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组装、硬件选购详细教程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8
电脑组装教程全过程详细教学(配清晰图解)温馨提示:看完这篇图文科普,你就是装机高手了。
(配件配置根据实际)在开始之前先准备一套螺丝刀,然后检查一下配件,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然后去洗个手,释放静电,不放心的还可以戴个手套,这样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首先取出主板,盒子先不要扔,因为主板需要放置在不导电的平面上,主板盒子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静电袋可以垫在主板下面,然后我们来看主板,先认识一下上面的各个接口,方便接下来的操作。
以这块TUF-B450M为例,最上面这里是CPU供电,根据主板的不同,分为4 PIN和8PIN接口,对应电源上的单4PIN或者4+4PIN接口。
这里就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如果主板上CPU是8PIN供电,但是电源只有一个4PIN接口,该怎么办,这个看CPU,功耗不是很大的CPU,只插一个4PIN 也是能亮的。
CPU供电旁边是小4PIN的CPU风扇供电接口,主板上的其他位置可能会有相同的接口,用于机箱风扇供电。
上面白色的是RGB灯效接口。
(5v3 12v4)不同主板提供的RGB接口会有所不同,大致是5V3针和12V4针两种。
(12v5 5v3)但是技嘉主板除外,它是独特的12V 5针,5V 3针的接口也和常规的不一样,所以购买RGB风扇等设备的时候需要注意。
CPU供电下面是CPU插槽,根据不同平台,CPU插槽也是不一样的。
CPU插槽右侧是内存插槽,不同主板的内存插槽数量可能会不一样,只要记住长这样的是内存插槽就行,不同代的内存理论上是不能够混用的,比如DDR3的内存是肯定是不能插在DDR4的插槽上的,接口都不一样,怎么用,当然,或许有我不知道的特殊姿势。
再右边,这里是主板供电,一般是大24PIN接口,对应电源的24PIN接口。
下面是SATA接口,用于连接SATA硬盘。
这边这个是主板电池,用于CMOS供电,以记录BIOS信息以及时间信息等,电池型号一般是CR2032,不可充电。
如果是BIOS设置错误导致的无法开机,可以取下这块电池等待一段时间,这个过程会重置BIOS,然后再安装上去开机即可。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维护技巧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维护是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之一。
对于计算机用户来说,学习掌握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的运行和维护,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维护技巧,并分点列出具体步骤。
一、硬件安装1. 硬件选购: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硬件设备,如主板、CPU、内存、硬盘等。
2. 阅读说明书:在安装硬件之前,仔细阅读硬件设备的说明书,了解硬件设备的功能、特点和安装要求。
3. 准备工具:安装硬件之前,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如螺丝刀、扁嘴钳等。
4. 整理工作环境:确保工作环境整洁、安全,并保持适当的静电防护。
5. 安装主板:将主板安装在计算机机箱内,并注意连接好相应的电源、数据线及扩展卡。
6. 安装其他硬件设备:根据需要,安装其他硬件设备,如CPU、内存、硬盘等。
7. 连接电源:连接好主板和其他硬件设备的电源线,并确保连接牢固、正确。
8. 安装驱动程序:安装硬件设备驱动程序,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试。
