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期末测试题2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8
2017年秋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题(二)含答案(时刻: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B)A.1 cm 2 cm 4 cm B.8 cm 6 cm 4 cmC.12 cm 5 cm 6 cm D.2 cm 3 cm 6 cm2.下面的图形是天气预报使用的图标,从左到右分不代表“霾”、“大雪”、“扬沙”、“阴”,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3.(2017·莒县模拟)参观“12·12”海口冬交会的总人数约为589000人,将589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B)A.58.9×104 B.5.89×105 C.5.89×104 D.0.589×1064.(2016·贵港)下列运算正确的是(B)A.3a+2b=5ab B.3a·2b=6abC.(a3)2=a5 D.(ab2)3=ab65.线段MN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若线段M′N′与MN 关于y轴对称,则点M的对应点M′的坐标为(D)A.(4,2) B.(-4,2)C.(-4,-2) D.(4,-2)6.a4b-6a3b+9a2b分解因式的正确结果是(D)A.a2b(a2-6a+9) B.a2b(a+3)(a-3)C.b(a2-3)2 D.a2b(a-3)27.已知(m-n)2=32,(m+n)2=4000,则m2+n2的值为(C)A.2018 B.2017 C.2016 D.40328.张老师和李老师住在同一个小区,离学校3000米,某天早晨,张老师和李老师分不于7点10分、7点15分离家骑自行车内班,刚好在校门口遇上,已知李老师骑车的速度是张老师的1.2倍,为了求他们各自骑自行车的速度,设张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x 米/分,则可列得方程为( A )A.3000x -30001.2x =5B.3000x -30001.2x =5×60C.30001.2x -3000x =5D.3000x +30001.2x =5×609.如图,∠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过点F 作DE ∥BC ,交AB 于D ,交AC 于E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BDF ,△CEF 差不多上等腰三角形;②DE =BD +CE ;③△ADE 的周长为AB +AC ;④BD =CE.( C )A .③④B .①②C .①②③D .②③④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A(x1,y1),B(x2,y2),规定运算:①A ⊕B =(x1+x2,y1+y2);②A ⊗B =x1x2+y1y2;③当x1=x2,且y1=y2时,A =B ,有下列四个命题:(1)若A(1,2),B(2,-1),则A ⊕B =(3,1),A ⊗B =0;(2)若A ⊕B =B ⊕C ,则A =C ;(3)对任意A ,B ,C 均有(A ⊕B)⊕C =A ⊕(B ⊕C)成立.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C )A .1个B .2个C .3个D .0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若分式x2-12x +2的值为0,则实数x 的值为__1__.1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40°,则其底角是__70°或40°__.13.已知点P(1-a ,a +2)关于y 轴的对称点在第二象限,则a 的取值范畴是__-2<a <1__.14.若4x2+kx +9是完全平方式,则k =__±12__.15.如图,在△ABC 中,∠A =36°,AB =AC ,BD 是∠ABC 的角分线,若在边AB 上截取BE =BC ,连接DE ,则图中共有__5__个等腰三角形.16.如图,在Rt △ABC 中,∠BAC =90°,AD ⊥BC 于D ,BE 平分∠ABC 交AC 于E ,交AD 于F ,FG ∥BC ,FH ∥AC ,下列结论:①AE =AF ;②AF =FH ;③AG =CE ;④AB +FG =B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①②③④__.(填序号)三、解答题(共72分)17.(8分)运算:(1)[(x -y)2+(x +y)(x -y)]÷2x; (2)(a a +2+2a -2)÷1a2-4. 解:x -y 解:a2+418.(8分)解下列分式方程: (1)32x -2+11-x =3; (2)3x -1-x +2x (x -1)=0. 解:x =76,经检验x =76是原方程的解 解:解得x =1,经检验x =1不是原方程的解,原 方程无解19.(7分)(2016·毕节)已知A =(x -3)÷(x +2)(x2-6x +9)x2-4-1. (1)化简A ; (2)若x 满足不等式组⎩⎨⎧2x -1<x ,1-x 3<43,且x 为整数时,求A 的值. 解:(1)A =1x -3 (2)⎩⎨⎧2x -1<x ①,1-x 3<43 ②,由①得:x <1,由②得:x >-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1,即整数x =0,则A =-1320.(7分)如图,在△ABC 中,AC =BC ,D ,E 分不在BC ,AC 上,A D 和BE 相交于点F ,连接CF 交AB 于点P ,若∠CAD =∠CBE ,求证:点P 是AB 的中点.解:∵AC =BC ,∴∠CAB =∠CBA ,∵∠CAD =∠CBE ,∴∠DAB =∠EBA ,∴FA =FB ,又∵AC =BC ,∴CF 是AB 的中垂线,∴P 是AB 的中点21.(7分)回答下列咨询题:(1)填空:x2+1x2=(x +1x )2-__2__=(x -1x )2+__2__;(2)若a +1a =5,则a2+1a2=__23__;(3)若a2-3a +1=0,求a2+1a2的值.解:∵a2-3a +1=0且a ≠0,两边同除以a 得:a -3+1a =0,移项得:a +1a =3,∴a2+1a2=(a +1a )2-2=722.(8分)在等边△ABC 中,AO 是角平分线,D 为AO 上一点,以C D 为一边,在CD 下方作等边△CDE ,连接BE.(1)求证:△ACD ≌△BCE ;(2)过点C 作CH ⊥BE ,交BE 的延长线于H ,若BC =8,求CH 的长.解:(1)∵△ABC ,△CDE 为等边三角形,∴AC =BC ,CD =CE ,∠A CB =∠DCE =60°,∴∠ACB -∠DCO =∠DCE -∠DCO ,即∠ACD =∠BCE ,易证△ACD ≌△BCE(SAS) (2)∵△ACD ≌△BCE ,∴∠HBC =∠DAC ,∵AO 平分∠BAC ,∴∠DAC =30°,∴∠HBC =30°,∴CH =12BC=423.(9分)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BD ,CD 分不平分∠EBA ,∠ECA ,BD 交AC 于F ,连接AD.(1)当∠BAC =50°时,求∠BDC 的度数;(2)请直截了当写出∠BAC 与∠BDC 的数量关系;(3)求证:AD ∥BE.解:(1)∵AB =AC ,∠BAC =50°,∴∠ACB =∠ABC =65°,∴∠ACE =115°,∵BD ,CD 分不平分∠EBA ,∠ECA ,∴∠DBC =12∠ABC =32.5°,∠DCE =12∠ACE =57.5°,∴∠BDC =∠DCE -∠DBC =25° (2)∠BAC =2∠BDC(或∠BDC =12∠BAC) (3)如图,过点D 作DN ⊥BA ,DK ⊥AC ,DM ⊥BC ,垂足分不为点N ,K ,M.∵BD ,CD 分不平分∠EBA ,∠ECA ,DN ⊥BA ,DK ⊥AC ,DM ⊥BC ,∴DM =DN =DK ,∴AD 平分∠GAC ,∠ABD =∠DBC ,∴∠GAD =∠DAC ,∵∠GAC =∠ABC +∠ACB ,∴∠GAD =∠ABC ,∴AD ∥BE24.(8分)某商店第一次用3000元购进某款书包,专门快卖完,第二次又用2400元购进该款书包,但这次每个书包的进价是第一次进价的1.2倍,数量比第一次少了20个.(1)求第一次每个书包的进价是多少元?(2)若第二次进货后按80元/个的价格销售,恰好销售完一半时,按照市场情形,商店决定对剩余的书包按同一标准一次性打折销售,但要求这次的利润许多于480元,咨询最低可打几折?解:(1)设第一次每个书包的进价是x 元,则3000x -20=24001.2x .解得x =50.经检验,x =5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第一次书包的进价是50元 (2)设最低能够打x 折,则2400÷(50×1.2)=40(个).80×20+80·x 10·20-2400≥480.解得x ≥8.故最低可打8折25.(10分)在等腰Rt △ABC 中,∠BAC =90°,AB =AC ,点A ,点B 分不是y 轴,x 轴上两个动点,直角边AC 交x 轴于点D ,斜边BC 交y 轴于点E.