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2高二年级历史学科三月学习能力诊断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69.50 KB
- 文档页数:8
机密★启用前高二历史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高二历史(时间 120分钟满分 100分)考生注意: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是()A.资产阶级统治最早确立 B、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提供大量劳动力C.大量生产技术知识的积累 D、18世纪晚期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2、19世纪早期和中期,阻碍德国工业革命进程的最重要因素是()A.封建专制制度 B、政治局面四分五裂C.地理位置比较封闭 D、海外殖民地缺乏3、工业革命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对世界历史影响最深的是()A.创造了空前的财富 B、激化了社会矛盾C.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D、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地位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①发生于英国然后波及其他国家②科研成果很快转化为生产技术③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④技术进步主要源于实践经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5、美国工业革命比起法国工业革命优越的条件是()①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传统习惯势力少利于技术发明和推广②美国遭受战争破坏少,利于生产稳定发展③大量的外来移民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技术④西部领土扩张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和原料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在美国内战中,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的转折性战役是()A、纳西比战役B、萨拉托加战役C、萨尔瓦多战役D、葛底斯堡战役7、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没有和普鲁士发生过军事冲突的国家有()A.丹麦 B、英国 C、奥地利 D、法国8、19世纪80年代,国际工人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是()A.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B、英国宪章运动C.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D、第一国际成立9、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不包括()A.使用武力为前提 B、自上而下的改革C.推行土地所有权的变更 D、留有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10、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主要标志是()A.用机器制造机器 B、工业生产实现机械化C.手工工场基本消失 D、工业占主导地位11、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12、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了重要的通讯工具13、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了中国大门②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③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14、19世纪中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所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是()A.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B、推翻各国的封建统治C.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5、构成日本倒幕的主体是()A.新兴地主 B、新兴资产阶级 C、主张改革的西南诸藩的大名 D、中下级武士16、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说:“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
山东省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在周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陈兵示威,并“问鼎(周王权力的象征—引者注)小大轻重”。
这反映了当时周朝的政治形势是A . 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B . 王权强大,分封制确立C . 诸侯国内乱,相互兼并D . 王权衰弱,分封制破坏2. (2分) (2017高二下·三明期中) 汉代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并且离产地较远。
这说明汉代()A . 民间工商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B . 官营手工业从事一定的商品生产C . 墓葬中存在突破身份等级的趋象D . 官营手工业产品是皇帝私用和官府专用3. (2分)(2017·山东模拟) 《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这一制度()A . 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B . 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C . 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D . 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4. (2分)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其相似作用是()A . 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B . 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 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 .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5. (2分) (2016高一上·赣州月考) 高一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
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A . 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 . 唐太宗:“我用三省分割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25题,共75分)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①井田制的崩溃②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③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④出现了私人讲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A、黄宗羲、顾炎武、李贽B、王阳明、黄宗羲、王夫之C、黄宗羲、顾炎武、朱熹D、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3.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是A、中国B、日本C、印度D、埃及4.洋务运动的实质是A.引进西方技术和培养人才的运动B.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一场自救运动C.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5.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的论战,从本质上反映了A.