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记录填写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2
.
. 生产记录填写规范要求
一、记录填写原则:及时、准确、清晰、完整
1)及时:数据产生当时记录,尽量不要回忆性记录,以免数据可信度不高
对后期质量分析造成误导;
2)准确:数据产生按实记录,不得随意估量数据,数据位数、单位要明确,以免造成数据出现偏差,不能体现真实情况;
3)清晰:数据记录时需字迹工整,清晰可认,不易擦拭,不易造成误读;
4)完全:填写记录时信息应记录完整,不得简写、缩写、空白,应标明尽
可能多的数据,避免造成差错;
二、记录填写规范:通常填写数据时,会有标准表格,填入相应空格时要求如下:
1)书写时应注意按区域填写,不许错格填写或越出对应的区域;
2)数据与数据之间应留有适当的空隙,小数点标识清晰,单位、符号等使
用准确;
3)文字类需字迹工整、清晰、他人可辨,不得填写草书、艺术字;
4)统一使用中性笔、签字笔、板笔填写,不得使用其他笔填写;
5)如遇相同内容时,需重复填写,不得填写为其他任意文字及符号;
6)日期填写:填写标准统一为“年(4位).月(2位).日(2位)”,如2010.03.05;
7)时间填写:填写标准统一为“时(2位):分(2位)”,如09:20,时间为24小
时制,下午4点需填写为16:00,而不是04:00;
8)填写记录时如遇填写错误,应将现有生产记录重新抄录一份并废弃错误
生产记录,力求生产记录无任何涂改;
9)如记录中有空格无内容填写时,应在空格处用斜线划去;
10)数据记录应由数据产生人亲自填写,如代为填写时,需经本人复核;
备注:重点标注部分规范属于记录填写“基本要求”!
2017.12.20。
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缩写,中文含义是“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世界卫生组织将GMP定义为指导食物、药品、医疗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法规。
GMP批生产记录需要保存以往5年以内的记录,但有的也会要求保存以往3年内的记录,因为在GMP验收过程中,验收组的专家不会过多的去检查批生产记录,只是会关注批生产记录填写的是否合理,
其中记录书写规范的要求:
“第一百八十二条批生产记录的内容应包括:
1. 产品名称、规格、批号;
2. 生产以及中间工序开始、结束的日期和时间;
3. 每一生产工序的负责人签名;
4. 生产步骤操作人员的签名;必要时,还应有操作(如称量)复核人员的签名;
5. 每一原辅料的批号和(或)检验控制号以及实际称量的数量(包括投入的回收或返工处理产品的批号及数量);
6. 相关生产操作或活动、工艺参数及控制范围,以及所用主要生产设备的编号;
7. 中间控制结果的记录以及操作人员的签名;
8. 不同生产工序所得产量及必要时的物料平衡计算;
9. 特殊问题的记录,包括对偏离工艺规程的偏差情况的详细说明或调查报告,并经签字批准。
”。
批生产记录填写规范一、什么是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对于每一种产品都应准备批生产记录,它应该包括跟每一批产品有关的完整的信息。
批生产记录应在发行之前被检验,以确保它是一个正确的版本、一个对适当的主要产品说明的清晰再现。
二、批生产记录书写规范1、填写记录时应记录完全,不得简写、缩写。
如姓名为赵本山,不得简写为赵、本山、小赵、阿本、大忽悠等。
2、如有相同内容不得填写为“同上”,或打上“,,3、数据书写要求:书写任何数据及文字包括签名时应尽量做到清晰易读,且不易擦掉;数据与数据之间应留有适当的空隙;书写时应注意不要越出对应的表格;4、书写中出现任何书写错误均不得进行涂黑原数据后书写新数据、采用涂改液修改错误数据后书写或用刀片刮掉错误数据后书写等行为。
5、任何隐去原有记录进行的修改的行为均是不允许的。
6、批生产记录中的任何数据的修改方式均以横线划去相应的错误数据,在上方或旁边填写上正确的数据,并签上修改人的姓名及修改日期;修改后原来的数据或文字应清晰可见7、日期书写格式:应按2005年12月16日或2005.12.16的样式进行书写;不得写为:16/12-05 、05-12-16等8、数据的真实性:批生产记录要求真实、客观地重现生产及检验过程中所有操作行为的数据,记录中的任何数据均应真实有效,不允许存在任何形式的假造数据、估计数据等行为;9、记录应现场记录;不允许进行事后补写;更不允许事先估计后填写;10、签名的真实性:在批生产记录在的任何签名必须保证是本人签名,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代签,签名必须工整,易于识别。
11、记录的书写应使用简体中文:不得使用繁体字、不规范简化字等;数据的填写应由该生产步骤的操作人员进行,并签名及签署开始日期及时间后由复核人进行复核并签名,签署日期及时间。
12、表格中不需填写的空白表格位置应以/划去。
生产记录管理规定1. 概述生产记录是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产品质量和管理的基础。
为确保生产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生产环节和生产单位,包括原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质检等各个环节。
