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教材配套版)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16
苏教版五年级下劳动与技术教案------------------------------------------作者xxxx------------------------------------------日期xxxx第1课纸编花篮(一)教学目标:1、掌握编三股辫的方法,学习盘贴技能,完成纸编花篮。
2、在编制纸编花篮的过程中,培养严谨、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互助合作精神。
3、尝试设计创新,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编三股辫的编织方法,学习盘贴技能,完成纸编花篮。
教学难点:三股辫编得均匀,花篮有型又牢固(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事先完成的纸编花篮,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示范的皱纹纸、乳胶等材料.2、学生准备:皱纹纸、剪刀、乳胶等(四)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激趣:手工编织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
也是一种很实用的手艺。
欣赏图中的各种篮子,你在哪里见到过它们?示题:手工编织花篮,轻巧方便,又有意义,今天我们就来用皱纹纸学编纸篮。
板书课题:纸编花篮。
2、互助合作,指导编三股辫.观察研究纸花篮的结构,自学教材p2——3的图例,说一说制作纸编花篮用到的工具和材料,以及制作步骤。
讨论并板书.准备:编辫子。
操作:粘贴。
①盘篮底②盘篮身③组装小结:完成纸编花篮首先需要完成第一步盘篮底,仔细读图,三股辫是如何编出来的?体验:学生用5分钟尝试操作,同桌一起讨论,如何拧、如何固定以及编的顺序等。
归纳:请两位完成作品的同学在讲台上通过实物投影演示,如何编三股辫.教师在一旁指导,编的时候左右手协助,三股辫拉紧编,更容易均匀。
编的口诀:左压中,右压中,双手勾绳均匀编。
板书:条编均匀操作:学生两两互助协作,每人完成多根纸绳的制作。
3、观察比较,实践操练。
研究:在完成多根纸绳的基础上就可以盘编花篮,仔细读图,盘贴花篮篮底和篮身的方法不同。
辨别:胶水所涂位置的不同,粘贴方式的不同。
平盘,三股辫的宽度全部涂胶水。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主要围绕“生活中的技术”展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册教材共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内容涉及面广,包括环保、节能、健康饮食、家庭布置、手工制作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基本的学习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技术问题,他们渴望学习和掌握。
但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一些技术性的内容,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动手能力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生活技能和技术,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材中所涉及的生活技能和技术的操作要领。
2.教学难点:学生对技术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技术。
2.示范教学法:教师或学生演示操作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4.评价激励法:对学生的操作成果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实物教具等。
2.场地、设备:教室、实验室、工作坊等。
3.素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技术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技术内容,展示相关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操作心得,互相提问,巩固所学技能。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案【一】1.编船篮知识目标:1.巩固压一挑一的编织技法。
2.初步了解竹编的有关知识。
3.通过自学图例,学会编织船篮。
能力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编制竹器的能力。
2.通过自学图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3.通过分组制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4.通过课内外的实践,培养学生思维拓展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竹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3.学会评价,学会欣赏他人作品。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学生看懂图例,制作出船篮。
难点:1.经纬线的均约匀排列。
2.纬线一端的捆扎和另一端的插入。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范作、半成品、橡皮筋、竹条。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枫桥的竹编全国有名,想当初,仅热水瓶竹壳就热销中国半壁江山。
就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竹篮,就形状多样,请看。
(课件出示各种竹篮。
)2.(指图)形状有(方的)、有(圆的)、有(椭圆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形状。
3.这只篮子又是什么形状呢?我们就叫它船篮好不好?(出示板书:船篮)4.老师也编了一个,用什么编的?5、是的,书上是用塑料带编的,今天,我们要用竹条来编船篮。
(出示范作,学生回答后出示板书:竹编)想做吗?二、自学图例,交流制作步骤。
1、请翻书到第6页,自学图例,学习船篮的制作步骤,同桌可以轻声地交流。
2、制作交流,相机板书。
(1)捆扎经线一端。
(2)经纬上下交织。
(压一挑一)(3)收扎经线另一端。
(4)捆扎纬线一端。
(5)接插纬线两端。
3、在制作时要注意什么?(安全、插法、排列均匀)4、同桌两人合作制作,老师有个评价标准,看看好不好?(出示:实用、形象、美观、创新)5、有信心编好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比老师编的更好。
三、小组合作,制作船篮。
1、播放音乐。
2、老师巡视,有问题的及时指出。
想一想:经纬根数不一样会怎样?四、自评、互评、师生点评。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案【一】1.编船篮知识目标:1.巩固压一挑一的编织技法。
2.初步了解竹编的有关知识。
3.通过自学图例,学会编织船篮。
能力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编制竹器的能力。
2.通过自学图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3.通过分组制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4.通过课内外的实践,培养学生思维拓展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竹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3.学会评价,学会欣赏他人作品。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学生看懂图例,制作出船篮。
难点:1.经纬线的均约匀排列。
2.纬线一端的捆扎和另一端的插入。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范作、半成品、橡皮筋、竹条。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枫桥的竹编全国有名,想当初,仅热水瓶竹壳就热销中国半壁江山。
就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竹篮,就形状多样,请看。
(课件出示各种竹篮。
)2.(指图)形状有(方的)、有(圆的)、有(椭圆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形状。
3.这只篮子又是什么形状呢?我们就叫它船篮好不好?(出示板书:船篮)4.老师也编了一个,用什么编的?5、是的,书上是用塑料带编的,今天,我们要用竹条来编船篮。
(出示范作,学生回答后出示板书:竹编)想做吗?二、自学图例,交流制作步骤。
1、请翻书到第6页,自学图例,学习船篮的制作步骤,同桌可以轻声地交流。
2、制作交流,相机板书。
(1)捆扎经线一端。
(2)经纬上下交织。
(压一挑一)(3)收扎经线另一端。
(4)捆扎纬线一端。
(5)接插纬线两端。
3、在制作时要注意什么?(安全、插法、排列均匀)4、同桌两人合作制作,老师有个评价标准,看看好不好?(出示:实用、形象、美观、创新)5、有信心编好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比老师编的更好。
三、小组合作,制作船篮。
1、播放音乐。
2、老师巡视,有问题的及时指出。
