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恶性胸膜间皮瘤化疗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90.35 KB
- 文档页数:6
关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病因和内科治疗的简述恶性胸膜间皮瘤,又称为间皮瘤或间皮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胸膜上皮组织,通常与石棉接触有关。
石棉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工业工人和建筑工人是最容易接触到石棉的人群,因此他们患上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病因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病因主要与石棉接触有关。
石棉在工业生产和建筑行业被广泛使用,其微小的纤维可以被吸入到肺部并长时间停留在那里。
长期暴露在石棉中会导致石棉纤维在胸膜组织中引起慢性炎症反应,最终导致间皮细胞发生恶性变异形成恶性肿瘤。
除了石棉,放射线和某些化学物质也被认为是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潜在致病因素。
内科治疗尽管目前尚无根治性的内科治疗方法,但对于恶性胸膜间皮瘤,内科治疗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内科治疗通常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法。
1. 化疗化疗是目前恶性胸膜间皮瘤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化疗通过使用药物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以达到减轻症状、缓解病情和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多西紫杉醇、吉西他宗、依托泊苷等,这些药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结合使用,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2.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标靶进行治疗的方法,与化疗相比,靶向治疗通常能够更精确地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健康细胞的伤害。
对于恶性胸膜间皮瘤,目前已经有一些针对特定靶点的药物,如培美曲塞和马瑞尼曲塞等,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来控制疾病的进展。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目前癌症治疗的热点领域之一,通过调节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杀死肿瘤细胞。
对于恶性胸膜间皮瘤,免疫治疗通常包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来激活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能力。
除了上述内科治疗方法外,放疗和手术也是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重要手段。
放疗可以通过高能射线来杀死肿瘤细胞,手术则可以通过切除肿瘤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过程往往是漫长且艰难的,患者和家人需要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同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2022恶性胸膜间皮瘤内科治疗进展(全文)摘要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起源于胸膜组织的一类侵袭性恶性肿瘤,在人群中发生率不高,但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12个月左右。
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是目前指南共同推荐的一线方案,增加贝伐珠单抗的使用将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但发生耐药后,尚没有能够带来明确生存获益的抗肿瘤治疗方案。
目前包括NCCN指南在内的国际国内指南目前无推荐的标准的MPM二线方案,临床上常应用的方案为长春瑞滨、吉西他滨等单药化疗,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又3个月左右。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被证实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显著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其疗效与PD-L1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
在不可切除的MPM中,PD-1/PD-L1抑制剂治疗在一线和二线及以上治疗中均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部分结果也获得了国际指南的弓I用和推荐/但总体疗效改善有限。
本文对国内外MPM治疗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尝试寻找未来改善治疗疗效的方向和前景。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pleuralmesothelioma,MPM)是起源于胸膜组织的一类侵袭性恶性肿瘤,病因可能与石棉接触相关,是机体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对石棉纤维等产生的慢性炎症反应及局部免疫抑制所导致的恶性病变[1,21MPM 的病理类型包括上皮样(约占60%)和非上皮样(约占40%),非上皮样又包括梭形细胞样、肉瘤样、多形性、纤维样、双向型和其他非特异性[3]。
MPM发生率不高,但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12个月左右[4,5。
针对不可切除的MPM,抗叶酸药物(雷替曲塞、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最早被证实可改善患者的生存,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也是目前指南共同推荐的一线方案[6,7,8,9。
,增加贝伐珠单抗的使用将进一步延长生存[10。
一旦耐药,尚无抗肿瘤治疗被证实能够带来明确的生存获益,因此目前包括NCCN指南在内的国际国内指南目前无推荐的标准的MPM二线方案,临床上常应用的方案为长春瑞滨、吉西他滨等单药化疗/旦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仅为3个月左右[9。
关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病因和内科治疗的简述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罕见但极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一般发生在胸膜上,与石棉暴露有关,由于其隐匿性和发展速度快,使得治疗相当困难。
病因可以追溯到石棉对人体的影响,长期的石棉暴露会导致胸膜间皮细胞的变异和增生,从而形成间皮瘤。
还有一些遗传因素可能会导致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发生。
目前,对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仍然存在很大的挑战,因为一旦发现的时候通常已经进展到晚期,且手术治疗的难度较大。
内科治疗成为了治疗的主要方案之一。
内科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
化疗是目前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主要使用顺铂、培美曲塞和卡培他滨等药物进行治疗。
