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79.89 KB
- 文档页数:12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77年前发生在时为中国首都南京的一场人间惨剧,至今犹如楔子..般嵌在中国人心中,泣血不止。
自1937年12月13日起,长达6周的时间里,在这座被战火蹂躏成残垣断壁的六朝古都中,30多万中国军民惨遭日本军队杀害。
77年后的12月13日,中国将迎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这是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用立法形式确定的三个国家级纪念日之一,另两个分别是9月3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0日的中国烈士纪念日。
与后两者不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的是放下武器的罹难..被俘军人、手无寸铁的惨死无辜平民。
他们的境遇更能让人直视文明与野蛮的较量、国家贫弱与家园沦落的联系、集体无意识顺从的悲哀、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的可贵。
时至今日,国际社会仍无法彻底阻止战争行为,但通过举国公祭大屠杀死难者这一国家仪式,将真相昭示..天下,旨在唤醒人类内心良知,防止类似悲剧再次上演。
人类文明的守护需要全世界共同而不懈地努力,但毁坏却只要一念善恶的转变、一面制度性防备之墙的倒塌。
不幸的是,当今世界上仍有个别国家在向着战争的危险边缘滑去。
日本,这个南京大屠杀的责任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之一,不仅未能深刻反省战争罪责,反而逆历史潮流而动,在国内纵容右翼势力,在国际上美化战争恶行,甚至搅动地区不安定因素、制造紧张局势。
无论是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量,还是基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责任,中国都不会坐视“恶之花”在东洋的滋长,世界也不该短视于一时之利益交换而一味绥靖..。
对于日本右翼祭奠靖国神社战犯、否认“慰安妇”、修改“和平宪法”的种种行为,埋骨于南京城下的30多万冤魂不答应,被卷入战争的亚洲各国不答应,珍视和平、存有良知的世界人民亦不会答应。
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让当今中国人照见当年战争初期国家的积贫积弱....,意识到国家只有富强统一才能抵御外侮强敌,民众只有爱国血性方能团结保家。
人教版2019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一)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45分,第二卷105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第二卷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I卷(共45分)一、选择题(21分,每小题3分)1、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监(jiàn)生咀(jú)嚼朱拓(tuò)悚(sǒng)然B.两颊(xiá)新正(zhēng)怂(sǒng)恿奔(bèn)头C.炮(páo)烙间(jiàn)或吮(shǔn)吸窈(yǎo)陷D.涎(xián)皮莞(wǎn)尔晌(xiǎng)午凫(fú)水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警戒歪风邪气围剿群贤必至B.放肆九宵云外悲悯聚精汇神C.泅水悠然自得惦记谈笑风生D.埋怨铜墙铁壁荼毒残羹冷灸3.加点字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喁喁..(秦时对百姓的尊称)..私语(形容低声细语)以愚黔首B.百无聊赖....(精神上没有依托,非常无聊)金城..(坚固的城墙)千里C.少不更.(经历)事拱手..(两手相合,形容毫不费力)而取西河之外D.沸.(象沸水一样)反盈天并吞八荒..(天下)之心4.依次填在下列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只是我得跟您预先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②女人们却不独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③别里科夫心慌意乱,匆匆忙忙地穿大衣,脸上带着恐怖的。
A.申明以致宽恕神色B.申明以至宽容神情C.声明以致宽恕神情D.声明以至宽容神色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准确的一项是A.中国高等教育考察团在英国逗留期间,参观了伦敦、曼彻斯特……等城市的一些大学和科研机关。
B.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通州区2019- -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2020年7月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且距离第二近的行星,因此成为目前除地球以外人类研究程度最高的行星,人类用空间探测器对火星进行探测的历史几乎贯穿整个人类航天史。
探测火星对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变,了解火星的气候、地质和资源,为今后在其上建立人类第二个家园做准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探测火星的方式与探测月球的方式基本相似,包括环绕探测、着陆探测、巡视探测、采样返回探测、载人登陆探测等五种。
其中采用环绕探测方式可以对火星进行普查;采用着陆探测和巡视探测方式可以对火星进行区城性详查;采用采样返回探测和载人登陆探测方式可以对火星进行区域性精查。
探测方式按前后顺序来说技术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先进行环绕探测。
