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半细毛羊介绍及图片
- 格式:docx
- 大小:153.64 KB
- 文档页数:4
摘 要: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是一种皮毛和肉都可以使用的细毛羊品种,其具有较强的耐力和抗病能力,可以采用粗放的方式饲养管理。
三角城种羊场位于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境内的那仁草原,海拔加高,以滩地、丘陵、山地为主要结构,草场面积较大,适合养殖细毛羊,能够为当地居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就青海三角城细毛羊养殖技术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青海;三角城;细毛羊养殖1 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的自然概况1.1 地理位置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境内的那仁草原上。
现隶属于青海省农牧厅,南濒青海湖,东与哈尔盖乡相连,西和沙柳河乡相邻,北接青大麻滩,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0°14′,北纬37°20′。
距省会西宁市186km,距刚察县县城10km。
青藏铁路和315国道穿越其境,场部和各畜牧点之间均有公路相通,交通条件极为便利。
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条件较好。
1.2 植被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总面积3.22万hm2,其中草畜平衡面积2.36万hm2,禁牧面积393.33hm2,耕地、牧草田、退耕还林地等0.22万hm2,其它土地1966.67hm2。
天然草地类型以高寒草甸类草地为主,其次为山地干草原类草地。
冬春草场海拔相对较低,主要分布在湖滨滩地和丘陵地,以禾本科牧草为主,形成了以芨芨草、紫花针茅、垂穗披碱草为优势牧草的草场,其中滩地零星分布有莎草科的苔草等。
夏秋草场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如青大麻、木里等地,属典型的高寒草甸草原。
以莎草科植物、高山蒿草、矮蒿草为优势牧草,适口性较好。
天然草地平均产草量127kg/667m2。
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位于青海湖北岸,属于湖滨滩地。
2 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细毛羊养殖技术青海细毛羊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耐力,适宜在青海地区生长养殖,当地政府也予以了较多的政策支持[1]。
所以,养殖(羊)场要充分发挥政策和区域优势,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确保细毛羊的养殖质量。
半细毛羊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半细毛羊(Semi-Fine Wool Sheep)是一种主要用于毛用途的家畜品种,其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与其他绵羊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半细毛羊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以进一步了解这一羊种的养殖需求和行为表现。
半细毛羊是一种适应性强的家畜品种,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中低纬度地区。
它们对环境适应性强,能耐高温、耐干旱、耐饥饿,并能利用贫瘠的资源存活和繁殖。
这是由于其祖先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适应了恶劣的山地和草原环境,培养出了较强的生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半细毛羊习惯于以群体形式生活。
它们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有着严格的等级秩序。
这种等级秩序主要体现在交配和资源争夺时。
羊群中的成年羊往往具有更高的地位,能够在冲突中占据优势位置。
这种羊群内部的等级秩序能够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减少群体内部的冲突。
半细毛羊以采食为主要生活行为。
它们是杂食性动物,以草为主食,同时也吃一些灌木、树叶和农作物残余物。
食性广泛使得半细毛羊在养殖过程中的饲料选择较为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饲养条件。
然而,半细毛羊对食物的味道和味道的喜好程度是有区别的。
它们对新鲜、嫩叶和营养丰富的植物更为偏好,而对较为草木味的植物则欲望较低。
另外,半细毛羊的行为特征还包括运动和休息。
半细毛羊善于奔跑,并能在崎岖的山地和草原地形中灵活移动。
它们对于开阔的草原地带有着特别的适应能力,能够跳跃和奔跑来获取食物并逃离捕食者。
