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海绵城市建设将驶入快车道 众所周知,近年来,北京、武汉、杭州等城市频繁遭遇强暴雨 袭击,武汉作为内陆城市,每年也有一两次机会喊青岛厦门的朋友 来看海。全国62%的城市深受内涝困扰,可以说是“逢雨必涝,遇 涝则瘫”。城市发生内涝,不可否认是由于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落后 于城市建设。但从根源上说,是建设和建筑改变了地表径流量,增 加了地下管网的负担。当地面径流量得到有效控制时,对地下管网 的要求相应变低。
雨水净化系统三部分: 土壤渗滤净化:大部分雨水在收集时同时进行土壤渗滤净化,并通过穿孔管将收集的雨水排入次级 净化池或贮存在渗滤池中;来不及通过土壤渗滤的表层水经过水生植物初步过滤后排入初级净化池中。
人工湿地净化:分为2个处理过程,一是初级净化池,净化未经土壤渗滤的雨水;二是次级净化池, 进一步净化初级净化池排出的雨水,以及经土壤渗滤排出的雨水;经二次净化的雨水排入下游清水池中, 或用水泵直接提升到山地贮水池中。初级净化池与次级净化池之间、次级净化池与清水池之间用水泵进 行循环。
生态滞留区: 概念上来讲生态滞留区就是浅水洼地或景观区利用工程土壤和植被来存储和治理径流的一种形式, 治理区域包括草地过滤,砂层和水洼面积、有机层或覆盖层、 种植土壤和植被。生态滞留区在对于土 壤的要求和工程技术上的要求不同于雨水花园,形式根据场地位置不同也较为多样,如生态滞留带、滞 留树池等。
植草沟: 植浅草沟具有输水功能,具有一定的截污净化功能。适用于径流量小及人口密度较低的居住区、工业区或 商业区、公园、停车场及公共道路两边,可以代替路边的排水沟或者雨水管渠系统。植草沟沟顶宽0.5~2m, 深度0.05~0.25m,边坡(垂直:水平)1:3~1:4,纵向坡0.3%~5%。可设置在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前作为预防处 理。
3、海绵城市---滞: 其主要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例如,通过微地形调节,让雨水慢慢地汇集到一个地 方,用时间换空间。通过“滞”,可以延缓形成径流的高峰。具体形式总结为三种:雨水花园、生态滞 留池、渗透池、人工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