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专题强化提升复习(真题体验、考点技法精讲精练) 专题八 文化常识
- 格式:docx
- 大小:80.69 KB
- 文档页数:19
专题八文言文阅读(二)一、(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公与语,数日不厌。
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
居五年,秦人富强。
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
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及其弟子,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B.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号青莲居土,自称“诗魔”。
C.《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被称为巴金的“激流三部”。
D.《堂吉诃德》是中世纪葡萄牙著名作家、小说家塞万提斯的作品。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给马生所写的赠别诗前的序言。
B.古代把水的南面叫作“阴”,如“河阴”便是黄河南。
C.《风筝》和《故乡》都是我国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作品D.《钦差大臣》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讽刺性戏剧作品。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作者是张养浩。
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
C.《三峡》《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都是山水游记散文。
D.“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书”是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B.萧红,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生死场》。
C.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春》——朱自清——散文家、语文教育家B.《济南的冬天》——老舍——文学家、戏剧家C.《白鹅》——丰子恺——画家、文学家D.《海燕》——高尔基——作家、文学史家6.(2019黄冈卷)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从内心深处里他一直很不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
”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里”充当状语。
B.“阳光明媚”“差得很远”“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写作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应用 E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2.发展等级(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考向1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已经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趋势。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材料作文题,从材料形式来看,包括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从材料内容来看,包括时事类材料、现代诗歌类材料、寓言故事类材料、图画类材料、名言类材料等。
预计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会选取一些既贴近社会生活,又贴近自我实际,同时又注重文化传承或理性思辨的材料,让考生进行分析说理,阐明自己的看法。
一、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夏明作品改动)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例文】客观看待进步和退步鼓励优秀或进步,惩戒落后或退步,无论是对待学生的成绩还是其他,都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优秀或进步就需要鼓励,落后或退步就需要惩戒。
但是当我们鼓励优秀或进步、惩戒落后或退步时往往会忽略两个方面的问题:优秀和落后、进步和退步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惩戒落后或退步?是不是从100分退步到98分就需要惩戒?而惩戒的方法就是给一记响亮的耳光?100分到98分,确实是退步了,虽然只有2分,但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微小的差距也可能使结果有天壤之别,所以退步,的确需要惩戒。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进行惩戒前还是要思考这样的问题:2分的差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需要不需要用耳光来进行惩戒?有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办法?同样的,从55分到61分,有着6分的进步,鼓励是肯定要有的,但在鼓励时我们是不是还要思考这样的问题: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更有效?鼓励后还需要做些什么?因为从结果看,98分和61分,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的。
专题八诗文默写1.(·原创题)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__________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3)____________________,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5)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6)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7)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8)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被人们广泛用来表示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10)纪昀在《河中石兽》中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福建中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4)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5)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2019高考语文总复习2018年7月专题五图文转换专题精讲一高考真题体验1.[2016·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6分)2.[2016·全国卷Ⅱ]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6分)3.[2015·全国卷Ⅰ]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
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6分)4.[2015·全国卷Ⅱ]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6分)5.[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6分)6.[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5分)二、考点技法精讲考点精讲高考考查图文转换,主要有流程图、图表、徽标、漫画和图片这几种类型。
题型一结构图(流程图)此类题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箭头方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现出来。
结构图(流程图)类题解题主要有以下步骤:例1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6分)【答题演练】【针对训练】1.[2016·全国卷Ⅲ]下面是某高中举办迎新生晚会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专题08 图文转换1.给下面这幅漫画配上一段对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这些树枝能活吗?乙:管它呢,等领导检查完就全拔掉。
B.甲:为什么要种这么多树?乙:好制造氧气,综合你吐出的“毒气”。
C.甲:种了这么多,达标了吗?乙:越多越好,多了好上报。
D.甲:前人多栽树,乙:后人好乘凉。
【答案】A【解析】题干要求选出“给下面这幅漫画配上一段对话,最恰当的一项”,这是针对漫画设题。
首先要明2.阅读下面的图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7年中国网民春节网络红包问题调查A.收发网络红包,已成为中国绝大多数网民认可的一种春节娱乐方式。