维新思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B.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C.新思想、新学说的传播必然会遇到阻力D.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尖锐对立6.维新派的救国方案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资本主义B.实行君主立宪C.建立新式军队D.创办新式学校7.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运动B.青年学生追求民主、科学的运动C.学习西方的文化运动D.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8.“问题”与“主义”之间的实质,在于要不要:A.多研究一些具体问题 B.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C.谈论理想主义 D.用理想的主义解决根本问题9.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大体上依次经过A.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领域B.经济领域思想领域政治领域C.思想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D.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10.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主要是因为它:A、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权问题B、指明了革命对象和革命手段C、明确提出了暴力手段D、充分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11.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遵义会议B.“八七会议”C.中共“七大”D.七届二中全会12.第一次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写入党章的会议是A.中共“十六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八大”D.庐山会议1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①实事求是②群众路线③独立自主④勤俭建国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4.中共十三大,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指的是15.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东方红”I号发射成功C. “神舟”号飞船进太空D. “远望”I号航天测量船建成使用16.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A. 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B.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C. 他培育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D.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17.下面这张图片是属于哪项科技实验A. 原子弹爆炸实验B. 氢弹爆炸实验C. 北京正负对撞机研制实验D. 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实验18.智者学派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古代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B、雅典成为政治文化中心C、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D、许多思想家个人努力的结果19.人是万物的尺度,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A、神是不存在的,人是万物的主宰和中心B、由人所制定的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人的价值和尊严是至高无上的D、人都是平等的,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20.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共同主张有:A、神是不存在的,人是万物的主宰和中心B、强调人类理性,否定绝对权威C、“道德就是知识”D、热衷于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21.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是因为意大利①国家统一②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③经济繁荣④文化环境独特⑤人才济济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22.哥白尼“太阳中心说”:A.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B.确立了经典力学C.否定了《圣经》和上帝 D.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2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不包括:A、能量守恒定律B、细胞学说C、生物进化论D、元素放射性的发现24.被称为“电影艺术之父”的是A、卢米埃尔兄弟B、格里菲斯C、卓别林D、爱迪生25.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亿万观众。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高二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分卷I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
0分,共60分)1。
1。
下图中的文字是“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它代表的是在国际金融问题上进行协商与协作,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货币的稳定,协助成员国在经贸项目交易中建立多边支付制度的国际组织是A。
欧洲联盟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世界银行D。
世贸组织【答案】B【解析】由材料“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货币的稳定,协助成员国在经贸项目交易中建立多边支付制度的国际组织”并结合图片信息可知,所述应该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符合题意;A是区域经济集团组织,与材料所述不符;C世界银行主要是为促进发展向落后国家提供长期贷款,与材料不符;D是国际贸易组织,不是金融货币组织。
2。
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
驱除鞑虏 B。
创立民国C。
恢复中华 D。
平均地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民族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民权即“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三民主义3。
温家宝总理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都还不足。
我们愿意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走中国式的民主道路。
中国式的民主道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是()A。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3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一. 选择题(50个小题,1—40小题,每题1分,41—5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A.“于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东就国……”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宜慰司以达之。
