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银市历史述略

白银市历史述略

白银历史
白银市历史述略(1)
白银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最迟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在白银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了。春秋以前,白银境内没有建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靖会一带为陇西郡地,白景一带则为月氏所属。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武帝派霍去病出击匈奴,夺得祁连山和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白景一带为武威郡媪围县地,景泰东南部和靖远西北部一带为安定郡鹑(音纯)阴县,靖会一带为安定郡祖厉县,从此白银地区全部纳入中国版图。从公元前221年至20世纪80年代的2200年中,白银地区的行政建制经常变化,归属不定。解放前的几千年中,天灾不断,战乱频繁,老百姓始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解放以后,白银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终于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并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和煤炭生产闻名于全国。

主题词:白银、景泰、靖远、平川、会宁、历史。



白银市在祖国的版图上,位于东经103°33′—105°31′、北纬35°25′—37°39′的区域内,东邻宁夏,西接武威,南依陇中,北靠内蒙,辖三县两区(靖远、景泰、会宁三县,白银、平川两区),总面积21158.7平方公里,海拔1275米——3321米,共有人口175万。白银市地处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气候比较干燥,各县、区年均降雨量约200毫米左右,但因日照充足,所以川水地区土地肥沃。黄河流经白银214公里,祖厉河、关川河总长亦有200公里左右。境内绝大部分都是山区,包括二阴山区和干旱山区。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几十座,超过3000米的高峰的两座。山间盆地有景泰的正路、三台井、景泰川和白银市区;还有靖远的刘川和平川的水泉、共和等地。河谷盆地有白银水川、四龙和靖远平堡、北湾、中堡、城关、糜滩、东湾以及景泰五佛,还有祖厉河两岸的一些地方。这些河谷盆地面积虽然很小,但人口却比较稠密。白银地区有悠久的历史,靖远境内曾发现有原始社会晚期的马家窑文化,会宁境内也有几处古老的文化,如牛门洞古墓遗址等,它附近的王家泉、阳山一带也发现了原始社会时期的陶罐、石斧、人骨等遗存。景泰县境内的张家台、营盘台、寺滩、喜集水等处出土过陶瓷、陶片、石器、骨珠及细石器等,经考证属新石器半山类型的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迹的发现,说明最迟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在白银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了。

黄河白银段为S形,基本上是南北流向,至景泰五佛则由西向东,经黑山峡入宁夏境内。以全市辖地

作为整体,景泰县、白银区居西北,靖远、会宁则居东南(平川区暂不论,包括在靖远内叙述)。两大地区基本以河为界,一处河西,一处河东(靖远刘川等到地也在河西)。春秋以前,白银境内没有建置,春秋战国时期,景泰、白银区一带还是我国古代羌族人民的驻牧地,靖远、会宁一带为义渠戎的活动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靖会一带为陇西郡地,白景一带则为月氏所属。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武帝派霍去病出击匈奴,夺得祁连山和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这样,就隔断了北方匈奴与西方羌人的联系,又为汉通西域提供了重要通道。当时白景一带为武威郡媪围县地,景泰东南部和靖远西北部一带为安定郡鹑(音纯)阴县,靖会一带为安定郡祖厉县,县治在今会宁郭城驿附近。武威郡、安定郡均属凉州刺史部。

东汉时,祖厉县、鹑阴县由安定郡改属武威郡,媪围县依旧,这样,今白银市全属凉州武威郡地。《后汉书·郡国志》载:“武威郡,十四城,户万四十三,口三万四千二百二十六……媪围、鹯阴(故属安定)、租厉(故属安定)。”鹯(音沾)阴县和租厉县在《汉书·地理志》中分别为郭阴县和祖历县,不知为何各造成一字之差。《后汉书·冲帝纪》中出现的“鹯阴河”名后,有唐朝章怀太子作的注语:“凉州姑臧县(即今武威——笔者注)东南有鹯阴县故城,因水以为名。”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中所标鹯阴的位置,在今景泰东南部的尾泉和平川西北部的高家坝与靖远刘川的荒草梁等三县区的交界地一带,靠这里的黄河标示为“鹯阴河”。实际上汉代的鹯阴城在今平川区陡城乡,至今遗迹尚存,1990年我在残存的城墙上还发现了引水的陶管。

