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之绵阳话学习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教你学说四川话教你学说四川话,懂四川话的笑死你大家好!全国四川话考试的目的是推动四川话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对群众的四川话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国提高我国四川话课程的教学质量服务而进行的考试!为了解决大家在学习中的问题,特开办四川话强化训练班!谢谢各位参加!训练将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预防外地人到四川上当受骗,遭到地域歧视和照顾大多数,团结大多数,求同存异的目的。
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与时俱进,提高发展的高度。
我们祖国地大物博,现用普通话为全国标准用语,但存在很多不便,下面我就一普通话为参考给大家详细的讲一下四川话。
首先,我们来学习几句四川话里通用的人称短语(一)瓜娃子:可以理解为“傻逼”,按字面翻译应该是智商有一点点问题的同志。
发音为“gua wa zi”声调为轻声。
(注:有时也说成“瓜批”,翻译过来甚是不雅,女生慎用,也常说成“瓜兮兮”。
)(二)龟儿子:按字面翻译应该是乌龟的后代。
此处理解为对亲密同志的呢称,发音为“gui er zi”.声调为四,三,轻声。
(三)老子:按字面翻译为道家老前辈,此处理解为“我”。
发音为lao zi!声调为四声,轻声。
注:与日常短语“各老子”有含义上的区别,请同学们注意!(四)女娃儿:按字面翻译是小女孩的意思,此处泛指年纪为四十岁以下的女性,三个字发爆破音,均为轻声。
(五)师兄:按字面翻译是从师学习而拜师时间在先的人。
在四川泛指任何男性。
读法与普通话无异,但要突然,且让对方有促不及防的感觉。
好了,让我们再来学习几句常用短语。
脑壳有乒乓:出自四川著名评书先生,意思是头部发育不良而起肿瘤,发音“nao kuo you bing bong”.弄你:扁你!表亲热,发音“long ni”退神光:退表褪去,神光顾名思义,表趾高气昂。
读法“tui sheng guang”.张是:表理会!认真对待别人。
读法“zhang shi”倾候:表照顾。
读法“qing hou”悬宰:假打一词风靡西南各省后,大家发现,还有比假打更加吹牛皮的交流。
四川方言-普通话发音对照表四川方言翻译1:“鼓到”:意思是强迫、让别人做不愿意的事情。
例如:他鼓到要喊我去打牌。
2、“弯酸”:指挑剔的意思!比如:你这人怎么这么弯酸啊,我都给你弄了几道了,你还弯酸人!3:“萨过”:意思就是说事情已经过去了,结束了的意思。
比如:“今天的会就萨过了,就到这里!”4:“几哈些”:是催促别人快点的意思!比如:“快,几哈些吃完哈,人家等到起的”5:“巴郎(喜)不得”:就是别人想的和做的正好是自己想的!比如:“他倒巴郎不得和你去去吃饭哦”6:“掘货”:意思就是此人很没水准,很不入流。
比如:“你个掘货!”7:“斩劲” 意思是用劲,努力做好一建事情。
比如:“要斩劲抬哦,抬完了就吃饭了“8:“苟“ 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很吝啬的意思。
比如:“你不要看大哥那个样子,其实是个苟的很!”9:“歪”:形容一个人很凶的意思!或者是种表面怕心头怕的一种牵强!比如:“你很歪哦!!知道我是干啥子的不哦?(其实自己啥子都不是!)”10:“狗儿麻糖”:是说很杂乱的意思!比如:“今天老子去上网,啥子狗儿麻糖的人都有。
“11:、“绵” 意思是表达一个事物和一个人做事情很拖,性格很慢,很缠绵!比如:“你做事情不要那么绵嘛要的不哦?快点!”12:“求” 取代“什么”的意思!比如:”你求都不懂!”13:吃刹午” 意思就是吃中午饭的意思。
一般出现在农村大人喊小孩吃饭的场境。
比如:二娃子,莫放牛啦。
快回来吃刹午!14:、“一哈” 就是一起或者一块的意思!比如:“今天去吃饭,把他们一哈都喊上!”15:毛焦火辣” 形容一个人烦躁,急躁的意思!比如:“你的牌打得好差哦,输的我毛椒火辣的!”16:、“落教”: 就是说这个人比较懂事,听话。
旺苍人常常来比喻孩子!比如:“那娃儿还比较落较!说了他就不闹了”17:“打捶” 意思是打架的意思。
比如:“你两个一天到黑都在打捶常用语言翻译巴倒——粘住了板眼儿——搞笑、喜剧、花样多帮翘八硬——很硬帮重——很重包谷——玉米背时——倒霉,活该鼻达龙——流着并不时地吸着鼻涕的人不摆喽——太厉害了,太好了不得——不会,不可能不得了——了不得了,很厉害了,受不了了出租车= 猪儿小纸条=飞飞儿胖子= 闷墩儿闪电=火闪风筝=风曲儿地方=踏踏里面=吼头青蛙=切猫儿赖蛤蟆=赖格宝螃蟹=盘海鹦鹉=恩儿蜻蜓=丁丁猫儿蚯蚓=曲蟮儿,曲蟮子蟋蟀=赵机子老婆=老妞儿,婆娘接吻=啃兔儿脑壳,打波儿,亲嘴儿内裤=遥裤,火炮儿手肘=倒拐子膝盖=客西头儿小便=屙尿/改手拖鞋=杀板儿孩中间商=川川儿板车=甲甲车石头剪刀布=石砌儿(石qu'er)看=QIO、捏=RUA提=DIA东西少=滴点儿全部=一哈一巴掌=一耳屎好了=归意了打架=打锤,格捏冷=冰欠非常黑=区马黑场面宏大=好大的阵仗形容满的=扑修闷嫌搓澡=搓夹夹直走=抵拢转弯=倒拐说话=开腔打扮=妖艳儿天气冷=冷飕飕形容急忙慌慌的=惊风火扯撵趟趟儿=跟斗儿扑爬麻烦=恼火衣服穿的紧=鼓丁暴涨形容身上摸的钱了=分儿都不分儿了形容东西煮得很软=稀溜pa形容做事情很投入=眯到脑壳胡牌=guo了听牌=下叫吃多了不消化=丁到了东西少,小气=扣扣儿恶心=挖连不踏实=李扯火打哈欠=打豁孩显怂相=TOU怂躲起=强起装怪=der啊当的买便宜货=买乡因/买欺头关紧(门窗等)=关得清死严缝/关得帮紧经常=环是,崩程反而=颠转很可能=多半故意=利边狼吞虎咽=穷劳饿瞎一只眼的人=边花儿一只脚有问题的人=掰掰儿形容一个人不修边幅=日不笼耸/鬼迷日眼不懂事的人=广儿石试一下=告一哈没关系=莫来头,不存形容一个人厉害=歪得很对自己孩子的爱称——幺儿闲谈=摆龙门阵吹牛=冲壳子开玩笑=涮坛子不务正业=打滥仗吵架/闹矛盾=扯筋/扯皮赤条条的=光懂懂四川话与普通话的对比四川话,又称四川方言、巴蜀方言,属汉语西南西南官话的主要使用地区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的语言。
