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的成立过程介绍.doc
- 格式:doc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9
北洋水师的成立过程介绍推荐文章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介绍热度:李鸿章访美的原因介绍热度:李鸿章的历史评价介绍热度:中国成立历史资料热度:黄石市名胜古迹盘点热度:北洋水师是大清后期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那么你了解北洋水师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北洋水师的成立过程,希望能帮到你。
北洋水师的成立过程1875年(光绪元年),朝仪海防大讨论,依洋务派《筹议海防折》,光绪特命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通过总税务司R.赫德在英国订造4舰炮船(即伦道尔式炮艇),此为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之始。
1879年,向英国订造了两艘撞击巡洋舰扬威号、超勇号。
1880年,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号、镇远号。
1881年,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
1880年在天津设立负责海军事务的机构——海军营务处。
1881年,派丁汝昌统领北洋海军。
英人琅威理、德人式百龄先后担任海军训练。
又设立北洋水师学堂,修筑旅顺和威海卫军港。
北洋舰队各主要战舰舰长及高级军官几乎全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大部分还到过英国海军学院留学实习。
中法战争后李鸿章加速购置舰船,扩充北洋海军。
1885年,总理海军事务衙门设立,李鸿章遣驻外公使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了两艘穹甲巡洋舰致远号、靖远号与两艘装甲巡洋舰经远号、来远号。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成军,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
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从此,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当时东亚第一,世界第九的海军舰队。
1888年以后,由于翁同龢户部“减省开支”导致舰队经费大幅减少,多被政府挪往他处。
1894年,当时日本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之时,但北洋水师至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爆发时已多年未置新舰,部分应进行的更新工程亦未能进行。
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虽火力远在日舰之上,但无论航速、射速、火炮数量、弹药积累等方面皆落后于日本海军。
北洋海军因而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
论北洋舰队的兴起与覆灭前言在近代史研究中,海军的创建与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海军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的时代, 是近代工业的产物。
中国筹建海军起步较晚,它不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产物,而是从西方引进的一项成果。
北洋舰队从兴起到覆灭仅仅经历了6个春秋,她虽命运多舛但对后世的意义和影响却颇为深远。
1北洋舰队的兴起历史追溯到1874年,日本曾出兵台湾省,企图将其征服占领。
清政府凭借其仅有的几艘舰艇成功将日军驱逐,但是此次事件却引了起朝野的警惕,在洋务派的一致努力下,清政府决心加快建设海军,这便是北洋舰队建立时所处的历史背景。
日本事件的第二年,清政府决定优先发展北洋海军,北洋的成军之路由此开始。
清朝的经济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自然经济,国家缺乏重工业基础,所以海军只得通过购买军舰才能实现成军。
北洋大臣李鸿章于1875年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向英国订购了四艘军舰,开创了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
之后北洋海军又从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镇远两艘重型军舰,并在1881年,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
经过了多年的创建发展,北洋水师终于于1888年12月17日正式成立,并颁布《北洋水师章程》。
至此,北洋水师拥有包括定远舰(旗舰)在内的十多艘军舰和数量可观的训练舰,补给舰以及鱼雷艇。
中国海军的规模跃居世界第六,亚洲第一,成为了当时为数不多的海军大国。
2北洋舰队的覆灭中日甲午海战成为了北洋舰队覆灭的开始。
1894年9月,中日海军在黄海北部展开了一场惨烈的遭遇战,即黄海大海战。
9月16日,北洋水师抵达大东沟,部分舰艇担任警戒,其余10艘主力舰在大鹿岛东南下锚。
17日8时,运兵船卸载完毕。
10时23分,日本舰队发现北洋水师。
12时05分,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先,以吉野号为首,本队在后,呈单纵阵,接近北洋水师。
12时20分,北洋水师在行进中由双纵阵改为横阵,旗舰定远位于中央,其余各舰在其左、右依次展开,舰队呈楔形梯队,并展开激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北洋海军建立始末曾经是远东最强大的海军力量
