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语文压轴题专题扩展语段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8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请你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竹露滴清响”这一诗句的优美意境,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
【答案】(示例)夏日的夜晚,微风轻拂,窗外的竹林在月光下袅娜着身姿,那竹叶如裙裾般轻轻摇曳,点点露水从竹叶上滑落,发出滴滴嗒嗒的脆响,更显出夜的幽深宁静。
微风过处,送来竹的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优美意境”“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竹露滴清响”需要注意季节特征,一定要找出扩写的重点,重点描写的对象有“竹子”“露珠”“发出的响声”,注意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示例)夏日的夜晚,微风轻拂,窗外的竹林在月光下袅娜着身姿,那竹叶如裙裾般轻轻摇曳,点点露水从竹叶上滑落,发出滴滴嗒嗒的脆响,更显出夜的幽深宁静。
微风过处,送来竹的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点评】本题考查扩写语句的能力。
这道题属于情景式扩展,命题者设定情景或给出关键词语,要求考生根据这一情景或这几个关键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进行扩展。
2.2018年海峡两岸年度汉字于12月14日在台北揭晓,“望”字以511871票最终当选今年两岸年度汉字。
请仿照下面的例子,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对“望”字的感悟,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例子相同。
例:望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望一缕故人的依恋。
材料:豪情思念期盼游子壮士农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答案】望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望一弯游子的思念;望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望一怀壮士的豪情;望是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望一泓农人的期盼。
【解析】【分析】首先要分析例句的句式,“望是+诗句,望+一(量词)+句子(该句子的内容要能表现诗句的情感,采用偏正短语的形式,用人物+感情词的样式。
)”选用的诗句要跟含有“望”的意义。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不超过60字)秋夜风声窗外落叶【答案】风是秋夜的精灵,风声便是最美的天籁之音。
窗外,那陪伴我家好久的树上飞下了好多金蝴蝶,那是被风的指尖抚下的落叶。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联词扩展型题目。
审题时需要弄清给出的词语间有什么联系,进而确定一个表达中心,再围绕这个中心来组合所给词语,使语意明确。
可以根据所给词语的词性来选择修辞手法,名词可以运用拟人或比喻,如本题中的“落叶”就可以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落叶的形状;“风声”同样可以,如“像鬼号一样的风声”。
三个相互联系的名词放在一起,可以考虑排比手法;如果都不行,则可以考虑最容易运用的修辞手法——设问(反问)。
故答案为:风是秋夜的精灵,风声便是最美的天籁之音。
窗外,那陪伴我家好久的树上飞下了好多金蝴蝶,那是被风的指尖抚下的落叶。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扩展语段的能力,注意题目要求。
做此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所做答案必须包含题目要求的所有内容;其次,写作时要抓住材料的要点;最后依靠平时积累组织答案。
2.请根据唐人张敬忠《边词》中的诗句“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要求做到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不多于80字。
【答案】荒寒的边地,河冰刚解冻,春天的脚步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色彩却仍然未见,而此时的长安已是花落纷纷了吧?边地的春天来得好迟呀,不由得引起守边将士对长安深深的怀念。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理解诗句的内容。
根据诗歌的标题及诗句可知,这是写边地春天刚刚来到,而长安已是春意阑珊,突出边地春天来得晚。
扩展时抓住这两句诗中的“冰开日”与“花落时”,即可做到虚实相生;同时应注意情景交融,因为是一首边塞诗,此中包含有边地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故答案为:荒寒的边地,河冰刚解冻,春天的脚步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色彩却仍然未见,而此时的长安已是花落纷纷了吧?边地的春天来得好迟呀,不由得引起守边将士对长安深深的怀念。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对下面这段文字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
作家的组织固然可以排遣他们的孤独,但是我怀疑它们未必能够促进作家的创作。
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
而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
A. 孤寂的生活可以促进作家的创作。
B. 作家组织对于作家的创作毫无用处。
