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企业发展历史
- 格式:docx
- 大小:11.44 KB
- 文档页数:1
企业发展名族品牌人物案例
1、任正非1987在深圳创办华为,90年在国内代理香港程控交换机业务,由于国内电信市场快速发展,国内市场也一直由诺基亚、爱立信等国际品牌霸占着。
任正非下定决心要让中国人用上自己品牌的程控交换机,就这样华为品牌的交换机诞生了,很快在国内市场发展壮大。
从此,华为走上了民族品牌的强大之路。
到目前为止,华为的电信业务服务全球,华为手机目前是最受欢迎国产手机,全球终端数量超过10亿台,华为的5G 技术领先全球,支持我们的民族企业华为。
2、曹德旺,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1993年登陆国内A股市场成功上市。
福耀玻璃生产的汽车玻璃占据国内70%的市场份额,还成功进军欧美国市场,是宾利、奔驰、宝马、奥迪等知名车企的供应商。
在美国、俄罗斯等都设有工厂,是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生产商。
曹德旺曾全家都获得美国绿卡,但在2015年放弃绿卡举家迁回国内,因为曹德旺说福耀是汽车玻璃的代名词,福耀玻璃应该属于中国!
3、董明珠,1990年进入格力从业务经理做起,由于能力出色业绩超强快速升迁,先后担任格力的经营部长、副总经理、董事长。
董明珠领导的格力空调,曾连续11年产销量占据国内第一名。
2004年格力电器曾经差一点贱卖给美国一家世界500强公司,是在董明珠极力反对下交易才没
有达成。
收购方开价诱人的9亿美元,承诺给董明珠开8000万人民币的年薪,董明珠始终不为动心。
董明珠说,给我20年,我们自己打造一个世界500强。
17年后,董明珠终于带领格力迈入世界500强行列。
今天的格力,已经是空调的代名词,在全球拥有十大生产基地,出口世界畅销全球。
好空调,格力造,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
华为的发展历程华为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自成立以来,华为公司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历程,从一个小小的起步企业成长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
本文将详细介绍华为的发展历程,包括公司的起源、发展阶段、重要里程碑和未来展望。
1. 公司起源(1987年-1997年)华为公司创立于1987年,由任正非先生创办。
当时的华为只是一家专注于生产电话交换机设备的小型企业。
在中国市场上,华为以其高质量和可靠性的产品迅速赢得了声誉,并开始向国际市场拓展。
2. 国际化发展(1997年-2005年)在1997年,华为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并在海外成立了多个分支机构。
公司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如无线通信设备和移动网络解决方案,赢得了更多国际客户的信任和合作。
此时,华为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之一。
3. 全球扩张(2005年-2015年)在2005年,华为进一步加大了全球市场的拓展力度。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研发中心、合作伙伴关系和销售网络,加强了与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的合作。
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逐渐涵盖了电信、企业和消费者市场的各个领域。
4.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2015年-至今)华为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公司将大量资金投入到研发领域,拥有一支庞大的研发团队。
华为在5G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持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华为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为其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的份额和声誉。
5. 重要里程碑- 1997年,华为在海外成立了第一个分支机构,标志着公司开始国际化发展。
- 2005年,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研发中心、合作伙伴关系和销售网络,加速了全球扩张的步伐。
- 2012年,华为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
- 2018年,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超过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 2020年,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5G网络的折叠屏智能手机。
1.华为发展历程1)1987年,创立于深圳,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2)1989 年,自主开发PBX。
3)1990年,开始自主研发面向酒店与小企业的PBX技术并进行商用。
4)1992年,开始研发并推出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
5)1994年,推出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
6)1995年,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主要来自中国农村市场。
成立知识产权部、北京研发中心,并于2003年通过了CMM4级认证。
7)1996年,推出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光网络SDH设备。
与香港和记黄埔签订合同,为其提供固定网络解决方案。
成立上海研发中心,并于2004年通过了CMM5级认证。
同年华为开始进入大独联体市场。
历时三年间,华为在莫斯科与西伯利亚首府诺沃西比尔斯克之间铺设了3000多公里的光纤电缆。
8)从1998年开始,华为就把触角探向世界的核心市场欧美。
虽然第一单合同只有38美金,但到2001年,华为与俄罗斯国家电信部门签署了上千万美元的GSM设备供应合同。
9)2001年,以7.5亿美元的价格将非核心子公司Avansys卖给爱默生。
在美国设立四个研发中心。
