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之绵阳话学习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教你学说四川话教你学说四川话,懂四川话的笑死你大家好!全国四川话考试的目的是推动四川话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对群众的四川话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国提高我国四川话课程的教学质量服务而进行的考试!为了解决大家在学习中的问题,特开办四川话强化训练班!谢谢各位参加!训练将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预防外地人到四川上当受骗,遭到地域歧视和照顾大多数,团结大多数,求同存异的目的。
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与时俱进,提高发展的高度。
我们祖国地大物博,现用普通话为全国标准用语,但存在很多不便,下面我就一普通话为参考给大家详细的讲一下四川话。
首先,我们来学习几句四川话里通用的人称短语(一)瓜娃子:可以理解为“傻逼”,按字面翻译应该是智商有一点点问题的同志。
发音为“gua wa zi”声调为轻声。
(注:有时也说成“瓜批”,翻译过来甚是不雅,女生慎用,也常说成“瓜兮兮”。
)(二)龟儿子:按字面翻译应该是乌龟的后代。
此处理解为对亲密同志的呢称,发音为“gui er zi”.声调为四,三,轻声。
(三)老子:按字面翻译为道家老前辈,此处理解为“我”。
发音为lao zi!声调为四声,轻声。
注:与日常短语“各老子”有含义上的区别,请同学们注意!(四)女娃儿:按字面翻译是小女孩的意思,此处泛指年纪为四十岁以下的女性,三个字发爆破音,均为轻声。
(五)师兄:按字面翻译是从师学习而拜师时间在先的人。
在四川泛指任何男性。
读法与普通话无异,但要突然,且让对方有促不及防的感觉。
好了,让我们再来学习几句常用短语。
脑壳有乒乓:出自四川著名评书先生,意思是头部发育不良而起肿瘤,发音“nao kuo you bing bong”.弄你:扁你!表亲热,发音“long ni”退神光:退表褪去,神光顾名思义,表趾高气昂。
读法“tui sheng guang”.张是:表理会!认真对待别人。
读法“zhang shi”倾候:表照顾。
读法“qing hou”悬宰:假打一词风靡西南各省后,大家发现,还有比假打更加吹牛皮的交流。
四川方言-普通话发音对照表四川方言翻译1:“鼓到”:意思是强迫、让别人做不愿意的事情。
例如:他鼓到要喊我去打牌。
2、“弯酸”:指挑剔的意思!比如:你这人怎么这么弯酸啊,我都给你弄了几道了,你还弯酸人!3:“萨过”:意思就是说事情已经过去了,结束了的意思。
比如:“今天的会就萨过了,就到这里!”4:“几哈些”:是催促别人快点的意思!比如:“快,几哈些吃完哈,人家等到起的”5:“巴郎(喜)不得”:就是别人想的和做的正好是自己想的!比如:“他倒巴郎不得和你去去吃饭哦”6:“掘货”:意思就是此人很没水准,很不入流。
比如:“你个掘货!”7:“斩劲” 意思是用劲,努力做好一建事情。
比如:“要斩劲抬哦,抬完了就吃饭了“8:“苟“ 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很吝啬的意思。
比如:“你不要看大哥那个样子,其实是个苟的很!”9:“歪”:形容一个人很凶的意思!或者是种表面怕心头怕的一种牵强!比如:“你很歪哦!!知道我是干啥子的不哦?(其实自己啥子都不是!)”10:“狗儿麻糖”:是说很杂乱的意思!比如:“今天老子去上网,啥子狗儿麻糖的人都有。