自武帝打通河西走廓、兴起丝绸之路以后,两汉都极为重视同西域的联系,曾多次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各国。丝绸之路从长安到张夜一段的行走路线共有三条,其中北路经过靖远和景泰,渡口是景泰与平川之间的索桥,它的通行,促进了这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武帝承“文景之治”,加上他自己励精图治,使国势依然强盛。他也是我国古代比较贤明的君主之一,一生多次出京巡查,会宁一带就有他的足迹,如“元鼎五年(前112年)冬十月,……逾陇,登空同(即今平凉崆峒山——笔者注),西临祖厉河而还”(《汉书·武帝纪》)。

东汉开始,国势日渐衰落。安帝时,天灾人祸不断发生,永初三年(公元109年),凉州“大饥,人相食”(《后汉书安帝纪》),“安帝信谗,无辜死者多”(《后汉书·五行志》)。顺帝汉

安二年(143年),武威郡等地发生大地震,从九月开始至次年四月止,长达半年之久,“凡百八十日震,山谷坼裂,坏败城寺,伤害人物”(同上)。地震还没结束,鹯阴附近又成了战场,三月,“护羌校尉赵冲追击叛羌于鹯阴河,战殁”(《后汉书·冲帝纪》)。这一系列天灾兵祸,使白银人民蒙受了重大损失。

三国魏时,曹操统一北方,河西一带内乱时有发生。鹯阴为战略要地之一,东临海源,西护武威,南屏金城、北拒匈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河西叛军往往屯兵于此。这里,也是丝绸北路的必经之地,占据了它,能攻可渡河西进,南下金城;相距时则占有优势,地位主动;不利时便西退武威,北走大漠。因此,它成了著名的古战场之一。一次,凉州生乱,武威告急,魏将张既率兵征伐时,就曾于叛军“七千余骑”相拒于鹯阴,因为不易攻打,便迅速改道直奔武威(见《三国志·张既传》)。

西晋时,今白银市境内无治,皆属凉州武威郡地。当时武威郡辖七县,只有5900户,还不足西汉户的百分之六十,由次可见,无治之地更是人烟稀少,这主要是战乱所至。

西晋统一的时间不长,就被“八王之乱”结束了。“永嘉南渡”以后,北方处于五胡十六国的长期战乱之中,地方政权纷纷割据,更迭频繁,白银地区归属不定。公元327年前后,白银地区基本上以河为界,西北为前凉所属,东南为前赵占据。366年前后,前秦占据东南,382年左右,又取代前凉。至此,白银境地全属前秦。395年左右,又被西秦入主,409年前后,又全部易手后秦。《读史方舆纪要》载:“东晋义熙五年(409年),西晋乞伏乾归自苑川(今榆中县境内)徙都度坚山,七年(411年)置秦兴郡治焉”。这说明,西秦统治时,曾将都城建于度坚山。度坚城遗址位于今武川乡宋梁村左家沟,1950年前后尚存部分城墙,1956年白银公司露天矿大爆破后遗址全毁。


白银市历史述略(2)
北魏神瑞元年(414年),“河西胡酋刘遮、刘退孤率部落万余家渡河内属。”翌年,“河西胡刘云等率数万户内属”(《魏书·太宗纪》)。此时,今白银地区便归属北魏。从《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看,当时,白银全境属高平镇地,镇治在今宁夏固原。《魏书·地形志》记载:鹑阴县,为平凉郡冶,“前汉属安定,后汉属武威,晋罢,后复属。”祖居县,为陇东郡地,“祖居即二汉之祖厉县也”。“晋罢,后复属。”但这两县当时都不在白银境内,“非故县地”。北魏建立以后,鲜卑贵族统治者就注意利用宗教以麻痹人民,从而加强他们的统治。当时,在全国各地兴起了修建

寺院的高潮,有名的靖远县法泉寺、红山寺、寺儿弯石窟、糜滩乡的接引寺、朝阳寺等和景泰县五佛寺石窟,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凿的。

西魏(535—557)时,在今靖远设立了会州,这是“会州”名称的第一次出现,它曾在靖远、会宁范围内断续沿用了八百年之久。北周(557-581)时,废会州,今白银地区无治。