然而,在饲养环境中,半细毛羊的运动空间常常受到限制,这对其行为习惯和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饲养时应提供足够的运动空间,以满足其运动需求。
此外,半细毛羊还有着一些典型的行为表现,如舔食的行为。
这是一种以喜食咸味为主的行为。
半细毛羊具有较强的盐分摄入需求,因此舔盐几乎是它们的必备行为,用以满足体内盐分需求。
故而,在养殖过程中,应提供适量的盐供半细毛羊舔食,维持其体内盐分的平衡。
综上所述,半细毛羊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与其他绵羊有所不同。
藏羊1、品种名称:藏羊2、品种形成简介、分布情况及规模藏羊又称藏系羊,英文名称Tibetan sheep ,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青海、西藏、四川、甘肃是主要产区。
分布广,家畜中比重最大。
依其生态环境,结合生产、经济特点,可分为高原型、山谷型和欧拉型3类。
高原型占全省的90%,是藏羊的主体,主要分布在高寒牧区。
目前,藏羊的存栏量在2000万只以上。
3、外貌特征高原型羊,体格大,身躯长,胸深广,前胸发达开阔,背腰平直,整个体形似长方形;头部粗糙,额部较宽,鼻梁隆起,公母羊多有角,母羊无角者仅占 9.6% ,公羊角粗大,长而扁平,呈螺旋形或捻曲状,尖端向外,向左右伸展,母羊角扁平,比公羊角稍小,多呈捻曲状,有的呈小柱角;四肢粗壮,筋腱发达,蹄黑色或深褐色,蹄质坚实;尾瘦短,圆锥形,母羊尾长13.2±1.73厘米。
少数羊颈下有肉铃。
毛色较杂,体躯白色的占48.41%,体躯有花斑的占44.5%,全白的6.6%,全黑的占0.6%。
毛瓣粗长而明显,头部、腹部、四肢下部着生刺毛。
山谷型羊体格小,结构紧凑,似圆桶状。
颈稍长,背腰平直;头呈三角形,鼻梁隆起,额部微凸,公羊多有角(占62.1%),短小,向上向后弯曲,母羊多无角,部分有小钉角(占10.5%)。
后肢多呈刀状,矫健有力,蹄质结实,善爬山远牧。
尾短小,圆锥形,母羊尾长9.8±1.54厘米。
根据毛色统计:体躯白色的占60.9%,体躯有花斑的占17.1%,全白的占3.2%,全黑的占18.8%。
4、生产性能(包括体重体尺;肉用性能,繁殖性能等)产毛性能羊毛产量高原型羊每年6-7月剪毛一次,成年公、母羊年平均剪毛量分别为1.42±0.43公斤、0.88±0.27公斤;山谷型羊每年4、10月共剪毛两次,成年公、母羊年平均剪毛量为0.61±0.16公斤、0.53±0.12公斤;山地型羊每年3、7、10月共剪毛3次,成年公、母羊年平均剪毛量为1.43±0.15公斤、1.06±0.02公斤(高山);0.72±0.07公斤、0.62±0.05公斤(矮山)。
半细毛羊的外貌特征和体型特点半细毛羊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家畜动物,其外貌特征和体型特点使其成为畜牧业中备受青睐的品种。
本文将深入探讨半细毛羊的外貌特征和体型特点,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半细毛羊的外貌特征方面,首先需要提到的是其外毛的质地。
半细毛羊被毛柔软、细腻,给人一种温暖的触感。
与普通细毛羊相比,半细毛羊的毛量较大,且毛质较为厚实。
这使得半细毛羊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能够更好地保护自身免受低温的侵袭。
其次,半细毛羊的体型特点也是其独特之处。
一般来说,半细毛羊体型中等,肩部宽度适中,牧羊人可以较为方便地照顾和管理。
半细毛羊的背部较平直,腹部丰满,腿部骨量适中,四蹄坚实有力。
这种体型特点使得半细毛羊具有较好的转化能力和适应性,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饲养环境和气候条件。
此外,半细毛羊的头部特征也是其外貌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半细毛羊的头部中等大小,眼睛明亮且表情友好。
其耳朵大小适中,耳朵位置较高,给人一种灵活和机敏的感觉。
半细毛羊的嘴巴结实,牙齿整齐,能够有效地获取食物,以满足日常需求。
除了外貌特征,半细毛羊的体型特点也值得关注。
一般来说,成年半细毛羊的体重在50-80公斤之间,雄性羊稍微重一些,达到80公斤左右。
而体长和胸围则各种羊只在70-90cm和100-110cm之间。
这种中等体型使得半细毛羊在肉类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既能提供适量的肉食品,又能减少肉类的浪费。
另外,半细毛羊的体型特点还表现在其肌肉发达和骨骼结构健壮上。
半细毛羊的肌肉组织分布均匀,富含肌纤维,这使得其在肉质上更加美味可口。
同时,半细毛羊的骨骼结构坚固,能够有效支撑其体重,使其在行走和奔跑时更加稳定和灵活。
综上所述,半细毛羊具有独特的外貌特征和体型特点,使其在畜牧业中备受青睐。
其柔软细腻的外毛质地、中等体型、鲜明的头部特征以及肌肉发达的身体构造,使半细毛羊成为了生产优质肉类产品的理想品种。
我们相信,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半细毛羊将会继续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肯定。