(1)如图①,已知C 点的横坐标为-1,直截了当写出点A 的坐标;(2)如图②,当等腰Rt △ABC 运动到使点D 恰为AC 中点时,连接DE ,求证:∠ADB =∠CDE ;(3)如图③,若点A 在x 轴上,且A(-4,0),点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运动时,分不以OB ,AB 为直角边在第一、二象限作等腰直角△BOD 和等腰直角△ABC ,连接CD 交y 轴于点P ,咨询当点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运动时,BP 的长度是否变化?若变化请讲明理由,若不变化,要求出BP 的长度.解:(1)点A 的坐标是(0,1) (2)如图②,过点C 作CG ⊥AC 交y 轴于点G ,∵CG ⊥AC ,∴∠ACG =90°,∠CAG +∠AGC =90°,∵∠AOD =90°,∴∠ADO +∠DAO =90°,∴∠AGC =∠ADO ,易证△ACG ≌△BAD(AAS),∴CG=AD=CD,∠ADB=∠G,∵∠ACB=45°,∠ACG =90°,∴∠DCE=∠GCE=45°,易证△DCE≌△GCE(SAS),∴∠CDE =∠G,∴∠ADB=∠CDE(3)BP的长度不变,理由如下:如图③,过点C作CE⊥y轴于点E.∵∠ABC=90°,∴∠CBE+∠ABO=90°.∵∠BAO+∠ABO=90°,∴∠CBE=∠BAO.∵∠C EB=∠AOB=90°,AB=AC,∴△CBE≌△BAO(AAS),∴CE=BO,B E=AO=4,∵BD=BO,∴CE=BD.∵∠CEP=∠DBP=90°,∠CPE=∠DPB,∴△CPE≌△DPB(AAS),∴BP=EP=2。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2017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将近,这时候一定要努力复习才能拿高分哦。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2017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2017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6,8,10C.5,12,17D.9,40,422.在(﹣ )0,,0,,0.010010001…,﹣0.333…,,3.1415,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中,无理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B. • =C. ﹣ =D. =﹣34.已知 +(b﹣1)2=0,则(a+b)2015的值是( )A.﹣1B.1C.2015D.﹣20155.如果点P(m+3,m+1)在y轴上,则点P的坐标是( )A.(0,﹣2)B.(﹣2,0)C.(4,0)D.(0,﹣4)6.点A(x1,y1),点B(x2,y2)是一次函数y=﹣2x﹣4图象上的两点,且x1A.y1>y2B.y1>y2>0C.y17.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二元一次方程2x﹣3y+12=0的一个解,那么a的值是( )A. B.﹣ C. D.﹣8.已知直线y=mx﹣1上有一点B(1,n),它到原点的距离是,则此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A. B. 或 C. 或 D. 或9.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A.中位数B.平均数C.众数D.加权平均数10.已知一次函数y=kx+b,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且kb>0,则在直角坐标系内它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1. =a, =b,则 = .12.一组数据5,7,7,x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则x的值为.13. ﹣3 + = .14.已知m是的整数部分,n是的小数部分,则m2﹣n2= .15.若x、y都是实数,且y= ,x+y= .16.已知xm﹣1+2yn+1=0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 ,n= .17.在等式y=kx+b中,当x=0时,y=1,当x=1时,y=2,则k= ,b= .18.某船在顺水中航行的速度是m千米/时,在逆水中航行的速度是n千米/时,则水流的速度是.19.如图,△ABC中,∠B=55°,∠C=63°,DE∥AB,则∠DEC等于.20.已知:如图所示,AB∥CD,若∠ABE=130°,∠CDE=152°,则∠BED=度.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0分)21.(1)计算:(2)解下列方程组: .22.m为正整数,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有整数解,求m的值.23.如图:24.如图表示两辆汽车行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汽车B在汽车A后出发)的图象,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l1,l2分别表示哪一辆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2)写出汽车A和汽车B行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汽车A和汽车B的速度;(3)图中交点的实际意义是什么?25.一列快车长168m,一列慢车长184m,如果两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离开需4s,如果同向而行,从快车追及慢车到离开需16s,求两车的速度.26.某运动队欲从甲、乙两名优秀选手中选一名参加全省射击比赛,该运动队预先对这两名选手进行了8次测试,测得的成绩如表:次数选手甲的成绩(环) 选手乙的成绩(环)1 9.6 9.52 9.7 9.93 10.5 10.34 10.0 9.75 9.7 10.56 9.9 10.37 10.0 10.08 10.6 9.8根据统计的测试成绩,请你运用所学过的统计知识作出判断,派哪一位选手参加比赛更好?为什么?27.已知:如图,直线AB∥ED,求证:∠ABC+∠CDE=∠BCD.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2017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6,8,10C.5,12,17D.9,40,42【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判断是否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则判断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A、( )2+( )2≠( )2,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B、62+82=102,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C、122+52≠172,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D、92+402≠422,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ABC的三边满足a2+b2=c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2.在(﹣ )0,,0,,0.010010001…,﹣0.333…,,3.1415,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中,无理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无理数.【分析】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由此即可判定无理数的个数.【解答】解:在(﹣ )0,,0,,0.010010001…,﹣0.333…,,3.1415,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中,无理数有0.010010001…,两个.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B. • =C. ﹣ =D. =﹣3【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进行计算.二次根式的加减,实质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相乘除,等于把它们的被开方数相乘除.【解答】解:A、 =2 ,故A错误;B、二次根式相乘除,等于把它们的被开方数相乘除,故B正确;C、﹣ =2﹣,故C错误;D、 =|﹣3|=3,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和二次根式的运算.注意二次根式的性质: =|a|.4.已知 +(b﹣1)2=0,则(a+b)2015的值是( )A.