化疗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减少肿瘤负荷和延长生存期的效果。
恶性胸膜间皮瘤对化疗的耐药性较强,因此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放疗是另一种内科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方式,主要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组织,使肿瘤细胞受损或死亡,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放疗通常在手术后用于预防复发或控制局部病变。
由于恶性胸膜间皮瘤常常发生在胸膜上,而且周围器官和组织的密集性较高,这就限制了放疗的应用范围。
靶向治疗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通过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特定靶标,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发展。
而且,靶向治疗通常不会对正常细胞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备受关注。
目前,针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靶向治疗仍处于研究阶段,需要更多的临床实验数据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针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内科治疗还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综合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症状和并发症进行治疗,包括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等。
综合治疗是将各种治疗手段结合起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内科治疗是目前恶性胸膜间皮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是内科治疗的主要方式,而对症支持治疗和综合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恶性胸膜间皮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傅芬;张扬;沈红【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24(27)5【摘要】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MPM)是侵袭性极强的罕见胸膜表面恶性肿瘤,危险因素包括吸入石棉、遗传因素、基因突变等。
现有的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免疫治疗的效果均不佳,患者的生存期极短。
亟需寻找治疗MPM的潜在靶点,目前发现有基因突变靶点如BRCA1相关蛋白1(BRCA associated protein1, BAP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cyclin-dependent kinase 2A, CDKN2A)等;表观遗传靶点如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酶4A[lysine (K)-specific demethylase 4A, KDM4A]和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1, LSD1)等;信号蛋白靶点如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 GRP78)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等。
迄今为止,可查询的临床试验有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抑制剂Tazemetostat、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抑制剂Rucaparib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yclin-dependent kinases 4 and 6, CDK4/6)抑制剂Abemaciclib的II期临床试验,以及靶向间皮素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 CAR-T)细胞胸腔注射、TEA结构域家族成员(TEA domain family member, TEAD)抑制剂VT3989和IK-930的I期临床试验,显示出一定的临床疗效。
胸膜间皮瘤最新治疗方案第1篇胸膜间皮瘤最新治疗方案一、背景概述胸膜间皮瘤(Pleural Mesothelioma)是一种源于胸膜间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与长期接触石棉等有害物质密切相关。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胸膜间皮瘤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
本方案旨在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制定一套合法合规、人性化的胸膜间皮瘤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诊断与分期(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职业史、生活环境及家族肿瘤史。
(2)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CT、MRI等。
(3)疑似病例需行胸腔镜或开胸手术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4)根据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患者全身状况等因素,对患者进行分期。
2. 非手术治疗(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分期,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进行全身或局部化疗。
(2)免疫治疗: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药物,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
(3)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靶点,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4)放疗:对于局部晚期或术后残留病灶,可采用放疗进行局部控制。
3. 手术治疗(1)对于早期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可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2)对于晚期或广泛转移的患者,可考虑姑息性手术,如胸膜剥脱术、胸膜固定术等。
(3)术后辅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切除范围,给予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
4. 综合治疗(1)多学科协作:组建包括肿瘤科、胸外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分期、全身状况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3)动态监测: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疗效,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三、注意事项1.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2. 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确保治疗效果。