导语: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侵略中国台湾,清廷以赔款作为日本撤兵的条件,于是筹办海防、海军的建议随之兴起
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
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侵略中国台湾,清廷以赔款作为日本撤兵的条件,于是筹办海防、海军的建议随之兴起。
面临着外侮日重,边疆危机日益严重的险恶形势,清政府内部爆发了一场关于海防和塞防的大争论,这场争论直接推动了清王朝国防建设的近代化。
经过筹划,由沈葆桢、李鸿章等人倡议,经总理衙门核准,每年调拨关税和厘金 400 万两作为经费,计划在 10 年内建成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水师。
但纵观这场海防与塞防的争论,本来是国家的边疆军事问题,但是最后却演变成为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与以左宗棠为首的湘系集团的利益之争。
此次争论之后,左宗棠的西征军饷常有了批款项存留待用,而海防经费却由此拮据。
有谕令:“铁甲船需费过巨,购买甚艰,著李鸿章、沈宝桢酌度情形,如利于用,既先购一两只,再行续办。
”这就使得本来能够乘时筹建出一定规模的近代海军,丢失了时机。
艰哉巍巍黄海海战
在甲午战争的悲怆史中,历来有一句声讨“直把昆明换渤海”,就是针对慈禧太后动用海军经费修颐和园而言的。
几乎所有指向清廷无能的笔伐都一致认为朝廷腐败、官员内斗、水师资金挪作他用导致北洋水师败给了日本海军。
早在1888年时,北洋水师从舰艇装备到官兵素质在亚洲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
但是俄罗斯沙皇太子1891年访日期间的一次意外事件,
生活常识分享。
北洋水师,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当时号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实力远远超过另外两支海军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
在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全军覆灭,南洋水师也受重创。
洋务运动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北洋水师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宣告了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
一、甲午中日战争在经济上宣告了洋务运动“求富”的破产。
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的直接代价包括签订《马关条约》和支付赎辽费。
《马关条约》规定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并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即正式承认各国资本在华直接投资的合法权利(因为列强均拥有“利益均沾”的特权)。
此规定的实施直接造成了民用洋务企业的纷纷丧失:战后,由于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山穷水尽的地步,非但无力继续大规模地建设洋务企业,而且对民用企业实行“丢盔弃甲”的政策。
1895年6月,清政府发布上谕,决定将民用企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
主要是甩卖给了国内的官僚、地主和商人。
如将投资达5 80多万两白银的汉阳铁厂以3万两给了道员陈明远。
再如开平煤矿改由目不识丁的醇王府侍役张翼承办。
在被甩卖的企业中,一些因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加上获得合法地位的列强在华资本用“中外合资”、贷款等方式对其诱骗,从而被列强控制或直接沦落为列强在华资本。
如大冶铁矿1903年被日本用贷款的方式攫取了对该矿的控制权。
当时最大的采煤企业开平矿务局于1900年被英国资本用“中外合资”的方式骗占而去。
其余的一般转化成了本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民用洋务企业是洋务运动“求富”的物质基础和核心。
它们的纷纷丧失,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洋务运动“求富”的破产。
战后,不甘腐朽的清政府一面对民用企业实行大甩卖,一面又进行新的“求富”活动。
不过,这时的“求富”活动主要局限在开办银行一事。
1897年5月至年底,清政府在上海、北京、天津、汉口、广州等地开办了通商银行。
从北洋水师看中国近代海军的兴衰作者:张慧芬来源:《卷宗》2014年第12期摘要:发生在晚清的甲午中日战争,带给中国持久而广泛的影响。
其中,在至关重要的海战环节,北洋水师的成败决定了整个战争的走向。
在海军人才、技术管理、封建制度和海防观念方面,当时的北洋水师都存在着极大的问题,这些没能解决的问题导致了最终的覆灭。
本文通过对北洋水师的成立背景、壮大过程和覆灭原因的分析,透析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兴衰。
对于中国海军现代化的建设,国家重视和政策支持、国防技术能力自主以及先进的海防观念,都是海防实力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北洋水师;甲午中日战争;海军现代化;李鸿章1 绪论中国海军的挫败影响了百年近代史。
如果甲午海战胜利方属于中国,那么历史将有重大改观。
足见在海军失败方面,我们付出了很大代价。
张其昀教授曾说过,“中国为大陆国,又为海洋国,海权和陆权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
海权强则国势盛,海权弱则国势衰,国史昭然,历历不爽。
”从同治年间到甲午的二十年间,北洋水师经历的极其复杂的发展过程,其兴起、壮大直至消亡,也反应了中国海军近代化的兴衰。
相比于陆军和空军的发展,当今中国海军的发展比较薄弱。
