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5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本设计是以玉米为原料生产高硒酵母的试验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装备,同时稍加改装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化学,生物反应设备,其用途相当广泛。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并不是农业强国。
以玉米为例,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广泛,产量较大,但其深加工量不到玉米产量的两成。
致使玉米大量积压,严重影响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后各方面要与国际接轨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以在食品加工中必备的酵母为例:国外已从富硒酵母发展到今天的高硒酵母,其与我国使用的传统的无机亚硒酸酵母相比不仅含有生物体内新陈代谢必须的硒,而且富含B类维生素,谷胱甘肽,酵母蛋白质,酵母其他无机盐。
硒酵母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抵抗疾病调动机体内的抗癌因素,控制肿瘤生长。
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公认的微量元素增强剂。
而我国现有的生产加工设备工艺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生产工艺及生产参数计算机控制应用不广泛。
如果本设计能顺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可以为我国居民的食品营养又添新色,同时也可以为玉米的深加工提供又一条途径,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做出贡献。
二、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条件:
在整个工业化生产中可以简略的概括为下图的典型流程:。
沈阳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水解反应釜设计系(部):机械系专业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702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开题时间:2010年月日指导教师评阅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1 课题的目的化工设备毕业设计是培养我们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独立的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我们完成毕业设计后,应达到下列目的:(1)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在设计中综合的加以运用,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
(2)使我们具有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化工容器及设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为今后从事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如有关国家颁布标准,以完成我们在机械设计方面所必备的基本训练。
1.2 课题的意义搅拌釜是化学、医药及食品等工业中常用的典型设备之一。
本设计为对硝基苯酚生产过程中的一台水解反应釜,对硝基氯化苯的水解反应过程中,应用此设备。
[2]搅拌可以使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物质在彼此之中互相分散,从而达到均匀混合;也可以加速传热和传质过程。
搅拌操作的例子颇为常见,例如在化学实验室里制备某种盐类的水溶液时,为了加速溶解,常常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液体进行搅拌。
在工业生产中,搅拌操作是从化学工业开始的,围绕食品、纤维、造纸、石油、水处理等,作为工艺过程的一部分而被广泛应用,搅拌操作分机械搅拌和气流搅拌。
气流搅拌是利用气体鼓泡通过液体层,对液体产生搅拌作用,但气泡的作用对液体所进行的搅拌是比较弱的,对粘度高的液体不适用,在工业生产中,大多数的搅拌操作均系机械搅拌。
搅拌设备主要由搅拌装置、轴封和搅拌罐三大部分组成。
本设计说明书着重对此作计算和说明。
搅拌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很广,尤其是化学工业中,很多的化工生产都或多或少地应用着搅拌操作。
反应釜课程设计总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反应釜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其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反应釜操作的基本步骤和安全规范。
3. 学生能够描述反应釜内进行的化学反应类型及其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反应釜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工具,对反应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
3. 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反应釜,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化学工业的热爱,增强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实验操作中遵守规程的重要性。
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实验中互相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化学实验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充满好奇,但安全意识和实践经验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反应釜基础知识:- 反应釜的结构与功能- 反应釜的原理及分类- 反应釜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2. 反应釜操作步骤与安全规范:-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反应釜的操作流程- 常见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3. 反应釜内的化学反应:- 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及特点- 反应釜内化学反应的监测与控制-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4. 实践操作与实验技能:- 反应釜的启动与停止- 反应釜内物质的添加与取出- 反应釜运行状态的监测与分析5.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第一章节:反应釜基础知识(1课时)- 第二节点:反应釜操作步骤与安全规范(2课时)- 第三章节:反应釜内的化学反应(2课时)- 第四章节:实践操作与实验技能(3课时)教学内容参照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有搅拌装置的夹套反响釜"反响工程与反响器"是一门应工程,是以生物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为根底的穿插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化学反响规律,建立反响动力学模型亦即对所研究的化学反响,以简化的或近似的数学表达式来表述反响速率和选择率与温度和浓度等的关系。