隋朝统一全国后,白银地区西北部属武威郡地,东南部为平凉郡会宁县地。《隋书·地理志》载:“会宁:西魏置会州,后周废,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县。”在《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中隋朝的地图上,白银东南部为会宁郡地,郡治在凉川县(今靖远县)。新、旧唐书的《地理志》中关于隋时的建置情况是,东南部为平凉郡会宁镇地,今靖远为凉川县。以上三种不同的建置情况可能是以不同时间为标准而造成的。隋大业末年,凉州姑臧(今武威)人李轨在凉州起兵,自称河西大凉王,建元安乐,控制了包括白银地区的大片土地,三年后兵败,被部下执赴长安而斩。

唐代,白银地区西北部为陇右道属地,其余为关内道会州地。新、旧唐书《地理志》中关于会州的建置情况是:武德二年(619年)讨平李轨后,以平凉郡 会宁镇置西州,贞观八年(634年)“以足食,故更名粟州”,是年又更名为会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会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会州,永泰元年(765年)升为上州。会州有户四千五百九十四,口二万六千六百六十二,领县二:会宁、乌兰。会宁县,即隋凉川县,武德二年改为会宁,开元四年(716年)别置凉川县,五年后省去,地理位置重要,为会州州治。开元七年(719年),刺史安敬忠率民修筑了黄河堰,以防河水上涨侵城,它可以说是古代官吏为白银人民所做的一件好事。这里还有河池,能“因雨生盐。”县东南有会宁关,为军事要地。乌兰县,武德九年(626年)置,在祖厉河西边,县西南有乌兰关,亦是军事要地。另外,在今景泰东部还有新泉军,它是一个军政合一的机构,即负保卫边疆安全的军事任务,又有垦荒种地的屯田责任,开元三年(715)后废为守捉,守捉的规模比军小。“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它是“即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建治(《新唐书·兵志》)。

隋唐两代,国家统一,社会比较安定,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这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条件。在“贞观之治”时,会州“以足食,故更名粟州”,说明当时会州是很富庶的。当时会州“土贡驼毛、褐野马、革履、鞍毡、鹿舌、鹿尾”(《新唐书·地理志》),这也说明了会州物产丰富

,经济繁荣,真是“闾阊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资治通鉴·天宝十三载》)。

经济和文化密切相关,由于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发展,始建于唐代的靖远、景泰一带的寺庙建筑,便是当代文化发展的一个侧面。另外,隋唐两代都多次通西城,因而使两汉后冷落的丝绸之路再度繁荣了起来,这对白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以后,因为连年战乱,丝绸北路开始衰落。据说,汉唐以前白银地区的很多山中都有森林,1940年前后我的二伯父在今强湾西部的黄石台山里放羊时,在一处塌方的地方发现了直径70厘米的松木,露出土石的部分有3米长,这样大的松木起码有上千年的树龄。1971年3月我也在那一带的山上发现过直径40厘米的朽树桩。

“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由盛转衰。不久,吐蕃乘虚而入,白银地区沦为战场,唐末五代,陷于吐蕃。吐蕃衰落后,西夏又坐大,便接手这一地区。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二三百年。

北宋前期的一百四十年中,白银地区仍被西夏占据,直到十一世纪末,才收复了会州的部分地方。北宋后期,今景泰、白银区和靖远北部均为西夏所属,靖远南部、会宁大部为北宁秦凤路会州地,州治在敷川(会州属县,今靖远),会宁东小部为秦凤路西安州地,有通安寨,东南小部为秦凤路秦州地,有甘泉寨,以上两寨均在今会宁境内。今会宁县城一带为会州与秦州的交接地,今定西县城以北和榆中东北都为会州地。《宋史·地理志》载:“会州:元丰五年(1082年)熙河路加兰会二字,时未得会州,元符二年(1099年)始进筑,割安西城以北六寨隶州,崇宁三年(1104年)置倚郭县,曰敷文。又以会州隶泾原路。”从其他资料可以说明,上文中的“敷文”同前面提到的“敷川”是同一个地方。时会州与西夏接襄,地位极其重要,因而建有很多城堡,驻兵守御。安西城即今定西县城,绍圣三年(1096年)建筑;平西寨:在今定西境内,绍圣四年赐名;会宁关:在会宁头寨子乡马家堡附近,元符元年(1098年)建筑;会川城:可能在会宁甘沟驿附近,元符二年建筑;新泉寨:元符元年赐名;怀戎堡:崇宁二年(1103年)建筑;还有柳州城(在今陡城乡,距汉代鹯阴城不远)、水泉堡、通泉堡、正川堡、静胜堡、德威堡等,均在今平川、靖远、会宁境内。西安州属通安寨,在今会宁大沟南的通安城村,崇宁五年(1106年)改为此名;秦州属甘泉堡,在今会宁翟家所附近。设置这样众多的城堡,足以说明当时的军事形势是比较紧张的。在当时,今平川水泉尖山一带的山脉称柔狼

