤鹜图》明代唐寅《茅屋风清图》明代唐寅《清溪松荫图》明代唐寅《山路松声图》明代文徵明《积雨连村图》明代仇英《桃源仙境图》明代仇英《玉洞仙源图》明代戴进《洞天问道图》明代戴进《踏雪寻梅图》明代戴进《雪景山水图》明代戴进《溪堂思诗图》明代王谔《雪岭风高图》明代王谔《月下吹箫图》明代王谔《江阁远眺图》明代蓝瑛《白云红树图》明代吴伟《渔乐图》明代张璐《溪山放艇图》明代陈裸《王维诗意图》明代刘珏《夏山欲雨图》明代朱端《仿郭熙山水》清代王时敏《仙山楼阁图》清代王时敏《丛林曲涧图》清代王鉴《仿三赵山水画》清代王鉴《仿大痴山水图》清代王鉴《梦境图》清代王翚《万壑千崖图》清代王翚《秋树昏鸦图》清代王翚《虞山枫林图》清代王翚《仿黄鹤山人山水图》清代王翚《水阁幽人图》清代王翚《夏五咏梅图》清代王翚《仙山浮岚图》清代王翚《仿王蒙秋山图》清代王原祁《《仿王蒙松溪山馆图》清代王原祁《山中早春图》清代石涛《设色云山图》清代石涛《四边水色图》清代髡残《苍翠凌天图》清代髡残《山水图》清代弘仁《黄海松石图》清代弘仁《林泉图》清代弘仁《西岩松雪图》清代朱耷《山水斗方图》清代吴历《夕阳秋影图》清代高岑《青绿山水图》清代高岑《松窗飞瀑图》清代谢荪《青绿山水图》清代龚贤《溪烟树图》清代张雨森《秋林曳杖图》清代吴历《江城秋访图》清代吴宏《柘溪草堂图》清代沈宗骞《竹林听泉图》清代唐岱《晴峦春霭图》清代黄鼎《山水图》清代任预《前程期远图》清代赵之谦《积书岭图》清代樊圻《江干风雨图》清代樊圻《秋山听瀑图》清代刘泳之《松风山馆图》清代袁江《观潮图》清代袁耀《阿房宫图》清代袁耀《蓬莱仙境图》清代袁耀《蓬莱仙境图》清代郎世宁嵩献英芝图》清代郎世宁《山水图》清代颜峰《秋林书啸图》清代陈漠《白云青嶂图》清代陈卓《云山青障图》清代陆远《仿古山水图》清代邹之麟《青绿山水图》近代黄宾虹《湖山晴霭图》近代金城《山水图》近代冯超然《夏山飞瀑》近代黃君壁《山水图》近代吴湖帆《潇湘雨过图》近代陶冷月《洞庭秋月图》近代溥心畲《白云满青山》近代刘海粟《黄山图》近代张大千《秋水清空图》近代傅抱石《待细把江水》近代李可染《江南春喜雨图》近代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代李可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近代陆俨少《山水图》近代陈少梅《长夏山居图》近代陈少梅《河阳神韵》近代陈少梅《回归山居图》近代陈少梅《轻舟寻友图》近代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近代白雪石《桂林山水》现代何延喆《北宗山水》现代何延喆《北宗山水》现代何延喆《北宗山水》现代杨明义《水墨山水》现代李震《工笔界画》现代李震《工笔界画》现代贾国英《工笔山水》现代贾国英《工笔山水》现代陈国胜《工笔山水》现代陈国胜《工笔山水》现代刘有成《彩墨山水》现代刘有成《彩墨山水》现代张泉踪《彩墨山水》现代张泉踪《彩墨山水》现代曾刚《彩墨山水》现代宋滌《彩墨山水》现代祖立范《彩墨山水》现代祖立范《彩墨山水》现代祖立范《彩墨山水》现代刘安祥《壮志凌云》现代刘安祥《天地有大美》现代刘安祥《林泉高致图》现代刘安祥《自有风韵颂千秋》现代刘安祥《峭崖列翠》现代刘安祥《剪取青山入画屏》现代刘安祥《望穿秋水》现代刘安祥《无限风光在险峰》现代刘安祥《山随平野尽》现代刘安祥《万山浮动兩初来》现代刘安祥《擎天一柱》现代刘安祥《晚山晴更好》现代刘安祥《湖山春曉图》现代刘安祥《三峡放歌》现代刘安祥《近山识鸟音》现代刘安祥《晴峦青障图》现代刘安祥《数峰无语立斜阳》现代刘安祥《江山览胜图》现代刘安祥《一帆风顺》现代刘安祥《仙境胜览图》现代刘安祥《晚山无语对斜阳》现代刘安祥《鸟鸣山更幽》现代刘安祥《碧水苍山》现代刘安祥《鸳鸯瀑》现代刘安祥《雪霁图》现代刘安祥《漓江晨曦》现代刘安祥《望断南飞雁》现代刘安祥《旭日照春山》现代刘安祥《云深不知处》现代刘安祥《云开雾散见山青》现代刘安祥《水色山光画图中》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创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中国山水画萌于晋,成于唐,盛于宋元,自五代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里,山水画都是笫一大科。
北宋时期著名山水画家燕文贵二十六幅经典绘画作品赏析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共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柴宗训被逼禅位于赵匡胤,宋朝建立,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1126年靖康之变后,金国军队兵临汴梁,次年灭亡。
北宋建立以后,绘画艺术发展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绘画内容极为突出。
尤其是宋徽宗时期,继承前朝旧制,在宫廷中设立了“翰林图画院”,一批批技艺精湛的职业画家应运而生,包括帝王宋徽宗在内的诸多画作,更加注意写生和技法的探索,呈现出巨匠辈出,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使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一时期比较有名的山水画家较多,杰出代表有齐鲁画派李成,关陕画派范宽。