C. 平庸的作品出自那些在稠人广众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之手。
D. 成功的作家往往是超然物外的。
【答案】 A【解析】【分析】本题所给文段第一句是总述,意思是孤寂可以使写作成功。
接着具体分析,先说作家组织能够排遣作家的孤独却不能促进作者写作,然后说没有孤寂之苦的作家作品往往平庸,最后指出作家要想不同凡响,就必须面对孤寂。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就是孤寂的生活可促进作家的创作。
故此题答案应为A项。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就是将一句话正确的进行提炼、概括、压缩语句的主要信息,解答本题可采用“化繁为简”的方法,首先需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语句,理解语句的含义,然后找出语句的主干,去掉句子的枝叶,筛选出语句的主要信息,并且按照题目要求进行答题。
2.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乡村四月(南宋)翁卷绿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答案】四月的江南,山坡上田野里到处都是绿的树、绿的草,原野顿时成了绿色的海洋。
远处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造就了另一个银白的世界。
天空中飘洒着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深情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
【解析】【分析】此题属于诗句内容的扩展,注意描写的运用,写出“乡村四月”的景色,注意“视听结合”,注意题干中“修辞”和字数的要求。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
海峡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经历多少风雨,都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两岸同胞分开。
一夜________,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
②________,关键在于双方确立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
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③________。
【答案】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甚至彻底倾覆【解析】【分析】本题所给文段先说海峡两岸同胞不可分,①后的句子“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从反面来谈,强调民族弱乱对两岸同胞的影响,由此可知,①处所填句子的内容应从正面来谈民族强盛对两岸同胞的影响,如“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
②后的句子说“关键在于双方确立坚持……基础”,又说“和平发展之舟……”据此可知②处应填“实现两岸和平发展”一类的内容。
③在文段的结尾处,上文说“没有……会遭遇惊涛骇浪”,由此可推断出,此处应填最坏的结果,如“甚至彻底倾覆”。
故答案为: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甚至彻底倾覆【点评】语句填空的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材料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空格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前后分句的连贯分析,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同时也要借助材料中的关联词等标志来判断书写。
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00字。
(1)从下列含有“帆”的诗句中选取一联,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要求画面完整,描写生动。
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2)《论语》中的“温故知新”“有教无类”“举一反三”都与教育、学习相关,请选择其中一个,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阐述你对这个成语的认识。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蝴蝶不顾一切地捕捉蝴蝶蝴蝶飞向了远方静静地欣赏蝴蝶蝴蝶落在你的肩上【答案】在春天的田野上,开着五彩缤纷的鲜花,一只蝴蝶悠闲地停在花丛中,她看见后,不顾一切地跑了上去,肆无忌惮地用小手去抓,蝴蝶却飞快地朝远方飞去.她懊恼地叹着气,默默地站在花草中,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她想:“我不应该用手去抓,也许是蝴蝶受到了惊吓。
”于是,她只是看着蝴蝶,静静地欣赏。
这时候,蝴蝶翩然飞起,轻轻地落在了她的肩上,她感到莫名的惊讶和前所未有的满足。
【解析】【分析】此题要求把诗歌的内容转化为散文性质的语言,注意场面的设置,第三人称和心理描写,即通过一定的场面反应一定的心态,同时要以“蝴蝶”为描述对象,以“捕捉蝴蝶”作为主要的场景。
故答案为:在春天的田野上,开着五彩缤纷的鲜花,一只蝴蝶悠闲地停在花丛中,她看见后,不顾一切地跑了上去,肆无忌惮地用小手去抓,蝴蝶却飞快地朝远方飞去.她懊恼地叹着气,默默地站在花草中,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她想:“我不应该用手去抓,也许是蝴蝶受到了惊吓。
”于是,她只是看着蝴蝶,静静地欣赏。
这时候,蝴蝶翩然飞起,轻轻地落在了她的肩上,她感到莫名的惊讶和前所未有的满足。
【点评】本题进行扩展时,可以以原来的语句作为扩展的主体,在适当的地方添加恰当的枝叶,也可以根据原句的内涵进行续写。