山,靖远北部的大峁槐山和石门、双龙一带的山脉称零波山,均为西夏所居。

南宋时,西夏又占据了靖远中部的大片地方,其余为金朝临洮路新会州地,包括靖远南部、会宁大部、定西北部和榆中东北部,辖地较北宋时减少,有户八千九百一十八。新会州领县一,即保川县(金置,就是北宋时的会川城)。州治亦在这里。会宁东南部为凤翔路秦州西宁县地,县治在今会宁翟家所附近。会州还领二寨一关:即通安寨(此时归会州)、平安寨和会安关(由北宋会宁关改名)。

唐末五代到北宋前期,白银地区几易其主,北宋后期到金时,又分属两地,在此期间共经历了四百年左右,战争与骚乱不断,白银市人民流离失所,饱尝了战争之苦,给白银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

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元将速不台攻下镇戎(宁夏固原)及兰会洮河诸州,白银一带便归属元地。(《元史·速不台传》)。元初,废金保川县,西宁县改隶新会州,并将会州迁于西宁县。至元七年(1270年)并县入州,州治在今会宁,州下不隶县。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改为会宁州。元朝统一中国后,实行行省制度。靖远以南为陕西行省会州地,其余地方属甘肃行省,其中,白景一带为永昌露属地,靖远北部为宁夏府路地。元代统一,但时间较短,经济上虽有恢复,可是无大发展。

明代,太祖废除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在全国设十三布政使司,进一步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白银地区属陕西布政使司。后来,鞑靼占据了西北部,以河为界,占据的时间从公元1449年起到1598年止,共150年。会宁州是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大将军徐达攻克的,洪武十年(1377年)降州为县,属巩昌府,县东设有青家巡检司。从此以后,便一直称为会宁县,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今靖远为靖虏卫,是正统二年(1437年)以古会州设置的,直属陕西都司,有乌兰关、会宁关等要塞。

白银市历史述略(3)
明时,统治者注意对军队的管理和建设,建立了卫所制度,在军事上重要的地方设卫,次要的地方设所。明初,由于残元势力尚大,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北方的防务,大力修筑长城,今白银境内也留下了大量的长城遗迹。自镇番至中卫,烽堠相望,到明末时,还“旧址犹存”。现存的靖远北城滩古城堡遗址和北长滩长城及烽燧遗址就是那时的杰作。长城是御敌防边的军事工程,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在修筑长城的同时,明朝政府还大力推行屯田政策,戍边士兵部分防守,部分屯垦,军士家属也参加屯田,所以养兵虽众,却不费一钱,

官不烦催科,民不苦输纳,使国家和人民都减轻了负担。后来,屯政日坏,到明末,战乱迭起,屯田政策无法实行,遂被废弃。

鞑靼为蒙古族的一部,后来逐渐强盛起来,对明王朝构成了很大威胁。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鞑靼占据了今景泰及其西部一带的大小松山。“虏恃地利,东寇延绥宁夏,南犯固靖兰州,西侵武威张掖,往往饮马黄河”(明荆州俊《三眼井堡记》,见《重修皋兰县志》)。“为庄、凉、兰、靖诸边之患”(《方舆记要》)。尤其是万历年间,鞑靼屡犯这些地方。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巡抚田乐派兵攻打,收复松山与今景泰等地,次年,在这里筑边建堡,设官屯田。为了区别明初以前历代修筑的边城设施,清代称明末修筑的长城为“新边”。修边主要是修筑边墙,但有些地方不同,遇沟则挖壕,逢山则劈堑。新边墙自靖虏卫界黄河索桥起,经芦塘、红水、至庄浪界土门山共长四百里。这些边墙,经历了四百年的风吹雨打,人拆兽毁,至今还有遗存,被称为“明代长城”,是白银地区列入省级文物保护的单位之一。