3. 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4. 定期随访,评估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转移病灶。
四、总结本方案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针对胸膜间皮瘤的病理特点,制定了包括诊断、治疗、综合护理等多方面的合法合规、人性化的治疗方案。
胸膜间皮瘤复发化疗方案胸膜间皮瘤简介胸膜间皮瘤是一种罕见但具有侵袭性的肿瘤,起源于胸膜或腹膜上皮细胞。
胸膜间皮瘤多发生在长期暴露在石棉等物质中的人群中,也可与家族遗传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
由于胸膜间皮瘤在早期常常无明显症状,使得该疾病很难及早被发现和诊断。
胸膜间皮瘤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多种方法。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复发或转移,化疗成为胸膜间皮瘤的主要治疗方式。
本文将介绍胸膜间皮瘤复发化疗方案的相关信息。
胸膜间皮瘤复发化疗的原则胸膜间皮瘤在手术切除后常常会出现复发和转移,此时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胸膜间皮瘤复发化疗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病理特征,选择相应的化疗药物和方案。
2.综合治疗:化疗通常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放射治疗等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周期性治疗:化疗通常采用多次疗程进行,每个疗程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时间。
胸膜间皮瘤复发化疗方案常用的化疗药物胸膜间皮瘤复发化疗方案中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赛曲珠单抗(pemetrexed):常与顺铂(cisplatin)联合使用,是胸膜间皮瘤的一线化疗药物。
•依托泊苷(gemcitabine):常与卡培他滨(capecitabine)联合使用,用于胸膜间皮瘤的二线化疗。
•贝伐单抗(bevacizumab):是一种靶向血管生成的药物,可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用于胸膜间皮瘤的治疗。
化疗方案选择胸膜间皮瘤复发化疗方案的选择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和病理类型等。
1.单药治疗方案:对于晚期胸膜间皮瘤的患者,常常采用单药治疗方案,如赛曲珠单抗、依托泊苷等。
这些药物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来达到治疗效果。
2.联合化疗方案:联合化疗是胸膜间皮瘤复发治疗中常用的方法,常见的联合化疗方案有赛曲珠单抗与顺铂的联合、依托泊苷与卡培他滨的联合等。
联合化疗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同时减小副作用。
胸膜间皮瘤最新治疗方案1. 胸膜间皮瘤简介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简称MPM)是一种罕见但具有高度致死性的肿瘤,起源于胸膜上皮细胞。
它通常与长期接触石棉纤维有关,石棉暴露可以发生在工作环境、家庭环境及其他环境中。
胸膜间皮瘤病程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 传统治疗方案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胸膜间皮瘤的治疗主要局限于外科手术、化疗和放疗,但效果并不理想。
传统治疗方案的局限性包括难以实现完全切除、治疗后复发率高以及对化疗和放疗的抵抗等。
2.1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是胸膜间皮瘤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可分为肺复合性切除术和胸膜切除术。
然而,由于胸膜间皮瘤常出现多发性病灶、早期瘤体侵犯周围结构以及远处转移等情况,手术治疗往往无法完全切除肿瘤,导致术后复发率较高。
2.2 化疗化疗常常与手术相结合,以进一步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但是,由于胸膜间皮瘤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较强,传统的化疗方案只能获得局部控制,并未对患者的生存率带来实质性改善。
2.3 放疗放疗用于减轻疼痛和控制胸膜间皮瘤的局部进展。
然而,由于对放疗的抵抗性和患者的局部进展,单独应用放疗的效果有限。
3. 基于免疫疗法的新治疗方案在近年来,基于免疫疗法的治疗方案逐渐成为胸膜间皮瘤的新希望。
免疫疗法通过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和清除能力,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治疗策略。
3.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免疫疗法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通过抑制免疫检查点分子(如PD-1和PD-L1)的作用,使T细胞能够更好地识别肿瘤细胞并发挥杀伤作用。
目前,一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对胸膜间皮瘤具有一定的疗效。
3.2 CAR-T细胞疗法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通过改造患者自身T细胞,使其具备针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的治疗方法。
CAR-T细胞疗法在某些实验研究中显示出对胸膜间皮瘤的疗效。
3.3 疫苗治疗疫苗治疗是利用肿瘤相关抗原来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的方法。
关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病因和内科治疗的简述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胸膜间皮组织,它往往具有侵袭性强、生长快、易转移等特点,在临床上属于一种高度致命的癌症。
关于这种疾病的病因和内科治疗,以下将进行简述。
病因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经确定的是,暴露于石棉粉尘环境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长期接触石棉粉尘的人群中,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吸烟、空气污染、放射性物质等也被认为是该病的潜在致病因素。
内科治疗对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内科治疗,目前主要有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措施。
1. 化疗化疗是目前恶性胸膜间皮瘤内科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针对已经确诊的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
化疗可以通过药物的静脉注射或口服方式进行,以达到杀灭癌细胞或者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目的。
2. 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成为恶性胸膜间皮瘤内科治疗的新选择。
与传统的化疗不同,靶向治疗是利用针对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通过药物干预来达到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通常具有针对性强、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癌症治疗方式之一。