但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做到整个语句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并且衔接自然,文脉通畅。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
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①________,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
其实,②________。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③________,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
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①________,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
其实,②________。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③________,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答案】想变成什么颜色;事实并非如此;是需要外在条件的【解析】【分析】“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
解答本题的正确步骤应是:①阅读——认真阅读语段,确定文段中心意思;②推导——将文段划分层次,做到瞻前顾后;③检查——得出答案后应代入原文,最终求得语句连贯。
【点评】语句补写题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
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
二轮复习中,要做好这种题型的训练,既要抓好答题步骤的规范训练,又要重点抓好三类语句(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的补写训练。
2.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我们崇尚英雄,不仅因为英雄引领了历史车轮的前进,①________,可以穿过岁月、直抵人心。
一句话说得好,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
生命终有逝去之日,蜡烛终有燃尽之时,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献身精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豁达胸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敢刚毅,②________。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再买新一段文章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
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载体,把小说改编为电影也是现在常见的形式。
不容忽视的是,在小说到电影的转变之间,有一条灰色地带。
好小说家不一定是好编剧,①________。
电影需要文学,编剧也需要作家。
作家着眼的是他笔下的人,如同男孩小拐,无赖、癫狂,但苏童写他的时候,也写到了小拐一个人时候的流露的那种善良、脆弱,在作家的笔下,人物形象不是单一扁平的,而是②________。
但作家的语言又往往过于含蓄。
故事要讲好就要逻辑清晰,就像一百回的《西游记》最终被改编为二十五集的电视剧一样,编剧删繁就简,却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一个故事完整、肢体明确的故事,这也显示了编剧的独到能力,即③________。
【答案】好编剧不一定写得出好小说;人物性格是丰满立体的;摒弃冗杂描写直指核心【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编剧也需要作家”,第②空注意前面的“人物形象不是单一扁平的”,第③空注意前文“编剧删繁就简”。
故答案为(1)好编剧不一定写得出好小说(2)人物性格是丰满立体的(3)摒弃冗杂描写直指核心【点评】镶嵌式填空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
(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
(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2.从下列所给词语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扩写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文字。
要求:引用一句诗词,并且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引用除外)。
字数要求40—60字。
杨柳阳光微风鸟儿春雨繁花【答案】刚刚一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把杨柳的叶子洗得干干净净。
树上的鸟儿不时低鸣吟唱,像个快乐的孩子。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首先紧扣题干所给的“扩写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从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要明确写出词句中所给出的意象,如:“杨柳”“春雨”“微风”;其次,要对词中的意象进行扩写,以达到生动优美描写的要求;再次,要注意描写时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句“春风像一把剪刀,裁出山川一片绿野。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
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①________,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