在筑边的同时,还修筑了一二十个城堡:红水堡,“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兵备副使荆州俊建,周三百六十丈,高三丈二尺,阔二丈,壕深一丈五尺,阔称之,堡有双泉,足供民用。”三眼井堡,修建时间、规模同红水堡。永泰堡,旧名老虎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兵部副使邢云路建,周四百八十四丈、高四丈,该堡建成后,邢云路作《永泰城铭》,记载了修堡时间、经过及城堡的规模,还盛赞了这里的山川景色。镇虏堡,修建时间同永泰堡,只是规模较小,周一百六十丈,高三丈五尺,阔二丈五尺。芦塘堡,万历二十七年建,时属靖虏卫。以上各堡,均在今景泰县。这些城堡建成后,一般都驻兵守卫。如红水堡在万历二十九年“设游击一员,把总二员,增马步官兵至千五百人,辖墩台三十一座。”永泰城竣工后,“兰州参将移驻永泰,设马军一千名,步军五百名”(以上均见《重修皋兰县志》)。这以后,虽然仍有战事,但始终将鞑靼拒之以北,使兰州得以安全,也使靖虏卫减轻了压力。《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载:“明时自州(指兰州)以北,常为寇冲,往往设重兵驻此,保障西陲。”说明,当时这里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明代,靖远城的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气势宏伟的钟鼓楼就建于那时,几百年来,风云变幻,几度移朝,虽然楼身几遭毁坏,但楼基却岿然不动,屹立在靖远城中,雄姿不减当年。

另外,明代白银地区的采矿业也很兴旺,著名的开采地有凤凰山和寿鹿山。凤凰

山在白银区北部,距离市区约二十公里。折腰山(即凤凰山)上重修老君庙的扁文记载“适有凤凰来集于山巅。”可见,凤凰山就是这样得名的。乾隆三年(1738年)发生强烈地震,凤凰山山形有变,故又称为“折(音蛇,义为断裂)腰山。”又因为这里储藏着丰富的金、银、铜、铁、硫磺等矿物,所以人们又叫“八宝山”。据传,这里很早就开始采矿,到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已大量开采,解放初地质工作者在旧矿洞中发现的遗物也证实了这一点。另据传,采矿达到繁盛时,矿工人数达到三四千人,所采之矿在“白银厂”冶炼,当时还有“日出斗金”之说。成书于道光年间(1821—1850年)的《靖远县志》记载:“自明朝万历年二十年前,敢战之风,稍非故矣,兼之白银厂,剪金山亡命之徒,多逃匿其中,窃矿营利。”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修的三圣庙的匾文有“若我白银厂凤凰山,有四古庙,三圣庙在焉。何朝创修,不知其详。自大明洪武初年重修,威行四方”之语。可见,“白银厂”由来已久。

寿鹿山,在景泰西部,属于祁连山脉。祁连山脉在天祝与古浪西部的一段叫乌鞘岭,主峰称毛毛山,从东部开始到景泰境内称为松山,其中景泰境内的松山在清康熙以后改称寿鹿山。寿鹿山主峰为老虎山,海拔3321米,是白银境内的最高峰。这里曾大规模开采过矿藏。成书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重修皋兰县志》说:“寿鹿山,在永泰堡南十里,崇冈隐天,深林蔽日。古老相传,本人迹不到之地,樵人以斧斤入,始见庙宇,不知何代所建,有老僧与白鹿在庙中,岁一出游,康熙五十年(1711年)后踪迹绝矣。土人画僧鹿于庙壁,因以名山。山有矿洞,甚深,其矿久竭,唯支洞大木今尚林立”。这说明,寿鹿山的矿铜在清末还保存的比较好。该矿在明代就已闭洞,明人郜光先《松山矿徒解散》诗记载:

中原有芳树,日暮夜疏稀,

风雨又飘落,根深苦无依。

可怜茕茕鸟,忍与旧枝违,

栖迟偃双羽,那知身是非。

日久思故林,哀哀鸣且飞,

沙场栖靡定,摇摇将欲归。

鸿雁旋中泽,安得稻梁肥。

暖汀育鸥鸟,饮啄自忘机。

这首诗把松山矿徒解散以后的愁情与苦闷,描述的非常形象和贴切,使人读了以后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似有身临其境之感。因为松山与寿鹿山一脉相连,明代还无后名,所以这里的松山就是指清康熙以后才得名的寿鹿山。《天下郡国利病书》也记载:“兰州北二百五十里,松山之南,矿炉二十座”(注:有些新地方志资料把这句话用于凤凰山矿是错误的)。这又说明,寿鹿山在当时的采矿、冶炼

规模还是比较大的。除以上两大采矿地外,白银区一带还有很多采矿点,“一条城河北(今榆中青城黄河以北,指今水川以北)诸山,皆有矿铜”(《重修皋兰县志》)。例如今水川境内还有煤矿废洞,武川境内还有金矿废洞。以上说明,明代白银地区的采矿业和冶炼技术还是比较发达的。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靖虏卫“省卫,设同知,属巩昌,八年(1730年)置县,栽同知”(《清史稿·地理志》)。乾隆三年(1738年),靖远县改隶兰州府,会宁县仍属巩昌府。同时,还设置了皋兰县,县治在兰州,今景泰和白银区除五佛、芦阳、四龙等几个乡镇属靖远外,均为皋兰县辖地。因皋兰县辖地太大,城北红水、永泰、宽沟、镇虏四堡距城三、四百里,“官则稽查不易,民亦趋赴艰难”,为便于管理,在宽沟堡设置了县丞暑。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后,县丞移驻红水堡,道光以后,复移驻宽沟堡。宽沟堡在今景泰境内,为乾隆四年(1739年)建。咸丰三年(1853年),县丞冒蕖进行了重修,周围约二里。当时,靖远县的辖地也很大,今靖远县、平川区全部和景泰县条山以东及白银区小部都为其境。

明清以后,会宁、靖远境内也修建了一些城堡和驿站,如会宁的崔家所、保宁驿、甘沟驿、郭城驿、青江驿;靖远的平滩堡等。这期间,白银地区的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仅会宁县,就出了二十名进士,清末(1906年时),甘肃第一批留日学生共五人,会宁籍的就占了两人。靖远、条城(今白银区大部及榆中青城)、景泰一带的文化也比较发达。明末清初,由于兵祸天灾,使经济废驰,人口散逃,土地荒芜,会宁县的残留人员还不足半数,康熙以后,情况逐渐好转。但总的来说,明清两代,白银地区的农村经济还是有了比较显著的变化,尤其是黄河两岸,发展则更快些。水车引进以后,使很多田地得以灌溉,提高了粮食产量。清末时,仅水川一地就有19辆水车运行,共灌溉田4450亩;在靖远黄河两岸,也有不少水车。这些曾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水车,如今已被电力提灌设备取代,绝大多数已被拆毁,只剩少数几辆作为历史的见证了。至今我们还在耕种的砂田,在那时就已开始铺压,它有很好的抗旱、保墒作用,特别是在靠天吃饭的时代,其作用就更大了。

乾隆以后,白银地区的商品经济已较活跃,如靖远,就有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作坊,加工制造水烟。而纺线织布几乎各地都有从事,除了供给自己的穿衣外,剩余的进行商品交换。在交通运输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羊皮筏子的使用,大大方便了黄河两岸的人民,而在此以前,两

岸人民来往很困难,有些地方只有等到冬天黄河结冰时才能自由往来。人们还利用黄河进行河运,将这里盛产的羊毛、水烟等物品顺流运至银川、包头一带出售。明清时,白银地区的自然植被还比较好,毛刺长的有6厘米粗,长8米左右。

同治年间,左宗棠率军西征经会宁时,曾栽种了21000棵柳树,历经百余年,有的至今健在,被称为“左公柳”,这是左宗棠为白银人民所做的一件好事。这一时期发生的战乱,曾使白银人民深受其害,今景泰县红水堡有2140余人被杀,镇虏堡遭到彻底洗劫,有一千多人遇害,宽沟堡亦有多人死难。白银区也波及战事,死亡了不少百姓,焚毁了很多房屋,损失了无数财产。靖远县、会宁县更是悲惨,只靖远县“十余万人一朝尽”,惨况空前,会宁之惨不亚靖远。这里的人民为了躲避灾难,大都藏身在凿于悬崖峭壁上的石、土窑中。这些奇特的石、土窑被称为“窨子”,至今还有遗存。