宋后期的水墨山水画以米芾最为著名。
还有李公麟、郭熙等人,他们擅长用多层烘染和画点点的排列,使积墨、破墨等技法,达到云山蒙笼,烟雾缭绕的效果。
前面我们已经欣赏李成、范宽、米芾、李公麟、郭熙和张择端六位著名画家的作品,下面我们欣赏武宗元、王居正、燕文贵、赵昌、王诜和赵佶等六人绘画作品。
北宋著名山水画家燕文贵绘画作品有:《江山楼观图》《溪山楼观图》《群峰雪霁图》《秋山琳宇图轴》《三仙授简图》《秋山萧寺图》《纳凉观瀑图页》《奇峰万木》《奇峰万木图》《楼阁山水》《秋江晚翠图》《江村图》《烟岚水殿图》《层楼春眺图页》《寒林雪栈图》《江干雪霁图》《江山雪霁图》《梅石瀑泉图》《秋山访道图》《山水》《山水2》《山水3》《武夷叠嶂图》《雪景山水》《雪山行旅图》《雪山图》《岳阳楼图》等。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北宋著名山水画家燕文贵绘画作品燕文贵,浙江吴兴人。
原本是军中仆役,于太宗朝驾舟至京师,受高益举荐,进入翰林图画院,参与相国寺与玉清昭应宫壁画制作,真宗时升任图画院祗候。
擅画山水、屋木、舟车等题材,在宫廷画院中,燕文贵所创立的“燕家景致”与范宽的“巨嶂山水”并列,是继关同、李成之后,北方山水画派的两大主流。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001 《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宋人摹本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顾恺之(345-406),字长康,昆陵人,诗文书画皆能。
画风细劲柔和,笔墨连绵不缀,有“游丝描”之称。
此画是以曹植的《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
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
从开头描写平静的水面上出现飘飘若仙、含情脉脉的洛神,似来又去与曹植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之中。
后几段画洛神在云间遨游,或与曹植在一起游赏。
最后画洛神驾六龙云车而去,曹植坐舟追寻。
此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
002 《游春图》隋展子虔唐人摹本绢本设色纵43厘米横8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展子虔, 渤海(今山东阳信)人。
历北齐、北周、隋三个朝代。
擅长画道释、人物、鞍马、楼阁和山水,创立新意,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绘画大师。
此画描绘达官贵人在风和日丽的春天踏青游乐的情景。
《游春图》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两大特点: 一是青绿勾填技法的运用。
山石树林有勾无皴, 填以青绿色为主的厚重色彩,二是在构图上, 脱离了魏晋时期作为人物画背景的“人大于山, 水不容泛”的处理方式, 而变为以山水为主, 人物只作点景出现的独立完整的山水画, 具有与自然景物的空间关系相适应的“远近山水, 咫尺千里”的画面效果。
003 《江帆楼阁图》唐李思训绢本设色纵101.9厘米横5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表现游春情景, 近景山岭间有长松桃竹掩映,山外江天空阔, 烟水浩淼,意境深远。
整个画面山势起伏, 江天辽阔很有气势。
山石林木以曲折的细笔勾勒, 画树交叉取势, 变化多姿。
山水构图的整体大势与局部“豆马寸人, 须眉毕露”的一丝不苟的精致描写, 统一在一起。
山石着色, 以石青、石绿两种浓重色彩, 显得金碧辉煌。
李思训继承和发扬了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技法, 已形成“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1.《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王希孟所作,其画面宏伟壮阔,以秀美的江山为主题,充满了山川河流的美妙景色。
2.《红岩》:这是中国现代画家李可染的代表作,其以华丽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手法描绘了岩石的质感和山水的壮美。
3.《清明上河图》:这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所作,由于其画面十分细致入微,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因此被誉为中国古代城市景观画的代表之一。
4.《富春山居图》:这是元朝著名画家黄公望所作,其画面通过对山水、人物、建筑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形成了一幅别具匠心的山水人物画。