加入国际电信联盟(ITU)。
10)2002年底,华为又取得了3797公里的超长距离国家光传输干线的订单。
到2003年,华为在独联体国家的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位居独联体市场国际大型设备供应商的前列。
华为赢得中国电信的国家骨干网优化合同。
此项目的目标是优化中国电信在广东省的163个骨干网络。
13)2005年与沃达丰签署《全球框架协议》,正式成为沃达丰优选通信设备供应商。
4月28日,英国电信(简称BT)宣布其21世纪网络供应商名单,华为作为唯一一家中国厂商,与国际跨国公司入围“八家企业短名单”,为BT21世纪网络提供多业务网络接入(MSAN)部件和传输设备。
截至2005年6月,华为共有10所联合研发实验室。
14)2006年,以8.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
华为发展历程简介对我们的启示华为是中国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成立于1987年。
华为的发展历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华为在成立之初就坚持技术创新的发展战略。
在1980年代,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科技水平相对落后。
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深知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通信技术,并进行本土化研发,逐渐打破了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
这给我们启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积极追求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人才培养。
华为一直强调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注重培养和吸引优秀的人才。
华为投资巨大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向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厚的薪酬待遇、完善的培训体系等。
这种人才战略的成功也使华为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之一。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注重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第三,华为在国际市场拓展方面具有很强的战略眼光。
华为很早就看到了全球市场的潜力,并积极拓展海外业务。
华为在海外市场取得的成功,既得益于其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也离不开其战略决策的准确性。
华为在进入海外市场时,积极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为其提供先进的通信设备和解决方案,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市场份额。
这给我们启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有开拓国际市场的眼光和决心,寻找合作机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华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诚信经营。
华为一直以来注重与合作伙伴的诚信合作,积极履行合同和承诺,赢得了合作伙伴和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华为的诚信经营不仅体现在对外合作中,也贯穿于内部管理和员工行为中。
华为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约束,保证了组织的稳定和发展。
这给我们启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坚持诚信为本,做到言行一致,与合作伙伴和客户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华为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社会责任。
华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
公司简介华为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系列程控交机及其配套产品生产、开发、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崛起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积极投身于民族通信产业的大潮中,为使我国通信产业早日走向世界通舞台,贡献着自己的智慧、热忱与执着。
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管理上学习日本,技术上瞄准美国,始终以世界一流的为目标,为民族通信工业作贡献”的经营方针,每年以近200%的速度迅猛发展,到今已拥有近元的固定资产,数百人的科研开发队伍,几万平方米的科研生产基地,已形成了年产百万线以上的生产能力。
目前,主要产品08数字程控局用交换机、8000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1000程控端局交换机、48程控用户交换机均已通过部鉴定,公司也因此被专家评价为全部产品在同类机型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交换机生产厂家,最新研制的智能平台、无阴塞排除机均为世界一流产品,在0.5—0.6微米超大规模集成路线设计、光电一体化技术、模块电源技术等专有技术已处于世界最前列。
公司在全国秒地城市和直辖市设立了27个办事处,在美国硅谷建立了开发研究中心,在香港注册了投资公司,与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电信部门成立了股份以司。
将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在世界范围实现技术、资源的引进、利用与推广,以大系统、大结构、大市场的国际化技术服务体系。
公司实现总裁领导下各系统、各部门分层负丽的管理制度,并设立若干专业协调委员会,重大决策由委员集体产生。