②研究反响器的传递规律,建立反响器传递模型亦即对各类常用的反响器内的流动、传热和传质等过程进展理论和实验研究,并力求以数学式予以表达。
③研究反响器内传递过程对反响结果的影响对一个特定反响器内进展的特定的化学反响过程,在其反响动力学模型和反响器传递模型都已确定的条件下,将这些数学模型与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等方程联立求解,就可以预测反响结果和反响器操作性能。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了解了反响工程的开展,逐渐清晰了对反响工程的认识,掌握了根本的知识。
下面是我对学期所学的总结—有搅拌装置的夹套反响釜,用此篇课程设计来总结我学期的所学。
本次设计的反响釜是反响工程中的一种反响器,是综合反响容器,根据反响条件对反响釜构造功能及配置的设计。
从开场的进料-反响-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响步骤,对反响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响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展严格的调控。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拟定22.反响釜釜体的设计22.1罐体和夹套的构造设计32.2 罐体几何尺寸计算32.2.1确定筒体内径32.2.2 确定封头尺寸42.2.3 确定筒体的厚度H i42.3 夹套几何尺寸计算52.4 夹套反响釜的强度计算62.4.1 强度计算的原那么及依据62.4.2 按内压对圆筒和封头进展强度计算62.4.3 按外压对筒体和封头进展强度校核72.4.4 夹套厚度计算82.4.5 水压试验校核计算83.反响釜的搅拌装置93.1 搅拌器的安装方式及其与轴连接的构造设计93.2 搅拌轴设计104.反响釜的传动装置114.1 常用电机及其连接114.2 釜用减速机类型,标准及其选用114.3 凸缘法兰124.4 安装底盖124.5 机架124.6 联轴器125.反响釜的轴封装置13 6.反响釜的其他136.1 支座136.2人孔146.3 设备接口14 7.反响釜的装配图14 参考文献15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目的:把所学"化工设备机械根底"及相关知识,在课程设计中综合运用,把化工工艺条件与化工设备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稳固和强化有关机械课程的根本理论和根本知识。
长春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 6300L K型反应釜的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姓名:赵真学号:110331232指导教师:姜吉光开题时间:2015年3月20日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1 课题的目的化工设备毕业设计是培养我们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独立的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我们完成毕业设计后,应达到下列目的:(1)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在设计中综合的加以运用,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
(2)使我们具有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化工容器及设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为今后从事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如有关国家颁布标准,以完成我们在机械设计方面所必备的基本训练。
1.2 课题的意义反应釜是化学、医药及食品等工业中常用的典型设备之一。
搪玻璃反应釜先用胎具将钢板压制成符合烧成要求的折流板,其横截面成类似字母“Ω”形,折流板的宽度H为釜体直径的1/8~1/6,折流板顶面弧度半径R为:3δ≤R≤150mm,δ为折流板钢板厚度,侧面弧度半径r为6~50mm,然后根据反应釜体积的大小,将折流板制成一层或多层,焊接在釜体内壁上,焊缝处处理圆滑过度后,进行搪烧,组装成成品,较好地改善了反应物料流动状态,提高了反应效率。
搪玻璃设备运行中停车后的检验国内、国外高品质的制造商都选用高品质的钢板、焊条、瓷釉,钢板焊条含碳、硫、磷杂质低,钢板内晶格结构紧密并有微量元素以抑制制造过程中吸氢,瓷釉选用耐腐蚀性能好、耐温差急变性能优异、熔点低的瓷釉。
搪烧时采用“低温长烧”、“搪烧后缓冷”的烧制工艺,一般在搪烧三次后就没有了气孔,以后的三到四次搪烧仅仅是瓷层的加厚,瓷层一半以上的厚度是致密不导电的,这样的瓷层耐腐蚀性能优异,腐蚀、摩擦、碰撞后即便瓷层厚度减薄也不会影响瓷层的性能。
MFAC在PVC反应釜温度控制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题目:MFAC在PVC反应釜温度控制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PVC已成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反应釜的温度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传统的PID控制策略仅能够实现简单的温度控制,不能满足高精度、高稳定性的需要。
本文将采用模糊自适应控制(MFAC)算法,实现PVC反应釜温度的自适应控制,提高温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关键词:PVC,反应釜,温度控制,MFAC一、研究背景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塑料材料,用途广泛,如建筑、汽车、电子、医疗、包装等领域。
PVC生产的核心反应釜,对反应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已经不能应对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要求。
模糊自适应控制(MFAC)是一种新型的温度控制算法,可以实现自适应控制,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MFAC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汽车制造、电子、机械等等。
本研究旨在探究MFAC在PVC反应釜温度控制中的应用,提高反应釜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为PVC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1. PVC反应釜的原理和温度控制需求。
2. 研究MFAC算法原理和优缺点。
3. 设计MFAC在PVC反应釜温度控制的系统框架和控制算法。
4. 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