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眸,可以为当今海军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 北洋水师产生和覆灭2.1 北洋水师成立的背景19世纪,各国对海权的争夺日渐激烈。
海洋强国都以坚甲巨舰为后盾,成为海上战争中胜利的凭借。
然而,中国在很长时间内仅仅止步于水师,且各省间缺乏足够沟通。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有识之士魏源就曾经提请设厂建船,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朝野终于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提议仿造西洋船舰,之后逐渐设立了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
虽然清政府筹办三洋海军的方针已定,但限于财力,工作无法齐头并进,只能有所侧重,于1879年(光绪五年)确定“先于北洋创设水师一军,由一化三”。
李鸿章成为这一大事件的主导者。
北洋水师的成军与覆没1894年9月17日,在北洋水师与日本舰队的激战中,炮弹用尽且深受重创的“致远”舰为挫灭敌焰而用舰首直冲日舰“吉野”号,但在即将撞上敌舰之时,“致远”舰不幸被敌方鱼雷击中,舰没人亡。
2014年7月10日,为纪念120年前的这艘英雄战舰,辽宁省丹东港举行了隆重的“致远”纪念舰安放龙骨仪式。
据报道,这艘纪念舰将按“致远”舰原比例复制,并作为即将建造的丹东甲午海战博物馆的一部分,供民众免费参观与凭吊。
一、造舰还是买舰,这是个问题话说大清帝国的第一支海军,乃是首任海关总税务司、英人李泰国买回的六艘炮舰。
谁知买回来后,李泰国却企图勾结舰队司令阿思本(英国海军上校)将舰队控制在自己手中,清廷既怒又惧之下,舰队连同李泰国都不要了,六艘炮舰全部在香港拍卖了事。
为此,清廷付了126万两银子而只收回56万两不到,其余银子通通打了水漂,算是交了学费。
这就是1863年的“阿思本舰队事件”。
清廷第一支海军就这样夭折其实也不奇怪,毕竟中国人刚刚打开国门,对国际事务不熟悉,难免吃亏上当被蒙骗。
之后,恭亲王奕䜣及曾左李沈等中兴诸臣对建设海军兴趣未减,如曾国藩鼓励徐寿、华蘅芳等试造轮船,然后依次放大;左宗棠更是明白提出,“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
”在“造还是买”的问题上,左宗棠对“夺彼族之所恃”很有信心,他认为,炮可仿制,那么船也可仿制,“纵令所制不及各国之工,究之慰情胜无。
……由钝而巧,由粗而精,尚可期诸异日。
”不过话虽如此,开国日浅的前提下,左宗棠、沈葆桢等人的眼光毕竟有限,福州船政局后来建造的所谓“军舰”,实则已为欧美所淘汰的木壳兵轮,船轻炮少,不堪出战(江南制造总局所造舰艇也是如此)。
及至1884年马尾之战,福建水师在法国铁甲舰的横扫下几至全军覆没,损失殆尽。
福州船政局和福建水师还只是小打小闹,真正触动清廷大搞海军的,是1874年日军侵台事件。
北洋水师的成立过程介绍北洋水师的成立过程1875年(光绪元年),朝仪海防大讨论,依洋务派《筹议海防折》,光绪特命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通过总税务司R.赫德在英国订造4舰炮船(即伦道尔式炮艇),此为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之始。
1879年,向英国订造了两艘撞击巡洋舰扬威号、超勇号。
1880年,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号、镇远号。
1881年,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
1880年在天津设立负责海军事务的机构海军营务处。
1881年,派丁汝昌统领北洋海军。
英人琅威理、德人式百龄先后担任海军训练。
又设立北洋水师学堂,修筑旅顺和威海卫军港。
北洋舰队各主要战舰舰长及高级军官几乎全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大部分还到过英国海军学院留学实习。
中法战争后李鸿章加速购置舰船,扩充北洋海军。
1885年,总理海军事务衙门设立,李鸿章遣驻外公使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了两艘穹甲巡洋舰致远号、靖远号与两艘装甲巡洋舰经远号、来远号。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成军,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
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从此,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当时东亚第一,世界第九的海军舰队。
1888年以后,由于翁同龢户部减省开支导致舰队经费大幅减少,多被政府挪往他处。
1894年,当时日本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之时,但北洋水师至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爆发时已多年未置新舰,部分应进行的更新工程亦未能进行。
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虽火力远在日舰之上,但无论航速、射速、火炮数量、弹药积累等方面皆落后于日本海军。
北洋海军因而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
光绪七年(1881年)1月,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
最后在弹尽粮绝,援军来援的希望破灭之后,拒绝了伊东祐亨的劝降,服鸦片自尽以谢国人。
1896年后逐渐购置舰船,大有恢复。
1909年(宣统元年)南、北洋海军被改编为巡洋舰队与长江舰队,从此北洋水师之名亦不复存在。
北洋水师的技术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海军缺乏带反后座装置的速射炮,是一个致命的技术缺陷。
据统计:150毫米口径速射炮每分钟可5发至6发,而同口径之刚性炮架的后装炮每分钟才1发。
而日本联合舰队却拥有大量速射炮,达150多门,日本舰队充分发挥了速射炮的威力。
据统计,日本舰队的速射炮所发炮弹相当于清舰队同一口径火炮3-6倍。
