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
- 格式:ppt
- 大小:743.50 KB
- 文档页数:5
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168例临床分析[关键词]十二指肠;病理诊断;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老年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hemorrage ugh)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是消化内科的急症。
而老年人的器官老化,其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1],故有其自身特殊性。
本文就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通过胃镜诊断的168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老年组)的病例资料,与同期非老年304例患者(非老年组)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本院内镜室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通过胃镜诊断的168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老年组),男性96例,女性72例,年龄60~81岁;同期非老年304例患者(非老年组)男性178例,女性126例,年龄21~59岁。
1.2选择标准呕血和(或)黑便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发病72h内接受胃镜检查者。
因全身性疾病或外伤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者除外。
1.3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或)伴有全身症状、胃镜及病理诊断结果、伴随的慢性疾病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发病率用百分数表示,差异性的比较采用卡方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临床表现和(或)伴有全身症状的比较见表1.2.2两组伴随的慢性疾病的比较见表2。
表2两组伴随的慢性疾病的比较(n,%)组别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老年组42(25.00) 34(20.23) 24(14.29) 22(13.09)非老年组 38(12.5)28(9.21)10(3.29)32(10.53)p值<0.05 <0.05 <0.05 <0.052.3两组胃镜及病理诊断结果的比较见表3。
表3两绢胃镜及病坪诊断结果的比较(n,%)组别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肿瘤其他老年组92(54.76) 36(21.43) 22(13.10) 18(10.71)非老年组 224(73.68)38(12.5)16(5.26)26(8.55)p值<0.05 >0.05 <0.05 <0.053讨论3.1ugh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因病因极其复杂,如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将可能危及生命。
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及处理-V1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原因多种多样,处理方
法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介绍。
一、原因
1. 消化道溃疡: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消化道溃疡会导致黏膜损伤和出血,严重时可引起慢性失血性贫血。
2. 慢性胃炎:胃粘膜受损或炎症病变也可能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慢性
胃炎常见于长期饮食不规律、过度饮酒和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人群。
3. 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是指胃部通过食管孔进入胸腔。
此时胃的
酸性内容物容易倒流到食管,在食管黏膜上造成溃疡和出血。
4. 肝硬化: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血流量增加,易引起上消化道静脉
曲张,出现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二、处理
1. 药物治疗:对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可以使用
止血药物如噻吗洛尔控制出血,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制酸。
同时注意抗生素的使用,防止感染。
2. 内镜止血: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内镜可用于标记和止血,如应用内
镜下注射和烧灼技术。
内镜止血成功率较高,但需要专业的技能和设
备支持。
3. 外科手术:当非内镜手段不能控制出血时,可以考虑手术。
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
总之,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复杂,处理方法也需因病制宜。
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上消化道出血是指胃、十二指肠或食管等消化道黏膜损伤引起的出血。
常见原因包括溃疡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炎等。
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为黑便、呕血、便血或呕吐物中带血丝等。
下面是关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一、护理诊断:1.体液量不足:由于出血导致血容量减少,使机体处于低血容量状态,出现低血压、心跳加速、皮肤湿冷等症状。
2.恶性贫血:长期和大量出血会导致机体贫血,出现皮肤苍白、乏力、心悸等症状。
二、护理措施:1.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如血压、心率、呕吐、呕血等情况。
记录出血量、颜色和性质,并及时报告医生。
2.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的头部高位,避免吞咽和呕吐物流入呼吸道,防止窒息和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患者的尿量、尿液性质和尿比重,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根据医嘱给予输液治疗,如静脉注射血浆、血红蛋白等。
4.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在出血稳定后,饮食应以液体及半流质为主,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含酒精的饮料。
5.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溃疡病可以给予抗酸药物、抗生素和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可以进行内镜止血或手术止血等。
6.心理支持:上消化道出血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护士可以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病情理解与接受情况,给予患者必要的安慰和帮助。
总结: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治疗和护理工作需要密切配合。
通过细心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出血量和性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提供适当饮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给予心理支持,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摘要:从食管到直肠称为人体的消化道。
以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交点为界,上面为上消化道,下面为下消化道。