B.如果网民一味沉迷于收发网络红包,那么传统的年味就变淡了。
C.热衷收发网络红包,对身体健康、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会有一定的影响。
D.支付平台在依靠网络红包拓展用户市场的同时,也应该履行其社会责任。
【答案】A【解析】这是2017年中国网民春节网络红包问题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认为长时间低头的占43.6%,认为冲淡了年味的占41.7%,影响家庭成员交流的占30.9%,表示基本没有问题的占26.5%,其他的占3.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网民对待红包的态度。
A项,26.5%,即近三成的网民认为网络红包基本没有问题,所以“绝大多数”不正确。
3.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B.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人不送迎。
C.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B【解析】画面中主体应是白云和草屋中的人;主题应是云雾锁住了庭院,一个人在窗下安然地看书、4.下面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图片以三口井为主体,每口井都配有一个木桶,而打水的绳子从“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顺序大幅增长。
B.图片巧妙地运用对比、比喻手法,随时间的向前推移,绳子越变越长,强调了打水的不易及人们贪婪的生活方式。
2019 高考语文精确押题卷八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 (此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一个重要包含就是从精神资源角度对文化遗产进行再阐发、再发掘和再转变,开释储藏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潜能,让文化遗产从文籍、考古、博物馆,从民间、大众以及历史中走出来,续写传统文化中兴的煌赫篇章。
文化生态是文化遗产活起来的重点因素。
文化生态建设非一日之功,需要从长久着眼,依照文化发展的自己规律,重视文化的地区特点、民族差别、风俗崇奉、地方传统等因素,同时不忽略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社会生态的综合建立,成立优秀的文化生态运转体制,这对文化遗产的生计发展成长尤其重要。
增强传统熏染。
文化生态建设倚重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以文化人、建立和睦的社会关系等方面发挥侧重要作用。
从农事节气到生态伦理,从乡老气味的节庆活动到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家传家训到邻居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风俗,无不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基因,包含着朴实的生活真理与伦理看法。
要让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平时生活,走入人们的精神世界。
侧重经典滋润。
文化遗产在不一样时代都被传承弘扬,其实不停衍生出新的文化形态。
当下要增强精神产品与社会生产的对接,指引传统文化经典主动而有序、踊跃而安妥地走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特别是乡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如乡村文化站、农家信屋等,透过物化载体窥见智者的思想、技艺和文化,经过展览赏识文物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复原一段历史、一个事件甚或一种文化形态,让文化经典从文物中走出来,滋润心灵。
建立特点引领的体制。
地区文化生态建设突出地区文化特点,以地区文化为基础,设置规范实验区,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
我们国家领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形态多样,增强地区文化生态建设,既切合国情,也是激活跨地区、多民族文化遗产内活力制的有效举措。
2019 高考语文精准押题卷八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一个重要蕴含就是从精神资源角度对文化遗产进行再阐发、再挖掘和再转化,释放蕴藏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潜能,让文化遗产从典籍、考古、博物馆,从民间、大众以及历史中走出来,续写传统文化复兴的煌赫篇章。
文化生态是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关键要素。
文化生态建设非一日之功,需要从长远着眼,遵循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重视文化的区域特征、民族差异、风俗信仰、地方传统等因素,同时不忽视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社会生态的综合构建,建立良好的文化生态运行机制,这对文化遗产的生存发展成长尤为重要。
加强传统熏染。
文化生态建设倚重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文化人、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农事节气到生态伦理,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无不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基因,蕴含着朴素的生活哲理与伦理观念。
要让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走入人们的精神世界。
注重经典滋养。
文化遗产在不同时代都被传承弘扬,并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化形态。
当下要加强精神产品与社会生产的对接,引导传统文化经典主动而有序、积极而稳妥地走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如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透过物化载体窥见智者的思想、技艺和文化,通过展览欣赏文物间的内在逻辑关联,还原一段历史、一个事件甚或一种文化形态,让文化经典从文物中走出来,滋养心灵。
构建特色引领的机制。
区域文化生态建设突出区域文化特色,以地域文化为基础,设置规范实验区,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
我们国家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形态多样,加强区域文化生态建设,既符合国情,也是激活跨地域、多民族文化遗产内生机制的有效措施。
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课时达标221.(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定风波辛弃疾再用韵,时国华①置酒,歌舞甚盛。
莫望中州叹黍离。
元和圣德②要君诗。
老去不堪谁似我。
归卧。
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墙高十丈。
直上。
看君斩将更搴旗。
歌舞正浓还有语。
记取。
须髯不似青年时。
【注】①国华:卢彦德,字国华。
时任福建提点刑狱使。
②元和圣德:韩愈写了一首《元和圣德诗》,用以歌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兵变的德业。
(1)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适当的两项是( CE)A.“莫望中州叹黍离”一句,是说不要望着中原哀叹故土沦陷。
“黍离”出自《诗经》,后世经常使用黍离之叹、黍离之悲来表达兴废之感和故国之思。
B.“元和圣德要君诗”一句,借用韩愈写诗歌颂皇帝德业一事,劝勉卢国华为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谱写新篇。
C.“青山活计费寻思”一句,是说隐居的生计让人伤透脑筋,表达了作者期望归隐但又无计可施的无奈与失望。
D.“看君斩将更搴旗”一句,照顾上阕中的“要君诗”,“看”“斩”“搴”三个动词连贯而下,形象感强。
E.“须髯不似青年时”一句,作者将自己与卢国华作比较,写自己已经年老不堪,再也不像卢国华那样年轻有朝气。
解析C项,联系前文可知,“青山活计费寻思”一句,作者写自己老大无成唯有归卧青山,谋生之道却“费寻思”,事实上是以己之今况作反面陪衬,希望友人能引以为戒,发奋有为。
E项,“须髯不似青年时”一句,作者不是将自己与卢国华作比较,而是警告友人,歌舞宴饮是青年们的乐事,劝戒他不要沉溺于享乐而丧失志向,以避免消磨光阴,荒废事业。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一辈子态度?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词作于一次与友人相聚的“歌舞甚盛”的酒宴上,在对友人的殷殷嘱咐中流露出了作者的人一辈子态度。
2019高考语文总复习2018年7月专题八文化常识【真题再现】(标“*”的为本考点题。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以混家事委之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原味母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 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 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 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