公司以贡献报酬,凭责任定待遇,鼓励人才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公司在全国名牌大学设立了奖学(教)金,激励人才的产生,并已形成了技术开发、营销服务为为体的人才倒三角结构,公司70%左右的员工是博士、硕士、高级工程师,90%以上的人员具有大学学历。
发展、振光民族通信是华为的事业,也是每一个华为人的责任。
为此,所有华为人正在不断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和卓越的管理经验,为民族通信事业的明天,为华为的明天,也为自己的明天努力工作、集体奋斗。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民。
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华为发展已经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再过渡到世界霸主的地位,近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出炉。
其中,中国互联网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排名较去年均有所提升。
在去年,华为的排名在第315位,而今年已上升至第285位;今年四月分,华为公布的2013年年报显示,其全年净利润达到210亿元,同比增长34.4%。
华为增长的背后始终是业界关注的焦点,而研发高投入和持续不断创新依然是其增长的最根本原因。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财报发布现场表示,未来四年华为收入有望翻番,在2018年达到700亿美元规模。
同时也是华为营收第一次超过爱立信成为最大的通信公司。
“预计2013年销售收入超过385亿美元,同比增长10%。
”这是今年年初,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华为2014新年贺词中所作出的预测。
华为公司简介:华为于1987年成立于中国深圳,全球第一大通讯设备供应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也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企业网络、消费者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并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 1/3的人口。
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
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
国际市场已成为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
2009年华为实现合同销售额302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超过2/3的销售额来自国际市场。
2010年华为实现合同销售额340亿美元,2011年预期实现销售额400亿美元。
2013年年报显示,其全年净利润达到210亿元,预计在2018年将达到700亿美元规模。
发展轨迹:2013年全球财务风险控制中心在英国伦敦成立,监管华为全球财务运营风险,确保财经业务规范、高效、低风险地运行;欧洲物流中心在匈牙利正式投入运营,辐射欧洲、中亚、中东非洲国家。
揭秘华为过去发展的四个阶段揭秘华为过去发展的四个阶段2016-10-10 08:22 正和岛摘要: 不管是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还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口述| 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不管是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还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往往都要面临绕不过去的坎儿。
华为如是,任正非也如是。
2002年、2003年是华为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核心骨干的出走使得华为收到重创,业绩大幅下滑,而彼时的任正非,也正饱受抑郁症的困扰。
然而也正是这个阶段,华为削足适履、成功转型,迈上了国际化的新台阶。
▌华为发展四阶段我们今天上课所在的华为总部,是1996年破土动工的,我当时参加了奠基铲土,当年我们还很诧异,为什么任正非选了这么块荒郊野外的地方,而不是在深圳深南大道附近选址?当时TCL、创维等企业都在深南大道旁边要了一块地。
现在看来,老任的这个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如果建在深南大道只能盖一栋楼,不可能有这么大面积。
现在这个地方也快容纳不下华为了,松山湖在建新的基地,比这里的面积还大。
在座的都是中小企业业主,不可能说看华为工厂漂亮、数据库庞大,回去我也弄一套。
照搬现在华为的模式,对中小企业没有任何价值。
关键要去研究华为做到1个亿时是什么状态,做到10个亿、100亿时又是什么状态,尤其华为在一次创业到二次创业转换过程中,管理体制、组织系统、考核体系、人力资源系统等管理变革是如何突破的。
研究华为,要从发展阶段来看。
一个企业的成长,往往在面临绕不过去的坎时,必须来一次深层次的变革。
不管是人力资源变革、组织变革还是战略变革,只要转过去了,企业就迈上一个新台阶;转不过去,就会在台阶上徘徊,然后慢慢下滑。
华为历史可以归结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7年到1995年,创业求生存。
初期所形成的领导团队到现在还保持稳定,这是中小企业研究华为的一个启示点。
第二个阶段,1996年到2004年,二次创业与迈向国际化。
我认为这一阶段是最值得研究的,华为所有的变革——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体系、流程体系,都是在这八年完成的,这一阶段也是华为面临困难最多、差点死掉的时期,尤其2002年、2003年,业绩下滑,任正非又得了抑郁症,也正是这一阶段,通过管理变革,华为销售收入成为国内第一,并开始走向海外,真正成为国际化的公司。
从华为成长之路 深度理解“华为模式”2009年04月23日阅读: 21华为被看作是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和全球化运营的最佳典范。
在2006财年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的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亿美元(110 亿美元),其中,65%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在接下来的2007财年,华为再次超越了自己,实现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同比增长45%,海外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15 亿美元,成为华为的主要销售收入来源。