说四川话绵阳市游仙区太平博爱学校刘伯银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不同汉语方言的词语,用汉字写下来,差别不算大,各方言区的人大体上能看得懂,如果念出来,语音差别很大,相互之间就很难听懂了。
四川话便是我国方言体系之一,他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笔者就是一位嘿地道的四川人,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路,去看一哈四川话是哪门起洽的。
四川话,豆是你们喊的四川方言、巴蜀方言,是在我国四川及重庆境内这些塔塔的流行语言,属汉语西南官话,和湘语、客家话、粤语、赣语硬是呛得很,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南方官话哦。
目前啊,说四川话的家门儿大概都有1亿2千万哦,你说黑不黑人嘛!有些哥老官觉得说四川话恼火,其实喃莫得啥,只要稍微郎格注意一哈,看一哈与标准的普通话有啥子不一样,豆晓得是哪门个叼门儿老!首先,读音与普通话存在很大的差别。
四川人活得潇洒,哪个都说得到一堆,都是竹根亲,个个都是挂子,分不开。
说话也是那门的,莫得好多啥子讲究,硬是很坚持原则——有几不分家。
第一、四川话吼头莫得啥子平翘舌之分。
最简单豆是喊他念个“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si si si , si si si , si si si si ,si si si si”。
平即是翘,翘即是平,也就是说,不管他是zh 、ch、sh,还是z、c、s你都念成是z、c、s都得行了。
第二、“h”、“f”不分,“ong”、“eng”不分。
打个佩比(比方)说“黄凤凰,粉凤凰,粉笔墙上画凤凰”。
我们都会说成是“fang fong fang,feng fong fang,feng bi qiang sang fa fong fang ”;或者说“菜子花花绯绯黄”,都要说成是“cai zi fa fa fei fei fang”;“你是个疯子”,说成是“ni si go hong zi ”等。
还有“l”、“n”不分,统一是发的边音“l”的音,像“兰花”“lan fa”;“o”、“e”统一说是“o”像“哥哥”(go go );还有前后鼻音不分等等。
四川方言大全四川方言大全一称谓。
大爷----是对男性老人的尊称;婆婆----是对女性老人的尊称;老巴子----是对男性老人不礼貌的称呼;老姆姆----是对女性老人不礼貌的称呼;娘娘----是对父辈女性的称呼;幺儿----是对子女的爱称。
二骂人话。
老子----在别人面前称老子是占对方便宜;虾子----奚落对方是胆小鬼;讨口----乞丐,叫花子;说某人傻----瓜娃子;瓜兮兮的;瓜眉瓜眼的;瘟猪;哈儿;憨包等。
三生活用语。
摆龙门阵----是指漫无边际的闲谈;冲壳子----是指吹牛皮,说大话;算坛子----是指开玩笑;打滥仗----是指不务正业或无法按常规办事;打锤----是指打架;扯筋----是指吵架或闹纠纷;杀割----是指结束或没有了,用完了;弄归一----是指把事做彻底;弄巴实----是指做好;没来头----是指没有关系;光胴胴----是指赤条条的。
四形容词。
悬吊吊的----不稳当;红扯扯的----红得难看;粑希希的----烂得很;淡瓦瓦的----平淡无味,没盐味;瓜不兮兮的----傻里傻气;温都都的----温热合适香喷喷的----形容很香;甜咪咪的----形容很甜。
五歇后语。
一坛子萝卜----抓不到姜;丁丁猫想吃樱桃----眼都望绿了;下雨天出太阳----假晴;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安逸此词有“安闲舒适”之义。
如《庄子.至乐》:“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
”今四川方言中仍保留此义。
“安逸”一词在四川方言中还有“令人满意、精彩、糟糕”等意思,用得十分广泛。
坝坝意为“平地、平原”。
“坝,蜀人谓平川为坝。
”今四川人仍称“平地、平原”为坝、坝坝、坝子。
洗澡泡菜将新鲜蔬菜洗净后切成片或块泡制半天或一天后食用,这种菜就称为“洗澡泡菜”。
因和一般泡菜相比,浸渍时间较短,类似人在水中洗澡,故名。
又称“跳水泡菜”。
藏猫儿即捉迷藏,又称“逮猫儿”,是儿童玩的一种游戏,指将一小孩的眼睛蒙上,待其他小孩藏起来后,再让该小孩将他们一一寻找出来。
四川绵阳方言刍议作者:胥爽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6期摘; 要:四川方言属于西南官话,西南官话的范围很广,包括了云贵川的大部分地区,西南官话在汉语方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而绵阳方言属于四川方言的次方言区。
虽然不及成渝片区的方言具有代表性,但是自身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关键词:绵阳话;方言系统;内部差异;形成原因[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03引言:四川方言属于西南官话,西南官话在汉语方言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绵阳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涪江中上游。