白银市历史述略(4)
进入民国,到1913年2月,兰州府、巩昌府,并为兰山道,并将皋兰县丞改置了红水县,与皋兰、靖远、会宁等十五县同隶兰山道。1927年废道改区,称为兰山区。1933年1月13日,省政府决定移红水县治于芦塘(今名芦阳),改名景泰县。至此,始有景泰之称(以上见《甘肃文史资料》第十辑)。

民国时期,白银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争取自己的解放作出了努力。1932年5月到翌年元月,曾发生了两次著名的“靖远兵变”,在白银大地上飘起了“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的旗帜,靖远红砂岘(今属白银区)曾是红军游击队员同反动派血战的地方。1938年,靖远就建立了党的组织,到次年8月,有党员40人,占当时全省在册党员数的百分之二十八。1948年重建靖远县委,党员发展到了157名,这时,会宁县也有了37名党员(见李光《甘肃党史考略》)。1936年10月,参加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四方面军先后到达会宁,与红一方面军在会宁县城西津门楼(解放后改名会师楼)前胜利会师,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这是白银人民的骄傲。会师后,红五军副军长罗南辉在会宁大墩梁战斗中牺牲,红三十一军93师师长柴鸿儒在会宁慢牛坡战斗中牺牲。10月25日至30日,著名的红西路军(包括红军三十军、第九军和红五军团及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共21800多人,从靖远虎豹口渡过黄河,一路腥风血雨,昼夜拚杀,气壮山河,仅在一条山附近就消灭了不少敌人。一次,李先念将军(时任三十军政委)在吃饭时遭敌袭击,他放下饭碗就参加了战斗(见李天焕《气壮山河》)。烈士的鲜血染红了白银大地,白

银人民永远忘不了这悲壮的一幕。这一时期,会宁县曾四次过往红军,打拉池(今平川共和乡)曾是红军高级将领会师之地,景泰五佛也有红军长征的足迹。红军虽然离开,但撒下的革命火种,唤醒了白银地区的劳苦大众。

这一时期,也是白银人民多灾多难的时期,民国九年(1920年)12月16日晚9时许,甘肃海原、固原、西吉(现均属宁夏)等县发生8.5级的强烈地震,共死亡23.4万人。由于靖远、会宁一带距震中很近,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民国十六年(1927年),白银地区发生雹雨大灾,粮食减产,次年又大旱,收成甚少。到第三年春,便发生大饥荒,面黄肌瘦者比比皆是,逃荒度难者成群结队,糜地沟岘(在白银区南)上饿殍载道,尸体无人掩埋,任野狼撕扯,景象之残,目不忍睹。春夏之际,粮食将熟,一些久饿的人们多食青粮后难以消化,躺倒在粮食成熟之前而身亡。接着,恶性循环,又演出了大灾后大疫的悲剧,无数人被可恶的流行时疫夺去了生命,有的全家无一幸免,有些地方十室九空。1949年8月12日,会宁解放;9月5日,靖远解放;9月12日景泰解放;从此,白银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解放以后,靖远、会宁属定西地区管辖,景泰属武威地区管辖,现白银区大部分为皋兰县的水川区和北山区。随着工农业建设的需要,1956年成立了白银市筹备委员会,1958年4月4日,撤消景泰县,并入皋兰县。4月11日,国务院决定设立白银市,原皋兰县的蒋家湾、强家湾、王现三乡全部和川口、武家川、金沟口三乡的部分地区划归白银作为行政区。7月4日白银市正式成立,11月曾委托定西地区专员公署代管,12月20日,皋兰县撤消,石洞以北地区全部划归白银。是年秋,各地先后成立了人民公社。1959年1月,靖远县的平堡、泰安、刘川也规划白银。此时白银共辖红水、五佛、永泰、正路、喜泉、芦阳、中泉、武川、王岘、水川、金山、石洞、什川、白崖(今皋兰县黑石川乡)等共计十四个人民公社,辖地包括现景泰县、白银区全部和靖远、皋兰的部分地区,面积为10267平方公里,人口达238188人(见《新兴的白银市》)。1960年11月17日,靖远县划归白银市管辖,1961年10月,设立石洞区(县级区),属白银市管辖。12月15日,恢复皋兰县建置,撤石洞区,景泰县也恢复建置,均以合并于白银前的原行政区为行政区,隶属白银市。1962年11月20日,设立白银市郊区,这时白银辖三县一区(市郊区、皋兰县、景泰县、靖远县)。1963年10月23日,白银市撤消,皋兰、靖远隶属于定西地区,景泰隶属于武威地区,郊区的武川归皋兰,余地改名白银