二、硬件维护1.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计算机硬件设备,包括机箱内部和外部的清洁,可使用吹风机吹走灰尘,注意避免触摸主板等易受静电损害的部件。
2. 检查连接:定期检查硬件设备的连接是否牢固,如电源线、数据线等,若发现松动或损坏,及时更换或修复。
3. 软件升级: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最新驱动程序和固件版本,并及时进行升级,以提高硬件设备的性能和兼容性。
4. 温度控制:定期检查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温度,如CPU、显卡等,可使用温度监控软件,若温度过高,可添加散热器或清理风扇等措施。
5. 硬件维修:对于硬件故障,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检修,如更换损坏的电容、芯片等,或请专业人士进行维修。
通过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维护技巧,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性,延长硬件设备的使用寿命,并避免由于硬件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和计算机出现问题的情况。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这些技巧,并将其运用到我们的日常计算机使用中。
电脑硬件组装教程所需工具和材料:1.电脑主机壳2.主板3.处理器4.内存条5.硬盘6.显卡(如果需要)7.电源8.鼠标和键盘9.显示器10.螺丝刀11.绝缘胶带步骤一:准备工作1.为了避免静电损害电子元器件,先在工作区域铺上导电性工作垫。
2.打开电脑主机壳,并清理内部的灰尘和碎屑。
3.检查主板规格和接口,确保其兼容其他硬件组件。
步骤二:安装主板1.将主板放置在主机壳上。
确保主板的接口和孔洞与壳体对齐。
2.使用螺丝固定主板。
螺丝要紧密但不要过紧,以免损坏主板。
步骤三:安装处理器1.打开CPU插槽,并插入处理器。
注意处理器的方向和插槽的指示箭头应匹配。
2.轻轻按下处理器,确保其与插槽紧密连接。
不要过度用力,以免损坏处理器。
3.关闭CPU插槽以锁定处理器。
步骤四:安装内存条1.插入内存条到主板的内存插槽。
确保金属接点和插槽对齐。
2.轻压内存条直到它完全插入插槽。
确保内存条在两端均被插入。
3.使用插槽锁定卡将内存条牢固地固定在主板上。
步骤五:安装硬盘和光驱1.将硬盘放入主机壳的硬盘仓位,并使用螺丝固定。
2.连接硬盘数据线和电源线到主板和电源。
3.如果需要安装光驱,在主机壳上找到光驱位并将光驱插入。
4.连接光驱数据线和电源线到主板和电源。
步骤六:安装显卡(如果需要)1.找到主板上的PCI-E插槽,并将显卡插入其中。
确保接口对齐。
2.轻轻按下显卡,直到其与插槽紧密连接。
3.使用螺丝固定显卡。
步骤七:连接电源和数据线1.连接电源线到主板的电源接口。
2.连接硬盘、光驱和其他硬件设备的数据线到主板。
3.连接显示器的数据线到显卡或主板的显示输出接口。
4.连接鼠标和键盘到主板的USB接口。
步骤八:测试和调试1.关闭电脑主机壳和连接电源。
2.打开电脑,检查主板上的指示灯和风扇是否正常工作。
3.检查是否在屏幕上正常显示启动信息。
4.如果出现问题,检查所有连接和硬件组件,确保它们正确安装和连接。
简述计算机硬件组装的步骤一、准备工作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零件。
常见的工具包括螺丝刀、镊子、电线钳等,而零件则包括主板、CPU、内存条、硬盘、电源、显卡等组件。
二、安装主板1. 将主板放在组装台上,确保主板与台面接触良好并放置平稳。
2. 根据主板上的孔位,用螺丝固定主板在台面上。
3. 插入CPU:先解开CPU插槽上的保护盖,然后将CPU插入插槽中,确保与插槽对齐,轻轻按下即可。
三、安装内存条1. 找到主板上的内存插槽,根据内存条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插槽。