新疆、青海、内蒙、宁夏羊肉各有什么不同?看完终于明白了!新疆、青海、内蒙、宁夏都处祖国西部,也是产羊大省羊肉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每各地方都会说自己的羊肉好其实究竟哪里的羊肉好,没有定论更多的是属地感情因素在其中今天我们就说说这几个地方的羊肉有何不同按属地来分类有青海滩羊,宁夏盐池滩羊,内蒙的锡林郭勒盟和阿拉善盟羊,新疆阿勒泰大尾羊、南疆的黑头羊等等。
即便是同样一个省,不同地方养殖,不同的烹饪方式,味道都是非常不一样的。
所以在每一个地方吃羊肉,体验差别很大。
新疆羊肉新疆从东疆哈密的巴里坤羊到西边塔城的巴什拜羊,从北疆的阿勒泰的大尾羊到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周边的减滩羊、荒漠羊,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好吃的是一个赛一个。
新疆的大尾羊,是全国闻名的优良羊种,其肉是上等的羊肉。
较其他地区肉纤维感足。
阿勒泰大尾羊一年要迁徙500到800公里,沿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尽得天地之精华,是世界上游牧路途最远的“千里羊”。
阿勒泰大尾羊常年生活在远离城镇、水草丰盛、植物品种繁多的天然草场中,草原上生长着1500余种各类牧草。
羊群可以采食到冬虫夏草、人参、当归、蘑菇、木耳、贝母和麻黄,所以阿勒泰大尾羊不但肉质鲜美,还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滋补作用。
巴音布鲁克黑头羊是以1771年蒙古族东归带回的品种,肉质具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生态纯天然等特优点,在区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多浪羊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南边缘,叶尔羌河流域的麦盖提,是当地维吾尔族人民,经过长期的辛勤劳动而育成的。
该品种是把当地的土种羊多浪羊体格大、生长发育快、产肉率高,肉质鲜美可口等特点。
当然新疆羊的品种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还是说说新疆羊肉的吃法从制作作手法上来说在新疆烹饪羊肉要么调料很足(孜然辣椒等)羊肉和孜然,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尤其是在烤羊肉时,加上孜然调味:羊肉架在炉上,微微变色的时候就撒上孜然,随着温度变高,渗出的油脂引爆了孜然的味道,双重鲜香一起飘来,谁的食欲能不被勾起?要么几乎无调料(白水煮)白水煮羊肉,完全不加任何调料,反应出新疆原生态的观念,羊肉出锅,蘸着盐巴就着洋葱,羊肉的鲜美完全自然的展现出来。
海西州第三届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种公羊评比结果报告扎西卓玛;李桂香;王成林;韩方森;晁生玉;红英;装生存;王烈煜;杨应用【摘要】@@ 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后简称半细毛羊)是青海省乃至我国育成的第一个半细毛羊新品种,是海西州的主要畜种之一.截止2009年底,全州半细毛羊存栏55.14万只,占绵羊存栏的39.67%,产绵羊毛2 190 t,半细毛羊毛产量占绵羊毛的63.89%.为做好半细毛羊产业发展的"十一五"末的各项工作务和"十二五"的总体规划,同时更好地发展生态畜牧业建设,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品种资源优势,于2010年6月6日,由海西州农牧局主办,在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金鱼湖举办了海西州第三届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种公羊大赛.【期刊名称】《青海畜牧兽医杂志》【年(卷),期】2010(040)005【总页数】1页(P54)【作者】扎西卓玛;李桂香;王成林;韩方森;晁生玉;红英;装生存;王烈煜;杨应用【作者单位】青海省海西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德令哈,817000;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畜牧兽医工作站,格尔木,8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6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后简称半细毛羊)是青海省乃至我国育成的第一个半细毛羊新品种,是海西州的主要畜种之一。
截止 2009年底,全州半细毛羊存栏 55.14万只,占绵羊存栏的 39.67%,产绵羊毛2 190 t,半细毛羊毛产量占绵羊毛的63.89%。
为做好半细毛羊产业发展的“十一五”末的各项工作务和“十二五”的总体规划,同时更好地发展生态畜牧业建设,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品种资源优势,于 2010年 6月 6日,由海西州农牧局主办,在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金鱼湖举办了海西州第三届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种公羊大赛。
