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玩转七巧板
- 格式:docx
- 大小:14.79 KB
- 文档页数:6
班级:姓名:
七巧板里的数学秘密
执教: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周光平
教学目标:
1、学会审题,理解图形问题的情境,获得数学信息,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什么;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并有条理的表达,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在有趣的七巧板的“玩中学”,体数学的奥秘,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课前自学
一、读一读:根据一些问题,读一读“人教版五年级下册P87”
1.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
①
②
2.书上小朋友的对话交流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分别是:
①
;
②。
3.你想选择哪种方法,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如果有,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并简单
记录你的方法!
二、拼一拼:把你知道的方法都拼出来
附:每位同学一副“七巧板”(可以用纸张制作)
课中探究交流
一、画一画:在格子图中先画出七巧板,再画你最喜欢的那条小鱼
二、说一说:标上拼图上的序号,选择一个或两个序号说说它是怎么运动(即如何平移或旋转)?你比较后认为,哪一种拼法最简便?
三、想一想:拼图的的三个步骤是什么?
四、做一做:自己找个拼图来玩一玩!。
利用平移或旋转设计图案教材第87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二。
1. 通过玩七巧板游戏,使学生初步掌握利用平移和旋转设计或制作简单的图形或图案。
2.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利用平移或旋转制作稍复杂图案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 学会在方格纸上利用平移或旋转画出一个简单图案。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难点:利用平移或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出一个简单图案。
投影仪、方格纸等。
师:同学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老师拼了许多漂亮的图案,想不想欣赏一下?课件演示拼好的图案,学生欣赏。
师:这些漂亮的图案都是由“七巧板”拼成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七巧板通过平移或旋转拼成漂亮的图案。
(板书:平移和旋转的应用)【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七巧板游戏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投影出示例4。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义,在小组内探究讨论并解决这个问题。
生1:问题是怎样把方格纸上标序号的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填到鱼图中去。
生2:还要仔细观察每块板在方格纸上是怎么运动的,是平移还是旋转。
师:看来同学们都仔细阅读了问题,并且理解了题意,下面就请大家分组自主探究,解决上面的问题。
学生小组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情况,然后进行小组汇报。
师:下面就请各小组分别说一说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
生1:鱼图只有一个外形的轮廓,要先判断每块板平移或旋转后的位置……生2:我们组是先用七巧板拼成鱼图,然后再对照方格纸上的鱼图进行标号的。
生3:我们组直接在鱼图上划分,把鱼图分为七块,然后对照七巧板进行标号。
生4:我们组是根据平移和旋转来分析的,如板2先向下平移一格,又向右平移……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都比较简单且易于操作。
我们可以利用我们所学到的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进行拼图和设计图案等。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充分为学生创造了“做中学”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等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竞争中体验成功、获得进步,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
2解决旋转与平移问题教材的编排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旋转,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如,解决问题的教学,利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小鱼图案,既需要学生利用图形的运动动手操作,不断尝试,同时也需要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判断和推理。
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在方格纸上平移或旋转的方式用七巧板拼组鱼图,加深学生对已学过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等知识的理解,发挥空间想象力。
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探索未知问题的好奇心,享受学习的快乐。
【重点】感受并体会平移、对称、旋转在图形拼组中的应用。
【难点】能利用平移、对称、旋转等变换拼鱼图。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进行创作常用的工具,如:剪刀、尺子、画笔等。
【学生准备】方格纸、七巧板。
师:大家玩过七巧板吗?预设生:一年级时玩过。
师:你对七巧板有什么了解?预设生1:七巧板有七块图形。
生2:七巧板可以拼成好多图形。
师:七巧板除“七巧板”的名称外,还有不少名称:“益智图”“智慧板”“唐图”都是七巧板的别称。
七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它是由唐代的宴几演变而来的,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
现在的七巧板是由一块正方形切割为7块形状不全相同的图形,将其拼凑成各种事物,如人物、动植物、房亭楼阁、车轿船桥等,可一人玩,也可多人进行比赛。
利用七巧板可以阐明若干重要几何关系,其原理便是古算中的“出入相补原理”。
以一年级大家接触过的七巧板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七巧板的相关知识,拓展知识面的同时,让学生对这节课的所学知识充满期待。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哪些能让图形变化的方式?预设生1:旋转。
生2:平移。
生3:对称。
师:这节课我们将运用图形的变换知识解决有关用七巧板拼组鱼图的问题。
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第3课时平移、旋转的应用教学内容:教材第87页例4。
重点难点:重点:能利用平移、旋转等运动方式设计图案。
难点:能分析每块图形的运动方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用课件出示一组利用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
欣赏完这些美丽的图案后。
你有什么感想呢2.导出问题:这些美丽的图案是用什么工具?怎样设计出来的呢?(七巧板,平移、旋转)组织小组讨论,逐一进行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
二、自主探究师:刚才大家回答的非常好,那么你们能分析这幅图是利用七巧板怎样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吗?1.课件出示例4。
2.阅读与理解。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学生可能说:(1)需要在鱼的图案上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2)需要在鱼的图案上标出相应的序号填到鱼的图案中去;(3)还得观察每块板在方格纸上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3.分析与解答:师: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解答这个问题呢?(1)学生分小组分析、讨论。
(2)学生反馈。
①方法一:利用七巧板学具拼成鱼的图案,然后再观察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②方法二:利用笔直接在鱼的图案上画出每块板的轮廓,然后再观察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
4.师:你们还有其他的答案吗?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我们利用图形的平移或旋转可以设计出丰富的图案。
三、巩固应用1.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
学生完成后,反馈、交流怎样操作的。
2.完成教材第88页练习二十二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在视频展示台上汇报是怎样操作的。