2. 将内存条插入插槽中,确保金手指与插槽接触良好。
3. 用适当的力气将内存条按下,直到两侧的扣子卡住内存条。
四、安装显卡1. 找到主板上的PCI-E插槽,根据显卡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插槽。
2. 将显卡插入插槽中,确保与插槽对齐。
3. 插入显卡时需要用适当的力气将其按下,直到两侧的扣子卡住显卡。
五、安装硬盘1. 打开机箱,找到硬盘安装槽位。
2. 将硬盘放入槽位中,用螺丝固定硬盘。
3. 连接硬盘数据线和电源线,确保连接牢固。
六、连接电源1. 找到电源插槽,将电源插头与插槽对准并插入。
2. 用螺丝固定电源,确保电源与机箱连接紧密。
七、连接电线1. 根据主板和机箱上的接口,连接电源线、数据线、USB线、音频线等。
2. 确保电线连接牢固,不松动。
八、整理线缆1. 将各种电线整理好,避免交叉和纠缠。
2. 使用束线带或者线夹将电线绑扎起来,使整体布线更加整洁。
九、关闭机箱1. 确保所有硬件组件都已安装完毕并连接好。
2. 用螺丝将机箱盖固定好,确保机箱盖与机箱连接紧密。
十、测试与调试1. 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部设备。
2. 连接电源并启动计算机,检查各硬件是否正常工作。
3. 如若出现问题,检查硬件连接是否松动,并进行调试。
十一、安装操作系统1. 将操作系统安装盘或U盘插入计算机,按照提示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
2. 根据个人需求,进行系统设置和驱动程序的安装。
电脑组装硬件选购详细教程第一步:选购硬件1. CPU(中央处理器):选择一个适合你需求的CPU。
通常,主流品牌的CPU性能都不错,例如Intel和AMD。
同时,你还需要选择一个与CPU兼容的主板。
2.主板:主板是电脑的核心,它连接各种硬件设备。
选择时需要考虑CPU的兼容性、扩展插槽和接口的数量等因素。
3.内存:内存用于存储电脑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选择一款容量适当、速度较快的内存条。
通常,8GB或16GB的内存已经足够满足日常需求。
4.硬盘:选择一块适合你需求的硬盘。
有SSD和HDD两种类型的硬盘,SSD速度更快但价格更高,HDD容量更大但速度相对较慢。
5.显卡:如果你需要运行大型游戏或专业软件,你需要选择一款独立显卡。
否则,主流主板内置的显卡应能满足你的基本需求。
6.电源:选择一款能满足你整机功耗需求的高质量电源。
注意电源的额定功率应大于你整机的实际需求。
7.机箱:选择一款可以容纳你所选硬件的机箱。
并确保机箱有良好的散热系统,以保持硬件正常运行。
第二步:组装电脑1.准备工具:组装电脑需要一些工具,例如螺丝刀、电线钳、扁嘴钳等。
确保你能够方便地使用这些工具。
2.安装CPU:找到主板上的CPU插槽,按照CPU的引脚方向将其插入插槽中。
然后,轻轻按下插槽上的金属扣子,将CPU固定在插槽上。
3.安装内存:根据主板的规格,打开相应的内存插槽,将内存插入插槽中。
确保插入时两侧的扣子自动闭合。
4.安装主板:将主板放在机箱内,并根据机箱上的固定孔和主板上的螺丝孔位置,用螺丝固定。
5.连接硬盘和光驱:根据主板和硬盘的规格,使用数据线将它们连接到主板上相应的插槽。
6.安装显卡:如果你需要使用独立显卡,将显卡插入主板上的PCI-E插槽中,并用螺丝固定。
如果使用主板上的内置显卡,可以跳过这一步。
7.连接电源:将电源插头连接到主板上的电源插槽,并根据硬件的功耗需求连接相应的电源线。
8.连接外部设备: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部设备。
电脑硬件组装手册第一章:前言电脑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硬件组装是使用者获得满足性能需求的关键步骤。
本手册旨在为初学者提供指导,以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有效地组装电脑硬件。
第二章:准备工作在开始组装之前,确保收集到以下工具和零件:1. 主板:选择适合您需求的主板,并确保它与其他硬件兼容。
2. 处理器:根据主板类型选择适当的处理器,并注意散热器的需求。