然后进行着陆探测、巡视探测、采样返回探测,最终进行载人登陆探测。
目前,人类在探月的历程中,这五种探测方式都采用过,但每次发射基本上只采用其中的一两种探测方式。
与月球探测相比,由于火星距地球的距离比月球距地球的距离遙远得多,探测火星的难度也比探测月球的难度大得多,因此,至今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只采用过环绕探测、着陆探测、巡视探测方式。
我国将在2020年首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并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项探测任务。
起点很高,同时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我国火星探测无论在巡视器上,还是轨道器上都有很多不同的有效载荷,可实现各种科学目标。
我国很早就开展了相关研究2016年6月初样方案就完成了,所以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它当然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情结合。
如果片面追求自然,花、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
感动不了自己,更感动不了别人。
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四句诗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象,却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友情。
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
山水画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
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达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是很明确的。
无论写诗还是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毛泽东《沁园春·雪》开头两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山水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
拿画松树来说,在山水画家看来,早晨八点钟或中午十二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
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画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
一位画家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加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2小题,总分60分)1.(4分)“茶之初,姓本蜀”,四川是中华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在古代承担着茶叶入藏和藏马入川的重任。
“山间铃响茶香来”,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川藏“茶马互市”的景象。
对于嗜茶者,莫不以春茶为贵,四川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同纬度春茶上市最早的地区。
据此回答1~2题:1.历史上川藏“茶马古道”兴起主要是因为A.距离较近,市场互补性强 B.位置优越,交通发展便利C.文化相似,民间交流密切 D.需求较大,沿线资源丰富2.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四川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是A.云随山势湿气凝,春雨早来滋碧霞 B.雪山水秀润天府,宝盆地沃生龙芽C.秦巴山高作屏障,天暖春早上新茶 D.春风早来云雾散,昼暖夜寒育云华2.(6分)莱茵河是流经西欧的一条国际性河流,全长1320公里,是欧洲西部第一长河,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是世界最繁忙的河流航道之一。
流域内乳畜业发达,下图为莱茵河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莱茵河主要补给来源是()A.地下水B.冰川融水C.雨水 D.季节性融雪4.莱茵河下游航运繁忙的主要原因有()①流量季节变化大②水流平稳③流经地区经济发达④流域内粮食运量大A.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②③④5.莱茵河结冰期较同纬其它地区均较短的原因是()A.该区域经济发达,工业排放热水较多B.沿岸暖流流经,水温较高C.受来自热带地区的暖湿西南季风的影响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3.(6分)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下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据此完成6~8题。
6.下列描述中不符合黄麻产区特点的是A.全年高温,6—10月为雨季 B.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C.河流中下游洪涝多发 D.受热带气旋影响小7.黄麻商船走海运到我国多选择在6月,忌讳在8—10月这段时间回国,这主要是为了A.避开雨季B.避开大风浪期C.借助洋流D.借助风力8.与甲城同属于世界著名纺织工业中心的城市是A.班加罗尔B.马尼拉 C.孟买 D.吉隆坡4.(4分)巴伦西亚位于地中海沿岸,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有着“地中海的明珠”的美誉。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9分)(一)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24东北三省高三模拟试题)《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周苇风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因为口吃,不喜言谈。