因此,上消化道应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腺、胆道的出血,统称为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中溃疡病约占半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占25%,近年来急性出血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伴发出血的病例也有所增长,约有5%左右病例的出血病灶未能确定,即使剖腹探查也未能找到出血原因。
其临床表现以呕血和黑粪为主,常伴有血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是常见的急症。
由于高龄致血管硬化、基础病多、临床症状复杂等原因,给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判断和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正确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我院近年收治了56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老年人胃肠出血护理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40【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54-02从食管到直肠称为人体的消化道。
以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交点为界,上面为上消化道,下面为下消化道。
因此,上消化道应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腺、胆道的出血,统称为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中溃疡病约占半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占25%,近年来急性出血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伴发出血的病例也有所增长,约有5%左右病例的出血病灶未能确定,即使剖腹探查也未能找到出血原因。
其临床表现以呕血和黑粪为主,常伴有血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是常见的急症。
由于高龄致血管硬化、基础病多、临床症状复杂等原因,给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判断和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正确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我院近年收治了56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12月内科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胃癌患者均经取活检确诊)。
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与预后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是指胃、食管或十二指肠等消化道上部的出血情况。
该病症常见于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胃癌等消化道疾病。
在临床上,及时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显得尤为重要,以避免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恶化疾病预后。
1. 并发症分析1.1 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后,胃黏膜在受损的情况下,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特别是当胃酸分泌减少时,细菌更容易繁殖,导致胃部感染。
胃部感染可以引起胃炎、胃溃疡恶化等并发症。
1.2 结肠病变上消化道出血时,出血物经过消化道管道时可能与结肠内的粪便混合,形成黑色粘稠的便便,称为"黑便"。
如出血量较大,黑便可以与大量便便混合,甚至出现鲜红色血便。
通过排便的黑便或血便检查,可以体现出结肠内的病变和情况。
1.3 贫血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出血量多导致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出现贫血。
贫血严重时,会出现乏力、气短、心慌、头晕等症状,并可能影响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
2. 预后分析2.1 年龄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减弱,对出血后的恢复较慢,因此老年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
2.2 出血量出血量是评估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出血量多的患者血容量减少,容易发生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对预后不利。
出血量少的患者可以更及时地接受治疗与补充液体,预后相对较好。
2.3 基础疾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与基础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例如,在胃癌等恶性肿瘤患者中,出血可以是癌症晚期的表现,预后相对较差。
2.4 及时治疗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及时接受正确的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尽早止血和恢复血容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总之,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结肠病变和贫血等。
而预后则受到年龄、出血量、基础疾病和及时治疗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正确治疗,以提高预后的成功率。
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也应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
上消化道出血808方案[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治疗方案选
择]1000字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由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粘膜破坏或溃疡,导致胃肠道黏膜血管破裂出血的疾病。
该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其主要症状为呕血、黑便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以下是808方案的具体介绍。
1. 中药治疗方案
(1)活血化瘀:白芍、川芎、三七、丹参等
(2)清热止血:蒲公英、地榆、凋萎藤、栀子等
(3)平肝健脾:柴胡、泽泻、茯苓等
(4)调整胃肠功能:半夏、木香、草果等
2. 西药治疗方案
(1)止血药物:如氨甲泼尼龙、卡介苗、丙戊酸、安络血、分层红等
(2)消炎药物:如头孢菌素、克林霉素等
(3)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
(4)胃肠道保护药物:如铝碳酸镁、麦角新碱等
3. 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1)补充维生素K、维生素C等有助于血管修复和减少炎症反应的物质
(2)适当饮食,避免刺激性、难消化食物
(3)口服或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总之,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即808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7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我院收治的92例青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相对比。
结果经过对比得知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主要是食道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恶性肿瘤和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和胃溃疡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人,十二指肠的发病率明显低于青年人(p<0.05);老年人的呕血黑便率、并发休克率明显高于青年人,老年人的腹痛发生率明显低于青年人(p<0.05)。