其实,②________。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③________,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答案】想变成什么颜色;事实并非如此;是需要外在条件的【解析】【分析】“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
解答本题的正确步骤应是:①阅读——认真阅读语段,确定文段中心意思;②推导——将文段划分层次,做到瞻前顾后;③检查——得出答案后应代入原文,最终求得语句连贯。
【点评】语句补写题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
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
二轮复习中,要做好这种题型的训练,既要抓好答题步骤的规范训练,又要重点抓好三类语句(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的补写训练。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它既需要有言论自由,①________。
特别是作为公众人物的网络大侠,②________,置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于不顾,那么,党和人民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损害。
要知道,③________,但并不意味着允许各种杂音、噪音充斥。
社会空间是如此,网络空间也是如此。
【答案】又需要言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其言论如果只图一时痛快;我们提倡声音多样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不超过60字)秋夜风声窗外落叶【答案】风是秋夜的精灵,风声便是最美的天籁之音。
窗外,那陪伴我家好久的树上飞下了好多金蝴蝶,那是被风的指尖抚下的落叶。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联词扩展型题目。
审题时需要弄清给出的词语间有什么联系,进而确定一个表达中心,再围绕这个中心来组合所给词语,使语意明确。
可以根据所给词语的词性来选择修辞手法,名词可以运用拟人或比喻,如本题中的“落叶”就可以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落叶的形状;“风声”同样可以,如“像鬼号一样的风声”。
三个相互联系的名词放在一起,可以考虑排比手法;如果都不行,则可以考虑最容易运用的修辞手法——设问(反问)。
故答案为:风是秋夜的精灵,风声便是最美的天籁之音。
窗外,那陪伴我家好久的树上飞下了好多金蝴蝶,那是被风的指尖抚下的落叶。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扩展语段的能力,注意题目要求。
做此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所做答案必须包含题目要求的所有内容;其次,写作时要抓住材料的要点;最后依靠平时积累组织答案。
2.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西红柿一直以能够降低胆固醇和预防一些癌症而著称。
最近,科学家发现,①________。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西红柿还能增强皮肤防晒能力并有助保持肌肤年轻。
②________,研究人员让十位志愿者连续三个月每天食用五汤匙拌有橄榄油的西红柿酱,另外十名志愿者只吃橄榄油,不吃西红柿酱。
③________,吃西红柿酱的那组研究对象的皮肤防晒能力在研究结束时比开始时增强了三分之一。
曼彻斯特和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建议,每天吃两顿以西红柿为主的饭菜最有益于身体健康。
【答案】“它又多了两个新的保健功效”或“西红柿又有护肤功效”;为了检验西红柿的护肤功效;检测结果显示【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下面的诗句节选自戴望舒的《雨巷》,阅读后合理想象,根据要求写一个面画。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要求:①写出“她”的神态,“我”的心理;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③语言优美,富有意境;④不超过150字。
【答案】迷蒙的春雨轻轻地亲吻着大地,迷茫的春烟温柔地拥抱着小镇,小巷任由青石板安静地向两头弯曲地延伸。
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像梦一样,梦一样地从我身边飘过,洒下丁香一样淡淡的幽香。
她的眉头就像大雨中紧闭的丁香那样地紧蹙,她的双眼就像雨打后微张的丁香那样的哀婉,那写在脸上的忧伤就像丁香花的开落。
她为什么这么愁怨,这么凄楚?她从哪里来,她要到哪里去?期待着在这悠长悠长的雨巷里,丁香花儿再一次开放;我期待着在这悠长悠长的雨巷里,她那银铃般的笑声在旷亮的天空下飘荡。
【解析】【分析】本题具体联想时,一方面要设想当时的场景,有对雨、小巷等的环境描写,营造烟雨迷蒙的意境,在描写中融入修辞手法;另一方面要在环境描写的背景之下进行对姑娘的神态描写,根据原诗,可刻画姑娘的容颜、眼神,甚至雨伞、衣袖等,这也是“我”之所见,最后写“我”的心理,这样才层次分明,富有意境。
故答案为:迷蒙的春雨轻轻地亲吻着大地,迷茫的春烟温柔地拥抱着小镇,小巷任由青石板安静地向两头弯曲地延伸。
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像梦一样,梦一样地从我身边飘过,洒下丁香一样淡淡的幽香。
她的眉头就像大雨中紧闭的丁香那样地紧蹙,她的双眼就像雨打后微张的丁香那样的哀婉,那写在脸上的忧伤就像丁香花的开落。
她为什么这么愁怨,这么凄楚?她从哪里来,她要到哪里去?期待着在这悠长悠长的雨巷里,丁香花儿再一次开放;我期待着在这悠长悠长的雨巷里,她那银铃般的笑声在旷亮的天空下飘荡。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语言的基本能力。
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筷子,不光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常用的餐具,它还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