5.《春山图》:这是明朝画家唐寅的代表作,其画面以一片春天的山野为主题,通过流畅的线条和浓郁的色彩,呈现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6.《游春图》:这是清朝著名画家郎世宁所作,其画面通过对春天的山水、花鸟等元素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7.《潇湘图》:这是明朝画家文征明的代表作,其画面以潇湘江的景色为主题,通过描绘江水、山岳、人物等元素,呈现出了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水图。
8.《山水十二屏》:这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所作,共分为十二幅画,每幅画呈现出不同的山水景色,构成了一幅宏伟壮观的山水长卷。
9.《溪山行旅图》:这是唐朝画家王维的代表作,其画面以溪山
的景色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水和人物的互动,刻画出了山水间的和谐之美。
10.《断桥残雪图》:这是明朝著名画家文征明所作,其画面通过对断桥和残雪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冷峻、凄美的山水美感。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国画山水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流派,通过描绘山水自然景观,表现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以下是中国国画山水史上十幅著名的名画赏析。
1.《寒山拾得图》这幅画是元代文人画家夏圭的代表作,他通过绘制冷峻的山岳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画中的人物形象含蓄而又富有内涵,让人在沉思之余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2.《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北宋名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作。
画面以江山为主题,将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融为一体,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繁荣和美好景象。
画面中的山水风光、建筑物和人物形象都精细细致,耐人寻味。
3.《溪山行旅图》这是南宋时期画家马远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山水、建筑、植物和人物,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感悟。
画面中的色彩清新淡雅,托出了自然的恬静与无穷魅力。
4.《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山水画之一。
画面中除了细腻的山水画面外,还描绘了市井百态和民俗文化,将山水画与人文画融合,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奇妙魅力。
5.《千里江山图》明代画家徐渭的代表作,画面宽阔恢弘,以长江为主线,描绘了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画面中的各种元素相互映衬,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理念。
6.《齐白石山水画》齐白石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画家,其山水画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特色。
他擅长表现形体的变化和色彩的饱满,使得他的山水画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和艺术魅力。
7.《李可染山水画》李可染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以色彩饱满、构图新颖为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山水画作品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美”概念,引领了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发展方向。
8.《黄宾虹山水画》黄宾虹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通过对山水画的技法和审美观念的革新,使得中国传统山水画得到了新的发展。
他的山水画作品色彩明艳、构图精妙,表现了他独特的审美理念和个性。
9.《吴昌硕山水画》吴昌硕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作品风格独特、气韵生动,表现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探索。