“11:、“绵” 意思是表达一个事物和一个人做事情很拖,性格很慢,很缠绵!比如:“你做事情不要那么绵嘛要的不哦?快点!”12:“求” 取代“什么”的意思!比如:”你求都不懂!”13:吃刹午” 意思就是吃中午饭的意思。
一般出现在农村大人喊小孩吃饭的场境。
比如:二娃子,莫放牛啦。
快回来吃刹午!14:、“一哈” 就是一起或者一块的意思!比如:“今天去吃饭,把他们一哈都喊上!”15:毛焦火辣” 形容一个人烦躁,急躁的意思!比如:“你的牌打得好差哦,输的我毛椒火辣的!”16:、“落教”: 就是说这个人比较懂事,听话。
旺苍人常常来比喻孩子!比如:“那娃儿还比较落较!说了他就不闹了”17:“打捶” 意思是打架的意思。
比如:“你两个一天到黑都在打捶常用语言翻译巴倒——粘住了板眼儿——搞笑、喜剧、花样多帮翘八硬——很硬帮重——很重包谷——玉米背时——倒霉,活该鼻达龙——流着并不时地吸着鼻涕的人不摆喽——太厉害了,太好了不得——不会,不可能不得了——了不得了,很厉害了,受不了了出租车= 猪儿小纸条=飞飞儿胖子= 闷墩儿闪电=火闪风筝=风曲儿地方=踏踏里面=吼头青蛙=切猫儿赖蛤蟆=赖格宝螃蟹=盘海鹦鹉=恩儿蜻蜓=丁丁猫儿蚯蚓=曲蟮儿,曲蟮子蟋蟀=赵机子老婆=老妞儿,婆娘接吻=啃兔儿脑壳,打波儿,亲嘴儿内裤=遥裤,火炮儿手肘=倒拐子膝盖=客西头儿小便=屙尿/改手拖鞋=杀板儿孩中间商=川川儿板车=甲甲车石头剪刀布=石砌儿(石qu'er)看=QIO、捏=RUA提=DIA东西少=滴点儿全部=一哈一巴掌=一耳屎好了=归意了打架=打锤,格捏冷=冰欠非常黑=区马黑场面宏大=好大的阵仗形容满的=扑修闷嫌搓澡=搓夹夹直走=抵拢转弯=倒拐说话=开腔打扮=妖艳儿天气冷=冷飕飕形容急忙慌慌的=惊风火扯撵趟趟儿=跟斗儿扑爬麻烦=恼火衣服穿的紧=鼓丁暴涨形容身上摸的钱了=分儿都不分儿了形容东西煮得很软=稀溜pa形容做事情很投入=眯到脑壳胡牌=guo了听牌=下叫吃多了不消化=丁到了东西少,小气=扣扣儿恶心=挖连不踏实=李扯火打哈欠=打豁孩显怂相=TOU怂躲起=强起装怪=der啊当的买便宜货=买乡因/买欺头关紧(门窗等)=关得清死严缝/关得帮紧经常=环是,崩程反而=颠转很可能=多半故意=利边狼吞虎咽=穷劳饿瞎一只眼的人=边花儿一只脚有问题的人=掰掰儿形容一个人不修边幅=日不笼耸/鬼迷日眼不懂事的人=广儿石试一下=告一哈没关系=莫来头,不存形容一个人厉害=歪得很对自己孩子的爱称——幺儿闲谈=摆龙门阵吹牛=冲壳子开玩笑=涮坛子不务正业=打滥仗吵架/闹矛盾=扯筋/扯皮赤条条的=光懂懂四川话与普通话的对比四川话,又称四川方言、巴蜀方言,属汉语西南西南官话的主要使用地区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的语言。
说四川话绵阳市游仙区太平博爱学校刘伯银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不同汉语方言的词语,用汉字写下来,差别不算大,各方言区的人大体上能看得懂,如果念出来,语音差别很大,相互之间就很难听懂了。
四川话便是我国方言体系之一,他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笔者就是一位嘿地道的四川人,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路,去看一哈四川话是哪门起洽的。
四川话,豆是你们喊的四川方言、巴蜀方言,是在我国四川及重庆境内这些塔塔的流行语言,属汉语西南官话,和湘语、客家话、粤语、赣语硬是呛得很,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南方官话哦。
