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2016正式发布
- 格式:docx
- 大小:28.41 KB
- 文档页数:4
IATF16949 2016体系IATF 16949:2016 是国际汽车任务组(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ce,简称IATF)发布的一种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专为汽车行业设计。
它代表了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协作,旨在提高质量、降低变化,并促进整个汽车供应链的卓越表现。
本文将讨论 IATF 16949:2016 质量管理体系的一般概念和要求。
IATF 16949:2016 的概要背景和目的IATF 16949:2016 的发布是为了取代 ISO/TS 16949:2009,并与 ISO 9001:2015 整合,以提高汽车行业的质量标准。
该标准强调全球化汽车供应链的一致性和一体化。
结构和要求IATF 16949:2016 的结构与 ISO 9001:2015 类似,包括上下文、领导力、计划、支持、运作、性能评价和改进等七个主要章节。
然而,IATF 16949:2016 针对汽车行业有一些额外的特定要求。
关键概念上下文和风险管理:组织需要了解其内部和外部上下文,并采取措施管理相关风险,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过程方法:强调过程方法,以促使组织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各个过程,并提高整体绩效。
PDCA 循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的循环,组织能够不断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
IATF 16949:2016 的要求领导力和承诺为质量方针和目标确立明确的领导责任。
提供资源以支持质量目标的实现。
风险管理采取措施以识别和管理与质量相关的风险。
过程方法将质量管理视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过程。
确立、实施和维护适当的过程来实现质量目标。
支持提供资源、培训和意识,以确保员工能够履行其质量职责。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性能评价定期评估组织的性能,包括监测客户满意度和产品合规性。
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改进制定和实施措施,以促进过程的改进。
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和持续改进的工具。
IATF 16949:2016 作为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强调了领导力、过程方法、风险管理和不断改进等关键概念。
1IATF16949:2016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gment systems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ISO9001:2015的特别要求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application ofISO9001:2015 forautomotive production And relevant service part organizations国际汽车工业组发布21、范围本标准为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要求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及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组织。
注1: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或“服务”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法定要求。
本技术规范与ISO9001:2015 相结合,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汽车相关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生产;相关时,也适用于安装和服务。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组织进行顾客规定的生产件和/或维修件的制造现场。
支持职能,无论其在现场或在外部(如设计中心、公司总部和配送中心),由于它们对现场起支持性作用而构成现场审核的一部分,但不能单独获得本标准的认证。
本技术规范可适用于整个汽车供应链。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的术语和定义。
3.1汽车行业的属于和定义本文件采用ISO9000:2015 和以下给出的术语和定义。
IATF 16949第一版2016年10月1日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汽车 质量管理 体系标准 国际 汽车 行动小组目录引言 (7)1 范围 (11)1.1范围---汽车行业对ISO9001:2015的补充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1)2.1规范性引用标准和参考性引用标准3 术语和定义 (11)3.1汽车行业的术语和定义4 组织环境 (14)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14)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4)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14)4.3.1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补充4.3.2顾客特殊要求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5)4.4.1 (15)4.4.1.1产品和过程的符合性4.4.1.2产品安全5 领导作用 (16)5.1领导作用和承诺 (16)5.1.1总则 (16)5.1.1.1公司责任5.1.1.2过程有效性和效率5.1.1.3过程拥有者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6)5.2方针 (16)5.2.1制定质量方针 (16)5.2.2沟通质量方针 (16)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17)5.3.1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补充5.3.2产品要求和纠正措施的出现和权限6 策划 (17)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7)6.1.1和6.1.2 (17)6.1.2.1风险分析6.1.2.2预防措施6.1.2.3应急计划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8)6.2.1和6.2.2 (19)6.2.2.1质量目标及实施的策划—补充6.3变更的策划 (19)7 支持 (19)7.1资源 (19)7.1.1总则 (19)7.1.2人员 (19)7.1.3基础设施 (19)7.1.3.1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7.1.4过程运行环境 (20)7.1.4.1过程操作的环境—补充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20)7.1.5.1总则 (20)7.1.5.1.1测量系统分析7.1.5.2测量可追溯性 (20)7.1.5.2.1校准/验证记录7.1.5.3实验室要求7.1.5.3.1内部实验室7.1.5.3.2外部实验室7.1.6组织的知识 (22)7.2能力 (22)7.2.1能力—补充7.2.2能力—在职培训7.2.3内部审核员能力7.2.4第二方审核员能力7.3意识 (23)7.3.1意识—补充7.3.2员工激励和授权7.4沟通 (23)7.5成文信息 (23)7.5.1总则 (23)7.5.1.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7.5.2创建和更新 (24)7.5.3成文信息的控制 (24)7.5.3.1和7.5.3.27.5.3.2.1记录保留7.5.3.2.2工程规范8 运行 (24)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24)8.1.1运行策划和控制—补充8.1.2保密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25)8.2.1顾客沟通 (25)8.2.1.1顾客沟通—补充8.2.2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 (26)8.2.2.1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补充8.2.3.1.1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补充8.2.3.1.2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8.2.3.1.3组织制造可行性8.2.3.2 (26)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26)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26)8.3.1总则 (26)8.3.1.1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补充8.3.2设计和开发策划 (27)8.3.2.1设计和开发策划—补充8.3.2.2产品设计技能8.3.2.3带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开发8.3.3设计和开发输入 (27)8.3.3.1产品设计输入8.3.3.2制造过程设计输入8.3.3.3特殊特性8.3.4设计和开发控制 (28)8.3.4.1监视8.3.4.2设计和开发确认8.3.4.3原型样件方案8.3.4.4产品批准过程8.3.5设计和开发输出 (28)8.3.5.1设计和开发输出—补充8.3.5.2制造过程设计输出8.3.6设计和开发更改 (30)8.3.6.1设计和开发更改—补充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31)8.4.1总则 (31)8.4.1.1总则—补充8.4.1.2供应商选择过程8.4.1.3顾客指定的货源(也称“指向性购买”)8.4.2控制类型和程度 (31)8.4.2.1控制的类型和程度—补充8.4.2.2法律法规要求8.4.2.3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8.4.2.3.1汽车产品相关软件或带有嵌入式软件的汽车产品8.4.2.4供应商监视8.4.2.4.1第二方审核8.4.2.5供应商开发8.4.3外部供应商的信息 (33)8.4.3.1外部供应商的信息—补充8.5.1.1控制计划8.5.1.2标准化作业—作业指导书和目视标准8.5.1.3作业准备验证8.5.1.4停工后的验证8.5.1.5全面生产维护8.5.1.6生产工装及制造、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的管理8.5.1.7生产排程8.5.2标识和可追溯性 (36)8.5.2.1标识和可追溯性—补充8.5.3顾客或外部供应商的财产 (36)8.5.4防护 (36)8.5.4.1防护—补充8.5.5交付后活动 (37)8.5.5.1服务信息的反馈8.5.5.2与顾客的服务协议8.5.6更改控制 (37)8.5.6.1更改控制—补充8.5.6.1.1过程控制的临时更改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38)8.6.1产品和服务的放行—补充8.6.2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8.6.3外观项目8.6.4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的验证和接受8.6.5法律法规的符合性8.6.6接收准则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38)8.7.1 (38)8.7.1.1顾客的让步授权8.7.1.2不合格的控制—顾客规定的过程8.7.1.3可疑产品的控制8.7.1.4返工产品的控制8.7.1.5返修产品的控制8.7.1.6顾客通知8.7.1.7不合格品的处置8.7.2 (40)9 绩效评价 (40)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40)9.1.1总则 (40)9.1.1.1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9.1.1.2统计工具的确定9.1.1.3统计概念的应用9.1.2.1顾客满意—补充9.1.3分析与评价 (41)9.1.3.1优先级9.2内部审核 (42)9.2.1和9.2.2 (42)9.2.2.1内部审核方案9.2.2.