3. 内存条:根据主板的最大支持容量和类型选择适当的内存条。
4. 硬盘:选择适合您存储需求的硬盘类型,如SSD或HDD。
5. 显卡:根据您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显卡,并确保它与主板兼容。
6. 电源:选择适当的电源以满足您整个系统的电力需求。
7. 其他:如机箱、散热器、风扇等。
另外,确保工作区域宽敞明亮,便于组装。
第三章:组装步骤1. 解压主机箱:打开主机箱,将各部件放置在平坦的表面上,以便于安装。
2. 安装CPU:根据主板的CPU插槽类型,打开插槽保护盖,轻轻将处理器插入插槽中,并锁紧。
3. 安装散热器:根据CPU型号选择合适的散热器,并安装散热片和风扇。
确保散热器与CPU牢固连接,并且热导胶均匀敷在两者之间。
4. 安装内存条:根据主板的内存类型和插槽数量,将内存条轻轻插入插槽中,并确保插槽两端的扣子牢固固定内存条。
5. 安装主板:将主板放置在主机箱的预留位置上,并根据主板孔位,在主板和主机箱之间安装螺丝。
6. 连接电源和数据线:将电源和数据线连接到相应的接口上,并确保插头与插槽相匹配。
小心不要在接线过程中扭曲或过度拉伸线缆。
7. 安装硬盘和光驱:根据硬盘和光驱的尺寸和类型,将它们固定在主机箱的指定位置上,并使用螺丝进行稳固固定。
8. 连接显卡:如果您需要使用独立显卡,将其安装在主板相应的扩展插槽上,并连接显示器线缆到显卡接口上。
9. 检查连接:仔细检查所有连接,确保每个接口都牢固连接,线缆没有断裂或损坏。
第四章:测试和启动1. 关闭机箱:将机箱盖安装好,并确保所有螺丝上紧。
详细讲解组装电脑
一、组装需要的硬件设备
1机箱(根据自身经济购买)
2主板(百度搜索自身主板都有详细的信息接口)
3CPU(自带涂硅脂)
4散热风扇(根据自身经济购买)
5内存(自身注意是什么类型的内存)
6硬盘(固态或者机械硬盘+自带SATA硬盘数据)
7显卡(自身注意是什么类型的显卡)
8电源(根据自身经济购买+自带电源线“电饭煲线同款”)
9光驱(看你是否需要)
10显示器(根据接口来决定购买什么类型线接口:VGA[常用标清接口]、DVI[高清接口]、HDMI[超清接口])
11键盘+鼠标+耳机+网线(根据自身经济购买)
以上我个人总结:不管懂或不懂或价格上的、总来说硬件信息数值越大越好就越快【说的不好请别吐槽】
二、装机硬件讲解
①CUP篇:1我们把主板放好固定位置上,开始安装CPU
2在放CPU之前注意图1的“三角型”对应CPU硬件放即可3
3CUP放完毕,如下图盖和够住盖,盖完后我们CUP安装完毕
②散热器篇:1普通版-散热风扇
1升级版-散热风扇
1有固定底座要固定,四边根据合适大小调整。
固定完毕开始涂硅脂
2有两个勾住,一个固定,另一个需要上勾,先勾固定再搞要手动勾
③内存条篇:
④电源篇:
1安装放好,记得有文字在机箱外面能够看到的如图➹嘴,然后上螺丝固定即可
⑤主板篇:
1在安装主板前,把挡板给安装完毕再放主板。
2在固定主板,最好上螺丝时候对角上比较好固定
⑥硬盘篇
⑦光驱篇
⑧显卡篇
以上硬件完全安装完毕,现在就线问题,接下来看下面
三、主机各类线讲解。
计算机的硬件组装步骤一、选购配件在组装计算机之前,首先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购适合的硬件配件。
常见的硬件配件包括CPU、内存、主板、硬盘、显卡、电源、机箱、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
二、准备工作在组装计算机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保证有一个整洁的工作环境,最好使用防静电台或穿防静电手套,以防止静电对硬件的损害。
其次,准备好工具,如螺丝刀、长针头镊子和散热膏等。
三、组装主机1.装CPU:将CPU插入主板的CPU插槽中,并根据CPU的引脚位置正确插入。
要注意按照标记的方向,确保插入的角度正确,然后轻轻压下,直至插脚完全插入插槽。
2.安装散热器:在CPU上涂抹少量散热膏,然后安装散热器。
有些散热器需要固定螺丝,有些则采用卡扣方式固定。
确保散热器紧密地与CPU接触,以提供良好的散热效果。
3.安装内存条:根据主板的插槽类型选择内存条的插入方式。
按照正确的方向对齐插槽,并用适当的力量插入,直到内存扣具自动锁定。
