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701.50 KB
- 文档页数:117
企业能源审计方法培训教材随着能源问题的日趋紧迫,企业能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进行企业能源审计,就是评估企业能源使用现状,发现能源浪费,提出节能措施的重要手段。
为此,应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系统完整的“企业能源审计方法培训教材”,以提高企业能源管理的水平,达到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目标。
一、教材内容(一)能源管理基础知识为让企业能够深入了解能源管理的概念和意义,让不同职位的员工都能够理解企业能源管理对企业的意义和价值,教材应重点介绍能源管理的基础知识,如能源、节能、节约、清洁能源等概念的定义、能源管理职能的划分、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能源管理的优势和重要性等。
(二)企业能源审计流程及方法教材应包括能源审计的流程和方法,即从能源审计立项、组织与实施、数据收集与分析、分析与评价、撰写报告和实施改进等阶段详细讲解,并针对能源审计的方法、技巧、策略、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三)企业能源管理实践案例教材中应包括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能源管理案例,旨在让企业能够了解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阶段的企业能源管理情况,并学习到相应的经验,进行借鉴和实践。
(四)企业能源管理技巧与方法教材应详细介绍企业能源管理中常用的技巧和方法,如物料流分析和图表、风险评估、能源系统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等。
此外,还需重点介绍能源管理软件的使用及相应模块的功能与应用,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实施企业能源管理。
二、教材编写方法(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编写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配合具体的企业实际情况,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演练和分析,解决企业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虚实问题,提高考生的操作水平。
(二)注重案例实践教材中应加强示范教学,重视案例实践,使实践案例教学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实际意义,也更能锻炼学员的综合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注意课件与通俗易懂因为企业能源审计是一个非常专业、非常技术的领域,对企业的敬仰体系有着严格的要求。
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員培訓教材(審核部分)編制:審核:日期:目錄一、審核的概念1、審核的定義2、審核的特點二、審核員的要求與職責1、審核員應具備以下(但不限於)個人素質與能力2、審核組長應具備以下(但不限於)個人素質與能力3、審核員的職責4、審核組長的職責三、審核原則1、客觀性、獨立性與能力2、系統化要求3、審核準則、證據和發現4、審核準則、證據和發現的關係5、審核發現和結論的可靠性四、審核過程1、啟動審核2、審核準備3、審核實施4、編寫審核報告5、糾正措施跟蹤及匯總分析五、審核技巧1、現場觀察的技巧看2、現場觀察的技巧問3、如何利用文件4、提問注意事項5、如何進行綜合判斷六、案例分析一、審核的概念1、審核的定義:●審核的定義:客觀地獲取證據並予以評價,以判斷一個組織的管理體系是否符合該組織所規定的管理體系審核準則的一個系統化、並形成文件的驗證過程,包括將這一結果呈報給管理者。
●審核是:- 有控制的、獲取客觀證據的評價驗證過程- 體系有效運行的一种保障-是驗證管理體系是否滿足相關標準(ISO9001、ISO14001等)、是否符合審核準則的要求。
2、審核的特點●系統化:是指審核必須有計劃、有方法和有組織的,也就是應當遵循一定的程序;●文件化:是指審核的基本要求,審核中的工作表格包括審核計劃、檢查表、審核發現不符合報告及其它審核記錄,都需文件化以保證其可追溯性;●客觀性:是指審核所必須具備的,審核證據必須真實可靠,具有可追溯性。
任何審核結論都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不能靠主觀臆斷二、審核員的要求與職責1、審核員應具備以下(但不限於)個人素質與能力●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能夠清楚地表達概念和意見;●有效開展審核工作所需的人際交往能力,如交際能力、變通能力、傾聽能力等;●履行審核員職責所需的保持充分獨立性、客觀性的能力;●有效開展審核工作所需的個人組織能力;●根據客觀證據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根據客觀實際情況的靈活反應能力。
GB/T 23331-2012/ISO 50001:2011 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课程描述】GB/T 23331/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已于2013年10月1日实施。
为了帮助客户培训能源管理内部审核员,使其能正确理解GB/T 23331标准要求,进而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掌握准备、执行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法和技巧,是规范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又一项战略决策。
【课程特色】1.认识能源管理体系的的重要性,掌握能源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指标:2.了解世界与国内能源趋势和政策法规3.学习国际最新能源管理标准要求4.掌握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务及能效提升的关键指标5.掌握通用节能技术和能效评估技能【课程对象】企业管理人员、从事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工作的人员、在EMS实施过程中承担内部审核工作的人员、有志于从事ISO 50000能源管理工作的人员。
【课程大纲】第一部分能源管理体系理解一﹑能源管理及国际ISO50000管理体系发展概述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2、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3、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建立的理论基础4、管理标准模式及其逻辑关系二、能源管理体系术语1.边界 boundaries2.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3.纠正 correction4.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5.能源 energy6.能源基准 energy baseline7.能源消耗 energy consumption8.能源效率 energy efficiency9.能源管理体系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10.能源管理团队 energy management team11.能源目标 energy objective12.能源绩效 energy performance13.能源绩效参数 energy performance indicator(EnPI)14.能源方针 energy policy15.能源评审 energy review16.能源服务 energy services17.