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查房记录文本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6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上消化道出血是指从胃、十二指肠或食管等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它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常见的出血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炎等。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严重时可能伴有呕血、黑便、腹痛等症状,是一种急性病情且容易引起失血性休克。
护理查房对于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有效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为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报告。
报告人:护理查房人员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主要问题该患者为xx岁xx性别,目前主要问题为上消化道出血。
二、生命体征监测1.血压、脉搏、呼吸情况:-监测血压、脉搏和呼吸每4小时一次,记录异常情况。
-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低血压、快脉、浅快呼吸等症状。
2.出血量监测:-按照医嘱记录患者的呕血、便血量。
-注意观察呕血和便血的颜色、数量和性状。
-如有加重,及时报告医生。
3.体温:-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并记录异常情况。
-注意观察有无发热迹象。
三、病情观察1.意识状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度、嗜睡、烦躁等。
-如有意识改变,及时报告医生。
2.呕吐:-关注患者有无恶心、呕吐情况。
-如出现呕血或咖啡色呕吐物,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3.疼痛:-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或胸痛。
-如出现剧痛,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4.精神状态及情绪:-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波动、焦虑等心理状态。
-给予患者情绪支持和安慰。
5.脱水情况:-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口干、尿少等脱水症状。
-鼓励患者多饮水,并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输液补液。
四、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卧床休息,保持患者平稳,减少活动对出血的刺激。
2.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疼痛、出血及生命体征等。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再次出血的迹象。
3.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按医嘱给予止血药物、胃肠道保护药物等。
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患者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5.宣教:-向患者和家属宣教出血的相关知识,包括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等。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第一篇: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内容1.2.3.4.一疾病相关知识病情介绍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健康指导疾病相关知识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
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达8%~13.7%。
病因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见者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可归纳如下: 1.上胃肠道疾病(1)食管疾病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溃疡、食管损伤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黏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卓-艾综合征、胃手术后病变等。
(3)空肠疾病空肠克隆病,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
2.门静脉高压(1)各种肝硬化失代偿期。
(2)门静脉阻塞门静脉炎、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受邻近肿块压迫。
(3)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3.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
(3)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
(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4.全身性疾病(1)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
(2)尿毒症。
(3)血管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弹性假黄瘤等。
(4)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或其他血管炎。
(5)应激性溃疡败血症创伤、烧伤或大手术后,休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脑血管意外或其他颅脑病变,肺气肿与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应激状态临床表现1.呕血和(或)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查房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病例报告:XXX,女,13岁,因近2天出现黑便、上腹部隐痛等症状,于8月16日16时入院。
入院诊断为消化道出血和胆汁返流性胃炎。
主要辅助检查结果: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87×10/L,中性粒细胞比例72.7%,血红蛋白134g/L,血细胞比容39.7%,血小板计数294×10/L。
大便常规示黑色、软便,镜检阴性,隐血试验阳性。
胃镜检查发现胃底粘液湖呈黄色,粘膜充血,胆汁反流性胃炎。
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1.体液不足:由于黑便和腹泻引起体液丢失过多,液体摄入不足,需要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补充液体,必要时配血,并监测呼吸、心率、血压情况。
同时加强观察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如头晕、心悸、四肢厥冷、出汗、晕厥等,严密观察病人神志变化、皮肤和甲床的色泽、肢体是否温暖以及颈静脉充盈情况。
准确记录每次黑便情况,估计病人出血量,并必要时使用心电监护。
2.活动无耐力:由于血容量减少,病人活动无耐力,需要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注意保暖,协助病人日常基本生活,卧床休息至出血停止,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出血停止后适当进行室内活动,并逐渐增加,制定活动计划,逐渐提高活动耐力。
3.排便异常:由于上消化道出血,需要饮食清淡,避免刺激胆汁分泌增多,加重反流和病情。
应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避免饮酽茶、烈酒、浓咖啡和进食辛辣、过冷、过热和粗糙食物。
同时协助病人做好肛门皮肤护理,保持清洁、干燥,指导家属和病人学会观察排泄物的性质和次数。
密切观察继续出血情况和再出血情况,防止病人出血停止或因数天无排便而滥用泻药。
1.入院宣教要热情主动,让病人感到被重视和关注。
2.医护人员要尽量满足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建立信任关系。
3.针对病人的顾虑进行解释和指导,加强沟通。
4.介绍同室病友,促进病人之间的交流。
5.耐心细致地讲解病情和治疗过程,减轻病人的紧张和恐惧。
6.应用胃动力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来预防潜在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教学查房记录模板范文摘要在学习和实践医学过程中,了解各种常见病的诊治是至关重要的。
上消化道出血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对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本文通过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教学查房记录模板范文。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上消化道出血,并在临床实践中提高诊治水平。
1. 定义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出血部位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通常以呕血和黑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较为明显,属于外科急症。