目前,华为已经初步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
华为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设立了20个地区部,100 多个分支机构;在美国、印度、瑞典、俄罗斯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2 个研究所和31个培训中心。
华为所在的通信设备产业竞争激烈,行业领导地位长期被爱立信、诺基亚、思科、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占据,这无形中加大了华为参与主流行业竞争的难度。
华为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众多领域,它几乎要在每一个细分市场领域内与不同优势的跨国公司展开正面竞争。
然而,在这些领域,华为拥有许多专利和知识产权,已初步具备面向未来转型发展的先发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
任正非是华为的创始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
一直以来,华为被看作是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和全球化运营的最佳典范。
任正非在华为所取得的成就,使其成为众多中国本土企业家所效仿的对象。
特别是在实现公司全球化运营方面,“华为模式”不仅成为中国企业学习的样板,也是许多华为全球竞争对手所重点研究的内容。
本案例分析了华为的全球化战略内容。
我们的研究表明,任正非有关中国企业全球化运营方面的一些创新性认知,使其超越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传统思维方式束缚;在看似“独立自主”发展模式背后,任正非的全球视野使华为构建起“以全球应对全球”的竞争格局。
思维上的超越,让华为在进入21世纪之后快速发展成为一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与服务商。
华为公司的发展历史
华为公司是一家中国的跨国科技企业,专注于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
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中国的深圳市。
华为的创建者是一位名叫任正非的前军人,他从军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和技术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应用到了企业管理中。
在成立之初,华为的主要业务是为其他企业提供通信设备的维护和服务。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华为很快就开始了自己的研发工作,开发和生产自己的通信设备。
1990年代中期,华为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扩展业务,并在非洲、欧洲和亚洲等地建立了自己的销售和服务网络。
2000年代初期,华为开始着眼于移动通信领域,并开始研发自己的手机芯片和智能手机。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华为的手机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份额。
2010年代,华为开始在5G技术领域进行投资和研发,并成为全球领先的5G技术提供商之一。
同时,华为还开始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领域进行布局,并在国际市场上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解决方案。
在华为公司的发展历史中,其长期坚持创新和技术领先的战略,对
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华为公司也始终秉持着“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赢得了广泛的用户信赖和支持。
总的来说,华为公司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
在未来,华为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和客户服务理念,不断推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高效和便利的服务。
简述华为的组织结构变⾰历程新⽼板商业思维 2020-03-12 13:16:433华为从成⽴到现在正好⾛过30年的历程,其战略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也在追随着战略进⾏优化,从⽽保持了华为的持续前进,并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树⽴了⼀⾯旗帜。
截⽌2018年底,其销售规模超过7000亿元。
战略决定结构,结构反作⽤于战略,华为这三⼗年的发展历程,⼤致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成⽴到1995年,直线型/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
1987年,任正⾮与五位合伙⼈共同出资2万元成⽴了华为公司。
这⼀时期,华为先是代理⾹港公司的产品,随后⾃主开发产品并实施集中化战略。
在市场竞争上采取单⼀产品的持续开发与⽣产,采⽤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通过低成本迅速抢占市场,扩⼤市场占有率和公司规模。
在华为当初成⽴的时候,只有6个⼈,还⽆所谓组织结构。
到了1991年,公司也才20⼏个⼈,尽管有组织结构,但也是⾮常简单的中⼩企业普遍采⽤的直线型的组织结构,所有员⼯都是直接向任正⾮汇报。
直到1992年,销售规模突破亿元⼤关,员⼯⼈数达到了200⼈左右。
1994年,华为的销售额突破8亿元,员⼯⼈数600多⼈。
组织结构也开始从直线型组织结构转变为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除了有业务流程部门,例如研发、市场销售、制造,也有了⽀撑流程部门,例如财经、⾏政管理等。
评价:这⼀时期,华为与其他⼤多数公司⼀样,产品单⼀,销售上采取低价策略。