能源指标 energy target18.能源使用 energy use19.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20.内部审核 internal audit21.不符合 nonconformity22.组织 organization23.预防措施 prevention action24.程序 procedure25.记录 record26.范围 scope27.主要能源使用 significant energy use28.最高管理者 top management三﹑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理解4.1总要求4.2管理职责4.2.1最高管理者4.2.2管理者代表4.3能源方针4.4策划4.4.1策划4.4.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3.3能源评审4.4.4能源基准4.4.5能源绩效参数4.4.6 能源目标、能源指标与能源管理实施方案4.5 实施与运行4.5.1总则4.5.2能力、培训和意识4.5.3信息交流4.5.4文件4.5.4.1 文件要求4.5.4.2 文件控制4.5.5运行控制4.5.6设计4.5.7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采购4.6检查4.6.1监视、测量与分析4.6.2合规性评价4.6.3能源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4.6.4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6.5 记录控制4.7管理评审第二部分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的技术一、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1.能源初始评估2.能源基准及能源绩效指标建立与监控3.能源管理体系建立流程4.能源统计与能效监控5.通用节能技术二、能源管理的法律法规1、能源管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概述2、能源管理体系相关标准概述3、典型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制性要求讲解第三部分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及外部认证程序1.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策划2. 执行审核/审核技巧3. 不符合事项报告 / 审核报告4. 个案分析/练习。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第一章能源管理体系前期工作1、初始能源评审8. 管理评审2. 识别和评价能源因素3. 建立方针、目标、指标4. 职责分配与资源管理5. 编制体系文件6. 实施体系7. 内部审核0、前期工作统一思想、领导决策 领导小组、工作小组 制定工作计划 宣贯培训评价法律法规及要求 评审能源管理现状 评审能源利用现状 出具评审报告确定基准、建立标杆 识别和评价能源因素建立能源方针制定能源目标、指标职责分配资源管理节能技术进步能源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作业指导书 节能改进方案体系文件发布 学习和培训文件 全过程控制内审的策划 现场审核 内审报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策划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报告第一节统一思想、领导决策•最高管理者确定建立体系•确定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的范围•管理承诺第二节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体系建立实施的决策和协调;⏹由最高管理者和部门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工作小组⏹负责体系策划阶段的组织和实施;⏹由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组成。
第三节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工作内容:PDCA 各阶段、过程的内容⏹进度:每个过程完成的期限⏹参与部门:各过程参与的部门人员及其职责⏹负责人:由谁总负责第四节标准宣贯培训•培训目的:传达意图和决策;•培训对象:领导层、管理层、内审员及关键岗位;•培训内容:节能意识、体系标准内容、初始能源评审内容、体系建立的目的和初步计划。
第二章初始能源评审第一节前期准备•确定评审范围:至少覆盖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的范围。
•组织精干力量,成立评审组:•最高管理者任命评审组长;•评审组成员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节能法律法规知识;•具备相关的评审技巧和能力。
•评审内容:•评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评审能源管理现状;•评审能源利用现状;•出具初始能源评审报告。
第二节评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及要求;•掌握目前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为企业评价能源因素、制定目标指标等一系列活动的策划提供依据。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简介
1.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背景能源管理体系是一个融合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的管理系统,是未来使能源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必由之路。
目前,国际上相关的国家或地区都有推出相关的管理体系,比如: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GB/T23331-2009;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推出的MSE2000:2008;欧盟发布的EN16001:2009.但这些标准在结构和思路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
限制了它的推广和互认。
ISO组织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协助下启动并完成能源管理标准,推出ISO50001。
现在,ISO 50001已进入国际标准终稿(FDIS)投票阶段,ISO50001各成员国代表投票通过后,ISO 50001将在2011年初作为国际标准公布。
2.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特点此标准将适用于工业厂房,商业设施或整个组织的能源管理。
预计世界上将有60%的能源使用受该标准影响。
能源管理体系ISO 50001标准主要基于ISO 管理体系标准的共同元素,保证与ISO 9001(质量管理)和ISO 14001(环境管理)保持最大的兼容性。
ISO50001-2011内审员培训教材目录一.能源管理概述二. ISO50001-2011概念三. ISO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四.能源因素的识别、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的评价五. ISO50001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程序范例六. ISO50001内审检查表七.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培训试题八. ISO50001认证需提供的资料ISO50001-2011内审员培训教材一.能源管理概述1 GDP与能源:GDP增长伴随能源紧张,至2006年我国能源缺口近20000万吨标煤。