4.安装主板:将主板安装到机箱内部的对应位置,并使用螺丝刀固定在机箱上。
确保主板与机箱接触良好,并与后面的接口对齐。
5.连接电源:将电源插线连接到主板上。
根据主板标记,连接主板上的24针或20针电源接口,并确保接触良好。
6.连接硬盘和光驱:根据硬盘和光驱的接口类型,连接数据线和电源线。
通常硬盘和光驱使用SATA接口连接,数据线插入连接在主板SATA插槽上,电源线插入电源接口,确保插头与插口对齐。
7.安装扩展卡:根据需要,安装显卡、声卡、网卡等扩展卡。
将扩展卡插入对应的插槽中,然后用螺丝固定。
8.连接机箱线缆:将机箱前面板上的电源开关、重启开关、USB接口和音频接口等线缆连接到主板对应的插槽上。
根据主板的说明书,确保正确连接。
9.安装风扇:根据需要,安装机箱内的风扇。
通常有前风扇、后风扇和散热器上的风扇。
将风扇固定在机箱上,并将电源线连接到主板或电源上。
四、安装操作系统在组装完成主机后,需要安装操作系统。
硬件组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硬件组装是一项需要仔细操作和耐心的工作,下面将介绍硬件组装的步骤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顺利完成组装过程。
第一步:准备工作
在开始组装电脑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确保所有需要的零部件齐全,包括主板、CPU、内存条、显卡、硬盘、电源等。
另外,还需要准备一把螺丝刀、一些固定螺丝、散热膏等工具和配件。
第二步:安装CPU和内存条
将CPU插入主板的CPU插槽中,注意对准金手指并轻轻按下即可。
然后安装内存条,找准插槽位置,用力插入即可。
第三步:安装主板和电源
将主板安装在机箱内,对准机箱的固定孔,使用螺丝将主板固定在机箱上。
接着安装电源,将电源插口对准机箱背板的孔洞,固定电源。
第四步:连接硬盘和显卡
将硬盘和显卡插入主板对应的插槽中,确保插好后用螺丝固定。
连接硬盘和显卡的数据线和电源线,确保连接牢固。
第五步:连接电源和启动
将电源线连接到主板和其他硬件上,确认所有线缆连接正确后,关
闭机箱盖。
接通电源,按下开机按钮,等待电脑启动。
在硬件组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组装电脑时要注意防静电,避免静电对硬件的损坏。
2. 安装硬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对硬件造成损坏。
3. 确保所有插槽对准正确,避免硬件无法正常工作。
4. 连接线缆时要注意方向和位置,确保连接正确。
5. 完成组装后,仔细检查所有硬件连接,确保没有松动或接触不良。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相信大家可以顺利完成硬件组装工作。
祝大家组装顺利,电脑运行稳定!。
装机顺序和注意事项一、选购硬件设备在装机之前,首先需要购买所需的硬件设备。
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主板、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电源等配件。
在选购过程中要注意品牌的信誉度、性能参数、价格等因素,以确保选择到性价比最高的硬件设备。
二、准备工具和配件在装机之前,需要准备好一些工具和配件。
常用的工具包括螺丝刀、镊子、剪线钳等。
常用的配件包括硅脂、散热器、风扇、数据线等。
这些工具和配件能够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进行装机操作和散热处理。
三、组装主机组装主机是整个装机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首先,要将主板固定在机箱上,注意插槽的对齐和螺丝的固定。
然后,将处理器插入主板的CPU插槽中,注意方向和插入的深度。
接着,安装内存条、显卡、硬盘等设备到相应的插槽上。
最后,连接电源线、数据线等,确保各个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和供电。
四、安装操作系统组装完主机后,还需要安装相应的操作系统。
