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过新年》微课程设计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2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过新年》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我国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感受新年音乐的欢快、热烈;(2)学会歌曲《过新年》,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多种方式,体验新年音乐的欢乐氛围;(2)运用集体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3)采用游戏、互动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3)通过音乐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过新年》(1)让学生学会歌曲《过新年》,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2)分析歌曲的结构,了解歌曲的演唱技巧;(3)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新年的喜庆氛围。
2.2 新年音乐欣赏(1)让学生聆听不同风格的新年音乐,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2)分析新年音乐的特点,了解新年的传统习俗;(3)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让学生学会歌曲《过新年》,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2)培养学生对新年音乐的欣赏能力,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3)通过音乐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2 教学难点:(1)歌曲《过新年》的旋律和节奏;(2)新年音乐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我国的传统节日,引发学生对新年的期待;(2)播放新年音乐,让学生感受新年的喜庆氛围。
4.2 教学歌曲《过新年》:(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过新年》,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2)学生跟唱歌曲,体会新年的欢乐;(3)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3 新年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不同风格的新年音乐,引导学生欣赏;(2)学生分享对新年音乐的感悟,交流欣赏心得;(3)教师总结新年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热爱传统节日。
二年级上册音乐课《过新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年的音乐文化和习俗,体验过新年的快乐氛围。
2. 学生能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过新年》。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过新年》。
2. 了解新年的习俗和文化。
3. 进行音乐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过新年》,了解新年的习俗和文化。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教材。
3. 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新年的习俗和文化。
1.2 引导学生谈论过新年时的快乐心情。
2. 学习歌曲(10分钟)2.1 教师播放歌曲《过新年》,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2.2 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唱。
2.3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进行讲解和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3. 实践活动(5分钟)3.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为歌曲《过新年》伴奏。
3.2 学生展示各自组的伴奏,全班一起演唱歌曲。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4.1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4.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延伸:1. 课后让学生回家和家人一起唱《过新年》,感受新年的快乐氛围。
2.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艺。
3. 引导学生关注其他节日的音乐文化,拓宽知识面。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演唱、伴奏和讨论等。
2. 评价学生对歌曲《过新年》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旋律和节奏。
3.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过新年》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过新年》教学设计授课年级:小学音乐二年级第三册课型:综合课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过新年》教材分析:《过新年》是一首曲调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它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音乐情绪活泼喜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孩子在过新年时的愉悦的心情,歌曲中一些模仿锣鼓声的“咚咚锵”的歌词更加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过新年》理解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歌声表达相应的情感。
2、3、4、正确选择并使用打击乐器,并能为歌曲作伴奏。
学习秧歌舞蹈基本动作并表演感受歌曲的民间音调特点。
通过本节课引导学生了解过新年时的风俗习惯,充分感受过新年热闹喜悦的气氛,并能从歌唱中体验和表现快乐。
教学重难点:歌曲的学唱及正确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鼓、锣、打击乐器(双响筒、三角铁)、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感受1、师:同学们今天真精神,看来心情不错,老师今天也非常高兴,要送给大家一份礼物,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吗?生:师: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图片)师: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这几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生:过年。
师:那大家喜欢过年吗?生:喜欢。
师:为什么?生:可以放烟花、放鞭炮。
贴春联。
穿新衣服。
拿红包。
看花灯、踩高跷、扭秧歌······师:奥,可以尽情的玩耍。
还能使我们学到一些文字的技巧。
可以变得更漂亮。
自己买学习用品。
各式各样的花灯(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入境体验感受音乐1、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说出了我们过年时的风俗,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些过年时喜庆场景的图片,下面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吧。
(播放《过新年》伴奏音乐,欣赏图片)生:观看中国过年的风俗(观看新年的幻灯图片,感受《过新年》音乐)2、师:同学们看,这张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呢?(敲锣打鼓)为了庆祝喜庆的节日,锣鼓队的人们还会用敲锣打鼓的方式来庆祝节日。