﹣1B.1C.2015D.﹣2015【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a+2=0,b﹣1=0,解得a=﹣2,b=1,所以,(a+b)2015=(﹣2+1)2015=﹣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5.如果点P(m+3,m+1)在y轴上,则点P的坐标是( )A.(0,﹣2)B.(﹣2,0)C.(4,0)D.(0,﹣4)【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y轴上点的横坐标等于零,可得关于m的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m的值,根据m的值,可得点的坐标.【解答】解:点P(m+3,m+1)在y轴上,得m+3=0.解得m=﹣3,m+1=﹣2,点P的坐标是(0,﹣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利用y轴上点的横坐标等于零得出关于m的方程是解题关键.6.点A(x1,y1),点B(x2,y2)是一次函数y=﹣2x﹣4图象上的两点,且x1A.y1>y2B.y1>y2>0C.y1【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由一次函数y=﹣2x﹣4可知,k=﹣2<0,y随x的增大而减小.【解答】解:由y=﹣2x﹣4可知,k=﹣2<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又∵x1∴y1>y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二元一次方程2x﹣3y+12=0的一个解,那么a的值是( )A. B.﹣ C. 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将a看做已知数,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x与y,代入方程中计算即可求出a的值.【解答】解:依题意知,,由①+②得x=6a,把x=6a代入①得y=﹣3a,把代入2x﹣3y+12=0得2×6a﹣3(﹣3a)+12=0,解得:a=﹣ .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8.已知直线y=mx﹣1上有一点B(1,n),它到原点的距离是,则此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A. B. 或 C. 或 D. 或【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专题】计算题.【分析】求出直线解析式后再求与坐标轴交点坐标,进一步求解.【解答】解:∵点B(1,n)到原点的距离是,∴n2+1=10,即n=±3.则B(1,±3),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得y=4x﹣1或y=﹣2x﹣1.(1)y=4x﹣1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1= ;(2)y=﹣2x﹣1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1= .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运用,要会根据点的坐标求出所需要的线段的长度,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和面积公式求解.9.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A.中位数B.平均数C.众数D.加权平均数【考点】统计量的选择.【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进行分析选择.【解答】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方差、标准差是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既然是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做准备,那么买的水果肯定是大多数人爱吃的才行,故最值得关注的是众数.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有局限性,因此要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10.已知一次函数y=kx+b,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且kb>0,则在直角坐标系内它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分析】首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确定k的符号,然后根据kb>0确定b的符号,从而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确定其图形的位置即可.【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k>0.∵kb>0,∴b>0,∴此函数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熟知函数y=kx+b(k≠0)中,当k<0,b<0时函数的图象在二、三、四象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1. =a, =b,则 = 0.1b .【考点】算术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实数.【分析】根据题意,利用算术平方根定义表示出所求式子即可.【解答】解:∵ =b,∴ = = = =0.1b.故答案为:0.1b.【点评】此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2.一组数据5,7,7,x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则x的值为5或9 .【考点】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专题】分类讨论.【分析】根据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定义就可以解决.中位数可能是7或6.【解答】解:当x≥7时,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则得到:(7+7+5+x)=7,解得x=9;当x≤5时: (7+7+5+x)=6,解得:x=5;当5所以x的值为5或9.故填5或9.【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和中位数.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时,先将该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确定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则中间的一个数即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则最中间的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即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同时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问题.13. ﹣3 + = 3 .【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分析】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解:原式=4 ﹣ +=(4﹣ +1)=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熟知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方法为系数相加减,根式不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已知m是的整数部分,n是的小数部分,则m2﹣n2= 6 ﹣10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由于3< <4,由此找到所求的无理数在哪两个和它接近的整数之间,然后判断出所求的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让原数减去整数部分,代入求值即可.【解答】解:∵3< <4,则m=3;又因为3< <4,故n= ﹣3;则m2﹣n2=6 ﹣10.故答案为:6 ﹣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能力,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估算出整数部分后,小数部分=原数﹣整数部分.15.