现将比赛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1 参赛项目1.1 参赛羊只海西州格尔木市、德令哈市、都兰县、乌兰县选送的疫病检测合格的20只种公羊参加比赛。
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血清淀粉酶多态性研究付弘赟;周佰成【摘要】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研究了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的血清淀粉酶(AMY)的多态性.结果表明: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AMY存在AMY1、AMY2和AMY3三种同工酶,但只有AMY2具有多态性;AMY2同工酶具有显现酶活性的AMY2 A和不显现酶活性的AMY2 O两种表型,其表型分布分别为27.59%和72.41%,以AMY2 O为优势基因型;青海半细毛羊AMY2受1对等位基因AMY2A和AMY2O的支配,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49 1和0.850 9,基因杂合度和基因均质度指数分别为0.253 8和0.737 4.【期刊名称】《中国草食动物科学》【年(卷),期】2014(034)006【总页数】3页(P27-28,35)【关键词】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血液淀粉酶;多态性【作者】付弘赟;周佰成【作者单位】青海省畜牧总站,西宁810001;青海省畜牧总站,西宁8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6.1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以下简称青海半细毛羊)是青海省于20世纪80年代培育的绵羊新品种,对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抵抗力强,产毛量和净毛率高,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深受广大农牧民喜爱。
血清淀粉酶的多态性最早由Ashton[1]在牛中报道的,当时他将其命名为线蛋白,后来才证实它是一种α淀粉酶[2]。
此后,佐佐木清纲[3]证实绵羊的AMY存在多态性,有9种电泳表型。
Poжkoв及其同事对有蹄动物AMY进行了比较电泳研究,提出了有蹄动物血清AMY有AMY1、AMY2和AMY3三种同工酶。
张才骏等[4]的研究也证实,绵羊AMY存在有AMY1、AMY2和AMY3三种同工酶,其中只有AMY2同工酶具有多态性,而且受AMYA和AMYO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有关青海半细毛羊AMY多态性的研究报道甚少。
鉴此,研究青海半细毛羊AMY多态性,为青海半细毛羊的遗传特性、品种选育、品种改良等方面提供依据。
养殖与饲料2019年第03期摘要本文总结了育成羊的饲养管理和半细毛羊的放牧管理,介绍了半细毛羊羊舍场址的选择和建造,并针对羊常见疾病(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病、羊肝片形吸虫病、脑多头蚴病)提出了防治措施,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确保农牧民的经济收入。
关键词青海;半细毛羊;饲养管理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的饲养管理张秀娟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农牧局,青海海东810699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是青海省特有的品种之一,也是农牧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但是随着经营体制的转变,半细毛羊自育成以来,市场上毛肉价格混乱,农牧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低下,网络信息闭塞,再加上粗放式的饲养管理,导致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的数量降低,质量下降,基于此,本文针对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的饲养管理进行探讨。
1育成半细毛羊的饲养管理1.1育成羊的饲养管理育成羊是指羔羊从断奶后到第1次配种的公、母羊,时间为2~18月龄。
这个阶段的育成羊生长发育特别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也大,如果没有加强补饲管理,则会导致育成羊发育缓慢,被毛稀疏、羊肉品质不佳,也不能按时配种,有的甚至会失去种用价值。
因此,在这个阶段要保证育成羊获取充足的营养价值,青绿饲料和混合精料都是很好的选择。
1.2半细毛羊的放牧管理青海半细毛羊的饲养场所大多位于牧区,合理的放牧对半细毛羊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要根据青海的实际情况来放牧。
通常来讲,需要做好四季放牧工作,不能让羊长时间跑动,确保羊有足够的草吃。