3. 生产记录要求3.1 生产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格式应简洁明了,便于查阅和管理。
记录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生产日期和时间- 生产批次号/物料编号- 操作人员姓名及岗位- 关键操作步骤和操作要点- 使用的设备和工具- 所用原料的来源和批号- 生产过程中的参数和指标- 特殊情况记录和处理措施- 实施质检的结果和记录3.2 生产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不得有错漏、涂改和追加,一切修改应经过授权并有明确的记录。
3.3 生产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必要时应包括供应商信息、物料来源和批号等,以便跟踪和追溯原料的质量。
4. 生产记录保存4.1 生产记录应妥善保存,保存时间根据产品性质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一般不少于两年。
4.2 生产记录应存档整理,建立好归档系统,每份记录都应有明确的编号和标识,以便查阅和管理。
4.3 电子形式的生产记录应进行数据备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5. 生产记录审查5.1 生产记录应按照公司内部的审查程序进行审查,确保记录的正确性和合规性。
5.2 审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确保生产记录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6. 生产记录的使用6.1 生产记录可用于生产过程的回顾和总结,以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措施。
6.2 生产记录可为产品质检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并支持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分析。
7. 纠正措施与风险评估7.1 若发现生产记录存在错误或不合规情况,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记录和说明。
7.2 对于涉及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风险评估,应及时进行,必要时暂停生产,直至问题得以解决。
8. 培训与培训记录8.1 企业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和掌握生产记录的要求和操作流程。
GMP规范-批生产记录填写要求详解5min,以此类推。
检查内容:时间记录不准确,波动值不符合规范要求。
13)签字确认:每个记录的操作人员和复核人员都需要签字确认。
检查内容:缺少操作人员或复核人员的签字确认,签字不规范或者模仿他人签名。
14)记录保管:记录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保管。
检查内容:记录保管不规范,未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保管。
15)记录完整性:记录需要完整、清晰、准确地记录每个操作步骤和结果。
检查内容:记录不完整、不清晰、不准确,或者有遗漏。
需要重新填写或补充记录。
1) 时间间隔填写:记录时间间隔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比如从16:00开始记录,30±5min记录一次,那么下一次记录的时间应该是16:30±5min,再下一次是17:00±5min,以此类推。
2) 日期填写:日期必须横写,且采用2018.01.01的写法,不能出现书写不规范的情况,如18.1.1应该写成2018.01.01.3) 时间填写:时间必须采用24小时制,且必须是双数,如00:01,避免出现位数不对的情况,如1:26应该写成01:26.4) 符合逻辑:每个工序或岗位的操作记录必须与有关工序或岗位的操作记录一致,避免前后矛盾的情况出现,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5) 备料填写:备料量必须大于使用量,备料量应该是可以看到的重量,对于固体物料,需要包含毛重,避免备料量不足或记录不准确的情况出现。
6) 批号或检字号填写:批号或检字号必须填写正确,并及时更新,必须与检测报告单一致,且与检测台账一致,避免填写错误或长时间不更新的情况出现。
7) 报告单检查:报告单的数量必须准确,并且张贴规范,贴在本页批记的背面,确保贴的位置正确。