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
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 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
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 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
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 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
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
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点子题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守,战国时对郡守的尊称,西汉时改郡守为太守。
隋初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
B. 讳,指避讳,回避君父尊亲名字的一种要求,避讳的对象有帝王、长官、圣贤、长辈四类。
C. 公主,是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公主的封号通常有国名、郡县名、美名三种。
D. 薨,古代专门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或者封王的贵族死去。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义熙八年,是古代帝王年号纪年法,“义熙”是东晋皇帝的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也可以有一个年号。
B. 仓廪,可用作中国古代仓库的名称,一般称贮藏谷物的建筑物为仓,贮藏米的建筑物为廪。
C. 文学,中国古代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
D. 追赠,古代对死者赠以官爵或称号,有实物形式的物质追赠和名称职位等荣誉名声的精神追赠。
【考点精讲】课文文化常识类类清高考考查的文化常识大部分与课本内容相关,所以考生掌握课本上的基本文化常识,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就对课本中出现的文化常识进行分类梳理,来帮助考生掌握解答文化常识题的窍门。
一、姓名、称谓1. 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
如: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差事,工作。
本句中是对秦伯的敬称。
2.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烛之武退秦师》)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对尊长和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寡人:古代君主、诸侯王的谦称。
古代帝王自称的谦辞有孤(小国之君)、寡人(少德之人)、不穀(不善)。
3.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足下:古时交际用语,对对方的敬称,多用于下称上或同辈之间。
4.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荆轲刺秦王》)陛下:“陛”指帝王宫殿前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请其代为转告。
后来“陛下”就成为臣子对帝王的敬称。
5.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古人通常表示尊敬对方时称自己的名,表示自谦时也称自己的名。
如“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6. 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竖子:是对人的鄙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
7. 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等到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8.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丈人: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
“丈人”也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9. 单于..出猎。
(《苏武传》)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
此称号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
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但地位已不如以前。
10. 汉末建安..中。
(《孔雀东南飞》)建安:汉献帝的年号,这个时期的东汉朝廷的政治大权主要由曹操掌握。
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建安时期是汉末历史中最精彩的一个时期,曹、刘、孙三足鼎立形成过程中的著名战役都发生于这一时期,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渭南之战等。
1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着重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而后又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
【针对训练】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古代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前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尊称皇帝。
B. 古代帝王自称之辞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穀(不善)。
C. 古人通常表示尊敬对方时称自己的字,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的字。
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字,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D. “竖子不足与谋”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今天的“小子”。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如《师说》中有“士大夫之族”。
B. “臣”,最初指男性奴仆,后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
C. 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等到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D. “黔首”,是战国及秦朝对平民的一种尊称。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字”,古人幼时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长称字。
如称屈平为屈原,称司马迁为司马子长。
B.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这个时期的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C. “号”,又叫别号,一般自己取定,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D. “令”可用于尊称对方亲属。
如“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丈人”可以指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也可以专指妻父,《苏武传》中“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中的“丈人”是前一个意思。
B. 文人的文集命名方式多种多样,如《白氏长庆集》是白居易的文集,这是以自己住所的名字命名的。
C.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而士的死则称为“不禄”。
D. “单于”是汉代匈奴部落联盟首领的称号,后世鲜卑等少数民族首领也称单于二、官职、科举1. 晋侯.、秦伯.围郑。
(《烛之武退秦师》)“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
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2. 毋内诸侯..。
(《鸿门宴》)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此处指其他率兵攻秦的人。
3.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鸿门宴》)左尹:楚国官名。
又有右尹,位次于令尹,为楚国之卿。
4. 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鸿门宴》)都尉:秦汉时期重要的高级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