美籍洋员马吉芬说:改良速射炮,以及能大量装填火药的榴弹效力显著。
北洋海军另一个技术缺陷是缺乏与日本联合舰队抗衡的快速巡洋舰。
航速太慢对北洋海军的影响,交战开始时表现为队形转向不利,难以协同作战。
由于战前两年清财政困难,停止进口枪炮舰船,北洋水师弹药储备严重不足。
还有弹药不足、炮弹击中敌舰而不爆炸、所用炮弹不合式的情况。
定远舰枪炮大副沈寿堃说:大东沟之战,非兵士不出力,乃将领勇怯之不同也。
勇者过勇,不待号令而争先,怯者过怯,不守号令而退后。
此阵之所以不齐,队之所以不振也。
来远舰帮带大副张哲濚指出:海军经仗之后,无论胜败,其各船中奋勇者有之,退缩者有之,使能分别赏罚,庶足以鼓人心。
我军仗后,从无查察。
其畏葸避匿者,自幸未尝冒险,其冲锋救火奋勇放炮者,尚悔不学彼等之黠能。
受伤虽住医院,而扶持之役,资派本船水手;阵亡者,衣衾棺椁出己之薪俸口粮。
领恤赏之时,亦有幸与不幸。
土卒一念及此,安得死敌之甘心?谁无父母妻子,使能给养其家,何有求生之念?北洋水师的战略军备在整个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没有明确和日本联合舰队以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的战略,未制定出战略计划,日本海军则制定了明确的作战预案,是以夺取制海权为中心的海军制胜的方案。
从而使联合舰队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导致北洋水师战略上陷于被动。
而在海军军备,战前日本联合舰队从总吨位、火炮配置、水兵数量、航速等方面,已经全面超过了北洋水师。
如果说海军方面,当时有少数人认识到:日本联合舰队实力已在北洋水师之上,但是陆军方面,几乎所有人,包括在清朝海关工作的英国人赫德也认为:清军必将依靠人数优势,在陆地上击败日军。
但是那时候的战争,已经不是单单依靠人数来决定胜负。
甲午战争前,清军正规军已经从入关时的30万发展成了70万,其中八旗25万,绿营44万;再加上勇营(包括湘军,淮军,安徽毅军,河南嵩武军,东北练军,湖南楚军,山东绥军和巩军),总数接近100万,可谓是百万雄狮。
但是不得不说,这其中占大部分的正规军,是不能投入战斗的无用之兵。
八旗绿营,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被英军打得落花流水;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更是一败涂地;到了甲午战争前,这支正规军仍然保留着中古时期的战术:射箭,长矛,大刀。
八旗绿营的这种腐朽和顽固的制度,已经不能胜任当时的战争。
淮军是前期投入战争的唯一清军力量,其主力兵力5万人,除去镇守炮台和要塞的,机动部队仅仅2万多人。
而当时日军投入的是7个野战师团,兵力超过12万。
在威海保卫战中,登陆的日军超过3万人,而当时迎战的绥军和巩军却只有7000人,大都战死和殉国。
所以那些整天坐在安乐椅上面的清流言官,用贻误战机、昏庸无能来指责当时的清军战场指挥官,应该说是非常不客观的。
:1.甲午大海战有感3篇2.国学百年争论的实质3.甲午大海战观后感渝职改办〔2018〕114号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在部分领域建立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职改办,市级有关部门人事(干部)处,大型企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6〕77号)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渝委办发〔2018〕9号)精神,促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的有效衔接,避免交叉设置,减少重复评价,降低社会用人成本,在2010年统筹规范职业资格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我市职业资格清理情况,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中有明确规定的,对于取得房地产估价师等准入类职业资格(共11项,见附件)的人员,以及取得出版等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共14项,见附件),即可认定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用人单位可根据岗位需要进行聘任,并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
二、对于国务院已取消的企业法律顾问等部分职业资格(共9项,见附件),按照原文件规定存在职称与职业资格对应关系的,原来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依然有效,用人单位亦可根据岗位需要进行聘任,并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
三、相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指导用人单位和评委会做好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工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四、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由市职称改革办公室负责解释。
本通知印发后,国家发文新增的职业资格,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执行,附表及时更新,不再另行发文。