中国古代经典⼭⽔画100幅(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唐)王维.千岩万壑图(局部)王维.千岩万壑图.(局部)王维.千岩万壑图.(局部)(五代)董源.龙宿郊民图五代)董源.潇湘图(局部)(五代)巨然.秋⼭问道图(五代)巨然.万壑松风图(五代)巨然.寒鸦图(北宋)李成.茂林远岫图(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北宋)燕⽂贵.溪⼭楼观图(北宋)范宽.溪⼭⾏旅图(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北宋)许道宁.关⼭密雪图(北宋)许道宁.渔⽗图(北宋)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长卷(北宋)郭忠恕.雪霁江⾏图(北宋)王铣.渔村⼩雪图(局部)(北宋)王铣.烟江叠嶂图(局部)(北宋)王希孟.千⾥江⼭图(北宋)江参.庐⼭图(北宋)⽶友仁.远岫晴云图(北宋)梁楷.雪景⼭⽔图(宋)李唐.万壑松风图(宋)萧照.⼭腰楼观图(南宋)马远.踏歌图(南宋)马远.对⽉图(南宋)夏圭.西湖柳艇图(南宋)夏圭.钱塘秋潮图(南宋)马和之.⿅鸣之什图(南宋)赵伯驹.春⼭图(⾦代)武元直.⾚壁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居图黄公望.九峰雪霁图(元代)黄公望.天池⽯壁图(元代)王蒙.青卞隐居图(元代)王蒙.夏⽇⼭居图(元代)王蒙.长江万⾥图(局部)吴镇.洞庭渔隐图吴镇.秋江渔隐图王履.华⼭图王绂.北京⼋景图.琼岛春云王绂.湖⼭书屋图戴进.灵⾕春云图戴进.溪堂诗思图2杜琼.友松图夏芷.灵阳⼗景图(之⼀)沈周.庐⼭⾼沈周.云际停⾈图周⾂.春⼭游骑图吴伟.江⼭渔乐图王绂.北京⼋景图.琼岛春云。
中国山水名画欣赏及简介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壁画和丝绸绘画,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山水画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下面是几幅中国山水名画的简介及欣赏:1. 《清明上河图》- 宋代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绘画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绘制于北宋时期。
这幅画描绘了北宋时期的都市生活场景,展示了繁忙的市井、人物、建筑和自然景观。
画面中有近千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生活的细节。
这幅画以其细腻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细节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2. 《千里江山图》- 宋代王希孟绘《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经典之作,绘制于北宋时期。
这幅画展示了中国南方的江山美景,描绘了起伏的山脉、蜿蜒的江河和宁静的湖泊。
画面中的细节极其精细,色彩丰富,给人一种宏伟壮丽的感觉。
这幅画被视为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意境和哲学思想。
3. 《黄山迎客松图》- 清代徐渭绘《黄山迎客松图》是中国清代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由徐渭绘制。
这幅画描绘了中国著名的黄山景色,以及其中一棵迎客松的景象。
画面中的山峰、松树、云雾和水流都被精心地描绘,展现了黄山的壮丽和神秘。
这幅画以其独特的构图和细腻的画风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之作。
中国山水画的欣赏不仅仅是欣赏其美丽的景色,更是欣赏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这些作品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它们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术鉴赏论文]美术鉴赏论文《浅析北宋时期山水画》篇一: 美术鉴赏论文《浅析北宋时期山水画》浅析北宋时期山水画摘要:宋朝延续300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
山水画发展到宋代,出现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