目前啊,说四川话的家门儿大概都有1亿2千万哦,你说黑不黑人嘛!有些哥老官觉得说四川话恼火,其实喃莫得啥,只要稍微郎格注意一哈,看一哈与标准的普通话有啥子不一样,豆晓得是哪门个叼门儿老!首先,读音与普通话存在很大的差别。
四川人活得潇洒,哪个都说得到一堆,都是竹根亲,个个都是挂子,分不开。
说话也是那门的,莫得好多啥子讲究,硬是很坚持原则——有几不分家。
第一、四川话吼头莫得啥子平翘舌之分。
最简单豆是喊他念个“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si si si , si si si , si si si si ,si si si si”。
平即是翘,翘即是平,也就是说,不管他是zh 、ch、sh,还是z、c、s你都念成是z、c、s都得行了。
第二、“h”、“f”不分,“ong”、“eng”不分。
打个佩比(比方)说“黄凤凰,粉凤凰,粉笔墙上画凤凰”。
我们都会说成是“fang fong fang,feng fong fang,feng bi qiang sang fa fong fang ”;或者说“菜子花花绯绯黄”,都要说成是“cai zi fa fa fei fei fang”;“你是个疯子”,说成是“ni si go hong zi ”等。
还有“l”、“n”不分,统一是发的边音“l”的音,像“兰花”“lan fa”;“o”、“e”统一说是“o”像“哥哥”(go go );还有前后鼻音不分等等。
四川方言大全四川方言大全一称谓。
大爷----是对男性老人的尊称;婆婆----是对女性老人的尊称;老巴子----是对男性老人不礼貌的称呼;老姆姆----是对女性老人不礼貌的称呼;娘娘----是对父辈女性的称呼;幺儿----是对子女的爱称。
二骂人话。
老子----在别人面前称老子是占对方便宜;虾子----奚落对方是胆小鬼;讨口----乞丐,叫花子;说某人傻----瓜娃子;瓜兮兮的;瓜眉瓜眼的;瘟猪;哈儿;憨包等。
三生活用语。
摆龙门阵----是指漫无边际的闲谈;冲壳子----是指吹牛皮,说大话;算坛子----是指开玩笑;打滥仗----是指不务正业或无法按常规办事;打锤----是指打架;扯筋----是指吵架或闹纠纷;杀割----是指结束或没有了,用完了;弄归一----是指把事做彻底;弄巴实----是指做好;没来头----是指没有关系;光胴胴----是指赤条条的。
四形容词。
悬吊吊的----不稳当;红扯扯的----红得难看;粑希希的----烂得很;淡瓦瓦的----平淡无味,没盐味;瓜不兮兮的----傻里傻气;温都都的----温热合适香喷喷的----形容很香;甜咪咪的----形容很甜。
五歇后语。
一坛子萝卜----抓不到姜;丁丁猫想吃樱桃----眼都望绿了;下雨天出太阳----假晴;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安逸此词有“安闲舒适”之义。
如《庄子.至乐》:“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
”今四川方言中仍保留此义。
“安逸”一词在四川方言中还有“令人满意、精彩、糟糕”等意思,用得十分广泛。
坝坝意为“平地、平原”。
“坝,蜀人谓平川为坝。
”今四川人仍称“平地、平原”为坝、坝坝、坝子。
洗澡泡菜将新鲜蔬菜洗净后切成片或块泡制半天或一天后食用,这种菜就称为“洗澡泡菜”。
因和一般泡菜相比,浸渍时间较短,类似人在水中洗澡,故名。
又称“跳水泡菜”。
藏猫儿即捉迷藏,又称“逮猫儿”,是儿童玩的一种游戏,指将一小孩的眼睛蒙上,待其他小孩藏起来后,再让该小孩将他们一一寻找出来。
四川绵阳方言刍议作者:胥爽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6期摘; 要:四川方言属于西南官话,西南官话的范围很广,包括了云贵川的大部分地区,西南官话在汉语方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而绵阳方言属于四川方言的次方言区。