”2.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宗法制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D.郡国并行制3.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4.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
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5.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 D.“公天下”转向“家天下”6.广东省新会县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
高二历史三月月考试卷高二历史三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孔子〝有教无类〞主张理解正确的是A.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勉强让别人去做B.对所有学生的教育,应该采取同样的方法C.认为不分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D.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有资格接受教育2.董仲舒的学说之所以受到汉武帝的推崇,主要是因为这一学说A.有利于加强民族经济文化交流B.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有利于儒家学派生存和发展D.有利于改变西汉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和人民生活艰难的状况3.明清之际,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批判,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思想家是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D.李贽4.被马克思称赞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的中国古代科学成就是A.火药 B.地动仪C.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D.圆周率的精确计算5.历史上的李白.杜甫被称为〝大李杜〞,而〝小李杜〞则是指A.李商隐.杜甫 B.李白.杜牧 C.李贺.杜牧D.李商隐.杜牧6.下列各项属于洋务派主张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D.〝民主君仆.主权在民〞7.有关《新青年》的史实正确的是①1915年创办,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②后来《新青年》从上海迁到北京③刊登最早比较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④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A.②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8.______思想._____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哪些会议上( )A.七大.十五大.十六大B.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五大C.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 D.八大.十三大.十四大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其最主要原因是A. 中国获得了真正独立B. 中国政府的重视C. 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D. 有利的国际环境10.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A. 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B.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C. 他培育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D.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11.欧洲历史上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思想上最重要的意义是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丑恶B.使古代希腊罗马的进步思想被当时的人们普遍接受C.使人们初步地摆脱了封建愚昧思想的束缚D.为后来的宗教改革奠定基础12.欧洲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是A.孟德斯鸠B.伏尔泰 C.卢梭D.康德13.在近代科学发展历史上,为经典力学奠定基础的伟大科学家是A.达·芬奇B.爱因斯坦C.伽利略D.牛顿14.被称为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的科学成果是①细胞学说②进化论③量子论的提出④能量守恒定律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15.工业革命历史上英国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能够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因而被称为A.新型蒸汽机 B.〝蒸汽时代〞的蒸汽机C.最伟大的蒸汽机D.〝万能蒸汽机〞16.世界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A.德国B.美国C.日本D.英国17.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A.现代主义美术大师B.印象画派的主要代表C.浪漫主义的杰出大师D.现实主义的伟大代表18.在当代的各项艺术中,与人类生活联系最密切,对人们影响最大的是A.音乐艺术B.电影艺术C.电视艺术 D.美术作品19.秦朝皇帝制度的核心是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20.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地方职能的健全B.思想控制的加强C.中国社会的进步D.君主专制的强化21.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2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主要是为了A.开辟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B.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解体,推动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C.清朝推行闭关政策,统治走向衰落,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日益落后D.林则徐严厉禁烟,打击鸦片交易,严重损害了英国的合法权益23.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24.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 C.光复会 D.中国国民党25.〝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八七会议26.〝八一〞建军节是为了纪念A.秋收起义B.南昌起义C.百色起义D.井冈山会师2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核心是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28.〝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是针对哪两者的关系制定的?A.祖国大陆与台湾B.中共与各民主党派C.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自治区D.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29.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C.西藏问题 D.澳门问题30.20世纪70年代的一位美国总统表示:〝如果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请问驱使他来中国的主要动力是A.对中国博大文化的敬仰B.急切打开中国的市场C.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D.美国民众的呼声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_.