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从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都更加的多样化,出现了一批有杰出成就的画家,他们以古人为师,以自然为师,以吾心为师,创作了具有丰富审美特色,面貌各异的山水画杰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典范,在美术史上树立了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通过下面对一些主要画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可以了解山水画在北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关键字:山水画表现手法寒林雪景北宋山水画坛在五代的基础上人才辈出,风格技法多彩纷呈,成就突出。
出现了李成、范宽、燕文贵,惠崇等划时代的杰出画家。
范宽得助于终南,太化;高克明“喜游山水间,搜奇访古,穷幽探绝,终日忘归”。
不少山水画家都有自己特色,燕文贵画山水楼观,号“燕家景致”;许道宁擅长寒林,平远,野水,表现山峰峭拔,林木劲硬的风貌。
燕文贵曾在汴梁大街买画,许道宁在汴梁买药时画山水招揽顾客,他们有都与都市世俗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1.李成李成,字咸熙。
擅长画寒林平远之景,在宋初极负盛名,被誉为“古今第一”,但他为人矜持,不轻易为王公贵族作画,因此其画颇为难得。
开封祖国寺附近的宋家药铺门首因有他所画的山水壁画,被誉为“山水宋家”。
李成的山水画以“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而自成一格。
他擅长用幽淡多层次的水墨画平远开旷的景色,世称“惜墨如金”;又以爽利秀润的笔锋画寒林枝杈,俗谓之“蟹爪”。
《情恋萧寺图》《情恋萧寺图》是流传在国外一幅影响较大的传为李成的作品。
此图作为高山峻岭,深沟巨壑,前景突兀巨石,以边平缓,一边峭拔,产生一种体积感和重量感。
岩石的轮廓线,用笔坚实有力,所组成的表面结构具有质感。
中景山涧瀑布飞流直下前景深潭,与远景处一悬瀑形成互相呼应之势。
途中造型曲尽变化的“蟹爪树”,树干枝杈笔法稳健有力,树态展枝摇曳,显得生动活泼。
汉代山水作品汉代是中国山水画的萌芽时期,山水画作品主要以壁画和帛画为主。
汉代山水画的特点是:●以写实为主,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以线描为主,用线条勾勒出山水的轮廓和景物的形态。
●以淡墨为主,用淡墨表现山水的朦胧感。
汉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品有:1.《云气图》:这幅壁画出自西汉长沙马王堆汉墓,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品。
画中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峦,山峦的轮廓用线条勾勒,云雾则用淡墨表现,采用了线描和淡墨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用线条勾勒出山峦的轮廓,用淡墨表现云雾的朦胧感。
画中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又缥缈的感觉。
2.《五马图》:这幅帛画出自西汉长沙马王堆汉墓,是现存最早的人物与山水结合的画作。
画中描绘了五匹骏马在山林中奔驰,山林的景色用线描勾勒,并用淡墨表现,采用了线描为主的表现手法,用线条勾勒出马匹的形态和山林的轮廓,并用淡墨表现马匹的动态和山林的朦胧感。
画中马匹奔跑迅捷,山林郁郁葱葱,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3.《行路图》:这幅帛画出自东汉甘陵汉墓,是现存最早的表现旅途景色的画作。
画中描绘了一位行人在山林中行走,山林的景色用线描勾勒,并用淡墨表现,采用了线描为主的表现手法,用线条勾勒出行人的形态和山林的轮廓,并用淡墨表现行人的动态和山林的朦胧感。
画中行人行走悠闲,山林幽静,给人一种安逸祥和的感觉。
汉代山水画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魏晋南北朝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除了以上三幅代表作品之外,汉代山水画中还有许多其他优秀作品,如《江行图》、《山水画卷》、《云山图》等。
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汉代山水画家的艺术才能,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六单元主题二:古代绘画艺术赏析导语在古代,绘画艺术一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埃及的壁画到我国的山水画,古代绘画作品承载了当时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精髓,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不同文明的古代绘画艺术中进行赏析,探讨其独特魅力和艺术表现形式。
一、古埃及绘画艺术1. 壁画的表现形式在古埃及,壁画是主要的绘画形式,常常出现在墓室、神庙和宫殿的墙壁上。
这些壁画以浓烈的色彩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著称,多描绘宗教仪式、农业劳作和战争场景,展现出古埃及人民的生活和信仰。