绵阳北接甘肃文县,南临遂宁射洪县,东临广元剑阁县,南充的南部县,西部与阿坝藏族自治区接壤。
古代历史上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移民,老四川话和移民的方言不断地融合,形成了新的方言“湖广话”。
绵阳位置偏北,受“湖广话”影响较大。
以绵阳为例,∕æ∕的读音与成都话不同,其中,绵阳话的∕æ∕的读音更高。
而湖南话中∕æ∕的舌位也是较高的。
一、绵阳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绵阳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公元前201年汉高祖设置了涪县开始,历来为郡县州府治所。
东汉末年,刘备据蜀,改名为“绵州”。
据《三国志》载:“先生入涪,宴于山上,顾谓庞统曰‘此州之民,其富乐乎?’”绵阳富乐山因此得名。
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左绵界东、西二川,北负梁雍,风气所濡,各得其偏,故其俗文而不华,淳而不鲁,刚而不狠,柔而不弱。
”绵阳人性格温婉、和悦。
语音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绵阳的元音∕æ∕的舌位高低与四川其他地方不同。
绵阳的元音∕æ∕的舌位最高,成都发元音∕æ∕的舌位最低,德阳的元音舌位居中。
二、选题缘由笔者家乡四川绵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人,对家乡方言比较了解。
第二个原因是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的影响被大大的削弱了,方言渐渐地进入了一个极为不利的地位,许许多多老一辈的方言发音和方言词汇,我们已经听不到了。
四川话整合版(更新中)本帖主要以四川话成渝片乐至地区方言为主,并收录较为通用的四川话俗语词汇。
有独特发音的词汇,将尽量找到对应的汉字。
如果找不到,就用能够表示其意义的汉字来代替。
汉字本来是表意文字,对不同的发音是可以宽容的。
注:拼音后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是其在四川话中的音调。
一、名词【粑粑】:ba1ba1,饼状食物。
【耙耙】:ba3ba3,粪便。
如,拉耙耙。
(卖萌造句:爸爸吃粑粑拉耙耙。
)【包包】:包。
【抱鸡婆】:拖拉机。
也许本意是指爆蛋(孵蛋)的母鸡。
楼主的记忆中这个词只出现在用来代指拖拉机的情境中。
【宝器】:傻瓜。
【杯杯】:杯子。
【播丝】:蜘蛛,这个写法是楼主YY的,用蜘蛛最通常的行为来代指它本身。
小时候经常把播丝跟波斯搞混有木有……【铲铲】:语气助词,大意是说一个人不够聪明,后点呆瓜的味道,是一种善意的骂人的话,也可以用做否定语后缀例句。
例如,甲说,不如我们去抢劫?乙说,锤子!那要得个铲铲!【锤子】:骂人的话。
男性生殖器官。
【刀刀客】:强盗。
【大猫】【花猫猫儿】:老虎。
【倒旱田】:本意指有的田会漏水,很难挖,田面无水。
爱显聪明而又不甚聪明者,川人称之为“倒憨货”或“倒旱田”。
“旱”字发四川话里的一声。
【丁丁猫儿】:“猫“发儿化音”mer“,蜻蜓。
【嘎嘎1】:ga2ga1,身上的污垢。
搓嘎嘎,即北京话里的“搓灰”。
【嘎嘎2】:ga3ga3,指肉。
通常也用作肉嘎嘎。
【瓜娃子】:傻瓜。
【龟儿子】:骂人的话。
形容人低劣。
【姑姑筵】:ga1ga1yo4,办姑姑筵,指小孩子过家家。
【光胴胴】:裸上身。
打光胴胴。
【活路】:劳动,维持生计的办法。
【路路】:纹路。
【鸡咯咯】:ji1go2go1,鸡。
【卡卡】:ka1ka1,角落。
【癞克宝】【癞克蟆】:蛤蟆。
【妹崽】:女孩。
【米汤】:做沥米干饭时被沥掉多余的汤水。
也可指稀饭里的汤水。
【名堂】:花样,名目。
搞空名堂,指做没用的事儿。
【么个】:mo3go4,哪个,啥子。
学说四川话常用语3000句四川话,那可是有着独特韵味和魅力的方言。
要学好四川话,先得从常用语入手。
接下来,就给您来一大波四川话常用语,让您感受感受四川话的魅力。
一、问候与打招呼“你好”在四川话里可以说成“你好噻”。
“早上好”就是“早辰好”,“下午好”是“下半天好”,“晚上好”则是“晚些好”。
见面打招呼,还可以说“吃了没得?”这可不是真的关心你吃没吃,就是打个招呼。
要是回应,吃了就说“吃了”,没吃就说“还没吃”。
“最近咋样?”也是常见的问候语,回答可以是“还将就”“不错”“莫来头”等等。
二、日常生活用语“要得”,这两个字可是万能的,意思是“好的”“行”“可以”。
比如别人问“明天一起去逛街,要得不?”你要是同意,就回“要得”。
“莫得”表示“没有”。
“我莫得钱了”就是说我没钱了。
“啥子”,意思是“什么”。
“你在干啥子?”就是问你在做什么。
“咋个”,等同于“怎么”。
“咋个办?”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安逸”,形容舒服、满意。
“这个日子过得安逸惨了”就是说日子过得非常舒服。
“巴适”,和“安逸”意思相近,也是表示好、舒服。
“这道菜巴适得板”就是说这道菜非常好吃。
“恼火”,表示困难、麻烦、辛苦。
“这件事情有点恼火”就是说这件事有难度。
“撇脱”,意思是简单、轻松。
“这个事情撇脱得很”就是说事情很简单。
“撑展”,形容人长得好看或者东西整齐。
“这个妹儿长得撑展”就是说这姑娘长得漂亮。
“瓜兮兮”,形容人傻里傻气。
“你看他瓜兮兮的”就是说他有点傻。
“哈戳戳”,也是说人傻、笨。
“你莫哈戳戳的”就是叫你别犯傻。
“洗白”,有完蛋、失败的意思。
“这次考试洗白了”就是考试没考好。
“扯皮”,指吵架、闹矛盾。
“他们两个又在扯皮了”就是说他俩又吵架了。
“拽实”,形容身体强壮。
“这娃儿长得拽实”就是说这孩子身体壮。
“落教”,表示守规矩、懂事。
“这个娃儿落教得很”就是说这孩子很懂事。
“妖艳儿”,形容爱打扮、爱出风头。
“她一天妖艳儿得很”就是说她很爱打扮。