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9.2.2.3制造过程审核9.2.2.4产品审核9.3管理评审 (42)9.3.1总则 (42)9.3.1.1管理评审—补充9.3.2管理评审输入 (43)9.3.2.1管理评审输入—补充9.3.3管理评审输出 (43)9.3.3.1管理评审输出—补充10 改进 (43)10.1 总则 (43)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44)10.2.1和10.2.2 (44)10.2.3问题解决10.2.4防错10.2.5保修管理体系10.2.6顾客投诉和使用现场失效试验分析10.3 持续改进 (45)10.3.1持续改进—补充附录A:控制计划A.1 控制计划的阶段A.2 控制计划的要素附录B:参考书目—汽车行业补充(略)特别说明:本标准正文中,方框内的内容为汽车行业QMS的特定要求。
IATF16949 AutomotiveQuality ManagementSystem StandardQuality managment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automotive production and relevant service parts organizationsInternationalAutomotiveTask Force1st Edition1October2016质量管理体系一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ISO9001:2015的特别要求1范围本标准为下列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性和服务的能力;5)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及提供不同产站和服务的组织-.注1: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同禧或"服务h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M和服务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为法定要求。
1.1范围―汽车行业对归09gl:2016的补充木汽车QMS标准规定了汽车相关产M(包括装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生产,以发《相关时)装配、安装和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本汽车QMS标准适用于制造顾客指定生产件、服务件和/或配件的组织的现场.应当在整个汽车供应链中实施本汽车QMS标准.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推。
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21规范性引用特准和参考性以用标准附录a(控制计划》为本汽车QMS标准的规范性部分.附录B《参考书目--汽车行业补克》为参考性部分,提供了有助于理解或使用本汽车QMS标准的附加信息.3术语和定义ISO9000:2015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汽车质量IATF16949 管理体系标准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QMS要求IATF版权声明本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即IATF16949)的版权受国际汽车推动小组(IATF)成员机构保护。
本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ATF 16949”的标题为IATF的注册商标。
除非得到用户所在地的适用法规的许可,在取得IATF正式的书面许可之前,本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或任何摘录文字不容许任何包括电子存盘、影印、录音及其它方式,复制到存取系统中或以任何方式传播。
复制需要交纳特许使用金或签署许可协议。
如欲复制并/或翻译本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任何部分,应当联系下列地址的任一国家汽车行业协会以获得许可。
意大利汽车工业协会((ANFIA/意大利)美国汽车工业行动集团(AIAG/美国)法国车辆设备工业联盟(FIEV/法国)英国汽车制造与贸易商协会(SMMT/英国)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德国)目录 3 0.1 总则12 0.2 质量管理原则12 0.3 过程方法12 0.3.1 总则13 0.3.2 计划执行检查处置循环13 0.3.3 基于风险的思维14 0.4 与其它管理质量体系标准的关系14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5 1 范围151.1 范围汽车行业对ISO9001:2015的补充152 引用标准152.1 规范性引用标准和参考性引用标准153 术语和定义153.1 汽车行业的术语和定义154 组织的背景环境22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22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22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22 4.3.1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补充22 4.3.2 顾客特定要求23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23 4.4.123 4.4.1.1 产品和过程的符合性23 4.4.1.2 产品安全234.4.2245 领导作用24 5.1 领导作用与承诺24 5.1.1总则24 5.1.1.1 公司责任24 5.1.1.2过程有效性和效率24 5.1.1.3过程拥有者25 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5 5.2 方针25 