曾数次上书进谏韩王,却不被采納。
但他的文章传入秦国后大受欢迎,秦王甚至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史记》中,韩非与老子合传,同传中还有庄子和申不害。
庄子和老子是道家人物,韩非和申不害为法家人物。
司马迁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黄老学派形成于战国时期,最初流行于齐国稷下学宫。
它既讲道德又主刑名,既尚无为又崇法治,既以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又强调“道生法”,要求統治者“虛静謹听,以法为符”。
作为儒家学派的一员,荀子曾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思想难免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
他醒悟地相识到,礼的施行无法完全依靠“克己”来实现。
于是,便提出了礼法并举的思想。
理解了这个学术背景,司马迁说韩非“其归本于黄老”也就不惊奇了。
《韩非子》有《解老》《喻老》两篇,顾名思义是解读《老子》的专著。
从这个角度来看,韩非可以说是早期探讨《老子》的专家。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客观自然規律。
韩非接受了老子对道的阐述,承认道确定宇宙万物的演化。
同时,老子认为道具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对此,韩非则进一步发挥,强调道是改变的,天地也是改变的,人也在不断改变中,整个社会都在改变。
由此,治理社会的方式和方法自然也应当改变。
但是,韩非也特别重视道的稳定性。
道的稳定性在现实中表现为法。
法是依道建立起来的,人人必需遵守,不能随意更改。
《老子》曰:“柔弱胜刚毅。
鱼不行脱于渊,国之利器不行以示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这一思想到了申不害和韩非手里,则发展为以权术驾群臣,也就是术。
韩非对以进为退、暗藏杀机及权谋的运用,可以说是津津乐道。
绝密★启用前|学科网试题命制中心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统编版2019)03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评卷人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三方评估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数据是评估的基础,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给政府提供精准扶贫的数据管理、可视化分析和可视化预测,而且也可拓展第三方评估扶贫数据来源渠道,丰富数据内容,为评估结果提供多维度的数据支撑。
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应改变以往单纯将贫困户和村干部作为访谈主体的方式,将访谈对象扩展至引导员、非抽样村民、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和部分企业的相关人员,同时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挖掘算法功能,归纳不同访谈主体之间的联系,构建多样化的数据模型,拓展数据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还可借助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扶贫业务部门的数据,结合多方数据作出精准评判。
比如通过社保部门的医疗报销记录和教育部门的教育帮扶记录等数据资源的交互,第三方可获取贫困户医疗救助和教育帮扶内容,此种方式既可核实对贫困人口访谈信息的准确程度,又可实现基础数据对扶贫进程的动态监管,为第三方评估政府扶贫成效提供数据证明。
第三方评估应当集合所收集的数据,构建随贫困人口不同阶段而变化的动态数据库,保证数据的时效性。
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排列组合不同名义的数据,通过可视化分析手段,深度挖掘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表象看到本质联系,把握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并做出直观的科学评价。
例如在医疗帮扶中,结合乡村医生入户走访和社保部门医疗费用报销统计数据测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潜在农户的数量,为第三方评估政府医疗帮扶工作提供事实证明。
四川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高三上·佳木斯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修身”,他主张并践行的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成为儒家对后世的遗嘱。
只要是中国人,即使不通文墨,甚至,也乐于被人称为君子,而绝不愿意被人看作小人。
由此,儒家的遗嘱,也就变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主要遗嘱。
其实,孔子完整的人生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一辈子下来,不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自己没有达到,而且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十余年奔走于一个个政治集团之间,并无成效。