若x、y都是实数,且y= ,x+y= 11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求出x、y的值,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3≥0,3﹣x≥0,解得,x=3,则y=8,∴x+y=11,故答案为:1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16.已知xm﹣1+2yn+1=0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 2 ,n= 0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从二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的次数方面考虑,求常数m、n的值.【解答】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两个未知数的次数为1,得,解得m=2,n=0.【点评】二元一次方程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方程中只含有2个未知数;(2)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一次;(3)方程是整式方程.17.在等式y=kx+b中,当x=0时,y=1,当x=1时,y=2,则k= 1 ,b= 1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计算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分析】把x与y的值代入已知等式得到关于k与b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到k与b的值.【解答】解:把x=0,y=1;x=1,y=2代入得:,解得:k=b=1,故答案为:1;1【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18.某船在顺水中航行的速度是m千米/时,在逆水中航行的速度是n千米/时,则水流的速度是.【考点】列代数式.【分析】设水流的速度是x千米/时,根据静水的速度=顺流速度﹣水流的速度,静水的速度=逆流速度+水流的速度,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设水流的速度是x千米/时,根据题意得:m﹣x=n+x,解得:x= ,答:水流的速度是千米/时.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列代数式;用到的知识点为: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19.如图,△ABC中,∠B=55°,∠C=63°,DE∥AB,则∠DEC等于62°.【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DEC=∠A,从而得解.【解答】解:∵∠B=55°,∠C=63°,∴∠A=180°﹣∠B﹣∠C=180°﹣55°﹣63°=62°,∵DE∥AB,∴∠DEC=∠A=62°.故答案为:6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0.已知:如图所示,AB∥CD,若∠ABE=130°,∠CDE=152°,则∠BED=78 度.【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首先做一条辅助线,平行于两直线,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解答】解:过点E作直线EF∥AB,∵AB∥CD,∴EF∥CD,∵AB∥EF,∴∠1=180°﹣∠ABE=180°﹣130°=50°;∵EF∥CD,∴∠2=180°﹣∠CDE=180°﹣152°=28°;∴∠BED=∠1+∠2=50°+28°=78°.故填78.【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过点E作直线EF∥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求∠BED的度数.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0分)21.(1)计算:(2)解下列方程组: .【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1)首先化简二次根式,进而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2)利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得出答案.【解答】解:(1)= +2 ﹣10=﹣ ;(2)整理得:,由②得,y=9﹣4x,代入3x+4y=10,故3x+4(9﹣4x)=10,解得:x=2,故y=1,故方程组的解集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22.m为正整数,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有整数解,求m的值.【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加减消元法易得x、y的解,由x、y均为整数可解得m的值.【解答】解:关于x、y的方程组:,①+②得:(3+m)x=10,即x= ③,把③代入②得:y= ④,∵方程的解x、y均为整数,∴3+m既能整除10也能整除15,即3+m=5,解得m=2.故m的值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涉及到因式分解相关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加减法和代入法两种,一般选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较简单.23.如图:【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首先设1本笔记本为x元,1支钢笔y元,由题意得等量关系:①1本笔记本+1支钢笔=6元;②1本笔记本+4支钢笔=18元,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解即可.【解答】解:设1本笔记本为x元,1支钢笔y元,由题意得:,解得:,答:1本笔记本为2元,1支钢笔4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24.如图表示两辆汽车行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汽车B在汽车A后出发)的图象,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l1,l2分别表示哪一辆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2)写出汽车A和汽车B行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汽车A和汽车B的速度;(3)图中交点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分析图形,得知l1表示先出发的那辆,l2表示两小时后出发的那辆,从而得出结论;(2)设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式,分别代入图形中能看出的点,即可得知函数关系式,汽车的速度为函数关系式的斜率;(3)由y轴表示的路程可知,交点表示两车路程相同,即相遇.【解答】解:(1)∵汽车B在汽车A后出发,∴l1表示A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l2表示B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2)设汽车行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s=vt+b,①将(0,0),(3,100)代入,得,解得v= ,b=0,∴汽车A行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y= t,汽车A的速度为 km/h.②将(2,0),(3,100)代入,得,解得v=100,b=﹣200,∴汽车B行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y=100t﹣200,汽车B的速度为100km/h.(3)汽车A出发3h(或汽车B出发1h)两车相遇,此时两车行驶路程都是100km.【点评】本题考查的一次函数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利用一次函数的特点,会使用代入法求出函数表达式.25.一列快车长168m,一列慢车长184m,如果两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离开需4s,如果同向而行,从快车追及慢车到离开需16s,求两车的速度.【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首先设快车速度为xm/s,慢车速度为ym/s,由题意得等量关系:两车速度和×4s=两车长之和;两车速度差×16s=两车长之和,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解即可.