5.2.1 建立质量方针25 5.2.2 沟通质量方针25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26 5.3.1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补充265.3.2 产品要求和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266 策划27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27 6.1.1 和 6.1.227 6.1.2.1风险分析27 6.1.2.2 预防措施27 6.1.2.3 应急计划27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28 6.2.1 和 6.2.228 6.2.2.1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补充286.3 更改的策划287 支持29 7.1 资源29 7.1.1 总则29 7.1.2 人员29 7.1.3 基础设施29 7.1.3.1 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29 7.1.4 过程操作的环境29 7.1.4.1 过程操作的环境补充30 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30 7.1.5.1 总则30 7.1.5.1.1 测量系统分析30 7.1.5.2 测量可追溯性30 7.1.5.2.1 校准/验证记录30 7.1.5.3实验室要求317.2.2 能力在职培训32 7.2.3 内部审核员能力33 7.2.4 第二方审核员能力33 7.3 意识34 7.3.1 意识补充34 7.3.2 员工激励和授权34 7.4 沟通34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34 7.5.1 总则34 7.5.1.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34 7.5.2 编制和更新35 7.5.3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35 7.5.3.1和7.5.3.235 7.5.3.2.1 记录保留357.5.3.2.2 工程规范358 运行36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36 8.1.1 过程操作的环境补充36 8.1.2 保密36 8.2 产品和服务要求37 8.2.1 顾客沟通37 8.2.1.1 顾客沟通补充37 8.2.2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37 8.2.2.1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补充37 8.2.3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38 8.2.3.138 8.2.3.1.1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补充38 8.2.3.1.2 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38 8.2.3.1.3组织制造可行性38 8.2.3.238 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38 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38 8.3.1 总则38 8.3.1.1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补充39 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39 8.3.2.1 设计和开发策划补充39 8.3.2.2 产品设计技能39 8.3.2.3 带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的开发39 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40 8.3.3.1 产品设计输入40 8.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40 8.3.3.3 特殊特性41 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41 8.3.4.1 监视41 8.3.4.2 设计和开发确认42 8.3.4.3 原型样件方案42 8.3.4.4 产品批准过程42 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42 8.3.5.1 设计和开发输出补充42 8.3.5.2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43 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43 8.3.6.1 设计和开发更改补充44 8.4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44 8.4.1 总则44 8.4.1.1 总则补充44 8.4.1.2 供应商选择过程45 8.4.1.3 顾客指定的货源(亦指“指向性购买”)45 8.4.2 控制的类型和程度45 8.4.2.1 控制的类型和程度补充45 8.4.2.2 法律法规要求46 8.4.2.3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46 8.4.2.3.1 汽车产品相关软件或带有嵌入式软件的汽车产品46 8.4.2.4 供应商监视46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48 8.5.1.1 控制计划48 8.5.1.2 标准化作业操作指导书和目视标准49 8.5.1.3 作业准备的验证49 8.5.1.4 停工后的验证50 8.5.1.5 全面生产维护50 8.5.1.6 生产工装及制造、实验、检验工装和设备的管理50 8.5.1.4 生产排程51 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51 8.5.2.1 标识和可追溯性补充51 8.5.3 属于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52 8.5.4 防护52 8.5.4.1 防护补充52 8.5.5 交付后的活动52 8.5.5.1 