标准四川话300句1. ×起:起来,常用在动词后面,加强动词的意义:、来不起了、扎起、懂得起2. 雄起:加油3. 幺儿呢:表示惊讶4. 晒:语气助词5. 格:西南方言习惯疑问词前置。
“格是嘛?”(是不是)。
“格好”(好不好)。
“格吃了”(吃了没有)6. 哈(轻声):疑问。
自问自答。
轻度肯定。
例子:“格是哈”?-是不是?是么?“军医哈”-是军医吧?是军医。
7. 哈哈儿呢:一会儿8. 扯(ce):发音时韵母音要拉长。
表示跑题了。
例如“扯远了”“胡扯”,"你有点扯哦"9. 日错:挑衅10. 空了吹:少在这儿瞎说。
不要再吹牛了,没人信你!11. 豁别个:骗别人。
别个:别人。
12. 冲壳子:吹牛13. 不存在:没有问题,小事情等等,分语境意思太广,呵呵,我说不全啦。
14. 对头:是的。
15. 晓得:知道,有不耐烦的意思。
16. 摁是:确实是。
17. *巴:如“盐巴”“牙巴”等。
哈哈,“泥巴”就不算了哈,那是普通话。
18. 莫棱个:不要这样19. 铲铲:不相信的意思。
例如:甲:今天发奖金老哟。
乙:铲铲,昨天才发老的。
20. 蛮施:特别、很,加重语气,比如你蛮施烦,就是你特别烦。
21. 不消:不需要,不消说,不需要说,要不要我开车去接你,不消。
22. 晓得:知道23. 恼火:困难。
“这题很恼火”:这题很不容易做24. 伤心:语气助词。
“哈的伤心”:非常傻25. 龟儿:语气词,带有埋怨的意思。
如“他龟儿不吃饭”意思是他不吃饭。
26. 提劲:1. 来劲,振奋人心:姑姑,太提劲了 ;2. 同"扯皮",即"找茬"之意.27. 梭边边:第一个边拖长音。
梭:溜走;边边:边缘。
如:“你把事情搞糟了,想梭边边嗖!”36. 涮坛子:说大话,吹牛皮或?嫘Φ囊馑?37. 抓zhua三声:啄。
“被公鸡zhua了一下”:被公鸡啄了一下38. 洗白了、洗bo儿:完了39. 改手:上厕所40. 直见滴(dia):指液状物一直不停的滴41. 接倒:接着42. 走人户(一般读fu):去亲戚朋友家串门43. 告哈:试一下。
正宗四川话(以下文字只注重读音,带有“儿”字的与前面的字连读)晓得——知道婆娘——老婆、或者骂女人的意思腰战——临时加餐,不是正餐。
如“打腰战”,“腰战”不等于“宵夜”,要台上午吃,宵夜是晚上吃的。
乡音——便宜的意思,如“这东西很乡音”,意思是这东西卖的很便宜脑壳——脑袋酸菜——泡菜背时——倒霉,如“该背时”,就是何该倒霉的意思稀客——就是很少来的客人新姑央儿——新娘哄人——骗人的意思传传、锤子、鸡八——都是指男人的性器官,也是骂人的语气词语。
龟儿——语气词,带有埋怨的意思。
如“他龟儿不吃饭”意思是他不吃饭。
龟儿子——骂人的词语摆龙门正——就是闹家常的意思,通常几个人一起哦屎(屙屎)——拉屎杀gue了——完了。
如“锅里的饭杀gue了”,就是锅里的饭完了。
爪子——做什么。
如“你要爪子嘛”意思是“你要做什么”幺——最小的意思。
如“幺爸”,就是最小的叔叔的意思打摆子——症状是全身发抖,很怕冷,喜欢盖很多被子。
并不是得痢疾的意思,得痢疾主要是上吐下泻,是肠胃疾病。
摆子——就是瘸子的意思。
如“周摆子”,就是姓周的瘸子。
但摆子的程度没有瘸子严重,摆子只是走路一拐一拐的。
桑怕儿——桑葚。
桑树上的一种果实。
哈巴儿——傻子的意思奇猫儿——青蛙。
干奇猫儿指在陆地上生活的蛙紧到说——就是一直在说,唠叨的意思。
尿裤儿——内裤,指短的内裤嘎嘎——肉。
一般小孩子常用这个词语。
包谷——玉米。
“搬包谷”指收割玉米。
追(zhui)娃子——指入室盗窃者摸包儿——指小偷。
一般指大街上的偷窃者。
鬼迷日眼—— .形容人行为怪异仙人板板——祖宗。
“日你仙人板板”就是操你祖宗的意思。
有时也做语气词语。
耙(pa)耳朵——指怕老婆的男人。
耙就是软的意思,意思是耳朵让老婆拧软了。
耙——软。
如“这肉煮得黑耙”,意思是“这肉煮的很软”。
老子——我。
如“这事老子不干”意思是“这事我不愿意(做)”卖批——指女性卖淫。
麻批指女性的性器官。
有——你家或你。
如“有妈2月28日生”意思是说“你妈2月28日过生日”(我没听说过)老汉儿,老者儿——老爸。
学说四川话常用语3000句二天多(改天)早神(早上)少午(中午)黑了(晚上)你要咋子,你要哪门,你要干啥子,你要爪子,(你要干嘛)搞不抻tou,弄不醒活,(搞不明白)整不松活,整不归一(没整完)整松活,整归一(整完了)昨黑了(昨天晚上)今黑了(今天晚上)搞锤子,搞铲铲,搞铲花儿(没戏了)哦豁(啊偶)要遭起(要完了)给你kuo到身上,给你一闷棒,给你龟儿一锭子,给你一坨子,老子给你zang起切!弄死你个狗日的(打你)不要批脸,臊皮(不要脸)批垮,日白(少说大话)行事,得行,攒劲,(可以)杀杠,洋盘(了不起),不成在,莫得啥子,不说辣西,(不存在)你是女孩子哦,那就说点常用的,男的那些就不用晓得了。
啥子《什么的意思》。
四川话用的最多的了,基本每天都要用到,干啥子,为啥子,做啥子,啥子哦......还有四川话"切",就是”去“的意思,走哪切,到哪切。
四川话”也“,多用于表示”惊讶“的情况,也经常用到哈。
某人街上捡到10块钱......你可以说:也,该你娃娃安逸,走了狗屎运哎。
考试考的好,也,考弄求好,抄别个的哦。
还有太多太多了,一时半会儿说不完,最简单的就是找个四川妹儿,天天和你说,过个十天半月的,基本上也像模像样了哈你好----好啊,(比较熟悉的人这样说)第一次见面直接说你好晚安----早点睡早上好----早啊再见----走了哈吃饭了吗----吃饭没得累不累----中普通话一样喜欢吃什么----喜欢吃啥子嘛有什么爱好----喜欢干啥子我们是好朋友----基本上这样说:我们啥关系嘛,有些地方也说我们是穿一条裤儿的对不起---不好意思哈谢谢---谢了哈保重身体---跟普通话一样去哪里---到哪儿切被吓到了---黑了一大跳,黑安逸了知道了---晓得了哈说一个女孩子漂亮----这个妹儿好乖啊好,不错---巴适得很,安逸得很可以---要得走路=甩火腿土豆=洋玉膝盖=克西头儿洗澡=搓夹夹老公=老几老婆=老捏儿说话=开腔打的=赶猪儿怎么办=杂个儿整弄不懂=搞不醒活妻管严=趴耳朵吹牛=冒皮皮没关系=不成在全部=一哈怎么回事=朗拐子搞的晓得(知道)晓晓得(知不知道)以(你)爪子,干啥,干啥子(要干嘛)窝窝头(被子里)嗯哪(对)毛屎坑,毛坑(厕所)窝屎(拉屎)切饭(吃饭)囧(jio)脂慢(脚趾)要不湿(尿不湿)赞同——要得要读二声得很爽——安逸,巴适干什么——你带爪子其实将四川的一些方言用普通话的音调读出来是很有意思的。