如送朋友,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请根据筷子的外形、功用等特点分别写出筷子“送新婚夫妇”“送合作伙伴”的寓意并说明理由。
①送新婚夫妇②送合作伙伴【答案】①送新婚夫妇,寓意“筷子筷子,快生贵子”。
理由:“筷子”谐音“快子”,送新人有早生贵子之意。
或寓意“成双成对,不离不弃”,理由:筷子外形成双成对。
②送合作伙伴,寓意“互利双赢,不可缺一”。
理由:使用筷子必须同时使用两根,才能成功夹起菜肴。
【解析】【分析】本题围绕筷子,来理解其寓意。
举的例子是,筷子送朋友,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因为两根筷子一样长,所以送友人可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如果送给新婚夫妇,因为“筷子”谐音“快子”,所以送新人可寓意早生贵子之。
又因为筷子外形成双成对,还可以寓意“成双成对,不离不弃”。
送合作伙伴,寓意“互利双赢,不可缺一”。
理由:使用筷子必须同时使用两根,才能成功夹起菜肴。
故答案为:①送新婚夫妇,寓意“筷子筷子,快生贵子”。
理由:“筷子”谐音“快子”,送新人有早生贵子之意。
或寓意“成双成对,不离不弃”,理由:筷子外形成双成对。
②送合作伙伴,寓意“互利双赢,不可缺一”。
理由:使用筷子必须同时使用两根,才能成功夹起菜肴。
【点评】根据筷子的外形功用等特点,写出相应的寓意并说明理由,首先要明确和“送新婚夫妇”“送合作伙伴”相关的筷子特点,可以从外形、谐音、用法等方面来考虑;然后用语准确,表达注意逻辑。
2.阅读下面翁同龢的《江行》这首诗,根据诗意,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准确、连贯、生动的语言,整散结合的句式,80到100字,描绘诗中画面。
江行翁同龢风帆一片傍山行,滚滚长江泻不平。
传语蛟龙莫作怪,老夫惯听怒涛声。
【答案】小船正沿着山边扬帆起航,江面上白浪滔天,天空中狂风呼啸,似在宣泄着不平。
我站在船头,对着江面高喊:江水,请转告蛟龙,休要再掀风作浪,老夫我听惯了怒涛之声,无惧狂风骇浪。
【解析】【分析】本题在把握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注意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准确、连贯、生动的语言,整散结合的句式,进行拟写。
不能只对诗歌进行翻译,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故答案为:小船正沿着山边扬帆起航,江面上白浪滔天,天空中狂风呼啸,似在宣泄着不平。
我站在船头,对着江面高喊:江水,请转告蛟龙,休要再掀风作浪,老夫我听惯了怒涛之声,无惧狂风骇浪。
【点评】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扩展语句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内涵丰富含蓄、语言简洁凝练的语句,扩展成表达具体明朗,语言疏密相见的语句,是借题发挥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这一考点主要考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语言的形式,①________,是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
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所以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
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②________。
尽管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③________: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表现出来的。
【答案】之所以是美的;也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但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
文段表述结构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
此题中第一个空要根据后文原因分析“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三种美的介绍,“是因为”与“之所以”相搭配出现,可知第一空要填写“之所以是美的”;第二个空根据前文分号表示“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 要填写对称的句子,所以应该填写“也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句式对称整齐;第三个空可以根据后面“都是”和前文的关联词语“尽管”,可以推断是“但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
故答案为:之所以是美的;也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但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点评】本题是一道考查语句的连贯的题目,做提前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话题,然后再认真分析空白处与前后句的关系,做到既要前瞻又要后顾,不要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再结合题干要求答题,这样做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西瓜在夏天深受大家欢迎。
挑西瓜首选表皮光滑,花纹清晰、明显,两端匀称,四周饱满的。
除了外观,①________,绿色瓜柄的西瓜比较熟;横切开瓜柄,②________,白色范围越大越成熟。
③________,声音比较沉闷的瓜比较熟。