服务信息的反馈52 8.5.5.2 与顾客的服务协议53 8.5.6 更改的控制53 8.5.6.1 更改的控制补充53 8.5.6.1.1 过程控制的临时更改53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54 8.6.1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补充54 8.6.2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试验54 8.6.3 外观项目54 8.6.4 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验证和接受55 8.6.5 法侓法规的符合性55 8.6.6 接受准则55 8.7 不符合输出的控制55 8.7.155 8.7.1.1 顾客的让步授权55 8.7.1.2 不合格品控制顾客规定的过程55 8.7.1.3 可疑产品的控制56 8.7.1.4 返工产品的控制56 8.7.1.5 返修产品的控制56 8.7.1.6 顾客通知56 8.7.1.7 不合格品的处置568.7.2569 绩效评价57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57 9.1.1 总则57 9.1.1.1 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57 9.1.1.2 统计工具的确定57 9.1.1.3 统计概念的应用58 9.1.2 顾客满意58 9.1.2.1 顾客满意补充58 9.1.3 分析和评价58 9.1.3.1 优先级59 9.2 内部审核59 9.2.1和9.2.259 9.2.2.1 内部审核方案59 9.2.2.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59 9.2.2.3 制造过程审核59 9.2.2.4 产品审核60 9.3管理评审60 9.3.1 总则60 9.3.1.1 管理评审补充60 9.3.2 管理评审输入60 9.3.2.1 管理评审输入补充60 9.3.3 管理评审输出619.3.3.1管理评审输出补充6110 改进61 10.1 总则61 10.2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61 10.2.1和10.2.261前言——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本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本文中简称为“汽车QMS标准”或“IATF16949”),连同适用的汽车顾客特定要求,ISO 9001:2015要求以及ISO 9000: 2015一起定义了对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基本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ATF16949:2016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gment systems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ISO9001:2015的特别要求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SO9001:2015 for automotive production And relevant service part organizations国际汽车工业组发布1、范围本标准为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要求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及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组织。
注1: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或“服务”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法定要求。
本技术规范与ISO9001:2015相结合,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汽车相关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生产;相关时,也适用于安装和服务。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组织进行顾客规定的生产件和/或维修件的制造现场。
支持职能,无论其在现场或在外部(如设计中心、公司总部和配送中心),由于它们对现场起支持性作用而构成现场审核的一部分,但不能单独获得本标准的认证。
本技术规范可适用于整个汽车供应链。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中的术语和定义。
3.1汽车行业的属于和定义本文件采用ISO9000:2015和以下给出的术语和定义。
3.1.1控制计划control plan对控制产品所要求的系统和过程的形成文件的描述3.1.2有设计责任的组织design responsible organization有权建立新的产品规范,或对现有的产品规范进行更改的组织。
IATF16949:2016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ISO9001:2015 的特别要求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SO9001:2015 for automoti ve production And relevant service part organizations国际汽车工业组发布引言0.1 总则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能够帮助其提高整体绩效,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组织根据本标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将获得如下益处:a)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促成增强顾客满意的机会;c)应对与其运行环境和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d)证实符合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能力。
