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应用注意事项
- 格式:ppt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34
胺碘酮用法用量
胺碘酮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室性
心动过速、室颤和室性心律失常等。
在临床应用中,合理的用法用量可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概述
胺碘酮是一种多通道抑制剂,可以抑制多种类型的离子通道,包括钠通道、钾
通道和钙通道,从而延长心肌细胞的去极化时间,减缓心率并抑制心室的早复极化,有助于恢复心律。
适应症
胺碘酮适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室性
心律失常等。
用法用量
•持续静脉泵入:初始剂量通常为1000毫克 - 1500毫克,速度为0.5毫克/分钟,用量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
•静脉推注:推注速度不超过30毫克/分钟,一次用量通常不超过150毫克。
•口服:初始剂量为200毫克 - 400毫克,每日2-3次,维持剂量通常为200毫克 - 400毫克,每日1-3次。
需注意事项
1.使用过程中需监测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及时调整用药量。
2.不推荐胺碘酮与其他类似药物联合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
3.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使用本药时应特别小心。
4.哺乳期妇女慎用,孕妇禁用。
综上所述,胺碘酮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之一,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根据
患者具体情况谨慎合理地选择用量和用法,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胺碘酮应用的十大要点胺碘酮的药代动力学1.吸收胃肠道吸收缓慢不完全;单次口服达峰时间4~7h,饱餐后服药达峰时间明显缩短;胆汁可促进片剂崩解;静脉用药达峰时间0.5h。
2.生物利用度口服胺碘酮绝对生物利用度为50%,老年人较低。
3.药物分布分布容积大,有效容积为5000L;药物在血管外的分布量大,浓度高;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长(2~4周或更长,三室开放模型),半衰期长;负荷量大,可缩短达效时间30%。
4.有效血药浓度(1)血药浓度:1.0~2.5 μg/ml适宜,低于1.0易复发,高于3.5不良反应增加;(2)达到稳态的总量为15g,但指南留有余地,建议10g。
个体差异大。
5.代谢肝脏代谢(脱碘,脱乙基)。
6.排泄(1)经胆汁排泄,经肾脏排泄很少(1%),肾病患者无需减量;(2)清除半衰期:单次给药为1~1.5天,多次给药为20~60天,长期给药为数月;(3)肝肠循环:长期服药去乙基胺碘酮量大,肝肠再摄取增加。
7.停药与血药浓度1个月,血药浓度降低25%;2个月,血药浓度降低50%;9个月,血浆还能检测出胺碘酮。
胺碘酮的心血管作用1.离子通道作用多通道,对Na+通道、K+通道、Ca2+通道均有阻滞作用,还可抑制β受体。
2.传导系统电生理作用对传导系统有全面的抑制作用,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延长不应期。
胺碘酮可使窦律下降10%~15%。
3.心血管水平(1)扩冠,抗缺血:胺碘酮最初为抗心绞痛药物,具有直接和间接扩冠作用。
①静注:5 mg/kg,扩冠作用出现,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②口服,可治疗劳力性、变异性心绞痛;③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预后。
(2)降压作用:降压作用明显,小剂量静脉给药可出现,给药5 mg/kg 时动脉压出现,口服无此作用。
静脉降压与胺碘酮助溶剂(聚山梨醇酯80)有降压作用相关。
(3)增加心输出量(98%的患者):洋地黄和胺碘酮是少有的能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药物。
在11个抗心律失常药物中,地高辛的负性肌力作用最小,其次就是胺碘酮,随后是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奎尼丁、异博定、地尔硫?、双异丙吡胺、索他洛尔、普罗帕酮和氟卡胺。
胺碘酮用药注意事项胺碘酮作为心内科「万能药」,除了适应证,掌握其禁忌证、及时识别不良反应在临床工作中亦非常重要!一、用药前风险评估胺碘酮作为Ⅲ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延长QT 间期,并进一步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因此在开始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合并以下情况的患者应慎用III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及时停用:QTc 间期>500 ms、合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高龄、女性、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钙、服用利尿剂、心室率缓慢、低体重患者易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用药前需检测电解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确保用药时血钾浓度和 QT 间期正常,并了解心功能状态,心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时更需密切观察。
二、不良反应识别1)心脏及血管①QT 间期延长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通常表现为非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并可进一步导致心室颤动;②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③低血压。
因其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 QT 间期,且具有负性传导和负性频率的作用,用药后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窦房结和希氏束-浦肯野系统阻滞;此外,胺碘酮本身为血管扩张剂,其助溶剂为具有扩血管作用的聚山梨醇酯,可引起低血压。
2)甲状腺功能障碍①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症状多数隐匿,症状和体征可被误为其他原因所致,如心动过缓可误为药物自身作用;②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表现为体重下降、兴奋不安、食欲增加、心律失常加重等。
其发生机制在于胺碘酮所含的碘超过人体每日所需碘的 100 倍,因而能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及释放,同时抑制甲状腺素(T4)转化为三碘甲腺原氨酸(T3),进而影响甲状腺功能。
3)肺毒性①肺纤维化:多数发生于胺碘酮每日用量≥ 600 mg,服药0.5~1 年以上患者;②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常见症状为活动后气短、干咳、乏力、体重下降、低热等,严重者可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常见体征为呼吸音减低或双肺啰音,胸部 X 线检查常见双肺弥散性间质改变或斑片状肺泡或间质浸润,少数有胸腔积液或胸膜增厚,肺功能检查表现为限制性肺功能障碍伴弥散性功能减退。
胺碘酮堪称心律失常「万金油」,用错便是「毒药」!众所周知,胺碘酮(又称可达龙)由于其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上作用重大,堪称为心律失常的「万金油」,也为急诊科的常用武器!然而,正因为如此,胺碘酮滥用现象越发增多,或不正确的应用,「万金油」也会变成「毒药」,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心律失常以及死亡。
那么临床上,面对心律失常、房颤、室颤的患者,我们该在怎样的时机拿起胺碘酮这个「武器」,也该如何使用这「武器」,使其变成「万金油」,而并非「毒药」呢?「万金油」的「英雄用武之地」胺碘酮的药理特点: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种多离子通道阻滞剂。