今年进口约1亿多吨煤。
2 经济结构:我国第一产业占20%、第二产业占50%、第三产业占30%,第二产业耗能最多。
日本第三产业占70%、印度第二产业只占25%。
3能源、资源消耗高居不下:生产同样价值的产品,我国消耗的能源、资源是日本的7倍、是美国的6倍、是印度的3倍。
---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没有得到改变。
4 总量消耗与人均消耗量:中国人均年消耗1.21吨标煤,日本人均年消耗6.4吨标煤,如果按日本人均年消耗水平,世界总量的50%将被中国消耗,如果按美国人均年消耗水平(12吨标煤),世界总量的90%将被中国消耗。
按目前消耗趋势,至2055年,我国所有的煤消耗完。
美国、俄国、中国煤储存量占有世界一、二、三,但美国、俄国很少开采---我国以煤为主,碳排放相应较高。
碳排放(热点)---新能源(清洁能源)、低碳经济(切入点)--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的瓶颈)。
5 消耗增加的困境(问题)1)环境难以承受:a)大气污染突出—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6/10、16/20)b)水污染严重--27个湖泊中25个污染,地下水50%污染第三期绿色照明革命—淘汰白炽灯(时间表)碳排放总量控制时间表(哥本哈根)--计量、方法(合同能源管理)-问责制;2)能源难以支撑—煤、原油(2050-2060)3)能源安全难以保障:a)由于能源短缺造成的安全—生存、生产。
位定位:内审员对企业的管理体系起什么作用?内审员作用企业管理的核心队伍;检查监督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指导管理体系工作的开展;对管理体系的改进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日常工作中起到核心带头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起到核心带头作用。
内部审核的理解:内审(审核)应该是什么样的过程?1标准;1.2.公司管理体系文件;3.法规;审核基准4.其他要求;审核结论审核发现审核准备;(计划、检查表)审核证据审核证据查找;审核实施;(技巧、记录)审核跟踪;(不符合)作为内部审核员应该了解的术语与定义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9 与审核有关的术语(12个术语与定义)——3.9与审核有关的术语和定义3.9.1 审核audit为获得审核证据(3.9.4)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3.9.3)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3.4.1)¾注: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3.3.1)注内部审核有时称第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3.6.1)声明的基础。
¾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¾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
¾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
这类组织提供符合要求(如:GB/T240011996)的认证或注册GB/T19001和GB/T24001-1996)的认证或注册。
¾当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3.2.2)被一起审核时,这种情况称为“一体化审核”。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机构合作共同审核同个受审核方¾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机构合作,共同审核同一个受审核方(3.9.8)时,这种情况称为“联合审核”。
与审核有关的术语和定义审核案3.9.2 审核方案audit programme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审核(3.9.1)3.9.3 审核准则audit criteria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3.4.5)或要求(3.1.2)用作依据的组方针程序(3453123.9.4 审核证据audit evidence3.9.4audit evidence与审核准则(3.9.3)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3.7.6)、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3.7.1)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
(idt GB/T23331-2012)
培训教材
目录
一.能源管理概述
二. GB/T23331-2012概念
三. 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四.能源因素的识别、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的评价
五. GB/T23331-2012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程序范例
六. GB/T23331-2012内审检查表
七.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培训试题
八. GB/T23331-2012认证需提供的资料
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
培训教材
一.能源管理概述
1 GDP与能源:GDP增长伴随能源紧张,至2006年我国能源缺口近20000万吨标煤。
今年进口约1亿多吨煤。
2 经济结构:我国第一产业占20%、第二产业占50%、第三产业占30%,第二产业耗能最多。
日本第三产业占70%、印度第二产业只占25%。
3能源、资源消耗高居不下:生产同样价值的产品,我国消耗的能源、资源是日本的7倍、是美国的6倍、是印度的3倍。
---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没有得到改变。
4 总量消耗与人均消耗量:中国人均年消耗1.21吨标煤,日本人均年消耗6.4吨标煤,如果按日本人均年消耗水平,世界总量的50%将被中国消耗,如果按美国人均年消耗水平(12吨标煤),世界总量的90%将被中国消耗。
按目前消耗趋势,至2055年,我国所有的煤消耗完。
美国、俄国、中国煤储存量占有世界一、二、三,但美国、俄国很少开采---我国以煤为主,碳排放相应较高。
碳排放(热点)---新能源(清洁能源)、低碳经济(切入点)--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的瓶颈)。
5 消耗增加的困境(问题)
1)环境难以承受:
a)大气污染突出—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6/10、16/20)
b)水污染严重--27个湖泊中25个污染,地下水50%污染
第三期绿色照明革命—淘汰白炽灯(时间表)
碳排放总量控制时间表(哥本哈根)--计量、方法(合同能源管理)
-问责制;
2)能源难以支撑—煤、原油(2050-2060)
3)能源安全难以保障:
a)由于能源短缺造成的安全—生存、生产。
中断能源、中断供应通道、受国际价格的影响、加剧能源争夺。
b)核能的生产、运输、使用安全。
c)外交:寻求能源丰富国合作--扩大本国的国际影响力;
加大对外援助--经济问题遭于政治化(苏丹达尔富)。
4)生活质量难以提高
能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经济的生命线。
二.能源发展战略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节约优先—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向、鼓励节能技术开发、普及节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