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土路基填筑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2
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标准1施工作业标准1.1改良土填料要求1)施工前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改良土外掺料(石灰或水泥)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2)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3)石灰应选用消解石灰或钙质生石灰,其指标应达到合格标准,石灰在使用前4~7天充分消解。
4)用石灰改良时,土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8%,有机质含量小于5%;用水泥改良时,土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25%。
5)掺入水泥时,其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宜大于6h。
6)在设计规定范围内取土,取土时应清除树木、草皮以及表面腐殖土。
当土源发生变化时必须按要求重做配比试验。
7)对符合要求的土质进行过筛处理,使石灰颗粒与黄土颗粒尽可能小,增加其表面积,并拌和均匀,能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8)施工用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标准。
9)石灰、水泥等化学改良土外掺料的运输、使用应有环境保护的措施,外掺料应分类堆放、与原地面架空隔离,并有防风、雨设施,防止材料受潮、变质。
10)冻土不能作为路基改良填料。
1.2路基填筑试验段1)路基全面开工前,根据工程土类性质和填料性质、压实机械条件,分别选择一定长度的试验区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以选定与路基填筑、压实、检测有关的工艺参数;改良土配合比等施工工艺参数;确定新的快速试验检测办法与已规定的基本试验检测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验证和优化路基填筑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2)试验段的目的是为取得施工经验及相关参数,检验施工机械组合,根据压实机械和路堤不同部位的压实标准来确定松铺厚度、混合料土的最佳含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密实度的碾压遍数等,以确定最佳的组合方案。
将以上资料整理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指导此项工程的路基施工。
3)试验段的选择:试验段一般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
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该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使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哈齐客专4标DK191+222.93~DK218+000段内所有改良土施工。
本标段部分填料,由于是采用路堑挖方及隧道弃碴这两种材料,不能直接用来填筑路基,必须对其进行物理改良。
改良土是在粘土中掺加一定比例的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材料,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增加填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对石质填料则进行物理改良,使其符合A、B组填料标准。
本标段改良土主要用在路基本体部分,改良土施工采用场拌法,分别由混合料拌合站集中拌制改良土、由自卸汽车运到现场用推土机和平地机进行摊铺。
该作业指导适用于我项目队管段内改良土的施工。
二、该作业指导书采用的有关规范、标准1、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三、改良土施工人员设备配置为了确保路基完工后有足够的沉降时间,路堤基床表层以下路基施工时间为12个月,本标段内设一座混合料拌和站,每座拌和站两台300T稳定土拌和机,每台产量为300t/h。
改良土填料在拌和站拌和,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精平。
备用75KW发电机组2套;工程技术人员2人,测量班随时服务;一个施工工班有15~25名施工人员。
四、施工工艺路堤填筑在计划安排的区段内沿纵向递推或分段施工,施工区域内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采用拌合站拌合灰土、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细平、压路机碾压的机械化作业方式。
三阶段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四区段为:填筑区、摊铺区、碾压区、检验区;八流程为:施工准备(含下承层处理)→分层填筑→翻晒→摊铺整平→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
每个区段或流程内只允许进行该区段或该流程的作业,不允许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新建铁路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线(XWTZ-04示)路基工程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三局集团锡乌铁路项B经理部二分部二OO九年四月路基工程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明确改良土填筑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改良拌和、填筑施工。
二、编制依据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2、〈〈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3、本标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锡乌铁路XWTZ-舔段路基工程中改良土填筑施工。
四、施工准备1、已对所有图纸进行复核、无误。
2、施工前已进行接桩并完成路基施工贯通测量工作,相关控制桩已妥善布置护桩。
3、该段路基施工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工作已完成,施工范围内的树木已砍伐.树根正挖除。
取土场及施工道路正逐步落实。
各别施工便道利用既有道路局部加宽,大部分须新修便道。
4、施工机械已组织到位,相关施工人员配备充分。
五、施工方法与作业流程1、填料物理改良。
填料采用花岗岩全风化物时,先进行试验分析,若为C组粗粒土,掺入中粗砂进行物理改良。
对于易风化软岩得风化物,通过试验确定采用掺入中粗砂或碎石土进行物理改良。
对于碎块石硬质岩填料根据试验进行级配改良。
根据试验确定掺入量,确保填料级配满足要求。
2、填料化学改良。
通过在细粒土中掺加3%~5%的水泥或者5%~8%石灰进行改良。
对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粉质黏土、黏土,当塑性指数大于11时,掺入5%~8%的石灰进行改良,当塑性指数小于11时采用掺入5%的水泥进行改良。
第四系更新统网纹状黏土及灰岩残积层棕红色黏土(膨胀土弃运),掺入5%~8%石灰进行改良。