虽然不及成渝片区的方言具有代表性,但是自身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关键词:绵阳话;方言系统;内部差异;形成原因[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03引言:四川方言属于西南官话,西南官话在汉语方言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绵阳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涪江中上游。
绵阳北接甘肃文县,南临遂宁射洪县,东临广元剑阁县,南充的南部县,西部与阿坝藏族自治区接壤。
古代历史上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移民,老四川话和移民的方言不断地融合,形成了新的方言“湖广话”。
绵阳位置偏北,受“湖广话”影响较大。
以绵阳为例,∕æ∕的读音与成都话不同,其中,绵阳话的∕æ∕的读音更高。
而湖南话中∕æ∕的舌位也是较高的。
一、绵阳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绵阳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公元前201年汉高祖设置了涪县开始,历来为郡县州府治所。
东汉末年,刘备据蜀,改名为“绵州”。
据《三国志》载:“先生入涪,宴于山上,顾谓庞统曰‘此州之民,其富乐乎?’”绵阳富乐山因此得名。
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左绵界东、西二川,北负梁雍,风气所濡,各得其偏,故其俗文而不华,淳而不鲁,刚而不狠,柔而不弱。
”绵阳人性格温婉、和悦。
语音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绵阳的元音∕æ∕的舌位高低与四川其他地方不同。
绵阳的元音∕æ∕的舌位最高,成都发元音∕æ∕的舌位最低,德阳的元音舌位居中。
二、选题缘由笔者家乡四川绵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人,对家乡方言比较了解。
第二个原因是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的影响被大大的削弱了,方言渐渐地进入了一个极为不利的地位,许许多多老一辈的方言发音和方言词汇,我们已经听不到了。
四川话整合版(更新中)本帖主要以四川话成渝片乐至地区方言为主,并收录较为通用的四川话俗语词汇。
有独特发音的词汇,将尽量找到对应的汉字。
如果找不到,就用能够表示其意义的汉字来代替。
汉字本来是表意文字,对不同的发音是可以宽容的。
注:拼音后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是其在四川话中的音调。
一、名词【粑粑】:ba1ba1,饼状食物。
【耙耙】:ba3ba3,粪便。
如,拉耙耙。
(卖萌造句:爸爸吃粑粑拉耙耙。
)【包包】:包。
【抱鸡婆】:拖拉机。
也许本意是指爆蛋(孵蛋)的母鸡。
楼主的记忆中这个词只出现在用来代指拖拉机的情境中。
【宝器】:傻瓜。
【杯杯】:杯子。
【播丝】:蜘蛛,这个写法是楼主YY的,用蜘蛛最通常的行为来代指它本身。
小时候经常把播丝跟波斯搞混有木有……【铲铲】:语气助词,大意是说一个人不够聪明,后点呆瓜的味道,是一种善意的骂人的话,也可以用做否定语后缀例句。