回来一看,亲人的离世使“齐家”也成了一种自嘲。
最后,他唯一能抓住的,只有修身。
因此,他真正实践了、可让别人信赖的结论,也只有这一条。
(),没想到,竟变成了终点。
不错,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永恒的终点。
因为与人人有关,所以能够代代感应,成为有效遗嘱。
做君子、不做小人,这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它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然后,产生对的向往。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身”、锻铸人格的过程,而“即时打造、批量生产”的“君子”,肯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目不识丁择善而从高山仰止名不副实B . 不学无术择善而从高山景行盛名难副C . 不学无术见贤思齐高山仰止盛名难副D . 目不识丁见贤思齐高山景行名不副实(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只是自己没有做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B .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成,别人听着也等于对牛弹琴。
C .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D .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只是别人听着等于对牛弹琴,自己也没有做到。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修身”本是他规划的起点B . 他规划的起点本来是“修身”C . 作为他规划的起点的“修身”D . “修身”作为他规划的起点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短文阅读“意象符号”说与“语言艺术”说之差异吴晓诗歌意象与普通日常语言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统编版2019)02语文·全解全析1.D【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这种联系和差异在古代尤为突出”错误。
依据“‘天下观’和‘疆域观’这两个概念虽然存在差异,但有着内在的联系,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可知,原文只说二者的内在联系在“中国”古代比较突出;B.“居于‘禹迹’之内的人们宣称……”错误。
原文的表述是“禹之迹,就是大禹治理过的地方,是文明之区,有别于蛮夷之地。
在人们用大禹的名义说明自己的地方时,已经包含了华夷两分的意义,夷狄均在禹迹之外,而宣称居于‘禹迹’之内,则成为华夏人地理认同的重要方式”,此处并非居于“禹迹”之内的人们宣称的观点;C.“‘中国’‘京师’‘四方’‘诸夏’等大略相当于‘华’‘华夏’的空间范围”错误。
原文的表述是“中国之文,与四方相对”“若以中国对四夷,则诸夏亦为中国”,可见“中国”“京师”“四方”“诸夏”不尽相同。
故选D。
2.B【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王朝可通过各种方式对一无所知的‘蛮夷’世界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管理”错误。
原文的表述是“‘蛮夷’世界也是存在层次的,其中一些是与‘华’在地理空间或者文化、经济上有着直接接触或者往来的,而另外一些则几乎毫无往来,对于‘华’来说只是道听途说,甚至一无所知”,可见王朝无法对一无所知的“蛮夷”世界进行管理。
故选B。
3.B【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词语含义的能力。
依据“中国古代相应形成‘王者无外’的政治观念,而其所标榜的国际秩序,相应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没有边界的‘天下秩序’。
中国古代的中原王朝一直未将统治视野局限于‘中国’,也就是目前我们所理解的中国本土,而是以中国本土为核心,观照普天之下”可知,“王者无外”含有君王“观照普天之下”的意思。
ACD均符合,而“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的意思是:所谓的征伐,是上级征伐下级,相对的诸侯国是不能相互征伐的。
2019学年湖北黄香高中等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
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
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
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
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
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
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二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回归东方生态文化的经典价值王岳川当今世界正在兴起一种“回归经典”的文化大潮。
人文学者应该在回归经典中“守正创新”,在“物质现代化”进程中开始实现“精神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必须从本民族高度向人类共同高度出发,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
中国文化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即思想文化、艺术文化、实用文化。
思想文化主要是儒道佛三家。