【解答】解:设快车速度为xm/s,慢车速度为ym/s,由题意得:,解得:,答:快车速度为55m/s,慢车速度为33m/s.【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26.某运动队欲从甲、乙两名优秀选手中选一名参加全省射击比赛,该运动队预先对这两名选手进行了8次测试,测得的成绩如表:次数选手甲的成绩(环) 选手乙的成绩(环)1 9.6 9.52 9.7 9.93 10.5 10.34 10.0 9.75 9.7 10.56 9.9 10.37 10.0 10.08 10.6 9.8根据统计的测试成绩,请你运用所学过的统计知识作出判断,派哪一位选手参加比赛更好?为什么?【考点】方差;算术平均数.【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分别求出甲和乙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甲的平均数是:(9.6+9.7+…+10.6)=10,乙的平均数是:(9.5+9.9+…+9.8)=10,∴S2甲= [(9.6﹣10)2+(9.7﹣10)2+…+(10.6﹣10)2]=0.12,S2乙= [(9.5﹣10)2+(9.9﹣10)2+…+(9.8﹣10)2]=0.1025,∵S2甲>S2乙,∴派乙选手参加比赛更好.【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与意义: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2= [(x1﹣ )2+(x2﹣)2+…+(xn﹣ )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27.已知:如图,直线AB∥ED,求证:∠ABC+∠CDE=∠BCD.【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过点C作CF∥AB,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CF=∠ABC,∠DCF=∠EDC,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过点C作CF∥AB,∵AB∥CF,∴AB∥ED∥CF,∴∠BCF=∠ABC,∠DCF=∠EDC,∴∠ABC+∠CDE=∠BC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平行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17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大自然中存在很多对称现象,下列植物叶子的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A.B. C.D.3.计算(﹣2a3)2的结果是()A.2a5B.4a5C.﹣2a6D.4a6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71=()A.7.1×10﹣6B.7.1×106C.7.1×10﹣5D.71×10﹣75.把分式中的x、y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A.扩大3倍 B.缩小为原来的 C.不变D.缩小为原来的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y轴的对称点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7.如图,Rt△ABC中,∠ACB=90°,∠A=55°,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A′DB=()A.40° B.30° C.20° D.10°8.若与互为相反数,则x的值是()A.1 B.2 C.3 D.49.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八边形10.如图,已知△ABC的角平分线CD交AB于点D,DE∥BC交AC于点E,且DE=4,AE=3,则AC的长度为()A.8 B.7 C.6 D.511.已知4x6y a÷32x b y﹣2=x2y3,那么()A.a=2,b=3 B.a=1,b=4 C.a=3,b=6 D.a=4,b=512.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a+b+c|﹣|a﹣b﹣c|﹣|a﹣b+c|﹣|a+b﹣c|,结果是()A.0 B.2a+2b+2c C.4a D.2b﹣2c13.如图,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C在MN外,且与A点在MN的同一侧,BC交MN于P点,则()A.BC>PC+AP B.BC<PC+AP C.BC=PC+AP D.BC≥PC+AP14.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边BC、AD、CE的中点,且△ABC的面积是4cm2,则阴影部分面积等于()A.2cm2B.1cm2C.0.25cm2D.0.5cm215.某厂接到加工720件衣服的订单,预计每天做48件,正好按时完成,后因客户要求提前5天交货,设每天应多做x件才能按时交货,则x应满足的方程为()A.B. = C.D.二、填空题16.当x= 时,分式无意义. 17.计算(﹣1)2+()﹣1﹣5÷0= .18.若x2﹣mx+4是完全平方式,则m= .19.如图,在直角△ABC中,已知∠ACB=90°,AB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D,且∠ADC=30°,BD=18cm,则AC的长是cm.20.某街区花园有一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广场,为了周边建设统一,经统一规划后,南、北方向各加长5米,东、西方向各缩短5米,则改造后的长方形广场的面积是平方米(用含a的式子表示).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0分)21.按要求做题:(1)解方程: =;(2)因式分解:(3x+y)2﹣(x﹣3y)2.22.如图,在△ABC中,已知AD⊥BC,∠B=64°,DE平分∠ADB,求∠BAD和∠AED的度数.23.化简:()÷,当b=﹣2时,请你为a选择一个适当的值并代入求值.24.如图,在所给网络图(每小格均为边长是1的正方形)中完成下列各题:(1)画出格点△ABC(顶点均在格点上)关于直线DE对称的△A1B1C1;(2)在DE上画出点P,使PB+PC最小;(3)求△ABC的面积.25.如图,AC=AD,∠BAC=∠BAD,点E在AB上.(1)你能找出对全等的三角形;(2)请写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26.如图a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匀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按图b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1)你认为图b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多少?(2)观察图b你能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之间的等量关系吗?代数式:(m+n)2,(m﹣n)2,mn(3)已知m+n=7,mn=6,求(m﹣n)2的值.27.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BAC=90°,∠1=∠2,CE⊥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CE=1,延长CE、BA交于点F.(1)求证:△ADB≌△AFC;(2)求BD的长度.28.在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某公司拟为灾区援建一所希望学校.公司经过调查了解:甲、乙两个工程队有能力承包建校工程,甲工程队单独完成建校工程的时间是乙工程队的1.5倍,甲、乙两队合作完成建校工程需要72天.(1)甲、乙两队单独完成建校工程各需多少天?(2)在施工过程中,该公司派一名技术人员在现场对施工质量进行全程监督,每天需要补助100元.若由甲工程队单独施工时平均每天的费用为0.8万元.现公司选择了乙工程队,要求其施工总费用不能超过甲工程队,则乙工程队单独施工时平均每天的费用最多为多少?。