想一想:经纬根数不一样会怎样?四、自评、互评、师生点评。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以“劳动和技术”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技术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各种劳动技能的学习和实践,以及简单的技术制作。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对新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他们可能在某些劳动技能上存在不足,如手工制作、测量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与技术学习中获得成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的技术制作,提高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体验劳动的喜悦,认识到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简单技术制作的方法。
2.教学难点:劳动技能的熟练运用,技术制作的创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示教,学生模仿。
2.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学挂图、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劳动工具、材料、设备等实践用品。
3.教室环境布置,如小组合作桌椅、展示台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劳动与技术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内容,讲解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术制作的过程。
同时,利用教学挂图、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辅导。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家政教学内容:纸编花蓝教时数:1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巩固挑压编织技法学习小花篮的编制方法编成小花篮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编花篮的过程中培养严谨、踏实的作风和互助合作精神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3、情感价值目标:启发学生设计创新,提高审美情趣教学准备制作小花篮的材料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引导观赏、讨论:花篮的形状、特点?可以用哪些材料编织?是用什么编织法编织成的?二、学习编花篮1.带着下列问题观看教学录像2.小组讨论:⑴编花篮需要的材料、工具有哪些?⑵从编织材料、方法上比较:编花篮与编小凉席(或小扇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⑶自学教材图示编花篮的编制步骤有哪些?3.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三、思维拓展(1)如果经、纬线的长度不一样,花篮会是什么样子?(2)如果经、纬线的根数不一样多,花篮又是什么样?(3)设法装饰一下编好的花篮,使它更好看、更能派上用场。
四、学习评价教学内容:动物书签教时数:1教学目标1、学习小辫编织的方法用小辫编织法编织一只活泼的小鹿2、在编小鹿的基础引导思考设计编织其它形态的小动物3、培养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在制作中细心、严谨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学准备编小鹿的手工材料教学过程一、运用电教手段教学五股辫的编织方法1、学习编小鹿2、编织材料的处理3、发挥"小先生"的作用:让先完成的小学生当"小先生",帮助其他同学一起取得成功。
二、设计创新开展课外活动三:及时评价加强学习反馈1、请同学自我推荐的作品2、小组评选:色彩最好看的,做工最细致的,外形最美观的作品送给你的朋友或亲人。
3、感谢大家,下次想请小老师来教老师,那你可还要有新的本领哦!四、拓展延伸促使学习迁移学生:欣赏课本上别的中国结教学内容:编织网袋教时数:1教学目标小网袋成品编织示意图或投影片广口玻璃瓶、罐或大词典、厚书等便于固定袋口绳的教具教学准备编织网带的材料教学过程(一)展示提问导入课题1、展示小网袋作品2、提问:网袋有什么用处?它啊是如何编织成功的?(引入绳结编织法)3、编网袋需要哪些材料、工具?(检查材料、工具的准备)(二)演示讲解动手操作1、学生自学图示了解编织过程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2、借助投影或实物演示一步步讨论明确编织过程:3、思考尝试:你可以改变程序,或用不同的方法完成编织。
小学劳动技术全册教案苏教版劳动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花卉养护知识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花卉养护的知识。
想想自己家里有没有花卉呢?我们每天看到的花卉是如何保养的呢?接下来,我们将学习适合小学生的花卉养护技巧。
1.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学生能够了解不同花卉的养护方法,并能正确操作和维护花卉。
2.教学重点了解花卉的基本需求,学会正确浇水、疏通排水、掌握合适的施肥时机等。
3.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花卉养护技巧的兴趣,并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养护花卉。
二、课程内容及教学过程1.花卉的基本需求呼吸:花卉通过气孔吸收空气中的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光照:花卉需要适量的阳光照射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温度:花卉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15℃到30℃之间生长良好。
水分:花卉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
2.花卉的浇水技巧花卉的浇水要因地制宜,按需浇水。
水温:喜欢温水浇灌,过冷或过热的水会伤害花卉的根系。
浇水方式:避免淋水叶子,尽量直接浇水在土壤上。
浇水量:要适量,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3.花卉的疏通排水技巧疏通排水是保证花卉健康生长的关键。
排水孔:填充一小段砾石或鹅卵石,用以增强排水效果。
松土:定期翻松土壤,防止土壤板结影响排水。
4.花卉的施肥技巧选择合适的肥料,如有机肥、复合肥等。
施肥量:按照包装上的推荐剂量喂养花卉。
施肥时机:春季和秋季是最好的施肥时机,保证花卉的养分供应。
5.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种花卉进行养护。
1)观察花卉的生长状况,包括花朵、叶子的生长情况。
2)浇水时仔细控制水量和水温。
3)疏通排水孔并松土。
4)按照肥料包装上的指示进行施肥。
三、课后延伸1.花卉案例分享要求学生自行寻找一种花卉的养护案例,并在下一堂课上进行分享。
2.设计花卉养护日记要求学生每天记录养护花卉的情况,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花卉的养护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以“劳动与技术”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册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简单的维修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学会简单的材料加工方法,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对各种工具和材料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通过本册的学习,希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简单的维修技能。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2.简单的维修技能的掌握。
3.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的维修技能。
2.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劳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胶水等。
2.材料:如木板、纸张、塑料等。
3.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劳动与技术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的维修技能。
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知识。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的维修技能。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