例如,甲说,不如我们去抢劫?乙说,锤子!那要得个铲铲!【锤子】:骂人的话。
男性生殖器官。
【刀刀客】:强盗。
【大猫】【花猫猫儿】:老虎。
【倒旱田】:本意指有的田会漏水,很难挖,田面无水。
爱显聪明而又不甚聪明者,川人称之为“倒憨货”或“倒旱田”。
“旱”字发四川话里的一声。
【丁丁猫儿】:“猫“发儿化音”mer“,蜻蜓。
【嘎嘎1】:ga2ga1,身上的污垢。
搓嘎嘎,即北京话里的“搓灰”。
【嘎嘎2】:ga3ga3,指肉。
通常也用作肉嘎嘎。
【瓜娃子】:傻瓜。
【龟儿子】:骂人的话。
形容人低劣。
【姑姑筵】:ga1ga1yo4,办姑姑筵,指小孩子过家家。
【光胴胴】:裸上身。
打光胴胴。
【活路】:劳动,维持生计的办法。
【路路】:纹路。
【鸡咯咯】:ji1go2go1,鸡。
【卡卡】:ka1ka1,角落。
【癞克宝】【癞克蟆】:蛤蟆。
【妹崽】:女孩。
【米汤】:做沥米干饭时被沥掉多余的汤水。
也可指稀饭里的汤水。
【名堂】:花样,名目。
搞空名堂,指做没用的事儿。
【么个】:mo3go4,哪个,啥子。
学说四川话常用语3000句四川话,那可是有着独特韵味和魅力的方言。
要学好四川话,先得从常用语入手。
接下来,就给您来一大波四川话常用语,让您感受感受四川话的魅力。
一、问候与打招呼“你好”在四川话里可以说成“你好噻”。
“早上好”就是“早辰好”,“下午好”是“下半天好”,“晚上好”则是“晚些好”。
见面打招呼,还可以说“吃了没得?”这可不是真的关心你吃没吃,就是打个招呼。
要是回应,吃了就说“吃了”,没吃就说“还没吃”。
“最近咋样?”也是常见的问候语,回答可以是“还将就”“不错”“莫来头”等等。
二、日常生活用语“要得”,这两个字可是万能的,意思是“好的”“行”“可以”。
比如别人问“明天一起去逛街,要得不?”你要是同意,就回“要得”。
“莫得”表示“没有”。
“我莫得钱了”就是说我没钱了。
“啥子”,意思是“什么”。
“你在干啥子?”就是问你在做什么。
“咋个”,等同于“怎么”。
“咋个办?”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安逸”,形容舒服、满意。
“这个日子过得安逸惨了”就是说日子过得非常舒服。
“巴适”,和“安逸”意思相近,也是表示好、舒服。
“这道菜巴适得板”就是说这道菜非常好吃。
“恼火”,表示困难、麻烦、辛苦。
“这件事情有点恼火”就是说这件事有难度。
“撇脱”,意思是简单、轻松。
“这个事情撇脱得很”就是说事情很简单。
“撑展”,形容人长得好看或者东西整齐。
“这个妹儿长得撑展”就是说这姑娘长得漂亮。
“瓜兮兮”,形容人傻里傻气。
“你看他瓜兮兮的”就是说他有点傻。
“哈戳戳”,也是说人傻、笨。
“你莫哈戳戳的”就是叫你别犯傻。
“洗白”,有完蛋、失败的意思。
“这次考试洗白了”就是考试没考好。
“扯皮”,指吵架、闹矛盾。
“他们两个又在扯皮了”就是说他俩又吵架了。
“拽实”,形容身体强壮。
“这娃儿长得拽实”就是说这孩子身体壮。
“落教”,表示守规矩、懂事。
“这个娃儿落教得很”就是说这孩子很懂事。
“妖艳儿”,形容爱打扮、爱出风头。
“她一天妖艳儿得很”就是说她很爱打扮。
标准四川话300句1. ×起:起来,常用在动词后面,加强动词的意义:、来不起了、扎起、懂得起2. 雄起:加油3. 幺儿呢:表示惊讶4. 晒:语气助词5. 格:西南方言习惯疑问词前置。
“格是嘛?”(是不是)。
“格好”(好不好)。
“格吃了”(吃了没有)6. 哈(轻声):疑问。
自问自答。
轻度肯定。
例子:“格是哈”?-是不是?是么?“军医哈”-是军医吧?是军医。
7. 哈哈儿呢:一会儿8. 扯(ce):发音时韵母音要拉长。
表示跑题了。
例如“扯远了”“胡扯”,"你有点扯哦"9. 日错:挑衅10. 空了吹:少在这儿瞎说。