过新年-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应能够: - 学习唱《过新年》这首歌,了解节日习俗和文化; - 学习节拍和唱歌的基本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 提高团体协作和合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歌曲欣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歌,教师先放唱《过新年》这首歌,并让学生仔细倾听,在听歌之后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包括歌曲的节奏、旋律、节日习俗和文化等方面。
歌曲学唱教师对歌曲的歌词进行介绍,让学生能够理解唱歌的内容。
然后,教师分段逐一教唱,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每一句歌词,学生们随即跟着歌曲唱起来。
手鼓教学为了加强课程的趣味性和活动性,教师可以耐心地向学生介绍手鼓的基本知识,通过手把手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手鼓,在歌曲中演奏和节拍。
集体演唱当学生学会歌曲和手鼓技巧后,教师可以分组进行合唱。
每个小组表演完后,其他同学可以为他们鼓掌,根据表现的好坏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教学方法1.听唱法:通过听歌的方式提高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听觉记忆力。
2.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演练法: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唱歌和演奏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活动1.歌曲欣赏和小组讨论活动(10分钟);2.技能教学(20分钟);3.手鼓演练和集体演唱(20分钟);4.合唱表演和总结(10分钟)。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是否掌握了歌曲和手鼓的基本技能,能否正确演唱和演奏;2.考核学生对节日文化的理解和认识;3.考核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参考资料•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过新年》歌曲原唱•手鼓教学视频结语本节课程旨在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素质,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享受音乐和节日的魅力。
二年级上册音乐《过新年》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本课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结合新的教学理念、以新的教学大纲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游戏、比赛等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把快乐教学引入课堂之中,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的完成教学目标。
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学习《过新年》。
2、欣赏《晚会》。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模仿、比赛、争第一,但他们注意力容易转移,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应该以趣味性的游戏和灵活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来调动、保持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之想学、原学、爱学、乐学。
【教材分析】《过新年》是小学音乐第三册上的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
四二拍,五声C宫调式,一段体结构。
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锵”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稀奇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过新年》。
并结合律动表现歌曲的欢乐情绪。
2、认识并学习小堂鼓、小镲、小锣的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1、《过新年》歌曲的教学。
2、三种乐器的认识和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乐句。
【教学方法】聆听、感受、体验、交流、听唱、表演等教学法。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型】唱歌课。
一、组织教学师弹琴唱师生问好歌。
安定情绪。
二、欣赏《晚会》。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今天的教室好有过年的气氛呢!不如我们一起来开个音乐晚会,好吗?你们想参加吗?生:好啊!欣赏歌曲,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音乐情境,引起共鸣。
2、带问题聆听歌曲《晚会》。
过新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过新年》理解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歌声表达相应的情感。
2.正确选择并使用打击乐器,并能为歌曲作伴奏。
3.学习两个舞蹈基本动作并表演感受歌曲的民间音调特点。
4.通过本节课引导学生了解过新年时的风俗习惯,充分感受过新年热闹喜悦的气氛,并能从歌唱中体验和表现快乐。
教学重难点: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唱”会歌曲,在熟练演唱的基础上,正确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从歌曲及各种活动中体验和感悟过年的欢乐气氛。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锣、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律动二、情境导入,初步感受1师:同学们,听着音乐看到这些图片,你能想到一个什么节日?生:过年2.师:过年时人们都喜欢干什么呢?生:剪窗花放鞭炮3.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在老师的家乡,过年的时候还喜欢舞龙舞狮子,敲锣打鼓来庆祝新年你们见过吗?4.师:那说到敲锣打鼓,你来猜一下老师这个动作是在干什么?生:打鼓、敲锣5.师:同学们看红红的灯笼装点了我们的节日,热闹的锣鼓声里面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歌曲,咱们赶紧来听一听。
三、创设意境,初步感知1师:听了这首歌曲,你的心情怎么样?生:高兴快乐。
师:现在请同学们们伸出你们的小手,我们一起来给歌曲加上好听的伴奏,注意42拍的强弱规律以及歌曲的速度。
2.师:歌曲听完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有一句歌词反复出现了好多次?生:咚咚锵。
师:咚咚锵的歌词一共出现了几次?他们的节奏是一样的吗?3.师:现在听老师来演唱一遍,在老师唱的过程中你来听一听咚咚锵的歌词一共出现了儿次?你(谁)能来唱一唱吗?三、深入体验,学唱歌曲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拍拍他们的节奏,咚的时候拍腿,锵的时候拍手,连在一起是这样的。
2.一边听歌曲一边加上咚咚锵的伴奏呢?XXXXIXOI咚咚咚咚锵XX1XXX1咚锵咚咚锵xx∣xxo∣xx∣xo∣咚锵咚锵咚咚锵3.学唱歌词,师生接龙唱4.处理歌曲,讲解四分休止符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三、加入锣鼓,表现歌曲1师:我看刚才有的同学唱的时候一边唱还一边做强锣打鼓的动作你能来试一试吗,生:能!2.师:你知道咚咚锵的声音是什么乐器发出来的吗?生:咚咚是鼓锵是锣师,哦原来大家都知道,那锣鼓你们见过吗?3.介绍锣鼓,教授演奏方法。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过新年》教案一、课程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新年文化,尊敬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2.学习本曲的歌词和节奏,能够正确演唱《过新年》。