学说四川话常用语3000句四川话,作为中国众多方言中的一员,以其独特的韵味和丰富的表达方式,深受大家喜爱。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 3000 句四川话常用语,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川话的奇妙世界。
一、问候与打招呼1、“你好”——“你好(lǎo)”2、“早上好”——“早神(shēn)好”3、“中午好”——“晌午好”4、“下午好”——“下半天好”5、“晚上好”——“晚些(xiē)好”6、“好久不见”——“好久没球看(kàn)到你了”7、“最近咋样”——“这阵(zhèn)子过得咋个样嘛”二、日常生活用语1、“吃饭”——“吃莽(māng)莽”2、“睡觉”——“睡瞌睡(kē shuì)”3、“洗澡”——“搓夹夹(jiá jiá)”4、“上厕所”——“解(gǎi)手”5、“逛街”——“逛该(gāi)”6、“买菜”——“买相因(yīn)”7、“做饭”——“弄饭”8、“洗衣服”——“洗裳(shang)裳”三、形容与描述1、“漂亮”——“乖”2、“帅气”——“撑展(zhǎn)”3、“聪明”——“精灵”4、“愚蠢”——“瓜兮兮的”5、“厉害”——“凶”6、“糟糕”——“拐了”7、“舒服”——“巴适得板”8、“难受”——“恼火”四、情感表达1、“高兴”——“欢喜”2、“生气”——“冒火”3、“伤心”——“心焦”4、“害怕”——“虚火”5、“惊讶”——“惊抓抓的”6、“喜欢”——“巴心不得”五、人物称呼1、“爸爸”——“老汉儿”2、“妈妈”——“妈(mā)妈(mā)”3、“爷爷”——“公”4、“奶奶”——“婆”5、“哥哥”——“哥(gē)哥(gē)”6、“姐姐”——“姐(jiě)姐(jiě)”7、“弟弟”——“弟娃”8、“妹妹”——“妹儿”六、时间与方位1、“今天”——“今(jīn)天(tiān)”2、“明天”——“明(míng)天(tiān)”3、“昨天”——“昨(zuó)天(tiān)”4、“这里”——“这(zhè)堂(táng)”5、“那里”——“那(nà)堂(táng)”6、“前面”——“前头”7、“后面”——“后头”七、动作相关1、“走”——“甩火腿”2、“跑”——“奔(bēn)”3、“站”——“立起”4、“坐”——“坐到起”5、“看”——“qio(瞧)”6、“听”——“聼(tīng)”7、“说”——“摆”8、“打”——“拷(kǎo)”八、物品与事物1、“衣服”——“衣裳(shang)”2、“鞋子”——“孩子”3、“雨伞”——“撑花儿”4、“自行车”——“洋马儿”5、“摩托车”——“电马儿”6、“公交车”——“公(gōng)交(jiāo)车(chē)”7、“钱”——“票(piào)子”8、“水果”——“果果”九、其他常用语1、“没问题”——“莫得问题”2、“不知道”——“不晓得”3、“谢谢”——“谢(xiè)谢(xiè)”4、“对不起”——“对不住”5、“没关系”——“不存在”6、“好不好”——“要得不”7、“行不行”——“得行不”8、“可以”——“要得”以上只是四川话常用语中的一部分,四川话还有很多有趣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词汇。
四川绵阳话日常用语1000句1.耳东西:扔东西
2.哈戳戳:呆头呆脑
3.撇脱:耿直
4.皮砣子:拳头
5.倒拐子:手肘
6.克膝门儿:膝盖
7.区麻黑:漆黑
8.交帕湿:湿透了
9.紧它:等它,不管它
10.爪子蛮:干啥啊?
11.纳闷:怎么嘛?
12.撒午:中午
13.晚黑:晚上
14.屙秋俐:骂人的话,一般指吃东西很慢
15.杀阁:结束
16.烂丝娃子哒哒:骂小孩子的
17.亲疼:很痛
18.靠实:实在,快要
19.梭叶子:贱女人
20.舍物:怪物
21.嘴子:说大话
22.好生点:注意点
23.啊勒:就是
24.哎吖勒:哎呀
25.摆调:聊天,冲壳子
26.料翻你娃:把你整爬下
27.哨皮:讨厌,例~屁娃儿哨皮得很
28.空:倒下去,例~把菜空下切
29.抖怂:贪婪,例~吃饭莫那么怂蛮
30.醒鼻子:擦鼻涕
31.瘘得狠:脏,很不卫生
32.憨流口水:清鼻子流
33.架势:使劲,例:架势吃嘛
34.Dia到:提到,拿到
35.ju:拧,例~把水龙头ju紧
36.pang臭:很臭很臭
37.ju到:蹲下
38.二麻二麻黄CuaCua:指借酒装疯买傻,或开玩笑过了头
39.Cua球:没结果,没意义,例~争啥子嘛争,争赢了还不是Cua球
40.屙秋利:拉稀,拉肚子
41.癞得很:不按规矩,不讲信用
42.惊风火扯:急得很,大惊小怪
43.惊抓抓:慌慌张张
44.莫那耳拾:不听招呼,置之不理
45.两耳实铲飞:比喻用手打脸把人打很远。
绵阳方言中的“靠实”和“硬是”“靠实”和“硬是”二词在绵阳方言中读音相似,且在语义、语法功能及使用语境等方面有诸多相近甚至相同之处。
本文从语义、语法和句法等方面入手,从微观的角度对二者进行对比、辨析,探讨其在方言口语实际使用中的差异。
标签:绵阳方言“靠实” “硬是”一、绵阳方言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
根据2012年《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汉语方言卷)[1]的统计,绵阳市境内的方言除了有个别客家话和湖南话方言点以外,主要分属两个方言片:即绵阳市城区(涪城区和游仙区)、江油市、三台县、平武县、安县、北川羌族自治县以及梓潼县大部分地区所属的西南官话中的成渝片;盐亭县和梓潼县东南部地区属于西南官话中灌赤片的岷江小片。
总体而言,绵阳方言隶属于四川方言的次方言区。
相对于西南官话中的成都方言和重庆方言,绵阳方言有自己的一些特色,尤其是在副词的使用上。