3.完成教材第88页练习二十二第1、2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突出了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由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平移、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3课时平移、旋转的应用教学内容:教材第87页例4。
重点难点:重点:能利用平移、旋转等运动方式设计图案。
难点:能分析每块图形的运动方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用课件出示一组利用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
欣赏完这些美丽的图案后。
你有什么感想呢2.导出问题:这些美丽的图案是用什么工具?怎样设计出来的呢?(七巧板,平移、旋转)组织小组讨论,逐一进行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
二、自主探究师:刚才大家回答的非常好,那么你们能分析这幅图是利用七巧板怎样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吗?1.课件出示例4。
2.阅读与理解。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学生可能说:(1)需要在鱼的图案上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2)需要在鱼的图案上标出相应的序号填到鱼的图案中去;(3)还得观察每块板在方格纸上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3.分析与解答:师: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解答这个问题呢?(1)学生分小组分析、讨论。
(2)学生反馈。
①方法一:利用七巧板学具拼成鱼的图案,然后再观察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②方法二:利用笔直接在鱼的图案上画出每块板的轮廓,然后再观察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
4.师:你们还有其他的答案吗?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我们利用图形的平移或旋转可以设计出丰富的图案。
三、巩固应用1.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
学生完成后,反馈、交流怎样操作的。
2.完成教材第88页练习二十二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在视频展示台上汇报是怎样操作的。
3.完成教材第88页练习二十二第1、2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页可删除亲爱的朋友:人生当自勉,学习需坚持。
从这一刻开始,我依旧是我,只是心境再不同。
不论今后的路如何,我都会在心底默默鼓励自己,坚持不懈,等待那一场破茧的美丽。
祝你成功!加油!小学资料铺子为您加油!。
玩转七巧板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7页例4、第88页练习二十二。
学情分析:
这个单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三次学习图形的运动,四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本单元的前面几节课学生也已经学习了旋转,而这节课是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由于这是一节活动课,学生容易只关注活动本身,而没有数学思考,因此,我在导入的部分特地先复习平移和旋转的几个要素,在课堂的各个环节都注重学生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利用平移、旋转的方式用七巧板拼鱼图,加深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平移、旋转等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以及语言表达等活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案的多元化,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猜测、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欣赏拼组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平移、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感受并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在拼组图形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能利用平移、对称、旋转等方法拼组鱼图,并科学地表述拼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吧。
课件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
你觉得这个黄色的积木块放到那个位置合适?那咱们怎么把它移到合适的位置?
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6格。
学生回答,教师操作课件。
咱们在平移的时候要注意哪几个要素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移:①方向②距离
那么这块红色的积木块,你认为放在哪个位置更合适呢?
你觉得咱要怎么把这块积木移到合适的位置呢?
顺时针旋转90度,然后再向下平移6格。
学生回答,教师操作课件。
那么在旋转的时候要注意哪几个要素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旋转:①中心点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
其实平移和旋转不止在俄罗斯方块中用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用到。
比如,我们玩七巧板的时候就有用到。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一)猜谜激趣
老师这里有几个已经拼好的七巧板图形,看看你能不能猜出它是什么。
课件出示七巧板图形,学生猜。
我想同学们一定也很愿意自己动手来拼一拼,我们今天就来玩一玩七巧板,用七巧板拼一条可爱的小鱼吧。
板书课题:玩转七巧板
(二)玩转七巧
课件出示例4.
请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提问: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
要把方格上标上序号的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填到鱼图中去。
还得观察每块板在方格纸上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鱼图只是一个外形的轮廓,要先判断出每块板平移、旋转后所在鱼图中的位置,并标出序号。
提问:你打算怎么做?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学生回答之后课件出示要求。
同桌两位同学合作用左边的七巧板拼成右边的鱼图。
可以先用七巧板学具拼一拼,也可以尝试在鱼图中画出相应每块板的轮廓线,标出序号。
完成之后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每块板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同桌合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之后集体反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拼的。
板1和板2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9格。
板3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11格,向上平移1格。
板4可以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1格,向右平移11格。
板5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11格。
板6可以先绕右边的锐角顶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9格。
板7先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11格。
(方法不唯一。
)
你们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教师小结:在对图形进行变换时,要多角度考虑,一个图形可以通过一种或两种方式得到,还可以是多种变换方式的组合。
(三)组织反思
师:请大家回顾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板书: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
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1.做一做
同学们拼了七巧板,看来对平移和旋转知识掌握得很熟练了呢。
那么如果不动手,只是观察和思考,你能不能想象出图形是怎么运动的呢。
出示做一做练习。
学生独立思考,请个别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展示。
2.练习二十二第1题
仔细观察这三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上面一半旋转过来和下面一半重合。
怎样通过平移或旋转使每组图形变成一个正方形?
学生思考回答。
四、拼图欣赏,拓展思维
欣赏美丽的七巧板拼图。
五、全课小结,回顾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玩转七巧板
平移:①方向②距离
旋转:①中心点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
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