根据个人需求和使用习惯,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版本。
将操作系统光盘或U盘插入主机,按照提示进行安装操作。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分区和格式化方式,以及设置管理员账户和密码等。
五、安装驱动程序安装完操作系统后,还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以确保硬件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驱动管理软件下载最新的驱动程序,然后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正确的驱动版本和操作系统版本,以避免兼容性问题。
六、设置BIOSBIOS是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对计算机的运行和性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装机完成后,需要进入BIOS界面进行相应的设置。
可以通过按下启动时显示的按键(通常是Del或F2键)进入BIOS 界面,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常见的设置包括启动顺序、时间和日期、硬件监控等。
七、测试和调试在装机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些测试和调试工作,以确保硬件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可以运行一些硬件测试软件,如CPU-Z、GPU-Z、CrystalDiskMark等,对硬件的性能进行评估和监测。
主机机箱机箱主要分两种,立式和卧式,其中又可以分为两个小类,大机箱和小机箱。
目前市面上的机箱主要为立式的大机箱,卧式的机箱不利于散热而且容易积尘,所以基本趋于淘汰。
大机箱的散热更好,兼容的硬件更多,价格也相对低。
小机箱的散热要求比较高,对主板尺寸和电源、显卡大小有一定的规定。
使用小机箱会出现较多的约束条件,要考虑的问题也比较多,一般不建议使用。
电源电源其主要参数要看其功率和接口,能不能用在一台刚刚配好的机器上还得看电源的功率是否足够接口是否和主板相适配。
如果电源接口与主板不相配,那么买来的电源就没有用了,如果电源功率不足,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如无故死机重启,机器不稳定,再严重都可能烧坏主机上面的配件等等,所以选择电源时一定要按照规定。
一台主机的功耗主要在显卡和其它配件。
不配置独立显卡,其功率大约在80W(静置)到180W(满载最高),一块入门级和中级的独立显卡的功率在80W(静置)到180W(满载最高),一块高端显卡的功率在80W(静置)到220W(满载最高)左右。
一般不采用独立显卡的机器采用200W到270W的电源已经完全足够,配置独立显卡的机器其总功率一般在200W到300W之间,所以我们配机的时候就要采用功率在300W的以上的电源。
电源的功率分为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两个方面,额定功率为安全工作内的功率,但最高可允许其功率偶然超过额定功率达到最高功率,如果超功率负载时间过长,就会合电源快速老化,或者烧坏电源。
如一台要配置独立显卡的主机采用一个300W的电源,它的最高功率为350W,这样的主机就可以配置一块中端的显卡了。
接口方面,现在的电源接口与主板供电,CPU供电存在一定的兼容性问题,买电源前须要先确定主板上的电源接口再作决定选择哪一种合适的电源。
目前市面上的电源和主板间的接口主要分为24针(主板)+4针(CPU独立供电),或者24针+8针,老式的主板是采用20针加4针的。
装机和维修时就应该多加注意。
电源品牌:航嘉、长城、酷冷至尊、游戏悍将、Tt、多彩、康舒、先马、大水牛、安钛克、安耐美、海盗船、金河田、昂达、超频三、鑫谷、恒力、撒哈拉等等。
目前市面上的处理器从大方面分为两种类型,英特尔和AMD。
其中英特尔桌面处理器又分为奔腾系列和酷睿系列,还有I系列,面向服务器的也有至尊系列种至强系列。