二、“靠实”和“硬是”的语义辨析现代汉语中,究竟哪些词属于副词,由于标准不一、分类众多,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
在方言副词的划分上,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语言学百科词典》对“副词”的解释是: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方式、程度等,在句中主要充当状语的一类词[2]。
结合“靠实”①和“硬是”二词在绵阳方言中的使用情况,可以初步断定这两个词都属于绵阳方言中的副词。
“靠实”和“硬是”在绵阳方言中使用频率相当高,但这两个词并不为绵阳方言所独有,在现代汉语以及其他西南官话地区都有使用。
综合现代汉语各类词典对这两个词的释义和举例可以发现,在现代汉语和绵阳方言中,这两个词无论在语义还是用法上都是有差异的。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没有收录“靠实”一词。
《现代汉语大词典》将“靠实”一词解释为“[方]①确实(他靠实疲倦了);②牢靠、可靠(孩子还小,家里没个靠实的帮手);③放心、踏实(只要他肯担保,我就靠实了)”[3]。
《四川方言词典》解释“靠实”为“(副)确实;实在。
四川话常用语言精髓提劲——1.来劲,振奋人心:姑姑,太提劲了;2.同"扯皮",即"找茬"之意.×起——起来,常用在动词后面,加强动词的意义:雄起、来不起了、扎起、懂得起整——用途广泛的动词。
例子:“整了顿方便面”,吃了顿方便面幺(yao阳平声)——年龄最小的。
幺姑娘、幺娃、幺女、幺叔、幺儿幺幺——姑姑(最小的姑姑)。
巴适——好,合适,舒服,心满意足:“原来在城头没碰到巴适的?”苕气——红苕(甘薯)气味,转义为“土头土脑,乡下人样子”:“说我们身上苕气打不脱、脚杆是弯的!”稳起——稳住,不要露马脚。
装神——假装出来的样子,装模作样的样子,演戏给别人看。
龙门阵——聊天,摆龙门阵就是进行聊天。
凶——厉害,有本事。
如:“你娃凶哦,我都被你搞附了。
”歪——(wai 2声)凶,形容一个人很凶。
如“你好歪哦,我惹不起你。
”猫——(mao)凶。
如:“那个女的好猫哦,两爪爪(zaozao)就把他整成猫脸。
”那女的好凶,几下就把他抓成了猫脸。
毛——(mao)火了,怒了。
如:“你莫把他惹毛了,他猫家伙。
”你别把他整怒了,他很凶的。
R你先人板板——语气词,脏话,骂人的话矮屎塔爬——形容人的身高矮录文儿——金龟子飞玩儿——蝴蝶杀港——拽的很水档档——小的积水坑天到黑——经常的意思抓珠儿——蜘蛛莲巴郎——鲶鱼其猫儿——青蛙拽(发一声)——跌倒期茫茫——吃饭花克——回家水棒槌儿——蝌蚪赖各宝——蟾蜍曲蛇儿——蚯蚓着(zhao)不住——不舒服,受不了惊叫唤——惊抓抓——惊丝丝——大叫,不停叫唤回喝——回忆,回想安灯儿意/安逸得板——形容很爽、很舒服、很合口味傲斗犟——形容人的脾气很拧,非常坚持自己的立场原则笨丕——(men pi)口语,常用与长辈对晚辈,笨蛋的意思。
梭边边——第一个边拖长音。
梭:溜走;边边:边缘。
梭边边=溜走,逃跑,躲开。
如:“你把事情搞糟了,想梭边边嗖!”铲铲——(chuanchuan喘喘),语气词,加深程度。
四川10大方言,哪种最难懂?如果你是四川人,你能轻松听懂所有的四川话么?在四川,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门道!哪怕相隔很近,比如成都和乐山,有时候都听不懂对方说的啥!那就让我们一起看一哈,四川10大最难懂的方言是哪些:第十名:广元话【覆盖区域】:广元地区、巴中部分地区、绵阳部分方言。
【难懂系数】:★【特色说明】:这个地区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所以受到关中官话的影响非常大,跟陕西方言相似程度很高。
该地区方言与普通话无多少差异,外地人基本听得懂。
【举栗】:莽娃儿:哥子!吃哒莫哟?走哪儿器?疯扯扯:吃哒老,器转路。
第九名:川中方言【覆盖区域】:南充、遂宁地区、资阳、绵阳、德阳、达州、广安、内江部分地区方言。
【难懂指数】:★☆【特色说明】:这类方言流通于川中丘陵地区以及周边部分地区,部分发音带了浓厚的巴蜀特色,hf,nl不分最为明显。
【举栗】:开费了=开会了fa fei fei fei fa=化肥会挥发我高挨要切那儿!=我非要去那儿!第八名:成都话【覆盖区域】:主要包括成都市区及青白江、龙泉驿、金堂等成都东部地区方言、简阳话、德阳话、绵阳话。
【难懂指数】:★☆【特色说明】:这类方言是中国使用人口最多的一个方言片——西南官话成渝片的中心地带,各地方言交流完全可以互通,而且外地人也是完全听得懂,具有浓郁得川西特色和巴蜀特色。
【举栗】:你是天上的叮叮猫er,我是地下的推屎爬er。
帽根儿、揪揪儿=辫子抵拢倒拐=走到头了再转弯我喊个猪儿就回切了。
=我打个出租车就回去了。
第七名:川东话【覆盖区域】:南充、达州、广安地区,巴中部分地区。
【难懂指数】:★★【特色说明】:川东话比较好懂,其最大特点是语速快。
【举栗】:局球=足球朗唉=怎么把人都晓得,你个人晓不得。
=大家都知道,就你不知道。
你中了500万,幺不到台了嗦?!=你中了500万,不得了了啊?第六名:自贡话【覆盖区域】:包括泸州市泸县方言、自贡方言、内江方言、眉山仁寿、乐山井研、宜宾筠连地区方言。
教你四川话(常用.骂人)普通话:今天我就站到这里了,你敢碰我?不要以为你长的很高大,我生气了拿砖头敲你.四川或有很多版本哈1"今天老子就站到这堂沟,你碰哈我告一哈。
不要以为你长得莽戳戳的,毛了我直接捡块砖头焊你娃儿脑壳高头!”2“各老子,试一哈嘛,把老子rei毛了,看老子咋个收拾你,不要看你弄木大块,把老子惹火了,老子拿一块石头给你焊起来。