附件: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表(此件主动公开)附件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表一、准入类职业资格序号职业资格文件号可聘专业技术职务1 房地产估价师建房〔1995〕147号经济师2 造价工程师人发〔1996〕77号工程师或经济师3 执业药师人发〔1999〕34号主管药师或主管中药师,不含医院的专技人员4 护士执业资格卫生部、人社部令2010年第74号;人发〔2000〕114号;卫人发〔2001〕164号符合《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护理初级(士);护师(初级)5 注册安全工程师人发〔2002〕87号工程师或经济师6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人发〔2002〕106号工程师7 注册验船师国人部发〔2006〕8号符合《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A级:工程师B级:工程师或助理工程师C级:助理工程师D级: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8 注册计量师国人部发〔2006〕40号符合《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一级:工程师二级: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9 注册测绘师国人部发〔2007〕14号符合《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工程师10 注册消防工程师人社部发〔2012〕56号符合《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一级:工程师(是消防安全监测、消防设施检测领域申请评定消防专业高级工程师职称的必备条件)二级:助理工程师11 注册城乡规划师(原注册城市规划师)人社部规〔2017〕6号(原人发〔1999〕39号)符合《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工程师(原注册城市规划师依然有效)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序号职业资格文件号可聘专业技术职务1 出版人发〔2001〕86号符合《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中级:编辑(技术编辑或一级校对)初级:助理编辑(助理技术编辑或二级校对)2 翻译人发〔2003〕21号符合《翻译专业职务试行条例》:二级口译、笔译翻译:翻译(中级)三级口译、笔译翻译:助理翻译(初级)3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国人部发〔2004〕13号工程师4 通信国人部发〔2006〕10号符合《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中级:工程师初级:技术员或助理工程师5 机动车检测维修国人部发〔2006〕51号符合《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工程师机动车检测维修士:技术员或助理工程师6 社会工作者国人部发〔2006〕71号根据岗位聘任相应系列、级别专业技术职务:社会工作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助理社会工作师:(初级专业技术资格)78 银行业专业人员人社部发〔2013〕101号符合《经济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初级:经济员或助理经济师8 房地产经纪(原房地产经纪人)人社部发〔2015〕47号(原人发〔2001〕128号)符合《经济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房地产经纪人:经济师(原房地产经纪人依然有效)房地产经纪人协理:助理经济师9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社部发〔2015〕59号符合《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试验检测师:工程师助理试验检测师:助理工程师10 工程咨询(投资) 人社部发〔2015〕64号符合《经济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经济师符合《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工程师11 矿业权评估师人社部发〔2015〕65号符合《经济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矿业权评估师:经济师助理矿业权评估师:助理经济师12 土地登记代理(原土地登记代理人)人社部发〔2015〕66号(原人发〔2002〕87号)符合《经济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经济师(原土地登记代理人依然有效)13 税务师(原注册税务师)人社部发〔2015〕90号(原人发〔1996〕116号)符合《经济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经济师(原注册税务师依然有效)14 资产评估师(含珠宝专业)人社部规〔2017〕7号经济师三、国务院已取消的职业资格(部分)序号职业资格文件号可聘专业技术职务1 企业法律顾问人发〔1997〕26号经济师2 价格鉴证师人发〔1999〕66号经济师3 棉花质量检验师人发〔2000〕70号工程师4 质量人发〔2000〕123号符合《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中级:工程师初级:技术员或助理工程师5 国际商务人发〔2002〕70号国际商务师:国际商务师或经济师外销员:助理国际商务师或助理经济师6 物业管理师国人部发〔2005〕95号经济师7 管理咨询师国人部发〔2005〕71号符合《经济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经济师符合《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会计师8 招标师国人部发〔2007〕63号符合《经济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经济师9 广告国人部发〔2007〕116号符合《经济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广告师:经济师助理广告师:助理经济师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2018年4月17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