(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31.〝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不包括《乐》.( )32.〝枯藤老树错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该作品的体裁是诗.( )33.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34.新文化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复辟帝制.( )35.〝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36.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 )37.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此条款侵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38.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南京.(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亮相世界外交舞台是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40.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三.主观题(41题10分,42题9分,43题11分,共30分)41.______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______.______.〞(1)三次巨变形成了哪三大理论成果?三大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主要标志分别是什么?(4分)(2)三次巨变的作用是什么?(3分)(3)______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分)42.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图一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请回答:(1)图一是哪次战争后留下的战争残迹?制造悲剧的两个凶手是?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2) 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3分)(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3分)43.闻一多先生在上个世纪初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将澳门.香港.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孩子,盼望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香港和澳门在历史上曾经被哪两个国家侵占?(1分)我国解决港.澳问题的伟大构想是什么?(1分)(2)香港.澳门分别是什么时候回归的?(2分)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3)〝但悲不见九州同〞,统一台湾是党的四代领导人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标志是什么?(2分)(4)在党和政府及两岸人民的努力下,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我国政府仍然强调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是针对阻碍祖国统一的哪些势力?(2分)高二历史三月月考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ACDBCAA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CBCADBACA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AABABABBC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_.(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判断√_√_√__√√√三.非选择题(41题10分,42题9分,43题11分,共30分)41.(10分)(1)三民主义.______思想.______理论.(2分)民报的创刊.《新民主主义论》.南方谈话.(2分)(2)中国人民醒过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富起来了(3分)(3)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42.(9分)(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3分)(2)1896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割占台湾(3分)(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贡献巨大.中国国际地位提高.(3分)43.(11分)(1)英国.葡萄牙(各1分)一国两制(1分,或答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也可)(2)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各1分)意义:洗雪了国耻;开始港.澳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统一大业的胜利推进;标志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2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3)公开提出和平统一的方针(1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或答全国人大的呼吁)(1分)(4)〝汪辜会谈〞(1分)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或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势力(答对一点就给1分)。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3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卷I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
0分,共50分)1。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其共同点是(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2。
学者钱乘旦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宗教改革运动的直接后果并不是社会生活的世俗化。
恰恰相反,16、17世纪的欧洲正是由于新教的出现才使得宗教情绪变得更为强烈。
”其依据在于新教( )A.排斥世俗生活 B.对人的束缚更严苛C.主张信仰自由 D.加剧宗教信仰狂热3。
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4。
1861年改革规定,由村社管理农民,主要是为了( )A.约束农民按时完成各类赋役 B.加强政府对农民的控制C.把农民纳入地方贵族的控制 D.维护地主对农民的剥削5。
1989年美国修订的《道德改革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在任职前报告自己的财产状况,上任后还须按月申报。
……财产申报资料向社会公开,供大众查阅复印,以便接受社会监督。
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
该材料体现了启蒙思想的()A.社会契约 B.主权在民C.自由平等 D.反对私有制6。
观察下列图片,对于图片蕴涵的历史结论正确的是()A.两项重大发明都是生产实践经验的结果B.两项重大发明科学理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C.两项重大发明所体现的科技含量不同D.两项重大发明创造体现的过程是相同的7。
辽宁省高二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7高一下·武汉期中) 图9为出土的一套东周时期的“9鼎8簋”,按照当时的礼乐制度状况,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A . 周天子墓葬B . 诸侯国君墓葬C . 士大夫墓葬D . 士的墓葬2. (2分)(2019·黄石模拟) 下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对表所反映的情况的合理解释是()古国始封国都金地存灭始置州郡县时期莒少昊后赢姓国,周武王封之于莒。