胺碘酮通过抑制这些离子通道带来的电生理效应包括抑制窦房结、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房室旁路传导及延缓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由此带来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
胺碘酮临床上有静脉注射液以及口服片剂两种类型,其「用武之地」不尽相同:1、胺碘酮的静脉注射液适应适应证:静脉制剂是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主要用法。
①、对室颤和无脉搏室速患者经过电击除颤失败后,可用于改善电击除颤的效果;②、不伴有QT 间期延长的宽QRS 心动过速(包括单形性室速和多形性室速);③、可用于房颤患者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及其他心律失常;④、适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伴缺血性心脏病及心功能不全的心律失常;⑤、对于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优先考虑静脉用胺碘酮进行复律;⑥、反之,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复律时如其他药物无效,可以选择静脉用胺碘酮。
2、胺碘酮口服片剂的适应证:①、可用于房颤复律及维持窦性心律;不能作为室率控制的首选;②、可用于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③、恶性心律失常的二级预防优选ICD,无法使用ICD 的患者,考虑口服胺碘酮;④、对于植入了ICD、应用了β受体阻滞剂,但心律失常仍反复发作的患者,由于ICD 对心律失常没有预防作用,为了减少ICD 的放电,考虑使用口服胺碘酮。
3、胺碘酮用法:负荷量:通常600 mg/d,可以连续应用8-10 d。
服用胺碘酮期间注意哪些副作用?如何监测胺碘酮
的副作用?
(1)胺碘酮含碘量较高,长期应用的主要副作用为甲状腺功能改变,因此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
一般在服药3个月时和每1年抽血化验1次。
最好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检测更准确。
(2)胺碘酮可引起肺纤维化。
尽管常用剂量下很少引起,但仍应定期复查胸片。
也是在服药3个月时、每1年或出现行走气短明显时,要及时拍胸片检查。
(3)服用胺碘酮期间心电图的Q-T间期可轻度延长,一般不需停药。
但一旦Q-T间期矫正值(QTc)超过0.55秒则应停药。
心动过缓、致心律失常很少发生,偶尔可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
(4)对于老年人或窦房结功能低下者,胺碘酮会进一步抑制窦房结。
因此心率低于50次/分钟者宜减量或暂停用药。
(5)其他副作用还有日光敏感性皮炎、角膜色素沉着等,若不影响视力,可不停药。
龙源期刊网
胺碘酮注射液在临床护理的注意事项
作者:高子娥等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9期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389-01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电生理效应,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经常应用于心律失常治疗中,在输液过程()过快可发生低血压和静脉炎。
1、临床资料
根据临床上遇到室性早搏伴阵发性心动过速,男10例,女4例,年龄平均60岁,持续用药2-4天,在用药过程中可形成静脉炎,从穿刺点开始沿血管走行呈红色条索状,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有时候局部皮肤疼痛,皮温高。
2、原因分析
在穿刺时,必须选择粗直的血管,同时选择血管要从静脉血管远端开始,不能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导致静脉药液引起外渗;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有时候护士可见回血,就认为穿刺成功。
在应用胺碘酮时必需高度重视穿刺成功,在拔针头时,要快速拔出去,并且按压时间要长些,不能揉按穿刺点,否则也可造成药物外渗。
3、预防及治疗
3.1 在注射胺碘酮时,一般在备一瓶5%葡萄糖,现在根据临床总结,胺碘酮和多种药物有反应,首先发现和盐水、丹参酮、头孢类药物有反应,注射时,首先注射20ml葡萄糖溶液,确定在血管内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针头,在应用胺碘酮时要单独静脉通路于其他药物有反应。
用葡萄糖冲洗管道,在长期应用时每4小时更换一次,注射部位可减轻药物对血管刺激。
使用胺碘酮的注意事项胺碘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电紊乱治疗的药物。
它具有强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控制心律不齐及心搏骤停等严重状况的发生。
然而,由于胺碘酮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和不良反应,我们在使用时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胺碘酮应该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体情况来开具处方。
在使用胺碘酮之前,医生必须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其他当前正在使用的药物,因为胺碘酮与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同时,医生还需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胺碘酮的使用剂量。
由于胺碘酮具有较强的药效,剂量过大会导致血药浓度过高,进而引起中毒症状。
因此,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来合理调整剂量,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
使用胺碘酮期间,我们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图和心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胺碘酮具有一定的心脏毒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因此,医生应该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相关指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胺碘酮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胺碘酮与某些利尿药及降压药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低血压和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胺碘酮期间,患者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或者遵循医生的指导同时使用其他药物。
最后,患者在使用胺碘酮期间要警惕不良反应的出现。
胺碘酮使用期间可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皮疹等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肺纤维化等严重并发症。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寻求处理。
综上所述,胺碘酮作为一种强力的心电紊乱治疗药物,使用时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其注意事项。
要做到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遵循合理剂量,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图和心功能指标,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警惕不良反应的出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全有效地使用胺碘酮,为患者带来最大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