组织结构简单,权⼒集中,能够迅速统⼀调配资源参与竞争,并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
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也与公司当时的战略发展是相匹配的。
在这种结构下,所有的市场营销策略都可以第⼀时间从公司⾼层直接传导给⼀线,从⽽完成营销任务。
再⽐如,公司产品开发策略,由于通信设备产业是技术密集、资⾦密集、⼈才密集型企业,华为的这种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就可以集中调度公司任何资源,并在第⼀时间内形成对研发战略的⽀撑。
(⼆)从1996年到2003年,⼆维矩阵式组织结构。
华为创业初期的艰难发展历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正式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
华为创业初期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创业初期有哪些具体的发展方向。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华为创业初期的艰难,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从五个角度了解一个真实的华为东方幽灵的“上甘岭”2012年,华为的年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2202亿元——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
同年,华为宣布利润突破154亿元(这还不包括用来给员工发奖金的125亿元红包)。
同样是在这一年,华为的研发费用高达299亿元,相当于中国许多顶级企业的年产值。
这是中国最优质的一家民营企业,没有之一。
如果单从数据上看,创立25年来,华为从6名员工发展到15万名员工(其中外籍员工3万多名),从2万元创业起家到销售额2202亿元,作为一家无背景、无资源、缺资本的民营企业,华为将西方众多百年巨头纷纷斩落马下。
它被众多跨国对手视作“东方幽灵”。
事实上,就在华为开始创业的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国内诞生了400 多家通信制造类企业,但这个行业注定是场死亡竞赛,赢者一定是死得最晚的那个。
华为活到了最后。
任正非1968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后入伍。
他45岁创业时,还是个通信行业门外汉;而25年之后,其以1.42%的股权统率一个15万人的企业,打破全球信息技术行业最残酷的定律——华为是有门道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华为就是任正非管理思想的试验场。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喜欢谈论上甘岭战役:美军当年用电脑模拟推演,认为可以在一天内拿下阵地,可后来的结果却让美军大跌眼镜。
原因在于电脑只能模拟常规性的东西,不可能模拟得出有人会去堵机枪眼,有人身上着火也会一动不动,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任正非认为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上甘岭”,“上甘岭”也许不能直接产“粮食”,但企业一旦丢失了“上甘岭”,就永远不会产“粮食”了。
华为企业发展历史
华为企业是中国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华为在1987年由任正非创立,公司总部位于深圳,是世界上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之一,创始人任正非也成为中国电子
行业中广为人知的人物。
华为公司现在的业务范围包括电信解决方案、智能设备、云服务、网络安全、数据中心等,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170,000名员工。
1987年,任正非与一群有志之士共同创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初衷是为中国电信企业提供低成本的通信设备。
最初的产品包括私人分支交换机(PBX)和无线终端。
1993年,
华为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1990年代末,华为开始拓展国际市场,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合同,例如与英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电信
公司签订合同。
随着华为不断壮大,企业不仅仅是关注于通信设备的制造商。
2005年,华为推出了手机业务,并引入了Andriod操作系统,从而正式成为手机制造商。
此后,华为手机业务发
展迅速,迅速跻身全球前三大手机制造商之一。
2010年代初,华为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的力度。
2012年,华为推出自主研发的芯片,开始进军芯片制造领域。
同时,华为也在3G、4G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在5G时代,华为也取得了重要成果,成为世界上首个推出5G网络设备的企业之一。
此外,2012年,华为启动了"内部创业"计划,为员工提供了以企业为核心的自由创业平台。
这一举措
激励了华为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
华为的发展历程也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2018年,美国政府将华为列入了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提供相关技术和服务。
这一事件对华为的业务带来了重大冲击。
但华为
立即采取了应对措施,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同时加强与欧洲、亚洲等其他国家的合作。
华
为还加大了品牌宣传的力度,推出了新品牌口号“摄入无界,创想有源”,进一步树立了
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品牌形象。
在未来,华为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
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推动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进程中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