结论老年人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要特别注意食道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恶性肿瘤和消化性溃疡这四类疾病,而且老年人的呕血黑便率、并发休克率高,腹痛发生率相对较低。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的新陈代谢较慢,内环境稳定程度较低,各器官功能减退,常常合并其它疾病等特点,老年人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和青年人的临床特点不尽相同。
[1]为了更好地预防与治疗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总结本病的临床特点是非常必要的。
我院回顾性分析与比较于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7例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与92例青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门诊于2006年3月到2013年3月共收治了87名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92名青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将87名老年人患者作为观察组,将92名青年人患者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中男患者45名,女患者42名,平均年龄为71.7岁,年龄在62岁到88岁之间。
对照组中男患者55名,女患者37名,平均年龄为41.3岁,年龄区间为22岁到58岁。
所有患者经过腹部b超、上消化道造影、胃镜影像学结果以及肝肾功能、体征、病史、血常规、肝炎病毒标志物、大便隐血试验、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检查的结果,确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将我院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特点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结果 81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4例经内科综合治疗后无法控制出血,给予急诊外科手术治疗,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因再次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无手术死亡病例。
其中消化性溃疡患者占62.35%,其次是急性胃黏膜损害出血和胃癌出血。
结论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要防治结合,对症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关键词】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临床分析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1],老年人病症的研究成为热点。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据我国资料表明,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可高达19%,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应引起老年人的高度重视[2]。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应首先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内科治疗无效的,在出血得到控制后应积极行外科手术治疗[3]。
现将我院收治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5例,其中男63例,女22例,年龄60~84岁,平均(72.4±9.5)岁。
以黑便为首发症状56例,呕血11例,黑便合并呕血18例;入院时有9例为休克状态,血红蛋白(hb)测定:hb≤60 g/l 13例,60~90 g/l 30例,≥90 g/l 43例。
所有患者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排除因下消化道出血以及因口、鼻及呼吸道疾病出血和药物、食物造成的大便变黑情况的患者。
1.2 出血病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5例,胃溃疡出血28例,胃癌出血11例,急性胃黏膜损害出血1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7例。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首先根据患者具体出血情况进行补充血容量、内镜下止血、质子泵抑制剂(ppi)抑制胃酸分泌以及生长抑素应用等内科常规综合治疗[4],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对合并慢性疾病患者给予相应治疗。
消化道慢性出血症状有哪些
消化道慢性出血是一类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老年人的发病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一旦出现这样的现象就必须要去医院治疗,不然自身的消化能力就会逐渐的降低的。
所以我们平时对于消化道慢性出血的症状也是需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的,下面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下它的症状吧!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有很多种,在临床上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会出现头昏和恶心的情况,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黑朦以及晕厥的症状。
(一)出血
1、呕血
(1)可见于食管出血、胃出血、十二指肠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出血。
以上部位出血伴呕吐、反流或梗阻等因素时会呕血。
(2)颜色:食管静脉屈张破裂出血常呈暗红色,若与胃
液混合再呕出则呈咖啡色,胃或十二指肠出血呕出者呈咖啡色,若量大未及与胃液充分混合则为暗红或鲜红色。
2、便血
(1)黑便:①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空肠、回肠、或右半结肠出血排出慢者。
②性状:典型者色黑、发亮、粘稠、呈柏油样、若出血量少与粪便混合,可呈不同程度的黑褐色便。
粪便集中时呈柏油样,水冲散后呈暗红色,这种情况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量大者,也可见于下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个案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等部位发生的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症之一。
以下是一个上消化道出血的个案:
患者男性,56 岁,有多年的胃溃疡病史。
一天前,患者出现黑便,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
入院后,医生立即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下降,考虑为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的贫血。
为了明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医生安排了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显示,患者的胃溃疡病灶有活动性出血。
医生立即给予了止血药物治疗,并在内镜下进行了止血治疗。
经过积极的治疗,患者的出血得到了控制,症状逐渐缓解。
医生继续给予患者药物治疗,以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再次出血。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对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注意饮食、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身体逐渐恢复健康。
这个个案提醒我们,对于有消化性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发现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同时,患者也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休息等方面,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