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佛家文化主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
除思想文化以外,还有以琴棋书画为主的艺术文化和节日民间文化。
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内容表现为思想文化。
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命脉,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幽眇境界和自由精神。
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建立自己的形象和本质,相反,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本真精神,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
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分别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三个维度。
儒家强调的是“和谐之境”,道家强调的是“妙道之境”,佛家强调的是“慈悲之境”。
和谐、妙道、慈悲是三家的最高境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一种中庸平和、辩证宽容、知足常乐、幽默圆熟的多元特性。
文化是不止息的精神生态创造过程,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构成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氛围,一个具有宇宙论、生死论、功利观、意义论的东方价值整体。
中国文化逐渐世界化正在成为可能。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西方现代性扩张导致的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浪潮,已经被百年历史证明不是东方的福音,而是人类单面化和异化的开始。
人类遭遇的问题,核大战也罢,资源耗尽也罢,环境污染也罢,沙漠化也罢,海啸也罢,都告诉人们一个事实,现代性到了极度膨胀的程度就会反过来毁灭人类。
现代性为人们承诺美好生活的同时,又带给人们太多的生态灾难: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精神生态危机、文化生态危机,它使得森林毁灭、水土流失、河海污染、物种退化、精神失落、道德沦丧、心态失衡,形成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大灾场。
人类的精神生态遭遇到空前的危机。
在欧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导引下,无论是亚洲还是非洲都正在走向“理论翻新时代”和“肉体体验时代”。
于是,升级、突破、扩展、肉身感、消费主义就成为这代人的精神轨迹。
当代人成为从旧的“经验时代”蜕变出来又仰望着“理论时代”的中间人,他们从生活话语方式、日常行为模式和当下时尚态度中,将生活娱乐化、文化流行化、生命肉身化、精神平面化。
这些因素在一种“新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当代人的想象、城市的色彩和气质、周边的环境和思维的演变。
面对精神生态失衡的消费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哲人们提倡具有文化生态意义的“重回乡土、感受生命大地”的精神复归方式。
东方差异性文化使得西方一流思想家开始了对“东方”的全新关注。
如果我们什么都“拿来”而不“输出”的话,东西方文化就会出现文化生态失衡问题。
可以认为,西方正在吸收东方文化精神而从事人类文化的新整合。
换言之,新世纪西方知识界将目光转向东方,必将给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社科认识模式以新思维,并将给被西方中心主义边缘化的东方知识界带来重新估价一切价值的勇气和重新寻求人类未来文化新价值的文化契机。
(选自2010年6月16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1.关于“中国文化”,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没有中国文化坚持拿来与输出的自主创新,中国就难以实现现代化。
B. 中国文化的精神命脉是思想文化,它主要由儒、道、佛三种文化构成。
C. 中国文化是一个具有多元性的东方价值整体,并且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D. 中国文化虽然已经世界化,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全盘西化”浪潮的冲击。
2.下列就西方现代性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西方现代性扩张导致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的浪潮,使人类开始单面化和异化。
B. 受欧美现代性、后现代性影响,亚洲和非洲人的精神生态遭遇空前的危机。
C. 西方现代性可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但也可能给人类带来毁灭的危险。
D. 全盘西化并没有给东方带来福音,这使得西方一流思想家将目光转向东方。
3.下列理解和判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A. 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本真精神,因此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谐之境”。
B. 当代人已经从旧的“经验时代”走出,走进新的“理论时代”,走上具有文化生态意义的精神复归。
C. 设立孔子学院就是一种文化“输出”的自主创新,能给西方中心主义以新思维。
