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收作业培训讲学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国际税收》学习要点整理第一章国际税收的含义一、什么是国际税收?它的本质是什么?1.国际税收的含义:1)宽口径的国际税收:国际税收是指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因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以及国与国之间税收法规存在差异或相互冲突而带来的一些税收问题与税收现象。
2)窄口径的国际税收: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看,国际税收是一国或地区对纳税人的跨境所得和交易活动课税的法律法规总称。
2.国际税收的本质:国际税收问题作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种种税收现象,其背后隐含的是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关系,这种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是国际税收的本质所在。
国际税收的本质通常体现为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协调关系。
1)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涉及对同一课税对象由哪国征税或各征多少税的税收权益划分问题。
当一国征税而导致另一国不能征税,或者当一国多征税而造成另一国少征税时,两国之间便会发生税收分配关系。
2)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各个国家在税收制度与政策的制定上必须考虑与其他利益相关国家的经济关系,这就要求国与国之间在税收制度与政策上进行协调,从而产生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协调关系。
二、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1.联系(从国际税收的本质入手):1)国家税收是国际税收的基础。
没有国家税收,就没有国与国之间的税法冲突与税制协调,就不可能出现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关系,国际税收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国际税收不可能脱离国家税收而独立存在。
2)在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国家税收又受到国际税收的影响。
本国与他国达成的税收协定以及国际上公认的国际税收规范与惯例都应当在本国税收中有所体现。
2.区别:1)国家税收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托的强制课征;国际税收虽然是在国家税收的基础上产生的种种问题与关系,但其不具有强制性,不是凭借某种政治权力进行的强制课征。
(形式特征)2)国家税收涉及的是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国际税收涉及的是国家间税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与税收协调关系。
国际税收作业
第一次作业:
1、假定甲国一居民公司在某纳税年度中总所得100万元,其中来自居住国甲国的所得70万元,来自来源国乙国的所得为30万元。
假定甲国实行全额累进税率,
61万元—80万元,适用税率为35%,
81万元—100万元,适用税率为40%;
乙国实行30%的比例税率。
按照全额免税法和累进免税法,现计算该公司应向甲国缴纳多少税款。
2、甲国居民在某一纳税年度内有来自国内所得10万元,来自乙国和丙国(非居住国)的所得各为5万元。
甲国的个人所得实行四级超额累进税率:
5万元(含)以下,适用税率为5%,
5~15万元的,适用税率为10%,
15~30万元的,适用税率为15%,
30万元以上的,适用税率为20%。
乙丙两国所得税税率分别为15%和20%的比例税率。
甲国采取免税法免除国际重复征税,计算该居民的税负情况。
如果甲国采取分摊免税法免除国际重复征税,那该国居民向甲国政府纳税多少?
第二次作业:
1、在甲国的总公司A和其设在乙国和丙国的分公司B、C,假定C公司亏损50万元。
所得与面临税率情况如下。
用综合抵免限额和分国抵免限额两种方法计算总公司的纳税情况。
并比较综合限额法与分国限额法的的优劣(对居民纳税人和居住国政府),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甲国总公司A来源于国内的总收入为500万元,国内实行超额累进税制,税表如下所示。
来自乙国分公司B的收入为200万元,其中30万元是股息,70万元是特许权使用费,在乙国所得税率为35%,股息税率为40%,特许权使用费税率为45%,。
来自丙国分公司C的收入为300万元,其中50万元是资本利得,100万元是特许权使用费,在丙国所得税率为20%,资本利得税率为45%,特许权使用费税率为40%。
请用综合抵免法、分国抵免法、分项抵免法考虑A 公司应向甲国政府缴纳的税额和A公司可获得的税收抵免额。
第三次作业:
1、甲国母公司A拥有乙国子公司B40%的股份,2003年母公司A在甲国赢利200万元,子公司B在乙国同样赢利200万元,甲国实行比例税40%,乙国也实行比例税30%,乙国的预提税率为10%,在甲国同时实行直接抵免法和间接抵免法的情况下,母公司A应向甲国缴纳多少税款,获得多少税收抵免?
2、甲国母公司在乙国设立一子公司,并拥有子公司50%的股票,在某一纳税年度内,母公司来自甲国的所得为1000万元,子公司来自乙国的所得为500万元,甲国所得税率为40%,乙国为35%,并且乙国允许子公司保留税后利润(即未分配利润)10%,并对其汇出境外的股息征收10%的预提所得税。
求母公司实缴甲国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