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如何建立起来的
- 格式:pptx
- 大小:517.13 KB
- 文档页数:23
第五章第一节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一、国民党全国政权的建立及其独裁统治(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1927年七一五政变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国民党的南京国民党和武汉国民政府仍然互相对峙。
经过几番周折,宁、汉合流。
1928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组,武汉国民政府不复存在。
(选择题)P71 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选择题)P71★★1、国民大革命后,国民党政府如何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
(2012、4简答)(2014、1简答)P72(1)建立庞大的军队。
据1929年3月的官方材料,“全国军额达到二百万”。
实际兵员数远不止此。
国民党还大力加强地方反动武装。
各县民团统称保安队。
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
(2)建立密布全国的特务系统。
如隶属于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的调查统计局(“中统”)和隶属于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调查统(“军统”),其主要任务就是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己份子。
(3)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
保甲内各户要互相监视、互相告发,“共具联保联坐切结”。
(4)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大批进步书刊被查禁,许多进步作家被监视、拘捕乃至枪杀。
(二)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经济官僚垄断资本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
这就是蒋介石反对政权的经济基础。
(选择题)P72★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是在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国民党政府将原北洋军阀的两大金融支柱即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控制起来。
随后,又成立了“国家的”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
以“四行二局”(二局为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为中心的金融垄断体系。
发行“法币”,是四大银行完成其金融垄断的有决定意义的步骤。
(选择题)P72例题: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选择题)A.重工业方面开始的B.商业方面开始的C.轻工业开始的D.金融业方面开始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
一、国民政府在全国统治的建立1.宁汉合流(1)奉系军阀张作霖把持北京政府,与国民党各派新军阀形成新旧军阀的对立。
(2)围绕着蒋介石下野的国民党各派之间争夺权利的斗争。
(3)宁汉合流的实现及国民党政权的性质。
2.国民政府“北伐”占领北京国民政府特任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分任第二、三、四集团军总司令),“北伐”讨奉。
北伐部队迅速占领济南。
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止国民政府“北伐”,出兵侵占济南,大肆屠杀中国军民,制造了“济南惨案”。
蒋介石命令部队退出济南,“绕道渡河,继续北伐”。
北伐部队逼近京津,奉军退回东北,北伐部队占领北京。
3.张学良东北易帜(1928年底)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扶植新的代理人而对不太听话的张作霖所采取的卑劣措施。
虽然炸死了张作霖,但其子张学良身负国耻家仇,顶住了日本威迫他宣布东北“独立”的巨大压力,毅然于1928年底宣布东北易帜。
这样,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4 《训政纲领》规定,训政期间,“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
通过“训政”,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取代了国民大会,成为一党专政。
采取措施强化国家主要统治机器:建立200万人的正规军、组织“中统”和“军统”特务组织、制定名目繁多的反动法令。
蒋介石采取以上措施,是用来“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残害进步力量,打击异己势力,以达到他独裁专制统治的目的。
经济上1.整顿税务,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2.控制金融,形成了全国金融垄断网。
3.改革币制,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生产复苏起了一定作用。
4.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对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936年比192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增加80%。
5.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有几个特点:(1)民族工业有显著发展。
教材介绍了民族工业显著增长的原因。
1936年,在资本主义工业中,民族资本的总产值约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