5. 对比MFAC算法和PID控制的效果,评估MFAC在PVC反应釜温度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三、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可以实现MFAC在PVC反应釜温度控制中的应用,提高温度控制效果,提高反应釜温度的精度和稳定性,为PVC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提高PVC生产过程中反应釜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具有现实意义。
同时,本研究也可以扩展MFAC算法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为其他领域提供参考意见。
反应釜开题报告一、本课题目的及意义:在精细化工行业中,反应釜是常用的一种反应容器,而温度是其主要被控制量,是保证产品晶化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晶化反应釜利用导热介质通过反应釜的夹套来提高釜内物料的温度,通过搅拌机的搅拌使物料均匀、提高导热速度,并使其温度均匀。
导热介质的选择根据各厂产品的工艺温度要求确定的,常见的导热介质有过热蒸汽和导热油。
温度测量常用热电阻或热电偶及其变送器组成。
通入反应釜的导热介质要求保持温度恒定,通过调节流入反应釜夹套的导热介质的流量,来控制反应釜内物料的温度符合工艺要求。
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应釜内物料的温度常常要求被恒定在4-1℃或更小的范围内,靠手工调节流量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温度调节控制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晶化反应釜发展现状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搪玻璃设备行业通过不断的投资、建设,企业规模和产品的大型化在持续增长,整个行业的产值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行业的装备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据2000~2008 年的统计,搪玻璃设备行业生产总无忧论文网值平均达到15.6亿元/年,折合产量为12.1万吨/ 年,年平均增长率在10%左右。
1)搪玻璃设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2000~2008年搪玻璃设备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预计在15亿元以上,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提高,产品生产规格不断加大。
2)晶化设备行业的制造能力和产品规格不断提高进入二十一世纪,晶化釜制造厂根据有关法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晶化釜设备的制造和应用范围,江苏扬阳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苏州协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苏州飞跃工业搪瓷有限责任公司、临沂宏业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淄博华星化工设备厂、淄博工业搪瓷厂等企业先后将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由D2 升级到A2。
3)晶化釜设备行业的经济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据2000年初期的统计表明,反应釜行业投资500万以上企业共有112家,其中国有和集体企业32 家,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和市场经济的加剧,晶化釜行业的企业改革、改组和改制不断强化。
反应釜课程设计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反应釜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工作原理;2. 掌握反应釜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了解不同类型反应釜的特点;3. 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反应釜中的化学反应过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反应釜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安全规范;2. 提高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与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化学工业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化学反应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化学反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化学实验课程,以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有浓厚兴趣,但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验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反应釜基本概念:介绍反应釜的定义、分类及在化学工业中的作用;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反应釜概述”2. 反应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讲解反应釜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反应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 反应釜的应用:分析不同类型反应釜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及优缺点;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反应釜的应用与选择”4. 实验操作技能:教授反应釜的基本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安全规范;教材章节:第三章“反应釜的实验操作技能”5. 化学反应过程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反应釜中的化学反应过程,分析影响反应效果的因素;教材章节:第四章“反应釜中的化学反应过程分析”6. 实验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章节:第五章“实验数据分析与问题解决”7. 案例分析与讨论:选取典型反应釜应用案例,进行课堂分析与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教材章节:第六章“反应釜应用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8课时,其中理论教学4课时,实验操作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