不信就告!”3"今天老子就站到这个塌塌了,你热老子搞哈看,莫看你娃娃个头zuai,把老子热毛老捞起砖头han到你娃娃脑ko镐头!”4、动词系列:共过来(挤过来),不扭老(不动了),莽进去(喂进去),咔(掐),款到老(碰到了),吹垮垮(聊天),达扑爬(摔跤),考可转儿(敲一下头),打王逛(精神不集中),扒到(紧挨着),瓦饭(舀饭),卡过来(跨过来),调(跑),翻羊角砖儿(翻跟斗),拈菜(夹菜),扯扑汗(打呼噜),副开(移走),嗨得(吃得多),腰台/收秤/杀鸽(结束),板旋儿(耍赖),哈迹跟儿(挠痒痒),脚入老(脚崴了),菊(吮吸),告哈儿(试一下),舌老(丢失了),琛过来/痴过来(伸过来),读脚(跺脚),咩(掰),逞下去(压下去),壁(过滤),装起(补上),俺到(估计),雀到(看到),兑老(相抵了),马起脸(板脸),爪瞌睡(打瞌睡),爪球(踢球),杀铁(打扫),操(翻);3、形容词系列:高耸耸的,肥咚咚的(又高有胖),烦造造的(非常脏),短处处的(很短),逛的(光溜溜的),啪唧唧的(很软),低低嘎嘎(很少),飞叉叉的(很野的样子),惊抓抓的(大惊小怪),矿西西的(很糊涂),亮瓦瓦(很亮),琛(很直),雾独独(冷不防的),神戳戳(发神经),念栋栋(粘稠的),扭(手脚不停地动),俗杂杂的(俗气的),火瞟瞟的(灼伤般的疼);1、动物:渠算儿(蚯蚓),丁丁猫儿(蜻蜓),爪母儿(蚱蜢),格蚤儿(跳蚤),Ning啊子(知了),缺管儿(青蛙),巢冲(蛔虫),偷油婆(蟑螂),雀雀儿(小鸟),照鸡儿(蛐蛐儿);2、身体部位系列:哈老壳(脑袋),瞎孔(胳肢窝)(勒个让我笑惨了!!),手倒管儿(手肘),罗兜/座登儿(都指臀部的,前者多用于人,而后者多用于猪),客西头儿(膝盖);5、其它:假巴意思(假装),洗白(完了或者没有了),王chuachua(形容一天不做正事),窝料(撒尿),挖爪(脏),勒里(这里),嘿(很),卡卡各各(角落),低低噶噶儿(一点点),闹热(热闹),好多?(多少),除脱(挂了),喱(踩在脚下来回擦几下),杀一脚(做车时叫停),吱(擦),夺(顶,磋的意思),仙人板板(这个不好解释,有点无奈的称小祖宗的意思),瓜西西(傻傻的),灯晃(无事乱逛),打王逛(走神),迈?(吗),撒(吧),夹色子(结巴),暴眼(眼神不好),决(骂),梭(溜走),登读(块头大),扫皮(丢脸),扯把子(说谎),斗室(就是),对头(对),霸道惨老(很强),切(去),清候(念或修理人),搭巴巴车(坐便车),要得(好的,行),洋气(不得了),撒子、爪子(干什么),好黑人(好吓人),黑哈(很傻),搭飞白(搭讪),莫恁个(不要这样),油济济(很油的样子),歇(哭),拼(送),款到(碰到),扛(盖上),孩子等等儿(鞋跟),恩脚(咯脚),背油(郁闷/浪费),古(猜测),杯话(不听话),车笔刀(削笔刀),哈猴(变质),里骂(责备),甲甲(身上的油垢),西得好(幸好),排轮子(排队),索索滩儿(滑梯),债起/撩起(缝),哦尿尿(撒尿),喝开开(喝水),睡告告(睡觉),吃莽莽(吃饭),筐歪歪(哄孩子睡觉)。
绵阳话是标准四川话绵阳话,是四川话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绵阳市及周边地区。
绵阳话作为四川话的一种分支,与成都话、乐山话等地方方言有着一定的差异,但在整体上仍然属于四川话的范畴。
在日常生活中,绵阳话被当地人广泛使用,成为了绵阳地区的交流语言。
然而,对于外地人来说,绵阳话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有人会产生疑问,绵阳话到底是不是标准的四川话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方言是指在某一语言区域内,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原因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语言变体。
四川话作为汉语的一种方言,自然也会因为地域的不同而出现一些差异。
绵阳话作为四川话的一种分支,与其他地方的四川话相比,确实存在一些独特的词汇和语音特点。
但这并不意味着绵阳话就不是标准的四川话。
事实上,四川话作为一个整体,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方言分支,而这些分支都构成了四川话这一大家庭的一部分。
其次,绵阳话作为四川话的一种,其基本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仍然与标准的四川话保持着一定的一致性。
在日常生活中,绵阳话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的交流需求,而且在绵阳地区被广泛使用,成为了当地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绵阳话确实是标准的四川话的一种表现形式。
最后,无论是绵阳话还是其他地方的四川话,都是四川省的语言文化遗产,都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
在当今社会,随着交通和信息的发展,方言之间的融合和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这也促进了方言的传播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当以包容的心态来看待绵阳话,既要保留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也要与其他地方的四川话共同促进四川话整体的繁荣和发展。
综上所述,绵阳话作为四川话的一种分支,虽然在词汇和语音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其作为四川话的一部分,仍然是标准的四川话。
在日常生活中,绵阳话得到了当地人的广泛使用,成为了绵阳地区的交流语言。
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对待绵阳话,既要保留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也要促进其与其他地方的四川话共同发展,共同推动四川话这一语言文化的繁荣。