3.学习自我欣赏、欣赏他人的音乐,培养学生头脑中的音乐形象。
4.能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在活动中发扬合作、团结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师录制好本曲的音乐作为教学素材。
2.音响设备、投影仪等。
3.准备有关于中国新年文化的图片、视频等。
4.备好乐器,如铃铛、唢呐等。
三、教学内容1. 引入打开教学PPT,展示有关于中国新年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新年。
2. 学习歌词播放《过新年》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学唱本曲歌词。
“新年新年好,过年过年好哥哥姐姐好,妹妹弟弟好大家都是过年来,吃了吃了好啊”反复练唱,让学生掌握歌词和节奏。
3. 听音乐,感受节奏播放音乐《过新年》,请学生跟随节奏拍手,听完后回答教师的提问:“这首歌有怎样的节奏?”请学生回答,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节奏,了解音乐的节奏感。
4. 乐器演奏采用古筝和唢呐的合奏,增加本曲的节奏感。
请学生感受乐器旋律,并和乐器声合唱《过新年》。
在曲子最后,教师拍手唤醒学生,结束本曲的演奏。
5. 表演练习让小组展示一段表演与伴奏,表达过新年的欢乐氛围和中国的传统新年文化。
展示后让同学们对其进行欣赏和评价,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6. 课堂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
请学生讲述今天学到的内容和经历,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唱一遍《过新年》,复习当天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听说结合3.形象教学法4.交互式教学法五、教学重点1.歌曲的歌词和唱法。
2.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3.增强热爱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六、教学拓展1.谈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等。
2.观赏经典的民族舞蹈。
3.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如京剧等。
七、教学过程反思1.此教案重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过新年》教学设计(演唱课)一、教材分析《过新年》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拍,五声宫调式,歌曲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锵”反复出现,形象生动的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歌曲是由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结构规整,多为重复旋律,音区为。
《过新年》中出现了五次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使歌曲情绪更为热烈,用锣鼓镲在衬词处伴奏,烘托了过新年时喜悦的场面。
二、教学目标能高兴地、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孩子们喜气洋洋过年的气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唱好歌曲。
(二)教学难点1.和节奏的准确演唱。
四、教学过程(一)回顾过年的情景过渡语:快过年了,我们是怎样迎接新年的呢?(放鞭炮、贴对联、穿新衣、拜年、看春晚等等。
)(二)学习歌曲1.聆听歌曲过渡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跟新年有关的歌曲,你知道歌曲的名字吗?请你说说歌曲的情绪和速度,你听出歌曲中出现什么打击乐器的声音了吗?活动:播放歌曲范唱你听出来了吗?这首歌曲叫《过新年》,速度是中速、情绪是欢快地,歌曲中出现了锣鼓镲的声音,表现了孩子们迎接新年的高兴心情。
2.学习歌曲(1)读歌词过渡语:请你和我读读歌词,这样我们在学唱就更容易些。
活动:朗读歌词(2)学唱歌曲①再次聆听歌曲过渡语:我们再听一遍歌曲是怎样演唱的。
(播放范唱音频)②分句学唱歌曲过渡语:下面就请你和我来学习。
活动:教师用示范的方法教授歌曲。
提醒:前两句结尾一个向上66 66 6,一个向下2222 2。
三、四句的歌词是一字一音,要口齿清晰的演唱。
五句第一个音是最高音,注意音准。
六句中间有空拍,要停顿。
③跟音乐演唱歌曲我们已经学会了歌曲,试着随伴奏音乐演唱一遍吧。
活动:播放歌曲伴奏音频(三)了解锣鼓镲1.观察锣鼓镲的演奏姿势过渡语:我们知道在歌曲中为了表现过年的热闹气氛,用锣鼓镲为歌曲进行了伴奏。
你看锣鼓镲的演奏姿势是这样的。
鼓:双锤轮流演奏,敲击鼓心锣:用锣锤敲打锣的中心镲:两面镲正面对敲(平击)2.感受歌曲中打击乐的声响过渡语:刚才的歌曲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这些打击乐器?(在咚咚锵处)咱们来听听。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过新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过新年》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欢快,歌词描绘了新年时的热闹场景,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
歌曲共四乐句,每乐句四小节,节奏简单,旋律起伏不大,便于学生掌握。
本节课通过学习《过新年》,让学生感受新年的气氛,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对音乐课程充满兴趣。
但从音乐基础来看,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旋律等方面尚有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巩固。
此外,学生对新年的认识和体验各有不同,可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新年故事,增进课堂互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过新年》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体验新年的气氛,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4.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把握。
2.重点:歌曲《过新年》的学唱和表演。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新年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年的气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新年故事,增强课堂活力。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
4.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和旋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新年氛围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
2.教学乐器:准备打击乐器,如锣鼓、铃鼓等。
3.教学音频:准备《过新年》歌曲的音频文件。
4.教学道具:准备红色灯笼、对联等新年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新年歌曲,如《恭喜恭喜》,调动课堂气氛。
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新年是什么样的吗?新年的习俗有哪些?”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新年的认识和体验。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过新年》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新年的气氛。
同时,展示课件中的新年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