区,隶属兰州市。1964年7月5日,靖远县刘川、金川两公社的部分地区规划白银区,此后二十年无大变化。1978年,景泰县由芦阳移于今治(一条山镇),八十年代初,各地人民公社陆续改为乡(镇)。白银地区的自然气候在1970年以后有了较大变化,降水量明显偏少,自然植被明显减少,当然也有人为的因素。


白银市历史述略(5)
1985年5月,国务院批准恢复白银市建置,8月1日正式成立,景泰、靖远、会宁三县与白银区划归白银市。同时,原皋兰县水川、武川、强湾三乡划归白银区,并将靖远县的宝积、复兴、种田、共和、水泉五乡及宝积镇划出,设立平川区。以上共三县两区,为白银市辖地。

解放后,白银大地日新月异,发展之快,历代望尘莫及,变化之大,堪称天翻地覆。1951年5月,中央地质计划指导委员会地质队来到白银矿区进行钻探,接着,641队成立,开始了大规模的普查、勘探。1954年6月,中共甘肃省委派人组成“郝家川建设委员会”,进驻大坝滩,专门编制城市规划。10月,“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在兰州成立,1956年2月迁至白银,后定名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它与银光化学材料厂(805厂),都是“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之一,由苏联专家援助建设。同年,进行了矿山大爆炸,使用炸药达15700吨,1959年开始投产,1960年6月14日炼出了第一炉铜。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还相继建成了一批工业企业,如白银针织厂、白银针布厂、白银电缆厂(长通电缆厂)、白银磷肥厂、白银棉纺厂、西北铜加工厂(884厂)、第二十一冶金建筑公司、大峡水电站、靖远煤矿、稀土公司(903厂)、风雷机械厂、国营279厂、靖远陶瓷厂、靖远电厂等,这些企业奠定了白银的工业基础,使白银成了全国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和全省重要的煤炭基地。在农业方面,发展也很快,土地改革以后,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力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由于兴建了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大片田地浇上了黄河水,提高了粮食产量,人民生活有了初步改善。这期间,如果不是十年“文革”的干扰和破坏,工农业的发展速度还会更快一些。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项工作又走上了正规,发展迅速大大加快,在改革的浪潮中,白银的各行各业都有了显著变化,城市、农村经济开始搞活。特别是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已达两三千家,部分农民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结束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还有一批农民进入了流通领域,使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农村封建经济开始瓦解。现在,

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一定的好转,电视机、电冰箱、电话、电脑等高档商品逐步普及,旧时盼望的汽车也已开始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城市中楼房林立,乡村里新居遍地,人们的精神面目大有改观。在教育上,不但有了大批小学、中学,也有了师范、中专学校,还能在本地培养大学生,不久将会建起省城几所大学的白银校区,随着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盼望的白银大学也会建成。在医疗卫生方面,除有了近百所卫生院,还有十几所中等医院,人民的医疗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在交通运输方面,变化也很大,有了几百公里的铁路和几千公里公路,昔日难得一见的汽车,如今络绎城乡;从会宁南到景泰北,过去步行需要一个星期,现在坐上汽车,只用一天就可赶到,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当然,和祖国其他地方相比,白银市在经济、文化上还是比较落后的。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白银会如虎添翼,迅猛前进。我们有理由相信,伟大的白银人民将会无愧于伟大的时代,古老的白银大地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崛起在祖国的大地上。

(本文刊登在1988年《白银文史资料》第一辑)

1987年12月26日

2005年2月26日修改两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