“你在抓子?”中间的抓子意思是做什么,全句为你在做什么的意思。
“抓”是做啥的连读。
“你抓子老(方言,意味了)?”其中的"抓子"意味怎么了,全句的意思就是你怎么了●扎起(zǎ)——江湖艺人跑场子表演求生活,锣鼓敲响,支持者围拢一圈予以鼓励和帮忙,防止有人使坏,叫做“扎场子”,简称“扎起”。
开始表演前,艺人老大抱拳相谢支持者:“多谢各位弟兄为我们扎起”。
引申意为“鼓励,支持,帮忙,制止捣乱”。
●雄起——大力展现阳刚之气,拿出自己的最大本领,压倒对方。
泛指:加油。
●娃、娃儿、女娃子、男娃儿、弟娃儿、妹娃子——小孩子叫娃儿,女孩叫女娃儿,其余类推。
二○年前这个“娃儿”通用于所有年龄阶段,相当于台湾的“男生、女生”,甚至于说老太婆都说“哎呀,人家是女娃儿,你让一下(ha)别个(go四声)嘛。
”●你娃——你小子!●莫——别。
用法:莫来头。
意思是没事。
●瓜——瓜,“傻瓜”的简称,含义还包括“憨包”之意。
男人傻,就叫“瓜娃子”,女人傻,就叫“瓜女子”。
中年妇女傻,就叫“瓜婆娘”。
这个用法大约从文革中期开始。
●狗*的——口头语,加重语气:发狠地、下决心地、强调地、不满地、吃惊地、......●宝、宝气。
——憨包一个,到处出洋相的傻瓜。
例如:“哪个人好宝哟。
”“她是个宝器。
”“几个土妹子和一个老宝气”。
●木、木鸡(宜宾,自贡方言听起来像“穆鸡”)。
——来源于“呆若木鸡”,简化的成语,但比成语更加有分量,形容人思维迟钝,木头脑筋,不开窍。
●咋个——为啥,为什么、怎么●喃门——怎样、怎么(使用于绵阳等部分地区)“喃闷起的?”意为“怎么回事?”●啥子唉——什么,●洗白老——完蛋、一无所有、死了。
例如:打麻将钱*都被输光了,“森上带点个子弹,都被洗白喽”。
“愣格没得钱耐?”“刚一发工资,钱都被婆娘洗白了仨!”二、语气词西南官话里语气词非常丰富,善于表达微妙的意思,所以讲西南官话的人不要轻视自己的语言。
哦(语调上扬)——表肯定语气,是这样。
四川方言之绵阳话学习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四川方言之绵阳话学习,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四川方言网推荐,。
绵阳话是汉语官话方言的一种代表性方言,是四川省的标准方言。
需要注意的是,成都话是四川话最具有代表性的方言,却不是标准的四川方言。
绵阳话分布区域主要是绵阳市城区、近郊,绵阳以南的大多数城市,如德阳、广汉等地使用的方言也通常被归入绵阳话。
但是,德阳话则更近似于成都话,其语气、语调、词汇已经和绵阳话大不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绵阳附近的县(市)的绵阳话也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语气、语调及部分词汇上面。
比如说三台话,西南范文无忧方言大全栏目,就常常把下面几个字的读音混淆:
“肥皂”说成“回皂”,“不会”说成“不费”,“回去”说成“肥切”,房子——黄子,菜籽花儿飞飞黄——菜籽花儿灰灰房。
又比如盐亭话,是绵阳话中口音最重的方言,其实盐亭话的词语除了一个“安得儿逸”比较特别外,其他的和绵阳城区的语言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由于口音很重,所以特别明显。
江油、安县、平武、北川(少数民族语言除外)的语言和绵阳城区的大致一样。
只是江油话爱说个“嗯哪”(是),安县把“没有”说成“梅有”。
绵阳话中还有个奇怪的词汇叫做“打饼子”,这是绵阳人的独创(申请了专利的),意思是做爱。
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为什么偏偏说是打饼子呢?打其他的都不可以吗?
总的说来,绵阳话语气和语调都要刚硬一些,适合吵架用。
不如成都话那样柔和缠绵(适合耍朋友用),也不象乐山话那样拗口和别扭(适合冒充外省人)。
同时还有以下特点:
1.古全浊声母清化。
“拜”和“败”“富”和“父”“旦”和“蛋”“贵”和“跪”“救”和“舅”,每对字的声母没有区别。
2.平分阴阳,有阴平和阳平,比如“衣”、“宜”的读音便不同。
3.辅音韵尾少,入声消失,没有/-k/和/-m/。
只有/-n/和/-ng/两个鼻辅音韵尾。
4.前鼻音和后鼻音混淆如“jin”和“jing”。
最后,把绵阳话的常用词汇归纳如下:
1.耳东西扔东西的意思
2.究到蹲下
3.撇脱耿直
4.皮砣子拳头
5.倒拐子手肘
6.克膝门儿膝盖
7.雀麻黑漆黑
8.交帕湿湿透了
9.紧它等它不管他
10.爪子蛮干啥啊
11.纳闷怎么
12.撒午中午
13.晚黑晚上
14.屙秋俐骂人的,一般指吃东西很慢
15.杀阁结束
16.烂丝娃子哒哒骂小孩子的
17.轻痛很痛
18.靠是实在一般用在语句里是:靠是莫法老哦
19.梭叶子贱女人也用来骂男人,比如你梭叶子男人
20.舍物怪物
21.嘴子(好嘴)很叼很拽的意思
22.好生点注意点
23.啊勒就是XX
24.哎呀勒哎呀
25.摆条聊天
26.料翻你娃打败你,把你整赢的意思
27.哨皮丢脸的意思。
28.空倒的意思比如说:把菜空下切
29.怂贪婪的意思,也常听到说:抖怂。
比如说:莫那么怂蛮
30.醒鼻子擦鼻涕
31.娄脏,不讲卫生的意思
32.地啊(连在一起念)到意思是提住
33.憨口水清鼻子也常听到说鼻龙口水
34.架势使劲的意思,比如说:架势吃,莫客气
35.揪一般用作:把水揪紧
此外:
臭一般说旁臭
甜一般说闽甜
苦一般说焦苦
重一般说邦重
长一般说飞长
哭一般说惊叫唤
轻一般说捞轻
酸一般说溜酸
烂贼的意思是坏蛋
把腿并拢,意思是把脚收直
称展--一般就是好的意思,比如说这衣服很称展
哈本儿一般是指笨蛋,傻子比如,你龟儿子哈本儿。
龟儿子骂人的话,也用来熟人打招呼。
比如你龟儿子来了撒。
安得儿逸安逸舒服,云南方言
四川方言之绵阳话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