【答案】还可观察瓜柄;中间部分是白色的;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手指弹瓜【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语境补写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清句间关系,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
具体到本题,如第一空,根据后文“绿色瓜柄的西瓜比较熟”可知,“除了外观,还可观察瓜柄”。
第二空根据后文的“白色范围越大越成熟”可知,“横切开瓜柄,要重点观察白色部分”;第三空是挑西瓜的第四个方法,根据后文“声音比较沉闷的瓜比较熟”可知,方法四是是用手指弹瓜听声音。
故答案为:还可观察瓜柄;中间部分是白色的;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手指弹瓜【点评】语句补写题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
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
二轮复习中,要做好这种题型的训练,既要抓好答题步骤的规范训练,又要重点抓好三类语句(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的补写训练。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而理论①________。
“两小儿辩日”中,一小儿说太阳早上比中午近,一小儿说中午离我们更近,连孔子也“不能决”。
“两小儿辩日”中有“近大远小”“近热远冷”两条常识,虽然它们单独来看都是正确的,但在判断太阳离地远近时,却得出不同结论。
这表明②________。
所谓整体解释,就是同一道理既解释了正常现象,也解释了反常现象。
理论家为了提供整体解释,必须把包含在常识中的种种道理组织成系统。
可见,③________,只是理论用整体上的道理对世界做出整体解释,把我们对世界的识见带到更深或更高的层面。
【答案】专为整体解释而生;常识包含的道理只能解释相关现实的一部分;理论和常识无所谓谁更正确【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
第①处,从前半句来看,常识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
“而”字转折意味强烈,将常识与理论对比起来,所以答案为专为整体解释而生,意合即可。
第②处,从论证思路来看,举例的目的是为了论证常识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所以表明常识只能解释部分。
第③处,由后文“只是”“更”字推断,常识无所谓错误,两者没有谁更正确。
故答案为:专为整体解释而生;常识包含的道理只能解释相关现实的一部分;理论和常识无所谓谁更正确【点评】语句补写题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
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
二轮复习中,要做好这种题型的训练,既要抓好答题步骤的规范训练,又要重点抓好三类语句(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的补写训练。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古代在纸张发明之前,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①________,用于写信的简则称为“书简”。
在书写之前,要挑选青竹简,在微火上烤炙使之脱水,就是把竹简的水分蒸发出来。
经烤灼,②________,犹如人体出汗。
经烘干的竹简易于书写,且不易虫蛀,③________,“汗青”后来引申为书册、史籍。
【答案】这种竹片成为“简”;竹简表皮渗出水;所以称烘烤处理过的竹简为“汗青”【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衔接。
通读全语段。
①处结合后面内容“写信的简”可知,这种竹片叫“简”;②处结合前后内容“竹筒的水分蒸发出来”“如人体出汗”可知,竹简表皮渗出水滴;③处结合后面“汗青”的叙述,此处应该是称烘烤处理的竹简为“汗青”。
故答案为:这种竹片成为“简”;竹简表皮渗出水;所以称烘烤处理过的竹简为“汗青”【点评】语句填空的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材料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空格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前后分句的连贯分析,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同时也要借助材料中的关联词等标志来判断书写。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16年年初,引力波被科学家证实。
在很多人尚未明白它究竟是何物之际,已有商家“抢占先机”,①________,在某电商网站,一款声称能够防引力波辐射的毯子售价近200元。
②________其实,引力波并不是新事物,一直存在,只是此前人类技术无法探测到。
引力波辐射绝对零度(-273.15摄氏度),就会向外辐射能量,人们需要防御的是那些能量高的电离辐射。
引力波作为一种携带能量的时空波动,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比一般电磁波都要弱太多,③________。
【答案】开始出售能够防引力波辐射的产品;引力波辐射真的对人体有害吗;根本不需要防御【解析】【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前文的“抢占先机”和后文“能够防引力波辐射的毯子售价近200元”,填写“开始出售能够防引力波辐射的产品”;第②空注意后文的整体内容是说明引力波是否有害,此句应该是问句,填写“引力波辐射真的对人体有害吗”;第③空从文意上看是对前文引力波是否有害的总结,前面是“比一般电磁波都要弱太多”,因此填“根本不需要防御”。
故答案为:开始出售能够防引力波辐射的产品;引力波辐射真的对人体有害吗;根本不需要防御【点评】语句填空的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材料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