2. 艺术表现主题古埃及绘画艺术主要表现了对神话、宗教和权力的崇拜,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
艺术家通过绘画作品,将神话故事和王权象征巧妙地融入艺术创作之中,展示了古埃及文明的独特风貌。
二、我国古代山水画1. 我国山水画的发展我国古代山水画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
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题材,注重表现山水的空间透视和意境意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 艺术家的创作风格著名的山水画家如夏圭、文征明、郑板桥等,都以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技法在我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使山水画成为我国绘画艺术的代表作品。
总结与回顾古代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了古代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精髓。
古埃及的壁画以宗教信仰和权力象征为主题,呈现出古埃及人民的生活和信仰;我国的山水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古代绘画艺术在不同文明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为人类艺术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个人观点和理解古代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艺术内涵,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文化审美体验。
通过对古代绘画艺术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感受不同文明的魅力和智慧。
结语通过对古代绘画艺术的赏析,我们能够领略到不同文明的艺术风貌和文化内涵。
明清时期山水名画赏析(6幅)明文徵明积雨连村图立轴纸本纵87.9厘米横29.1厘米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此图笔墨疏简,属于“粗文”画风。
远山用笔轻柔淡润,随意勾出山体轮廓,再略施渲染,以浓墨点苔。
近树和中景树木亦用墨点成,或浓或淡,而疏密不显,呈平面感。
明董其昌葑泾访古图明董其昌葑泾访古图立轴纸本纵80厘米横29.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作仿董北苑笔意,图中山壑重峦,古树高拔,苍苍莽莽,小桥溪水,村落人家,境界高逸。
画坡石或用披麻皴,或用折带皴,淡墨枯笔,干湿皴擦,整幅画面有墨色苍润之感。
其作品留传至今的有:《山水》、《夏木垂阴图》等。
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画眼》等。
(山野居士评) 明董其昌林和靖诗意图明董其昌《林和靖诗意图》绢本设色纵154.4厘米横6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又名《三竺溪流图》,用笔老健和极强的形式感,都显现了画家的艺术特点:师承古代各家,以书入画,柔中有骨力,转折灵便,墨色干润浓淡,层次分明,蕴蓄丰厚,拙中带秀,清隽雅逸,以平淡天真取胜。
它是董其昌根据北宋诗人林和靖的诗意而创作的。
林诗为:“山水未深鱼鸟少,此生还拟重移居。
只应三竺溪流上,独木为桥小结庐。
”作品构图以深远兼平远法,画面设色以浅绛青绿为主调,温润淡冶,表现出画家在设色山水画中所追求的平淡天真之意。
(山野居士评)清恽寿平画山水图清恽寿平画山水图轴纸本纵86.1公分横49.4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是恽寿平三十六岁时所画,他在自题中提到,这是仿五代董源、巨然的作品,利用董源、巨然及元代文人画家所喜爱的披麻皴法来画远山及坡岸,因此山头显得浑圆苍润,再加上苔点及矾石,一片秀润青翠的远山就在眼前,用笔快速泼辣,墨色变化丰富,是恽寿平山水画中的精品。
恽格 (1633--1690年),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别号南天,一号白云外史、云溪外史、东园客、巢枫客、草衣生、横山樵者。
江苏武进人。
宋代山水画美术赏析
宋代山水画是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成熟和高峰。
在宋代,山水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技艺和表现形式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以下是对宋代山水画的美术赏析:
1. 构图与布局:宋代山水画的构图讲究层次感和空间感,通过山水的远近、虚实、疏密等手法,创造出深远的空间效果。