精心整理2017年初二数学上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化简(﹣x )3(﹣x )2,结果正确的是()的 6.如图的七边形ABCDEFG 中,AB 、ED 的延长线相交于O 点.若图中∠1、∠2、∠3、∠4的外角的角度和为220°,则∠BOD 的度数为何?()A .40°B.45°C.50°D.60°7.将一矩形纸片沿一条直线剪成两个多边形,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之和不可能是()A.360°B.540°C.720°D.900°8.如图,一个瓶身为圆柱体的玻璃瓶内装有高a厘米的墨水,的取值范围是.12.如图,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的长是.13.已知:如图,△ABC中,BO,CO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过O点的直线分别交AB、AC于点D、E,且DE∥BC.若AB=6cm,AC=8cm,则△ADE的周长为.14.已知x2+y2=10,xy=2,则(x﹣y)2=.15.若a≠0,b≠0,且4a﹣3b=0,则的值为.16.观察给定的分式:,猜想并探索规律,那么第n个分式是.)2﹣的值.20.(6分)如图,已知∠A=∠D=90°,E、F在线段BC上,DE 与AF交于点O,且AB=CD,BE=CF.求证:Rt△ABF≌Rt△DCE.21.(6分)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B=∠C=90°,E是BC的中点,DE平分∠ADC,∠CED=35°,如图,则∠EAB是多少度?22.(7分)如图,已知:在△ABC中,∠C=∠ABC,BE⊥AC,△BDE 是正三角形.求∠C的度数.23.(7分)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M,交AC于N.跑点沿相同方向同时出发,经过25分钟哥哥追上了小明,并且比小明多跑了20圈,求:(1)哥哥速度是小明速度的多少倍?(2)哥哥追上小明时,小明跑了多少圈?28.(8分)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D是AB上一点,DE⊥BC,E是垂足,ED的延长线交CA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D=AF.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C10C..)2﹣=﹣4a2b2(a﹣2);(2)9(a+b)2﹣4(a﹣b)2,=[3(a+b)+2(a﹣b)][3(a+b)﹣2(a﹣b)],=(5a+b)(a+5b);(3)(x2+y2)2﹣4x2y2,=(x2+y2+2xy)(x2+y2﹣2xy),=(x+y)2(x﹣y)2.18.解:∵(a+b)2=25,(a﹣b)2=9,∴∠BAE=∠BAC=50°;(2)∵AD是边BC上的高,∴∠ADC=90°,∴在△ADC中,∠C=50°,∠C+∠DAC=90°,∴∠DAC=40°,由(1)知,∠BAE=∠CAE=50°,∴∠DAE=∠EAC﹣∠DAC=50°﹣40°=10°,即∠EAD=10°.20.如图,已知∠A=∠D=90°,E、F在线段BC上,DE与AF交于点E是是多少度?解:过点E作AD的垂线,垂足为F,∵∠DFE=∠C=90°,DE平分∠ADC,DE=DE,∴△DCE≌△DFE(AAS),∴∠DEC=∠DEF,EC=EF,又∵EC=EB,则EF=EB,且∠B=∠EFA=90°,AE=AE,∴△AFE≌△ABE(HL),∴∠FEA=∠BEA,又∵∠DEC+∠DEF+∠FEA+∠BEA=180°,是正∠BEC=90°;∴∠EBC+∠C=90°,即∠C﹣60°+∠C=90°解得∠C=75°.23.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M,交AC于N.(1)若∠ABC=70°,则∠MNA的度数是50°.(2)连接NB,若AB=8cm,△NBC的周长是14cm.①求BC的长;∴∠MNA=50°;故答案为50°.(2)①∵AN=BN,∴BN+CN=AN+CN=AC,∵AB=AC=8cm,∴BN+CN=8cm,∵△NBC的周长是14cm.∴BC=14﹣8=6cm.解:原式=﹣==.26.解方程:.解:方程两边都乘(x+2)(x﹣2),得:x(x+2)+2=(x+2)(x﹣2),即x2+2x+2=x2﹣4,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6,系数化为1得x=﹣3.经检验:x=﹣3是原方程的解.了所以,V1=2V2.答:哥哥速度是小明速度的2倍.(2)设小明跑了x圈,那么哥哥跑了2x圈.根据题意,得2x﹣x=20,解得,x=20.故经过了25分钟小明跑了20圈.28.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D是AB上一点,DE⊥BC,E 是垂足,ED的延长线交CA的延长线于点F,。
八年级数学 第1 页 共4 页2017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壶天中学199班八年级数学(试题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全卷共三道大题,26道小题.请考生将解答过程全部填(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8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下列各组数,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A .345,,B . 6810,,C .345,,D .51213,,3.直线42-=x y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A .(4,0)B .(0,4)C .(-4,0)D .(0,-4) 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B..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C .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D .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大课间活动在我市各校蓬勃开展,某班大课间活动抽查了20名学生每分钟跳绳次数,获得如下数据(单位:次):50,63,77,83,87,88,89,91,93,100,102,111,117,121,130,133,146,158,177,188.则跳绳次数在130~189这一组的频率是 A .0.1 B .0.2 C .0.3 D .0.7 6.已知点)1,93(a a M --在第三象限,且它的坐标是整数,则a 等于A .1B .2C .3D .07.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则这个多边形是A .五边形B .六边形C .七边形D .八边形8.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P 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运动路线是A →D →C →B →A ,设P 点经过的路线为x ,以点A 、P 、D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y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是二、填空题(本题8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2,0)A,点B在y轴的正方向上,如果△OAB的面积为4,则点B的坐标是.10.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D、BC上,且BE∥DF,若∠EBF=45°,则∠EDF的度数是__________.11.抽取某校学生的一个容量为150的样本,测得学生身高后,得到身高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上图,则在样本中学生身高位于160 cm至175 cm之间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__________.12.已知一次函数21y x=+经过点)5,(1xA,)2,(2xA,则1x和2x的大小关系是.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的两个端点坐标是(1,0)和(5,0),则此线段的中点P的坐标为.14.如图,在Rt△ABC中,∠C=90o,BD平分∠ABC交AC于点D,DE垂直平分AB,垂足为点E,则∠BAC= __________.15.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8,BD=6,OE⊥BC,垂足= .16的取值范围是.第10题图第11题图?10米八年级数学 第3 页 共4 页52025101530方式人数A B C D17.(18.(6中,点A 的坐标是(5,0),点B的坐标.19.(((求m20.(6以21 22.(组别 A B C D 处理方式 迅速离开马上救助 视情况而定只看热闹人数m30n5请根据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出统计表中的m 和n 的值;(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若该校有2000名学生,请据此估计该校学生采取“马上救助”方式的学生有多少人?BDCAxyABCO八年级数学 第4 页 共4 页23.(8分)如图,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DC ∥AB ,AD ⊥CD ,垂足为点D ,且CD =2,(1) 求AC 的长;(2) 求△ABC 的面积.24.(8分)如图,在ABCD Y 中,DE CE =,连接AE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且2AB BC =.