在春季放牧时,由于新草处于发芽状态,如果放牧时间短,容易导致羊吃不饱,因此要尽量延长放牧的时间,再加上春乏期,还要让羊少走路多饮水;在夏季放牧时,由于天气比较炎热,放牧地点要选择通风好、地势高的草地,要避开正午太阳毒辣的时间段,如遇下雨天气,也要做到坚持放牧;在秋季放牧时,要延长放牧的时间,中午让羊适当休息,少走路多吃草;在冬季放牧时,由于天气寒冷,一般选用游牧法来放羊,要确保羊群不拥挤、不离群,每天要保证10h 以上的放牧时间[1]。
健康养殖48中国动物保健 | 2019.05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又被称为青海细毛羊,是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培育出的一种适宜于高原的绵羊品种,不仅体质结实,同时具备较强的忍耐力以及抗病力,在较为粗放的管理下也可以正常生长。
在气候寒冷、海拔较高、终年放牧同时又很少补饲的情况下,仍然具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种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许生伟(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 青海海北 812399)摘要:本文分别从空怀期、妊娠期以及哺乳期三个阶段介绍了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种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同时提出了其疾病的预防措施,希望可以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种母羊;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加母羊外出放牧的时间,但是在补饲、饮水以及归牧时要较为缓慢,以防出现拥挤、跳沟或者滑跌。
要防止羊只之间出现争斗,不得无故捕捉或者惊扰羊群,以防出现流产。
3)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母羊正常产仔后的2~3个月为哺乳期。
由于生产后母羊的体质较为虚弱,同时羔羊主要依赖母乳进行快速的生长发育,因而此时母羊的营养需求量增加。
在哺乳前期,母羊不得喂凉、冰水。
要经常对母羊舍进行打扫以及消毒,及时清除羊舍内的胎衣以及毛团等,以防羔羊误食。
在母羊分娩以后,应将其乳房周围的长毛剪去,对乳房进行清洗以及消毒,擦干以后挤出几滴陈乳,使羔羊吃到干净的初乳。
随着母羊泌乳量的不断增加,其养分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每只母羊每天(单羔)应为其补饲0.5kg 的混合精料、1kg 的干草以及1.5kg 的多汁饲料。
如果日粮中的营养不足,母羊就会采用其体内贮备的养分来进行弥补。
如果母羊奶水太多,应挤出剩奶,或者减少精料的补喂量,以防乳房炎的发生或者导致羔羊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在哺乳后期,应当加强母羊的放牧,适当为其补喂干草,将精料的补喂量逐渐减少。
2 种母羊的疾病预防在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种母羊的饲养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其免疫接种、药物保健、驱虫以及消毒工作。
结合当地疫病的流行特点进行免疫接种;定期对羊只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从而杀灭各种病原菌;通过驱虫杀灭种母羊体内以及体外的寄生虫,从而对寄生虫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在种母羊产后可以为其喂食一些消炎药物,从而对阴道炎、乳腺炎以及子宫炎等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此外,还需要对种母羊的饮水、采食、活动以及排便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一旦出现病情必须立即进行治疗。
青海高原半细毛羊介绍及图片
青海高原半细毛羊外貌特征
青海高原半细毛羊根据含罗姆尼羊血液的多少,分为罗茨新藏和茨新藏两个类型。
二者比较,罗茨新藏型头稍宽短,体躯粗深,四肢稍矮,公、母羊都无角;茨新藏型虽含有1/4 罗姆尼羊血液,但体型外貌近似茨盖羊,体躯较长,四肢较高。
公羊多有螺旋型角,母羊无角或有小角。
青海高原半细毛羊生活习性
青海高原半细毛羊对严酷的高寒环境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对饲养管理条件的改善反应明显。
青海高原半细毛羊生产性能
成年公羊剪毛后体重64.1-8 5.6 公斤, 母羊35.3-4 6.1 公斤; 成年公羊平均剪毛量为5.98公斤, 母羊3.1 0公斤。
毛的细度为48-58支, 以50 -56支为主。
成年公羊平均毛长11.7 2厘米, 母羊10 .01厘米。
体侧毛净毛率平均为61%。
羊毛呈明显或不明显的波状弯曲,油汗多呈白色或乳黄色。
青海高原半细毛羊来源
该品种羊育种工作于1963年开始。
先用新疆细毛羊和茨盖羊与当地的藏羊和蒙古羊杂交,后又引入罗姆尼羊血液,在海北、海南地区导入1/2罗姆尼羊血液,海西地区导人1/4罗姆尼羊血液的基础上横交固定,培育而成。
因含罗姆尼羊血液不同,青海高原半细毛羊分为罗茨新藏和茨新藏两个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