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提高其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免疫治疗可以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
除了上述三种内科治疗方式外,目前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手段正在不断得到开发和完善,例如基因治疗、介入放射治疗等。
这些新的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为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内科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
在内科治疗方面,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而且还有很多新的治疗手段在不断得到开发和完善。
希望通过医学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能够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呼吁大家加强防范,避免接触致病因素,减少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发病率。
关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病因和内科治疗的简述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肿瘤,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
主要病因与暴露于石棉和纤维素等有害物质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病因和内科治疗进行简述。
病因方面,恶性胸膜间皮瘤主要与暴露于石棉和纤维素有关。
石棉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和工业材料中的纤维状矿物质,一旦吸入石棉纤维,会在胸膜上形成瘢痕组织,长期暴露可导致肿瘤发生。
纤维素是一种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建筑材料、织物和废弃物品中,与胸膜间皮瘤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联。
在内科治疗方面,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策略相对有限且效果有限。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
由于该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晚期,手术切除并不是所有患者的可行选择。
手术切除是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主要手段,但该手术并不适用于晚期患者。
手术可以通过切除胸膜、肺叶或全肺等方式进行。
对于早期病例,手术切除可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
即使是早期病例,手术切除后的复发率仍然较高。
化学治疗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化疗通过给予患者抗癌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选择化疗药物的方法包括单药和多药联合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铂类药物(如顺铂和卡铂)、抗代谢药物(如甲氨蝶呤和5-氟尿嘧啶)等。
化疗的效果并不稳定,并且回归率较高。
放射治疗是使用高能射线照射癌细胞,破坏其DNA结构,阻止其生长和分裂。
尽管放射治疗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控制效果有一定帮助,但它通常用于辅助手术治疗,或用于减轻患者的症状。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逐渐得到关注。
靶向治疗指的是通过抑制特定的肿瘤信号通路或基因突变来治疗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系统的自身能力来识别和杀死肿瘤细胞。
这些新兴的治疗方法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但仍处于研究阶段。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病因与暴露于石棉和纤维素密切相关。
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目的根据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患者病历,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该科收治的2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病历资料作为研究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依据、治疗手段、治疗效果、预后情况。
结果23例诊断为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中,有12例出现呼吸困难,有10例出现胸痛,有4例出现咳嗽、咳痰,有2例出现咯血,有6例出现发热,有10例出现体重下降,下降约6~8 kg,有4例出现淋巴结肿大。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药物治疗等。
目前,临床上用于确诊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检查方法为胸腔镜,用于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为综合治疗。
结论通过研究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病例发现,该病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殊性,易造成诊断过程中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并且其病情极易发生变化,极易造成患者因不能及时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因此及早依据影像学检查和免疫组化病理学的检查,为恶性胸膜间皮瘤进行诊断并及早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延长患者存活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medical records of 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Methods 2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5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group,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diagnosis basis,treatment means,treatment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23 cases of patients,there were 12 cases with dyspnea,10 cases with chest pains,4 cases with cough,2 cases with hemoptysis,6 cases with fever,10 cases with weight loss of about 6~8 kg and 4 cases with lymphadenectasis,and the treatment methods mainly included the operative treatment,chemotherapy,radiotherapy