不要再吹牛了,没人信你!11. 豁别个:骗别人。
别个:别人。
12. 冲壳子:吹牛13. 不存在:没有问题,小事情等等,分语境意思太广,呵呵,我说不全啦。
14. 对头:是的。
15. 晓得:知道,有不耐烦的意思。
16. 摁是:确实是。
17. *巴:如“盐巴”“牙巴”等。
哈哈,“泥巴”就不算了哈,那是普通话。
18. 莫棱个:不要这样19. 铲铲:不相信的意思。
例如:甲:今天发奖金老哟。
乙:铲铲,昨天才发老的。
20. 蛮施:特别、很,加重语气,比如你蛮施烦,就是你特别烦。
21. 不消:不需要,不消说,不需要说,要不要我开车去接你,不消。
22. 晓得:知道23. 恼火:困难。
“这题很恼火”:这题很不容易做24. 伤心:语气助词。
“哈的伤心”:非常傻25. 龟儿:语气词,带有埋怨的意思。
如“他龟儿不吃饭”意思是他不吃饭。
26. 提劲:1. 来劲,振奋人心:姑姑,太提劲了 ;2. 同"扯皮",即"找茬"之意.27. 梭边边:第一个边拖长音。
梭:溜走;边边:边缘。
如:“你把事情搞糟了,想梭边边嗖!”36. 涮坛子:说大话,吹牛皮或?嫘Φ囊馑?37. 抓zhua三声:啄。
“被公鸡zhua了一下”:被公鸡啄了一下38. 洗白了、洗bo儿:完了39. 改手:上厕所40. 直见滴(dia):指液状物一直不停的滴41. 接倒:接着42. 走人户(一般读fu):去亲戚朋友家串门43. 告哈:试一下。
正宗四川话(以下文字只注重读音,带有“儿”字的与前面的字连读)晓得——知道婆娘——老婆、或者骂女人的意思腰战——临时加餐,不是正餐。
如“打腰战”,“腰战”不等于“宵夜”,要台上午吃,宵夜是晚上吃的。
乡音——便宜的意思,如“这东西很乡音”,意思是这东西卖的很便宜脑壳——脑袋酸菜——泡菜背时——倒霉,如“该背时”,就是何该倒霉的意思稀客——就是很少来的客人新姑央儿——新娘哄人——骗人的意思传传、锤子、鸡八——都是指男人的性器官,也是骂人的语气词语。
龟儿——语气词,带有埋怨的意思。
如“他龟儿不吃饭”意思是他不吃饭。
龟儿子——骂人的词语摆龙门正——就是闹家常的意思,通常几个人一起哦屎(屙屎)——拉屎杀gue了——完了。
如“锅里的饭杀gue了”,就是锅里的饭完了。
爪子——做什么。
如“你要爪子嘛”意思是“你要做什么”幺——最小的意思。
如“幺爸”,就是最小的叔叔的意思打摆子——症状是全身发抖,很怕冷,喜欢盖很多被子。
并不是得痢疾的意思,得痢疾主要是上吐下泻,是肠胃疾病。
摆子——就是瘸子的意思。
如“周摆子”,就是姓周的瘸子。
但摆子的程度没有瘸子严重,摆子只是走路一拐一拐的。
桑怕儿——桑葚。
桑树上的一种果实。
哈巴儿——傻子的意思奇猫儿——青蛙。
干奇猫儿指在陆地上生活的蛙紧到说——就是一直在说,唠叨的意思。
尿裤儿——内裤,指短的内裤嘎嘎——肉。
一般小孩子常用这个词语。
包谷——玉米。
“搬包谷”指收割玉米。
追(zhui)娃子——指入室盗窃者摸包儿——指小偷。
一般指大街上的偷窃者。
鬼迷日眼—— .形容人行为怪异仙人板板——祖宗。
“日你仙人板板”就是操你祖宗的意思。
有时也做语气词语。
耙(pa)耳朵——指怕老婆的男人。
耙就是软的意思,意思是耳朵让老婆拧软了。
耙——软。
如“这肉煮得黑耙”,意思是“这肉煮的很软”。
老子——我。
如“这事老子不干”意思是“这事我不愿意(做)”卖批——指女性卖淫。
麻批指女性的性器官。
有——你家或你。
如“有妈2月28日生”意思是说“你妈2月28日过生日”(我没听说过)老汉儿,老者儿——老爸。
四川方言之绵阳话学习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四川方言之绵阳话学习,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四川方言网推荐,。