D. 孔子学院的设立一定能促使人类文化融合,避免文化生态失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父亲的“野”孩子冰心(1)我坐在院里,仪从门外进来,悄悄地和我说:“你睡了以后,叔叔骑马去了,是那匹好的白马……”我连忙问:“在哪里?”他说:“在山下呢,你去了,可不许说是我告诉的。
”我站起来便走。
仪自己笑着,走到书室里去了。
(2)出门便听见涛声,新雨初过,天上还是轻阴。
曲折平坦的大道,直斜到山下,既跑了就不能停足,只身不由己地往下走。
转过高岗,已望见父亲在平野上往来驰骋。
这时听得乳娘在后面追着,唤,“慢慢地走!看道滑掉在谷里!”我不能回头,索性不理她。
我只不住地唤着父亲,乳娘又不住地唤着我。
(3)父亲已听见了,回身立马不动。
到了平地上,看见董自己远远地立在树下。
我笑着走到父亲马前,父亲凝视着我,用鞭子微微地击我的头,说:“睡好好的,又出来做什么!”我不答,只举着两手笑说:“我也上去!”父亲只得下来,马不住地在场上打转,父亲用力牵住了,扶我骑上。
董便过来挽着辔头,缓缓地走了。
抬头一看,乳娘本站在岗上望着我,这时才转身下去。
(4)我和董说:“你放了手,让我自己跑几周!”董笑说:“这马野得很,姑娘管不住,我快些走就得了。
”渐渐地走快了,只听得耳旁海风,只觉得心中虚凉,只不住地笑,笑里带着欢喜与恐怖。
(5)父亲在旁边说:“好了,再走要头晕了!”说着便走过来。
我撩开脸上的短发,双手扶着鞍子,笑对父亲说:“我再学骑十年的马,就可以从军去了,像父亲一般,做勇敢的军人!”父亲微笑不答。
(6)马上看了海面的黄昏——董在前牵着,父亲在旁扶着。
晚风里上了山,直到门前。
母亲和仪,还有许多人,都到马前来接我。
当我连蹦带跳地从屋外跑出来的时候,母亲总是笑骂着说:“看你的脸都晒‘熟’了!一个女孩子这么‘野’,大了怎么办?”跟在我后面的父亲就会笑着回答:“你的孩子,大了还会野吗?”这时,母亲脸上的笑,是无可奈何的笑,而父亲脸上的笑,却是得意的笑。
(7)的确,我的“野”,是父亲一手“惯”出来的,一手训练出来的。
因为我从小着男装,连穿耳都没有穿过。
记得我回福州的那一年,脱下男装后,我的伯母、叔母都说:“四妹(我在大家庭姐妹中排行第四)该扎耳朵眼,戴耳环了。
”父亲还是不同意。
借口说:“你们看她左耳唇后面,有一颗聪明痣。
把这颗痣扎穿了,孩子就笨了。
”我自己看不见左耳唇后面的小黑痣,但是我至终没有扎上耳朵眼!(8)不但如此,连紧鞋父亲也不让我穿,有时我穿的鞋稍微紧了一点,我就故意在父亲面前一瘸一瘸地走,父亲就埋怨母亲说:“你又给她小鞋穿了!”母亲也气了,就把剪刀和纸裁的鞋样推到父亲面前说:“你会做,就给她做,将来长出一对金刚脚,我也不管!”父亲真的拿起剪刀和纸就要铰个鞋样,母亲反而笑了,把剪刀夺了过去。
(9)那时候,除了父亲上军营或军校的办公室以外,他一下班,我一放学,他就带我出去,骑马或是打枪。
海军学校有两匹马,一匹白的老马,一匹黄的小马,是轮流下山上市去取文件或书信的。
我们总是黄昏时,把这两匹马牵来,骑着在海边山上玩。
父亲总让我骑那匹老实的白马,自己骑那匹调皮的小黄马,跟在后面。
记得有一次,我们骑马穿过金沟寨,走在寨里的小街上时,忽然从门里蹒跚地走出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娃娃,他一直闯到白马的肚子底下,跟在后面的父亲吓得赶忙跳下马来拖他。
不料我座下的那匹白马却从从容容地横着走向一边,给孩子让出路来。
当父亲把这孩子抱起交给他惊惶追出的母亲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父亲还过来抱着白马的长脸,轻轻地拍了几下。
(10)在我们离开烟台以前,白马死了,我们把它埋在东山脚下。
我有时还在它的墓上献些鲜花,反正我们花园里有的是花。
从此我们再也不骑马了。
⑾父亲还教我打枪,但我背的是一杆鸟枪。
枪弹只有绿豆那么大。
母亲不让我向动物瞄准,只许我打树叶或树上的红果,可我很少能打下一片绿叶或一颗红果来!⑿烟台是我们的!⒀夏天的黄昏,父亲下了班就带我到山下海边散步,他不换便服,只把白色制服上的黑底金线的肩章取下来,这样,免得走在路上的学生们老远看见了就向他立正行礼。
⒁我们最后就在沙滩上面向大海坐下,夕阳在我们背后慢慢地落下西山,红霞满天。
对面好像海上的一抹浓云,那是芝罘岛。
岛上的灯塔,已经一会儿一闪地发出强光。
⒂有一天,父亲只管抱膝沉默地坐着,半天没有言语。
我就挨过去用头顶着他的手臂,说:“爹,你说这小岛上的灯塔不是很好看么?烟台海边就是美,不是吗?”这些都是父亲平时常说的话,我想以此来引出他的谈锋。
⒃父亲却摇头慨叹地说:“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何止一个烟台?你没有去过就是了。
”⒄我瞪着眼等他说下去。
⒅他用手拂弄着身旁的沙子,接着说:“比如威海卫,大连湾,青岛,都是很好很美的……”⒆我说:“爹,你哪时也带我去看一看。
”父亲捡起一块卵石,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说:“现在我不愿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现在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威海卫是英国人的,大连是日本人的,青岛是德国人的,只有,只有烟台是我们的,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一个不冻港!”⒇我从来没有看见父亲愤激到这个样子。
他似乎把我当成一个大人,一个平等的对象,在这海天辽阔、四顾无人的地方,倾吐出他心里郁积的话。
他说:“为什么我们把海军学校建设在这海边偏僻的山窝里?我们是被挤到这里来的啊。
这里僻静,海滩好,学生们可以练习游泳,划船,打靶等等。
将来我们要夺回威海卫,大连,青岛,非有强大的海军不可。
现在大家争的是海上霸权啊!”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分条列举。
5.请结合全文,理解标题“父亲的‘野’孩子”的丰富含义。
6.试分析第12段独句成段的妙处。
7.下列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开篇直接叙述自己不顾乳娘劝阻,跑向父亲和马的事情。
由骑马引出自己被父亲宠爱的具体事例,衔接自然、利落。
B.本文语言生动细腻,朴实无华,母亲一句“看你的脸都晒‘熟’了!”,就将“我”在户外长时间骑马的状态表现了出来。
C.本文选取了“我”骑马、不穿小鞋等小事,来表现我的“野”,更体现了自己和父亲亲密无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