内部和外部各方均可使用本标准。
实施本标准并不意味着需要:——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形成与本标准条款结构相一致的文件;——在组织内使用本标准的特定术语。
本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补充。
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该方法结合了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与基于风险的思维。
过程方法能帮助组织策划其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PDCA 循环使得组织确保对其过程进行适当管理,提供充足资源,确定改进机会并采取行动。
基于风险的思维使得组织能确定可能导致其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偏离预期结果的各种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利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出现的机遇(见附录A.4)。
在日益复杂的动态环境中持续满足要求,并针对未来需求和期望采取适当行动,这无疑是组织面临的一项挑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组织可能会采取除了纠正和持续改进外其他必要的各种形式的改进,比如变革突变、创新和重组。
在本标准中使用如下助动词:——“应(shall)”表示要求;——“应该(should”表示建议;——“可(may)”表示允许;——“能(can)”表示一种可能性或能够。
质量手册(根据IATF 16949:2016标准制定)受控状态:分发编号:使用部门:2022 年4月14日发布2022 年4 月14日实施前言本质量手册依据IATF16949:2016编制,本手册发布日期即为生效日期,按生效日期开始执行。
本质量手册引用ISO9001:2015所规定的概念和术语的定义。
本手册由文控中心负责组织制定、修订、换版及解释协调。
本手册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发布。
本手册的管理按《文件管理程序》实施本手册的附件是手册的附录本手册由总经办归口管理。
颁布令XX注塑模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质量手册》根据《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ISO9001:2015的特别要求》以及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并符合满足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的规定。
本公司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本《质量手册》和其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技术和成本的持续改进。
并负有以下责任:①积极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活动,在自己的工作中贯彻质量方针,为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及产品质量、过程能力和过程绩效而努力;②以顾客为关注点,满足顾客要求,提高顾客满意,超越顾客期望;③严格执行体系文件,防止一切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发生;④本公司鼓励并支持员工的创新精神,员工发现的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任何改进机会和其它问题,应及时通过规定的渠道向公司提出;为了确保按照IATF16949:2016的要求建立、实施、维护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负责人必须按照IATF16949:2016和本手册的要求进行工作,担负起本部门内的推行、指导及监管的职责将本公司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质量手册》从2017年01月18日起正式实施。
总经理:2022年4月14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第一,科学发展,技术创新,诚信守约诠释: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永恒主题,通过科学发展并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持续改进产品质量,使我们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并严格遵守诚信经营、守约守法的经营理念,以高水平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来维持和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满足更多客户的要求。
IATF 16949:2016正式发布
添加时间:2016/10/10 16:23:34 浏览:726
IATF 16949:2016正式发布
国际汽车工作组(IATF)已正式发布汽车行业新版质量管理标准IATF 16949:2016。
该标准将继续帮助组织提升其质量管理体系(QMS),以应对汽车行业由于复杂的供应链以及充满竞争的全球市场所面临的挑战。
IATF 16949取代了ISO/TS 16949标准,涵盖了汽车行业内的组织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
IATF 16949:2016 不再是一个可独立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依据并参考了ISO 9001:2015,将作为对ISO 9001:2015 的补充与其一起共同实施。
现持ISO/TS 16949:2009 证书的客户在2018 年9 月14 日之前必须转换至新版本,该日期之后,ISO/TS 16949 证书将不再有效。
2017 年10 月1 日之后,所有认证审核(包括初次审核、监督审核、再认证或转移审核),都须基于IATF 16949标准。
因此,尽早换版,先见先行,将使您的组织尽早受益。
日前,IATF已更新转换指导文件“ISO/TS 16949 to IATF 16949 Transition Strategy”,为组织提供成功过渡到IATF 16949:2016的指导。