AMD 皓龙™、AMD 速龙™ 64、AMD 炫龙™ 64、AMD 闪龙™等等。
目前主流的CPU有英特尔的低端的赛扬系列、奔腾E5、E6系列(如E5600)和酷睿E7系列(E7400),还有酷睿I系列(I3-2310).AMD的则可简单分为双核5000系列(5200+),双核6000系列(6400+),还有双核200系列(AMDX2 250),三核400系列(AMDX3 450),四核600系列(AMDX4 631),新兴起的APU系列(AMD A6-3650)还有一些更高端的发烧产品。
英特尔:酷睿i7二代至尊、酷睿i7二代、酷睿i5二代、酷睿i3二代、酷睿i7三代、酷睿i5三代、酷睿i3三代、E系列、酷睿i7至尊、酷睿i7、酷睿i5、酷睿i3、酷睿2、奔腾、赛扬。
AMD:FX-8000系列、A8系列、A6系列、FX-6000系列、FX-4000系列、A4系列、羿龙II X6、羿龙II X4、羿龙II X3、羿龙II X2、速龙II X4、速龙II X3、速龙II X2、闪龙。
CPU重要参数:接口类型、生产工艺、核心数量、主频、二级/三级缓存、功耗等等。
接口类型:LGA 2011接口(Sandy Bridge-E)、LGA 1155接口(Sandy/Ivy Bridge、)FM1接口、LGA 1366接口(主流)、LGA 1156接口(主流)、LGA 775接口(主流)、AM2、AM2+、AM3(主流)、AM3+接口(主流)等等。
生产工艺:22纳米、32纳米(主流)、45纳米(主流)、65纳米、90纳米其中同一个系列尾数后辍越高,说明主频越高,单位时间内执行的任务指令数量就越多,性能越好。
核心数量越多,多任务能力就越强。
二级缓存越大(有的是三级缓存)数据处理能用越强。
所以并不是核心数量越多,性能就越好。
一般来说,在价格、主频和二级缓存相差不远的情况下我们优先多核的处理器。
处理器的接口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如果接口不相符,会导致所选CPU无法使用。
每一个品牌的接口不相同,同一品牌,不同系列的某些处理器也存在接口不相同的情况,购买CPU直接决定了所选主板的类型。
简明地讲那就是,一个AMD的处理器不可能用在一块英特尔的主板上。
AMD的主流处理器接口有AM2, AM3等等。
英特尔有LGA775,LGA1136等等,这方面大家要多加注意。
目前市面上的内存以金士顿的为代表,内存种类分为DDR1、DDR2、DDR3三种,但是随着市市场的发展,市面的内存主要为DDR3 1333为主,内存容量以2G为标配,频率为1333MHZ,在资金充足的前提下,我们更建议采用4G的内存条。
每一种内存条的接口也是不相同,DDR3的内存不可能接到接DDR2的主板上,当然,以当存在过两种接口都同时存在的主板。
内存主流品牌:金士顿、威刚、海盗船、宇瞻、胜创、芝奇、三星、金泰克、黑金刚、金邦、现代、南亚易胜、金士泰、艾狮玛、记忆、魔兽、OCZ、燊能内存类型:DDR3(主流)、DDR2、DDR频率:DDR3 2000及以、上DDR3 1800、DDR3 1600、DDR3 1333(主流)、DDR3 1066、DDR2 1066、DDR2 800、DDR 400(以MHZ为单位)容量:8G、4G(主流)、2G(主流)、1G、512M硬盘市场上的硬盘主要有三个品牌,日立,西部数据,希捷。
主流容量以500G为标准,转速为7200转每分,缓存为16M到64M不等,容量也一般在500GB到2TB之间。
硬盘的接口也分为两种,IDE和SATA。
IDE为一种比较落后的接口技术,目前还准备退出市场,一般都是SATA的接口。
SATA接口又分为SATA2.0和SATA3.0,两者的数据传输速度不一样,后者更好。
硬盘重要参数:品牌、容量、转速、缓存容量、尺寸、接口标准硬盘品牌:西部数据(WD)、希捷、日立、三星容量:3TB及以上、2TB、1.5TB、1TB、750G、640G、500G、320G、250G及以下转速:15000rpm、10000rpm、7200rpm(主流)、5900rpm、5400rpm(笔记本主流)缓存容量:8M(笔记本主流)、16M(主流)、32M(主流)、64M盘体尺寸:2.5寸(笔记本)、3.5寸(台式机)接口标准:SATA 3.0、SATA 2.0(主流)、SATA 1.0、SAS、IDE(老式接口)光驱光驱的种类主要分为三种,DVD-ROM(只读光驱)和DVD-RW(刻录机),还有高端市场上的蓝光光驱。