莒县历夏商、周武王又封之于莒,战国时灭于楚。
秦因置(莒)县薛黄帝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侯。
滕州市东薛城历夏商西周,至战国灭于齐。
秦因置郡,西汉废郡为县。
鲁周武王封弟周公旦于阜曲阜市历西周春秋,战国为楚所灭。
西汉置县属鲁国,西晋始置郡。
单有虞氏舜帝师所封。
单县春秋时为鲁单父邑西汉因置单父县。
A . 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B . 秦汉郡县往往沿袭先秦古国国名C . 兼并战争严重破坏先秦文明D . 以郡统县的传统发端于秦汉时期3. (2分) (2019高一上·蚌埠期中) 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 . 派文臣做知州B . 设置参知政事C . 设置枢密使D . 三司使负责财政4. (2分)史载,太宗时,中书省的主要职掌是起草诏书、发号施令和参谋决策,决定大政方针。
门下省的主要职责则是审核下行的诏敕,审批百司奏抄,处理日常庶政。
一般政务由尚书各司商量决定后,上报到门下省。
小事门下省审查通过后报皇帝“上闻”,大事则奏报皇帝批准。
由此可见,唐太宗时()A . 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B . 行政效率明显提高C . 确立了分层决策的机制D . 君主专制受到制约5. (2分) (2016高一上·石河子月考) 有一个关于陶片放逐法的传说:一位不识字的农夫请人代写他觉得应该放逐的人的姓名,代写者问农夫要写谁的姓名,没想到农夫说出的正是代写者的姓名。
2021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之所以说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发展的必然,原因是A.贵族政治已成为雅典政治发展和政治进步的障碍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渐趋激烈C.雅典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并提出分享权利的要求2.恩格斯说:“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
”这针对的是梭伦A.实行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规定相应的政治权利的制度B.颁布“解负令”,解除债务和废除债务奴隶制C.创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四百人会议D.创立了陶片放逐法3.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艾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穷,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资格,当时他要想获得政治权利,下列哪种途径可行A.参军,争取立下战功B.经商致富C.收买人心,多拉选票D.接受教育,提高自身文化素质4. 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这表明商鞅实行A.农商皆本政策B.奖励耕战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D.中央集权政策5.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它产生的历史影响包括①进一步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②促进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的产生③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④使法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6. 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
”其中主要的体现是①“为井田开阡陌封疆”②重农抑商③法律严酷④在一定程度上剥削严重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7.北魏孝文帝改革直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改革措施是①俸禄制②均田制③三长制④租调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8.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9.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为改革的深入进行提供条件的是A.整顿吏治B.推行均田制C.迁都洛阳D.提倡与汉族通婚10.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显著,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有利于封建化B.有利于民族融合C.有利于统一黄河流域D.有利于对外贸易发展11. 北宋初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这从反面证明了A.分权、强兵弊端无穷B.政治改革要注意精兵简政C.加强中央集权弊大于利D.机构改革要量财力而行12.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③农户按户等的高下出资兴修水利④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3.王安石在讲学时,曾经给学生出了一道问题:“异时多兵矣,而不以兵多故费财;今民之壮者多去而为兵,而租赋尽于粮饷,然亦不足于兵。
1322高二年级历史学科三月学习能力诊断测试题(加一)考场号座位号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某位学者比较人类四大古文明时,提及其中两个文明基本上都是土生土长 地自行发展出来的,也都有自然天险屏障或地理上的偏安,让他们自成一个世界,为统一政权的出现提供有利养分。
学者所指称的两大文明最可能是:A.印度、埃及古文明B.两河、中国古文明C.埃及、中国古文明D.印度、两河古文明2.有学者说,如果世界历史结束于1820年,写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
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A.新航路开辟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3.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是 A.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君主专制 D.无产阶级专政4. A.1765年 B.1870年 C.1918年 D.1945年5.导致图1中B -C 段数量激增的历史因素包括 ①农村的“圈地运动” ②新型工厂制度的确立 ③新兴城市涌现 ④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如将此法置于新政内容示意图中,准确无误的位置是7.“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下列哪一思想家的思想与此观点最为相似A.卢梭B.孟德斯鸠C.伏尔泰D.洛克8.某位史家比较近代史上两种政治经济制度,指出:“‘乙主义’可算是因著‘甲主义’而产生的一种变态。
‘甲主义’提倡各种经济因素公平而自由的交换,是以个人的私利观作 主宰。
‘乙主义’则从专制体制出发,以政治力量强迫将民间经济组成集团,干预所有权与雇佣的关系。
”在上文中,“甲主义”、“乙主义”分别是指:A.封建主义、资本主义B.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C.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D.共产主义、新保守主义9.狄德罗在《呈给叶卡特琳娜二世的报告》中这样说道:“在这一片叫嚷声中,大家都认购该套书(《百科全书》),他们都想要这套书,而把作者毁掉。
”狄德罗所说的“大家”应该是A.封建势力B.资产阶级C.巴黎市民D.法国王室10.有种说法:“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以下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1.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通过具体史实呈现微言大义,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懼。
司马迁继承春秋学传统,作《史记》,是为中国史学的起源。