2. 病因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溃疡通常由胃黏膜或十二指肠黏膜的炎症引起,进而导致出血。
2.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肝性门腔高压是导致食管静脉曲张的常见原因,进而引发出血。
3. 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胃黏膜病变是指急性应激、创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损伤而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4. 肿瘤: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的肿瘤如胃癌等也可以引发上消化道出血。
3. 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呕血:上消化道出血时,患者可出现呕血,呕血的颜色常为鲜红色或暗红色。
2. 黑便:由于消化道出血时鲜红血液在肠道内被消化,经粪便排出时呈现黑色,即为便秘。
3. 腹痛:上消化道出血时,患者常会出现腹痛和腹胀的症状。
4. 乏力:大量失血会导致贫血,患者会感到乏力、无力和疲劳。
4. 实验室检查对于怀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常规实验室检查以协助诊断,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和肝功能检查等。
5. 影像学检查对于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影像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上消化道造影、内镜检查和血管造影等。
6.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失血与贫血、止血措施和消除病因等。
护理临床教学查房记录科室:消化内科日期:2016-1-9主持人:moumou主讲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实习护生**参与人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实习护生***.****患者一般资料:姓名:张某某性别:男年龄:74 入院诊断: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简要病史:患者昨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胀痛,自服达喜2片,未有明显好转,今日清晨出现头晕,四肢无力,大汗淋漓。
患者解粘稠状黑便一次,量多,黑色,无鲜血,便后头晕、乏力症状好转。
中午及下午患者再次出现黑便,量较前减少。
遂至我院就诊,查粪便隐血阳性。
为进一步治疗,2016-01-03门诊拟“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收治入院。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今为患者入院第4天,遵医嘱予以Ⅱ级护理、温凉流质饮食、兰索拉唑(抑酸)、生奥定(止血)、捷苏、英凡舒、Vb6(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今晨T:36.5℃,P:70次/分,R:18次/分,BP:124/80mmHg。
患者目前心态平和,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标准护理程序记录单日期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评价效果停止日期2016-1-3 排便异常,黑便,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
患者5天内黑便消失。
1.评估患者黑便的质量、原因、持续时间。
2.监测患者24小时液体出入量,意识状态,生命体征,HB计数,血细胞比容等各指标以了解出血是否停止。
3.患者需禁食1~3天,向患者以及家属解释关于禁食的意义,并做好口腔护理。
4.黑便时,保持肛周皮肤清洁,防止感染,保持床单位的清洁、患者主诉连续3天解黄色成形变一次。
2016-1-8干燥。
5.遵医嘱给予补充液体和止血药物,并观察其用药的效果。
2016-1-3 体温过高:与出血坏死组织吸收有关。
患者体温3天内逐渐恢复正常。
1.评估体温异常的原因及程度。
2. 遵医嘱给与物理降温。
并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每4 小时测患者体温。
3.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以补充水分、营养物质。
4.及时更换床单、被套及患者病衣病裤,注意保暖,保持清洁干燥。
护理临床教学查房记录
科室:消化科
日期:2016-1-9
主持人:moumou
主讲人:中医药大学实习护生**
参与人员:中医药大学实习护生***.****
患者一般资料:
:某某性别:男年龄:74 入院诊断:消化性溃疡伴出血
简要病史:
患者昨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胀痛,自服达喜2片,未有明显好转,今日清晨出现头晕,四肢无力,大汗淋漓。
患者解粘稠状黑便一次,量多,黑色,无鲜血,便后头晕、乏力症状好转。
中午及下午患者再次出现黑便,量较前减少。
遂至我院就诊,查粪便隐血阳性。
为进一步治疗,2016-01-03门诊拟“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收治入院。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今为患者入院第4天,遵医嘱予以Ⅱ级护理、温凉流质饮食、兰索拉唑(抑酸)、生奥定(止血)、捷、英凡舒、Vb6(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今晨T:36.5℃,P:70次/分,R:18次/分,BP:124/80mmHg。
患者目前心态平和,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标准护理程序记录单
主持人(带教老师)提问及答案
1.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呕血、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氮质血症、发热
2.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答: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破裂、急性糜烂性胃炎、胃癌
学生提问及回答
1.生长抑素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答: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出血;消化性溃疡、应激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胰、胆、肠瘘的辅助治疗;
主要不良反应有:眩晕、耳鸣、脸红,注射本品的速度超过50μg/分时,则会产生恶心、呕吐。
2.如何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①反复呕血,颜色由咖啡变为鲜红色
②黑便次数增多,由稠变稀、由黑变暗红,伴肠鸣音亢进
③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补液输血未改善,或改善后又恶化、血压波动,中心静脉压不稳。
④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测定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⑤在尿量正常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升高或再次升高
治疗新进展
经颈静脉肝门-体分流术(TIPS)
胃镜下血管套扎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插入胃镜后,使用一次性套扎器将曲的粗大食管静脉通过胃镜吸住后,用特制的皮圈连续进行套扎。
几天后,局部溃疡形成,被套扎住的静脉脱落,血管完全栓塞,曲静脉变细或程度减轻。
这种疗法的优势在于,无食管穿孔等并发症,无全身不良反应。
术后只要一至两天,患者就能自由活动。
静脉曲情况缓解后,“皮套”自然脱落,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治疗肝硬化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还能起到预防再出血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后约两周时间,病人需要严格服用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预防发生出血。
查房小结
今天,我们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了一次护理查房,此次查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
在查房过程中,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的治疗以及相关的护理要点,与患者的沟通以及查房的技巧,也找到了患者的护理问题,采取了一些护理措施。
针对患者止血后,可给少量温热流质易消化的饮食,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粗糙、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禁烟、酒、浓茶和咖啡。
向家属宣教一些本病的常识,使之对治疗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取得家属配
合,教会患者及家属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身体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精神,正确对待疾病,合理安排生活,增强体质。
希望通过此次查房,同学们能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临床,能够熟练掌握肝硬化的相关知识、与患者的沟通以及查房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