这次更新文件还包括“换版常见问题解答”。
▪新标准名称:IATF 16949:2016
▪发布日期:2016年10月
▪新标准内容:引用并和ISO 9001:2015版的结构和要求保持一致,同时包括IATF规定的汽车行业特殊要求。
IATF 16949:2016将替代现有ISO/TS 16949标准的审核认证。
IATF16949:201转换指导文件中的关键信息
2016年8月9日,ISO组织和IATF共同发布消息:IATF 16949:2016将取代当前的ISO/TS 16949:2009标准,规范汽车行业各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
该标准将依据并参考最新版本的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9001:2015。
正式标准预计将于今年10月正式发布。
同时,国际汽车工作小组(IATF)已发布最新转换指导文件Transition
Strategy: ISO/TS 16949 to IATF 16949 ,为相关各方(例如,已获得认证和/或使用ISO/ TS 16949 的组织、认证机构及审核员)提供指导,并取代2016年4月在IATF官方网站上所发布的转换指导文件。
现将《IATF 16949:2016 转换指导文件》关键信息进行解读,为顺利过渡到新版标准做好充分准备!
1.转换时间要求
自 2017年10月1日起,ISO/TS 16949:2009的审核(初次审核、监督审核、再认证审核或转移审核)都将停止。
已有ISO/TS 16949:2009认证的组织,应基于当前审核周期内已确定的审核安排(例如在当前的监督审核或再认证审核中),并且根据 IATF认证规则(简称IATF规则)5.1.1规定的时间要求进行IATF 16949:2016新标准的转换审核。
▪如果下一个既定的审核是年度监督审核,转换审核需满足相关规定中 6个月(提前/延后一个月)、9 个月(提前两个月或延后一个月)或12个月(提前三个月或延后一个月)的审核周期。
在不能满足此时间节点的情况下,认证机构需根据 IATF 规则 8.1 e)启动撤证流程。
相关现场审核员应根据 IATF 规则 8.4 重新安排转换审核。
▪如果下一个既定的审核是再认证审核,审核期限需满足 IATF 规则 5.1.1 的转换审核时间要求(最多可以提前三个月,但不能延后)。
▪如果在 IATF 规则 5.1.1规定的时间内未能完成转换审核(或者依据IATF 规则8.4规定已启动撤证流程),要求组织根据以下许可偏差重新进行初次审核:
-- 只要组织在 ISO/TS16949:2009 最后一次审核的 18 个月内进行IATF 16949 的初次审核,则第一阶段审核可以豁免。
在这种情况下,认证机构无需从相关IATF 监管机构申请豁免。
2.两种情况不能直接转换至IATF 16949:2016
获得 ISO/TS 16949:2009 认证的组织不能在以下情况下直接转换至 IATF 16949:2016:1)转移到 IATF新认可的认证机构的转移审核
2)特殊审核或任何其他与现有 ISO/TS 16949:2009 审核周期节点不匹配的审核
3.转换审核要求
转换审核需在 IATF 规则5.2 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同时,应与再认证审核一样,是一次完整的系统审核,并遵循IATF 规则 6.8 所规定的所有要求。
审核计划应符合 IATF 规则 5.7 规定的所有要求并满足以下特定要求:
▪在转换审核前需要进行非现场文档审查。
非现场文档审查应至少包括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文档(例如,质量手册与程序)的审查,并且包含遵循 IATF 16949 要求的相关证据。
▪如果组织并未提供以上所需信息,则审核计划应包含至少 0.5 天额外审核时间,供审核员在一小时现场会议之前现场收集并审查遗漏的信息。
4.转换审核不合格管理
当认证机构在转换审核中发现不符合项,组织与认证机构需遵循下列要求:
▪按照 IATF 规则 5.11 的规定,执行不合格管理流程。
▪按照 IATF 规则 8.1 c)和8.2的规定,启动撤证流程。
如果在转换审核中发现严重的不符合项,应依据IATF规则8.3作出暂停决定。
5.IATF 16949的初审
所有需要进行初审的组织都可在2017年10月1日前进行ISO/TS 16949的认证,但ISO/TS 16949的证书将在2018年9月14日失效。
自2017年10月1日起,组织只能进行IATF 16949标准的审核与认证。
需要进行IATF 16949初审的组织在确定审核天数时,可根据以下情况酌情减少:
A、具备有效ISO 9001:2015认证的组织
从现有ISO 9001:2015升版为IATF 16949的第二阶段审核天数,减少的天数不可超过初审第二阶段审核人天的30%(参照IATF规则5.2,表5.2规定)。
1.组织需接受为其进行ISO 9001:2015审核的认证机构安排的IATF 16949审核。
2.已认证ISO 9001:2015的客户如选择另外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那么在IATF 16949转换审
核完成前,新认证机构至少要进行一次ISO 9001:2015监督审核。
3.如果初审范围扩大,没有转换审核人天折扣。
初审第二阶段审核时间必须按照规定不可减少。
转换优惠政策对拥有有效ISO 9001:2008认证的组织并不适用。
初审第二阶段审核时间必须按照规定不可减少。
B、具备有效VDA 6.1 和 ISO 9001 认证的组织:
从 VDA 6.1 和 ISO 9001:2015升版至 IATF 16949 的第二阶段审核天数,减少的天数不可超过初审第二阶段审核人天的50%(参照 IATF 规则 5.2,表 5.2 规定)。
1.转换优惠政策对具备有效 VDA 6.1 和 ISO 9001:2008 认证的组织并不适用。
初审第二阶段
审核时间必须按照规定不可减少。
2.如果初审范围扩大,没有转换审核人天折扣。
初审第二阶段审核时间必须按照规定不可减少。
C、具备有效 ISO/TS 16949 符合证明函:
参照 IATF规则5.14.4,转换优惠政策对具备有效 ISO/TS 16949:2009 符合证明函的组织并不适用。
初审第二阶段审核时间必须按照规定不可减少。
D、之前具备 ISO/TS 16949 认证但并未按时进行再认证审核的组织:
对于具备之前已撤销的ISO/TS 16949:2009 认证的组织,根据IATF规则5.4 h)节规定,初审第二阶段的审核时间不可等同于再认证审核时间。
审核时间需与初审时间相同。
不过:
∙如果组织做初次审核的认证机构同时也是撤销其证书的认证机构,并且初次审核第二阶段审核在错失转换审核后12个月内进行,组织可免除第一阶段审核。
∙如果不满足以上条件,则组织必须进行现场第一阶段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