画家善于运用“透视法”和“计白当黑”等技法,使得画面层次丰富,有深度。
同时,宋代山水画的布局十分精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提炼和取舍,使得画面简洁而富有诗意。
2. 笔墨与线条:宋代山水画的笔墨技法已经相当成熟,画家们运用各种笔法,如“披麻皴”、“斧劈皴”、“云烟皴”等,表现出山石、树木、水流等自然景物的形态和质感。
同时,宋代山水画的线条极富表现力,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刚柔等变化,表现出景物的动态和生命力。
3. 色彩与调色:宋代山水画的色彩运用十分讲究,画家们善于运用各种色彩,表现出自然景物的丰富多彩。
同时,宋代山水画的调色十分精细,画家们通过在墨中加入不同量的水分和颜色,调制出各种深浅、浓淡的色调,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真实。
4. 意境与情感:宋代山水画不仅仅是表现自然景物,更是表达了画家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宋代山水画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合一、与天地同呼吸的境界。
同时,宋代山水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
表现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总之,宋代山水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瑰宝,它以其高超的技艺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画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对宋代山水画的赏析,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作业标题:高中美术鉴赏之《中国古代山水画》教学研究以下作业任选一题1、请根据本模块主题,提交自己执教过的一节教学设计或课堂教学文字实录,字数1500-3000字左右。
注意文责自负,格式和要求请参考本培训平台提供的范例(点击下载范例)。
说明:经辅导教师及专家推荐并最终通过“学员优秀成果”评选的教学设计或课例,由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师培训协作组统一颁发证书,并推荐自愿发表于《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高中教师培训优秀成果展示”专栏(国内统一刊号:CN 44-0088)。
2、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并简要说说你的收获和建议。
字数要求500-800字。
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本模块视频课例的收获:我认为课堂教学环节很流畅,整节课下来很轻松。
我觉得他一开始的时候很用心去备课、备学生,准备很充分,态度很好。
在教学情境布置也下了很多功夫,本节课的内容有关山水,他在墙面挂了一些课堂所需要的、重点分析的图片放在那里,制造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情境。
第二的方面,他有很好的一个课堂道具为他讲课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用“假山”作为道具,可以多角度分析内容、知识点,同时这也更好地引导学生。
他采用分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能力。
同时,教师本人他可以“走出讲台”与学生一起探讨、分析问题。
他的手势与他的言语有很好的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他用理论与知识、图片相结合,有特写分析,也有局部分析。
案例运用妥当,知识点交代清楚,学生具体了解。
重点有选择性,选择关键知识点讲授。
在活动部分,他利用学生生活与学习的环境作为活动案例。
首先能使学生兴趣提高,再者也能够让活动更容易操作。
同时在布置任务时,有明确地交待了任务要求;在做任务时,有亲身融到学生中,指导与协助他们完成任务;在完成后,有让学生点评介绍他们的创作感想;在最后有教师自我对学生的总结。
有知识点的延伸,让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也是对自己自身的反馈。
本模块视频课例的建议:1、我觉得师生互动有点少了,可以多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自己分析美术作品给他们自己带来的感受?他们对美术作品的看法,了解程度?他们对山水画的认识?等等问题,让学生分析,虽然学生分析可能不到位,但有体验后会有更深刻了解的!2、我也觉得作品《清明上河图》作为山水画分析不太妥当,它是偏民间风俗更多的一张作品,所以在选择知识内容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