从《春秋》、《史记》以来,中国史学的主要功能如何?A.考据、求真B.求真、鉴戒C.鉴戒、陶冶D.陶冶、考据12.小陈是战国时代刚出社会的年轻人,他未来可能有哪些出路?①提供谋略,成为执政者得力的左右手 ②拜师学艺,成为铁匠 ③游学四方,成为学富五车的稷下学者 ④经营工商业,成为大商人 ⑤仿效貴族,成为垄断市场的官府商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图113.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政体相似。
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14.古代中国政治权力演变的规则是“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调往无事可做的部门)”,请问这种现象最早从何时开始?A.嬴政B.刘彻C.李世民D.朱元璋15.在“法”与“德”关系上,某位思想家主张先德后刑、先教后杀,认为有礼之法才是良法,无礼之法是恶法,“故非礼,是无法也”。
材料表明该思想家属于 A.道家 B.儒家C.法家D.墨家16.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诞生于西周的儒学成为统治思想17.《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刊物。
1835年刊登了如下内容:“英吉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商工,未知尽力竭力矣。
”当时,这一报道 A.显示近代西学东渐的开始 B.表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C.表明中国意识到中西差距 D.带给中国人新知和信息18.“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
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
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 C.民族工业发展需要原料 D.苏杭地区传统纺织业力量薄弱19.“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而清人戴震指出:“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礼杀人”。
这说明封建思想文化 A.都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 B.对社会的影响是消极的 C.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D.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20.太平军起事期间,英国驻华公使文翰于1853年4月抵达“天京”,东王杨秀清与其有书函往来。
江苏巡抚得讯后,为此深感紧张,也特别行文照会英、美两国领事。
以下是当时三方来往的书信资料:甲:希念两国通商和好已久,今商民被扰,贸易不通,希速发火轮来江剿击。
乙:尔远人顾为藩属,天下欢乐。
既忠心归顺,是以降旨尔头人及众兄弟,可随意来天京。
丙:来书言语无状,不能理会,中国即准吾通商,则无论何人,有损我商务,我国准以兵戈从事。
三段资料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A.乙、甲、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 21.以下是清朝以后中国人称呼西方人的几个说法:甲:“中国称‘鬼子’其实是龟兹的转音,只有通称西方之意。
” 乙:“以后各式公文,凡有关大英国臣民者,不得书‘夷’字。
” 丙:“茶叶大黄,外国所必需,中国不售,‘夷人’何以为生?” 它们出現的先后次序应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乙、甲、丙D.丙、乙、甲 22.下列各项中,属于图2所示战争的影响是 A.牛庄和天津开辟为通商口岸 B.俄国将东北南部权益转给日本 C.列强开始大规模在华输出资本 D.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工具23.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
”“当时会试举人集辇彀下者将及万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梁启超等人所请的是A.裁汰冗员B.裁撤旧军队C.废除八股取士D.设立京师大学堂24.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
”下列观点突破了张之洞主张的是 A .“师夷长技以自强”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忠信为甲胄,礼义为于橹” D .“一切要其大成,在变”25.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
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原意为吃禾苗的两种害虫,比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
”这段话 A.提出了救亡图存的要求 B.宣传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C.反映了社会契约的精神D.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26.孙中山曾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其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指的是 A.平等平均 B.民族平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27.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
他所指的“新希望”是A.利用义和团B.颁布明定国是诏C.预备立宪D.南北和谈28.史学家顾颉刚回忆他在北京大学上的课:“他(指胡适)来了,也不管以前的课业,重编讲义,……用《诗经》作时代的说明,丟开唐虞夏商,竟从周宣王以后讲起。
这一改,把我们一班人充满三皇、五帝的脑筋,骤然做一个重大的打击。
”请问顾颉刚在这段回忆中描述的,是他受到哪种思想的影响?A.周宣王以后,我国才有成熟文字的出現B.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C.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不具有史学研究价值D.国家状态从封邦建国始29.甲午战争失败后,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吁请修备储才折》中提出了“练陆军、练海军、造铁路、设枪炮厂、广开学堂、速讲商务、讲求工政、多派游历人员、预备巡幸之所”等九项措施。
这些措施①是清廷内部补救危局的全新纲领②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思潮的主流③反映了洋务活动对近代化有贡献④说明办洋务未因甲午战败而终结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0.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
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A.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B.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C.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D.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
这表明英国A.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干预B.一定程度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以度过经济危机C.通过经济手段增强英联邦政治向心力D.放弃贸易保护、加强国际合作实现经济的发展32.以下是两则有关罗马帝国时代的资料:资料甲:“罗马前期皇帝甚少主动采取影响全帝国的措施,通常于地方社群或个人要求后才作回应。
皇帝与人民的接触最主要的模式为‘要求与回应’。
”资料乙:公元112年小亚细亚总督普林尼写信向罗马帝国图拉真请示如何对待基督徒。
图拉真回复:“你处理基督徒的方式很正确;要规定一个普遍原则,成为处理这类事的标准是不可能的。
”比较两则材料,下列哪些说法较合理?①两者全无关联,甲谈罗马帝国皇权特性,乙则呈现帝国处理基督教的问题②两者角度不同,甲是整体地概论皇帝所为,乙是一则皇帝作为的具体例证③两者观点不同,甲说明罗马皇帝角色较为消极,乙凸显皇帝角色较为积极④两者可以印证,甲有关罗马皇帝的分析论点能从乙的具体实例中得到支持⑤两者可以对应,甲对皇帝角色的分析有助于理解乙中地方官和皇帝的关系A.①②B.④C.②④⑤D.②④33.观察1843这一现象造成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命脉D.中国棉纺织手工业已彻底破产34.有学者研究指出,“民国初年的政党犹如春草怒生,群起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