生产记录填写规范要求-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生产记录填写规范要求一、记录填写原则:及时、准确、清晰、完整1)及时:数据产生当时记录,尽量不要回忆性记录,以免数据可信度不高对后期质量分析造成误导;2)准确:数据产生按实记录,不得随意估量数据,数据位数、单位要明确,以免造成数据出现偏差,不能体现真实情况;3)清晰:数据记录时需字迹工整,清晰可认,不易擦拭,不易造成误读;4)完全:填写记录时信息应记录完整,不得简写、缩写、空白,应标明尽可能多的数据,避免造成差错;二、记录填写规范:通常填写数据时,会有标准表格,填入相应空格时要求如下:1)书写时应注意按区域填写,不许错格填写或越出对应的区域;2)数据与数据之间应留有适当的空隙,小数点标识清晰,单位、符号等使用准确;3)文字类需字迹工整、清晰、他人可辨,不得填写草书、艺术字;4)统一使用中性笔、签字笔、板笔填写,不得使用其他笔填写;5)如遇相同内容时,需重复填写,不得填写为其他任意文字及符号;6)日期填写:填写标准统一为“年(4位).月(2位).日(2位)”,如2010.03.05;7)时间填写:填写标准统一为“时(2位):分(2位)”,如09:20,时间为24小时制,下午4点需填写为16:00,而不是04:00;8)填写记录时如遇填写错误,应将现有生产记录重新抄录一份并废弃错误生产记录,力求生产记录无任何涂改;9)如记录中有空格无内容填写时,应在空格处用斜线划去;10)数据记录应由数据产生人亲自填写,如代为填写时,需经本人复核;备注:重点标注部分规范属于记录填写“基本要求”!2017.12.20。
生产过程中各种记录的填写规范1. 引言记录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我们追踪产品的生产历程、确保质量、发现问题和进行持续改进。
为了保证记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有必要规范生产过程中各种记录的填写。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产记录,并给出其填写的规范要求。
2. 生产计划记录生产计划记录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制定的计划,它包含了生产的目标、时间安排、资源分配等信息。
在填写生产计划记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记录内容应准确、清晰,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充分考虑。
- 时间安排要合理,考虑各种因素,如设备的可用性、人力资源的调配等。
- 资源分配要科学合理,确保产能的充分利用。
3. 原材料记录原材料记录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使用和追溯。
在填写原材料记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记录原材料的名称、批次、规格等信息,确保能够准确追溯。
- 记录原材料的用量,确保使用的原料和计划要求一致。
- 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4. 生产设备记录生产设备记录是指对生产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记录。
在填写生产设备记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包括启动时间、运行时间、停机时间等。
- 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包括保养、维修和更换等。
- 对于设备出现的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5. 工序记录工序记录是指对每个工序的操作和数据进行记录。
在填写工序记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记录工序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持续时间,确保工序的完成情况。
- 记录工序的操作人员和负责人,确保工序的责任明确。
- 记录工序中产生的数据,如温度、精度等,确保产品的质量。
6. 检验记录检验记录是指对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的结果进行记录。
在填写检验记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记录检验的时间、位置和方法,确保检验的可靠性。
- 记录检验的结果和判定,包括合格、不合格和返工等。
-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食品厂生产员生产记录与报表填写规范在食品厂生产过程中,生产记录与报表的填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准确、规范的填写能够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质量,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介绍食品厂生产员在填写生产记录与报表时需要遵守的规范。
一、生产记录的填写规范1. 填写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相关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
2. 生产记录的填写应真实、准确,不得随意篡改或做虚假记录。
填写人员应按照生产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主管。