绵阳话是汉语官话方言的一种代表性方言,是四川省的标准方言。
需要注意的是,成都话是四川话最具有代表性的方言,却不是标准的四川方言。
绵阳话分布区域主要是绵阳市城区、近郊,绵阳以南的大多数城市,如德阳、广汉等地使用的方言也通常被归入绵阳话。
但是,德阳话则更近似于成都话,其语气、语调、词汇已经和绵阳话大不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绵阳附近的县(市)的绵阳话也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语气、语调及部分词汇上面。
比如说三台话,西南范文无忧方言大全栏目,就常常把下面几个字的读音混淆:
“肥皂”说成“回皂”,“不会”说成“不费”,“回去”说成“肥切”,房子——黄子,菜籽花儿飞飞黄——菜籽花儿灰灰房。
又比如盐亭话,是绵阳话中口音最重的方言,其实盐亭话的词语除了一个“安得儿逸”比较特别外,其他的和绵阳城区的语言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由于口音很重,所以特别明显。
江油、安县、平武、北川(少数民族语言除外)的语言和绵阳城区的大致一样。
只是江油话爱说个“嗯哪”(是),安县把“没有”说成“梅有”。
绵阳话中还有个奇怪的词汇叫做“打饼子”,这是绵阳人的独创(申请了专利的),意思是做爱。
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为什么偏偏说是打饼子呢?打其他的都不可以吗?
总的说来,绵阳话语气和语调都要刚硬一些,适合吵架用。
不如成都话那样柔和缠绵(适合耍朋友用),也不象乐山话那样拗口和别扭(适合冒充外省人)。
同时还有以下特点:
1.古全浊声母清化。
“拜”和“败”“富”和“父”“旦”和“蛋”“贵”和“跪”“救”和“舅”,每对字的声母没有区别。
2.平分阴阳,有阴平和阳平,比如“衣”、“宜”的读音便不同。
3.辅音韵尾少,入声消失,没有/-k/和/-m/。
只有/-n/和/-ng/两个鼻辅音韵尾。
4.前鼻音和后鼻音混淆如“jin”和“jing”。
最后,把绵阳话的常用词汇归纳如下:
1.耳东西扔东西的意思
2.究到蹲下
3.撇脱耿直
4.皮砣子拳头
5.倒拐子手肘
6.克膝门儿膝盖
7.雀麻黑漆黑
8.交帕湿湿透了
9.紧它等它不管他
10.爪子蛮干啥啊
11.纳闷怎么
12.撒午中午
13.晚黑晚上
14.屙秋俐骂人的,一般指吃东西很慢
15.杀阁结束
16.烂丝娃子哒哒骂小孩子的
17.轻痛很痛
18.靠是实在一般用在语句里是:靠是莫法老哦
19.梭叶子贱女人也用来骂男人,比如你梭叶子男人
20.舍物怪物
21.嘴子(好嘴)很叼很拽的意思
22.好生点注意点
23.啊勒就是XX
24.哎呀勒哎呀
25.摆条聊天
26.料翻你娃打败你,把你整赢的意思
27.哨皮丢脸的意思。
28.空倒的意思比如说:把菜空下切
29.怂贪婪的意思,也常听到说:抖怂。
比如说:莫那么怂蛮
30.醒鼻子擦鼻涕
31.娄脏,不讲卫生的意思
32.地啊(连在一起念)到意思是提住
33.憨口水清鼻子也常听到说鼻龙口水
34.架势使劲的意思,比如说:架势吃,莫客气
35.揪一般用作:把水揪紧
此外:
臭一般说旁臭
甜一般说闽甜
苦一般说焦苦
重一般说邦重
长一般说飞长
哭一般说惊叫唤
轻一般说捞轻
酸一般说溜酸
烂贼的意思是坏蛋
把腿并拢,意思是把脚收直
称展--一般就是好的意思,比如说这衣服很称展
哈本儿一般是指笨蛋,傻子比如,你龟儿子哈本儿。
龟儿子骂人的话,也用来熟人打招呼。
比如你龟儿子来了撒。
安得儿逸安逸舒服,云南方言
四川方言之绵阳话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