and drug treatment,currently,the examination method of 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is thoracoscope,and the main treatment means of the disease was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is no obvious specificity in clinic,and the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are easy to occur,and the disease is easy to change thus making the disease worse due to failing to be treated in time,therefore,we should conduct the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of 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which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saving the patients’lives and prolonging the survival time.[Key words] 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Analysis of case;Treatment means在臨床上胸部肿瘤的患者中,恶性胸膜间皮瘤(MPM)属于其中相对少见的一种,约占胸膜肿瘤的5%,并且该病的预后较差。
胸膜间皮瘤化疗方案胸膜间皮瘤(mesothelioma),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肿瘤,通常与长期暴露在石棉等矿物纤维中有关。
这种疾病起源于胸膜的组织,发病率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著增加。
由于其症状不明显且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入晚期。
然而,在目前医学技术的进步下,胸膜间皮瘤的治疗方案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
治疗方案的选择对胸膜间皮瘤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有时也会进行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
其中,化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常与手术切除和/或放疗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化疗是通过使用特定的抗癌药物来杀死癌细胞。
在胸膜间皮瘤的化疗中,使用的药物一般为铂类化合物以及其他一些细胞毒性药物。
这些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的DNA复制和分裂,从而遏制肿瘤的生长和传播。
然而,化疗对患者可能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肌肉疼痛、脱发等。
因此,在确定化疗方案的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决定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疗程,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副作用。
化疗方案的效果取决于多个因素,其中包括肿瘤的类型、分期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对于早期胸膜间皮瘤,手术切除通常是首选治疗,然后再进行辅助化疗和/或放疗以预防和控制复发。
而对于晚期胸膜间皮瘤,化疗则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可帮助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针对胸膜间皮瘤的化疗方案通常采用多药联合治疗,即使用两种或更多种药物进行联合化疗。
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杀死肿瘤细胞并减少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目前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Cisplatin或Carboplatin联合Pemetrexed的组合。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肿瘤细胞,并相互协同,以提高治疗效果。
除了常规的化疗方案,还有一些新型的药物和疗法正在不断研究和开发中。
例如,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近年来,一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已经被批准用于胸膜间皮瘤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恶性胸膜间皮瘤2例报告伴文献复习发表时间:2014-08-12T11:25:37.4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4期供稿作者:董慧[导读] 胸膜间皮瘤为来源于脏层、壁层、纵膈或横膈的四部分胸膜的肿瘤。
董慧(海宁市人民医院呼吸一科浙江嘉兴 314400)【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并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方法报告我院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症状、病理诊断及治疗,并回顾文献对该病的相关报道。
结果本例1患者以左侧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从胸水中查见恶性间皮瘤细胞得以确诊。
例2患者以干咳及活动后胸闷气促起病,行胸膜结节病理活检确诊。
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预后差。
【关键词】恶性胸膜间皮瘤【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4-0244-02胸膜间皮瘤为来源于脏层、壁层、纵膈或横膈的四部分胸膜的肿瘤。
国外发病率高于国内[1],我国发病率约0.04%,且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以50岁以上多见,男女之比为2:1,起病隐匿,是一种致命的进展性胸部恶性肿瘤,以发病率低、局部侵袭为主、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为主要特点[2]。
我科近期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一.病例患者,男,79岁,退休工人。
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病史,平时口服降糖药及降压药。
吸烟史60余年,约20支/天,未戒,无石棉、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患者因“体检发现‘左侧胸腔积液’半天”入院。
自诉平时偶有咳嗽,咳白色粘痰,无痰中带血,无胸闷气促等不适,近一月体重减轻20余斤。
当时我院查心胸CT示左侧胸腔积液。
入院查体:神志清,左下肺呼吸音偏低,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腹平软,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肿标:糖类抗原125 36.9U/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 4.1ng/ml;超敏CRP 3.7mg/L;血常规正常。
心胸增强CT示左侧纵隔胸膜明显不规则增厚伴结节影,左侧胸腔积液,考虑胸膜间皮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