求证:(1)△ADE ≌△FCE ; (2)CF CE =.25.(10分)王大爷和李大爷都喜欢晨炼. 某天李大爷从湘乡大桥出发,散步到东山大桥,王大爷沿相同的路线跑步.两人所走的路程y (千米)与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如下问题:(1)求李大爷每分钟走多少千米;(2)求王大爷所走的路程y (千米)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3)求王大爷出发多长时间后追上李大爷; (4)王大爷赶到终点时,李大爷距离终点还有多远?26.(10分) 如图,在Rt △ABC 中,∠B =90°,AC =60 cm ,∠A =60°,点D 从点C 出发沿CA 方向以4 cm /秒的速度向点A 匀速运动,同时点E 从点A 出发沿AB 方向以2 cm /秒的速度向点B 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 、E 运动的时间是t 秒(0<t ≤15).过点D 作DF ⊥BC 于点F ,连接DE ,EF . (1)求证:AE =DF ;(2) 四边形AEFD 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 t 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3)当t 为何值时,△DEF 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八年级数学 第5 页 共4 页2017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CDA CBAB 二、填空题9. (0,4) 10. 45︒11.5412. 12x x > 13. (3,0) 14. 30︒15. 12516. 3x >三、解答题17.设两树相聚的距离为x 米,由勾股定理得22210)410(=-+x ………………3分642=∴x8=∴x ………………5分答略………………6分18.过点C 作CD x ⊥轴、过点B 作BE x ⊥轴,垂足分别为点D 、E ,设点(,y)C x ,………………1分∵//CB x 轴,(6,4)B 4y ∴=………………3分 易证OCD ABE ∆≅∆………………5分1x OD AE OE OA ∴===-=(1,4)C ∴………………6分19.(1)把原点(0,0)代入3)12(-++=m x m y ,得03m =-,………………2分3m ∴=………………3分(2)根据题意,得012<+m …………………………………………5分21-<m八年级数学 第6 页 共4 页E所以当21-<m 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且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6分20.将AB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111C B A ∆时,点A 的坐标)3,2(-,变为1(1,3)A -,………………3分把111C B A ∆以y 轴为对称轴作轴反射,得到像222C B A ∆时,2A 的坐标为)31(,.…6分 (画图的也分两步计分) 21.∵BC AD //,∠BAD B ∠∴45︒=过点A 作BC AE ⊥ο45=∠=∠∴B BAE ∴ABCD S BC =⨯四边形22.(1)5 , 10 (2)如图 (3)2 000×305023.(1)过C 作CE ⊥AB ∵DC ∥AB ,AD ⊥CD ∵△ABC ∴CAB ∠60︒= ∴∵△ADC ∴24AC CD ==(2)由(1)2AE =CE =∴343242121=⨯⨯=⨯⨯=∆CE AB S ABC ..................6分 24.(1)20. 解:(1)∵□ABCD BC AD //∴,FCE D ∠=∠∴ (1)分在△ADE 和△FCE 中,八年级数学 第7 页 共4 页⎪⎩⎪⎨⎧∠=∠=∠=∠FEC AED CEDE FCE D ………………………………3分 ∴△ADE ≌△FCE (其他方法参照给分) ……………………………………4分 (2)∵△ADE ≌△FCE FC AD =∴ ,∵□ABCD ∴AD BC = AB CD = CF BC =∴∵2AB BC = ∴FC BC = ∴2AB CF = …………………6分 ∵2CD CE = …………………7分 ∴CF CE =…………………8分 (其他方法参照给分) 25.(1)214824=(千米/分) …………2分 (2)由已知,可设王大爷所走的路程y (千米)与时间x (分)之间的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把(12,0)、(24,2)代入得⎩⎨⎧=+=+224012b k b k ,解得⎪⎩⎪⎨⎧-==261b k ,∴解析式为126y x =-…………4分 (3)由(1)124y x =,∴⎪⎪⎩⎪⎪⎨⎧-==261241x y x y ,解得16x =, 16-12=4(分钟)答略.…………7分(4)由图上直接看出,王大爷到终点时,李大爷还走了24分钟,所以李大爷还要走124241=⨯(千米)答略.…………10分 (其它方法参照给分)26.(1)在△DFC 中,∠DFC =90°,∠C =30°,DC =4t ,∴DF =2t ,∵AE =2t ,∴AE =DF . …………2分 (2)能. …………3分理由如下:∵AB ⊥BC ,DF ⊥BC ,∴AE ∥DF .∵AE =DF ,∴四边形AEFD 为平行四边形,AE =AD =AC -DC =60-4t=2t.解得t=10, ∴当t=10秒时四边形AEFD 为菱形. …………6分(3)①当∠DEF=90°时,由(2)知EF∥AD,∴∠ADE=∠DEF=90°.∵∠A=60°,∴AD=12AE=t.又AD=60-4t,即60-4t=t.解得t=12. …………7分②当∠EDF=90°时,四边形EBFD为矩形,在Rt△AED中,∠A=60°,则∠ADE=30°,∴AD=2AE,即60-4t=4t,解得t=152.…………8分③若∠EFD=90°,则E与B重合,D与A重合,此种情况不存在,…………9分所以当t=152秒或12秒时,△DEF为直角三角形. …………10分八年级数学第8 页共4页。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八年级数学试题(人教版)亲爱的同学:寒假快要到了,祝贺你又完成了一个学期的学习,为了使你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过一个快乐、幸福的春节,请你认真思考、细心演算,尽情发挥,向一直关心你的人们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祝你成功! 亲爱的同学,请注意: ★ 本试卷满分150分; ★试时间120分钟; 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有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2.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 )(A )22)(b a -+ (B )mn m 2052- (C )22y x -- (D )92+-x3.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这个多边形边数是( ) A. 5条 B. 6条 C. 7条 D. 8条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D .C .B5.已知P (a ,3)和Q (4,b )关于x 轴对称,则(a+b )2016的值为 ( ) A. 1 B. -1 C. 72016 D. -72016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 A. 60° B. 120° C. 60°或150° D.60°或120°7.如图,直线l 外不重合的两点A 、B ,在直线l 上求作一点C ,使得AC+BC 的长度最短,作法为:①作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 ’;②连接AB ’,与直线l 相交于点C ,则点C 为所求作的点。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没有..运用到的知识或方法是 ( ) A: 转化思想B: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8.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 ( ) A.xa·x 3=(x 3)a B .xa·x 3=(x a )3C.(x a)4=(x 4)aD. x a· x a· xa=xa+39.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1x 1m --=2的解为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m>-1 B.m ≠-1 C.m>1 且m ≠-1 D.m>-1且m ≠110.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BAC =90°,直角∠EPF 的顶点P 是BC 的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 AE =CF ;② △EF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 S 四边形AEPF =S △ABC ; ④ 当∠EPF 在△ABC 内绕顶点P 旋转时 (点E 不与A 、B 重合),BE +CF =EF , 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二、细心填一填(本大题共有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 因式分解:a 3-ab 2= .12. 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 .2113.如图所示,已知△ABC 的周长是22,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于D ,且OD=3,则△ABC 的面积是 .14.已知a+b=-3,ab=1,则a 2+b 2=15.如图,点B 在AE 上,∠CAB=∠DAB ,要使△ABC ≌△ABD ,可补充的一个条件是: .(答案不唯一,写一个即可)16.要使4y 2+9是完全平方式,需添加一项,添加的项为 (写出一个答案即可)。