3. 生产记录应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填写,确保每次操作都有相应的记录。
4. 生产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a) 日期和时间:记录生产的具体日期和时间,以确保追溯能力。
b) 生产线别和产品名称:记录所属生产线别和具体的产品名称。
c) 操作者信息:记录操作者的姓名和工号等信息。
d) 原料使用情况:记录使用的原料种类、批号、数量和来源等信息。
e) 加工参数和操作步骤:记录每个操作步骤的具体参数和操作方法。
f) 设备参数和运行情况:记录所使用的设备的参数设置和运行状态。
g) 检测结果和质量控制:记录每项检测指标的结果和质量控制情况。
h) 异常记录: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处理方法和原因分析等。
5. 生产记录应及时、完整地填写,不能有空白或遗漏,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报表的填写规范1. 填写人员应仔细阅读相关的报表说明,对报表的编排和填写要求有清晰的理解。
2. 报表应清晰、美观,排版整齐,字迹工整,不得有涂改、划线或乱涂乱写的情况。
3. 报表的填写应准确、规范,不得有误填、漏填或错填的情况发生。
填写人员应仔细核对每一项数据的准确性,并在填写完毕后进行复核。
4. 报表的填写应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表格的格式正确,数据的单位统一。
5. 报表中的数据应具备可追溯性,填写人员需要明确记录每个数据的来源和检测方法等相关信息。
6. 报表中的计算公式和统计指标应准确无误,填写人员需要熟悉相关的计算方法和统计原则。
批记、记录填写要求1)本人填写:记录必须由实际操作人员本人填写,复核人员必须本人签字,且必须是全称,字迹工整,不得简写。
检查内容:代签名,签名潦草不可辨识。
复核人签字处模仿他人笔迹签名。
2)基本要求:黑色中性笔填写、字迹清晰、数据真实、准确、记录及时(按照批记上的时间范围填写)。
或名字简写或用字母代替等。
检查内容:空白漏填(例如,封面的结束日期)、字迹潦草,不可辨识、回忆式填写或提前填写(禁忌)。
3)空白填写:无内容填写时要用“-”划掉或空白面积大于页面面积的1/5时需要整体划掉“/”(从左下角向右上角划,线需要笔直,并在线下签名写日期)。
内容与上项相同时应该重新填写。
检查内容:空白处未划掉,或划线弯弯曲曲,或整体划掉时未签名及日期。
内容与上项相同时,未重新填写。
批记表头未填写日期或未写批号,批号写错等。
4)修改原则:不得涂改,需在更改的内容上划“—”,使原字迹清晰可辨,在旁边记录正确的内容,签名并标明日期。
检查内容:修改不规范-涂改、刀片刮、修正液、修改两次,签名一次。
签名或日期未写。
5)修改次数:单页修改≥3处或有明显作假嫌疑的,需要换页。
检查内容:单页修改次数是否符合,有无明显作假的,是否正常换页。
6)跨天日期:只要涉及到两天的地方,都需要记录日期。
检查内容:相邻两个格子之间,日期不一样,就需要写跨天日期。
且有的是重复写跨天日期。
7)物料名称:全称,不得简写。
检查内容:名称未写全称。
如乙酸乙酯品简称乙酯是不允许的。
8)勾选填写:勾选实际操作的设备或者是勾选相应的结果。
检查内容:未勾选方框。
9)数据填写:看到的数显或表,显示几位,就需要记录几位。
或者批记操作内容描述中有几位有效数字,记录时就需要几位有效数字。
检查内容:位数不对,多或少。
例如显示5.2℃,记录5℃或5.20℃。
10)数据填写:保温时间、反应时间、毛重、皮重、净重等正确计算及填写。
检查内容:数据计算错误。
11)参数填写:需要在批记的规范要求之内。
生产记录填写规范
记录填写原则:及时、准确、清晰、完全。
5、2、1及时:数据产生当时记录,尽量不要回忆性记录,以免数据可信度不高。
5、2、2准确:数据产生按实记录,不得随意估量数据,数据位数、单位要明确,以免造成数据出现偏差,不能体现真实情况。
5、2、3清晰:数据记录时需字迹工整,清晰可认,不易擦拭,不易造成误读。
5、2、4完全:填写记录时信息应记录完整,不得简写、缩写、空白,应标明尽可能多的数据,避免造成差错。
5、3填写规范:通常填写数据时,会有标准表格,填入相应空格时要求如下。
5、3、1书写时应注意按区域填写,不许错格填写或越出对应的区域;5、3、2数据与数据之间应留有适当的空隙,小数点标识清晰,单位、符号等使用准确;5、3、3文字类需字迹工整、清晰、他人可辨,不得填写草书、艺术字。
5、3、4统一使用中性笔、签字笔、板笔填写,不得使用其他笔填写。
5、4如遇相同内容时,需重复填写,不得填写为其他任意文字及符号。
5、5日期填写:填写标准统一为“年(4位)、月(2位)、日(2位)”,如xx、03、05。
5、6时间填写:填写标准统一为“时(2位):分(2位)”,如09:20,时间为24小时制,下午4点需填写为16:00,而不是04:00。
填写记录时如遇填写错误,应在原数据处完整画一横线,不得拆分划去及使用其他办法修改,并保持原数据可辨认,在数据旁填写正确数据,签名及更改日期。
5、7如记录中有空格无内容填写时,应在空格处用斜线划去,或标明“此处空白”、“以下空白”。
5、8数据记录应由数据产生人亲自填写,如代为填写时,需经本人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