光驱接口和硬盘常见的接口同样分为两种,IDE和SATA,具体类型参照硬盘。
主板主板是所有硬件的负载体,在计算机硬件中占据着极大的份量。
主板芯片类型更是会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性能发挥,如果一台采用高端硬件的计算机采用的是一块杂牌低端芯片的主板,那么就直接影响到计算机性能的发挥平衡,简单的木桶原理就可以描述这个道理。
杂牌主板虽然造价成本低廉,但是杂牌主板会影响到计算机的稳定性,有时还会直接导致其它硬件的损坏,怎样选取一块价格合理的品牌主板,而又不用花费太多的金钱,同时又使我们的硬件得到合理的发挥,用最少的钱,去选最好的东西,那就是我们所讲的,性价比。
主板的选取不单单只是从网络上去选取,网络只能是做一个参考,因为市场上的供货是受到约束限制的,网络上有的主板,在市场上你也不一定能够拿到,拿得到的话你还得承担返修货,OEM工程样品等等的风险。
所以,我们应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选择一些市面货源充足的产品。
我们购买主板的时候已经决定了我们使用其它什么的硬件品种,所以事先做一个规划也就变得很有必要,配机的时候我们就是做了下个具体的计划。
选取一块好的主板,我们应该从以下的方面出发:品牌、芯片厂商、芯片组类型、CPU插槽类型、主板结构(大板还是小板)、做工用料、CPU供电相数、是否带集成显卡等等。
品牌:华硕、技嘉、映泰、微星、翔升、七彩虹、昂达、华擎、双敏、梅捷、捷波、斯巴达克、铭瑄、精英、盈通、磐正、富士康、英特尔芯片厂商:Intel、AMD、NVIDIA(英伟达)芯片组系列:AMD A75、AMD A55、AMD 990、Intel X79、Intel Z77、Intel Z68、Intel H61、AMD A45、AMD 970、AMD 890、AMD 880、AMD 870、AMD 790、AMD 785、AMD 780、AMD 770Intel H77、Intel P67、Intel H67、Intel B75、Intel X58、Intel H57、Intel H55、Intel P55、Intel P45、Intel P43、Intel G31、NV 9000(MCP7A)、NV 8000(MCP78)、NV 7000(MCP73)CPU插槽类型:LGA 2011、LGA 1366、LGA 1156、LGA 1155、LGA 775、FM、AM3+、AM3、AM2主板结构:ATX、MicroATX、ITXMini、ITX硬盘接口:SATA2、SATA3特色功能描述:SLI技术、CrossFire技术、Wifi、无线蓝牙显卡显卡从广义的分类就有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之分,从芯片上又可以分为ATI(AMD子公司)和英伟达、英特尔(集成)三大类,从性能上又可以分为入门级、中端主流级和高端发烧级。
目前市面上的独立显卡以ATI(A卡)英伟达(N卡)的芯片为主,而英特尔芯片的显卡目前也只存在于主板集成显卡和CPU核心显卡中。
显卡交火技术为NVIDIA SLI、和ATI的CrossFire,这种应用属于高端应用,一般用户使用不到。
但是对于A卡来说,如果一块集成有显卡的主板再加上一块ATI的入门给的显卡,那么独立显卡也就可以和集成显卡交火,性能提升得比较明显。
显卡的显示芯片我们通常也叫图形处理器,简称GPU。
既然是处理器,那么它和CPU参数就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它同样有主频,同样有核心数等等。
测试一块显卡的性能我们常用的专业软件叫3DMARK,这是一款十分权威的显卡测试软件,关于显卡的定位和性能,大家可以上中关村、太平洋等等网站去看别人的评测文章,这样大家对硬件的认识会逐步加深。
目前的显卡,不管是入门级的独门显卡、还是集成显卡,对于一个普通用户来说,足以够用,如果你不追求极高的游戏画质,不管你玩的是一般的游戏还是大型的3D游戏,那么一块集成显卡(目前的显卡版本都为DX10以上,可以说一般游戏通吃),足以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