2017—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 年 级 数 学 试 卷注意事项:1.本卷共4页,共有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限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要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学校和班级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在答题卡所规定的方框内答题。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备选答案, 其中有且仅有个答案是正确的, 请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的答案代号涂黑.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2a a a =B .43a a a ÷=C .257()a a =D .222()ab a b -=-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线段B .角C .等腰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3.下列因式分解中,正确的是( )A .262(3)x x +=+B .29(9)(9)x x x -=-+C .221(2)1x x x x ++=++D .242(4)mx my m x y -=- 4.已知空气的单位体积质量是0.0012393/g cm ,则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为( ) A .31.23910-⨯ B .21.23910-⨯ C .20.123910-⨯ D .41.23910-⨯5.若235,34,3m n m n -==则的值是( )A .21B .20C . 254D .6 6.计算23211x x x---+得( ) A .1x -- B .1x -+ C .11x + D .11x- 7.如图,在△ABC 中,AB =AC ,过点A 作直线c ,点D ,E 在直线c 上,,3,5BAC BDA AEC BD EC ∠=∠=∠==,则DE 的长为( )A .6.5B .7C .7.5D .88.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1,1),在x 轴上确定一点P ,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 共有( )A .1个B .2个C .3 个D .4个 9.已知b c c a a b a b c +++==,则()()()abc a b b c c a +++的值是 ( ) A .1 B .-1 C .-1或18 D .1或18 10.在长方形ABCD 中,点E 是AD 中点,∠EBC 的平分线交CD 于F ,将△DEF 沿EF 折叠,点D 落在BE 上的点M 处,延长BC ,EF 交于点N ,则下列四个结论中:①DF =CF ; ②BF ⊥EN ; ③△BEN 是等边三角形;④3BEF DEF S S ∆∆=.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第10题图)(第7题图)二、填空题:(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当x =_________时,分式23122x x --的值为0. 12.分解因式22225x y x -得________________.13.在正数范围内定义一种运算“⊗”:11a b a b ⊗=+, 则方程(1)0x x ⊗+=的解为 . 14.如图, ABC △中, ∠C =90°,∠BAC =60°,AD 平分∠BAC ,已知AD =20cm ,则BC 的长为________ cm .15.如图,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2,过AB 边上一点P 作PE ⊥AC 于点E ,Q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取PA =CQ ,连接PQ ,交AC 于M ,则EM 的长为 .16.已知234221x A B x x x x +=----+,那么63A B -= .三、解答题(本题有9个小题,共72分)17.(本题满分6分)如图:已知AB =AD ,BC =DC . 求证:∠B =∠D .18.(本题满分6分)化简分式121()x x x x x--÷-,并选一个使分式有意义的x 值代入求值.19.(本题满分7分)东风服装店购进某种儿童套装,花了8000元,以每套120元的价格出售,很快售完.又以17600元购进了同种套装,数量是第一次的2倍,每件进价比第一次多了8元,服装店仍按每套120元出售,全部售完.问东风服装店在这次生意中赚了多少钱?20.(本题满分7分) 在元旦联欢会上,主持人让大家做一个猜数游戏,游戏规则是:观众每人心里想好一个除0以外的数,再按以下顺序计算:(1)把这个数加上2后平方;(2)然后再减去4;(3)再除以原来所想的那个数,得到一个商.最后把你所得到的商告诉主持人,主持人便立即知道你原来所想的数是多少,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21.(本题满分8分) 如图,在Rt △ABC 的斜边AB 上取两点D ,E ,使AD =AC ,BE =BC .(1)当∠B = 60°时,求∠DCE ;(2)当∠B 的度数发生变化时,∠DCE 的大小发生变化吗?如果变化,请说明如何变化;如果不变,请说明理由.(第15题图) (第14题图)(第21题图) (第17题图)22.(本题满分8分) 如图, 在四边形ABCD 中,∠A =∠C =45°,∠ADB =∠ABC =105°,求证:AB =CD .(提示:过点D 作DM ∥AB 交BC 于M ,设法证两三角形全等)23.(本题满分8分)把形如2ax bx c ++的二次三项式(或其一部分)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叫配方法.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完全平方公式的逆运用,即2222()a ab b a b ±+=±.如:22224(211)4(1)3x x x x x -+=-+-+=-+.所以将224x x -+配方的结果为2(1)3x -+.根据阅读材料解决下列问题:(1) 将264x x -+配方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2) 将224m mn n ++配方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3) 已知222224250a b c ab b c ++--++=,求a b c +-的值.24.(本题满分10分)如图①,在ABC △中,已知∠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EF ∥BC 交AB ,AC 于点E ,F .(1)写出EF 与BE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②,在ABC △中,∠ABC 的平分线BO 与ABC △的外角平分线CO 交于点O ,过点O 作EF ∥BC 交AB ,AC 于点E ,F .写出EF 与BE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第22题图)(第24题图②) (第24题图①)25.(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ABC 中,AC =BC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点E 为AB 上一点, 且∠EDB =∠B .(1) 如图①,若∠C =90°, 求证:AB =AC +CD ;(2) 如图②,若∠C =100°,求证:AB =AD +CD ..(第25题图①)(第25题图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