掺入石灰或水泥作为外掺剂,外掺料的种类和技术条件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在投入适用前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采用。
掺入化学改良土中的施工用水符合施工用水标准。
化学改良土外掺料分类堆放,采用防风、防雨设施,防止材料受潮、变质。
改良土填筑施工工艺一、工艺概况改良土是在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石灰或水泥,经集中场拌后,用平地机整平,并碾压密实的一种路基填筑的施工工艺。
二、作业内容1.基底处理;2.填料拌制;3.改良土摊铺;4.碾压。
三、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一)质量标准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和《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1、质量控制1.1改良土施工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主要为五个方面既:1.1.1原材料(土、石灰、或水泥);②配合比(根据不同的土质需掺入的石灰、或水泥量);③改良土含水量控制;④均匀性(避免改良土中出现素土现象);⑤压实度(通过试验段确定适宜的施工参数)。
1.1.2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对石灰及水泥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1.1.3改良土填筑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改良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压实质量能达到设计要求。
改良土外掺料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合料中不应含有大于10mm的土块、未消解石灰颗粒和素土层。
改良土应色泽均匀,无灰条、灰团。
改良剂剂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的-0.5%~+1.0%。
1.1.4改良土的收缩裂缝会引起排水面破坏,易引起水侵入路基。
要严格控制压实含水率,确保压实度,注意养生,以控制改良土本身的收缩裂缝。
最佳含水量控制方案是如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差距不大时,在厂拌设备拌和时将水成雾状均匀地喷入改良土中拌和均匀;如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差距较大时考虑在取土场分块灌水焖土。
1.1.5路堤填筑改良土施工中,拌合料的均匀性是关键因素,应严格控制拌合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确保拌合熟料的均匀性。
使石灰颗粒与黄土颗粒尽可能小,增加其表面积,并拌和均匀,能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路基改良土(路拌法)施工作业指导书一、路基改良土方案及施工工艺1、改良方案改良方案采用黏性土掺合生石灰改良填筑,生石灰掺入比5%(重量比)。
采用路拌法施工。
填料来源尽量选取集中取土场、深长路堑。
2、路堤填筑施工参考机具设备主要机具:轮式稳定土拌和机(WBL21-IJ)、自行式振动碾(YZ18GD-2)、拖式振动碾(YZT16B)、三铧犁及常规挖掘装载设备。
3、填料粉碎方法及工艺路拌法3.1轮式拌和机粉碎应选择一个足够大的凉晒场地对取自取土场填料摊铺凉晒来调节含水量,并用三铧梨、旋耕机将过大尺寸的土块破碎。
然后用倾缷车运输至路基面堆放。
填料的堆放间距可按下列方法估算。
首先按下列公式估算分段层摊铺土的数量:Q=L*B*H*Pd式中:Q-分段层干燥土的总数量(kg)L-分段长度(m)H-分层压毕厚度(m)Pd-分层压毕预定干密度(kg/m2)再根据料场土的天然含水量和所选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在施工作业面上的堆放作业面上的堆放距离。
将土均匀的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
摊铺完成后用WBL21-IJ型稳定土轮式拌和机粉碎。
粉碎深度以大于摊铺厚度1厘米为准。
3.2填料粉碎质量检验及评判标准轮式拌和机粉碎2000m2/1组(6个样);取样时6个点均匀分布,缩样用四分法。
填料粉碎标准:大于15mm颗粒比例小于30%,最大粒径控制在80mm以内。
4、改良填料拌和方法及工艺改良填料拌和是改良土路堤填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改良剂与粘性土拌和的均匀性,直接影响改良土的实际改良效果。
4.1 路拌法是将摊铺在路基面上的填料用稳定土拌和机粉碎合格后,用平地机整平,按设计要求布撒改良剂,再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
摊铺改良剂时,首先按设计掺入比计算出单位面积改良剂重量,据此在路基面上划分网格,方格网面积的大小以每格放置1袋(每袋改良剂重50kg)改良剂为宜。
摆放改良剂经确认无误后用刮板均匀摊开,然后用轮式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过程中应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验混后料含水量和拌和深度,含水量检验可用核子密度仪。
改良土填筑施工工艺一、工艺概况改良土是在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石灰或水泥,经集中场拌后,用平地机整平,并碾压密实的一种路基填筑的施工工艺。
二、作业内容1.基底处理;2.填料拌制;3.改良土摊铺;4.碾压。
三、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一)质量标准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和《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1、质量控制1.1改良土施工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主要为五个方面既:1.1.1原材料(土、石灰、或水泥);②配合比(根据不同的土质需掺入的石灰、或水泥量);③改良土含水量控制;④均匀性(避免改良土中出现素土现象);⑤压实度(通过试验段确定适宜的施工参数)。
1.1.2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对石灰及水泥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1.1.3改良土填筑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改良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压实质量能达到设计要求。
改良土外掺料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合料中不应含有大于10mm的土块、未消解石灰颗粒和素土层。
改良土应色泽均匀,无灰条、灰团。
改良剂剂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的-0.5%~+1.0%。
1.1.4改良土的收缩裂缝会引起排水面破坏,易引起水侵入路基。
要严格控制压实含水率,确保压实度,注意养生,以控制改良土本身的收缩裂缝。
最佳含水量控制方案是如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差距不大时,在厂拌设备拌和时将水成雾状均匀地喷入改良土中拌和均匀;如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差距较大时考虑在取土场分块灌水焖土。
1.1.5路堤填筑改良土施工中,拌合料的均匀性是关键因素,应严格控制拌合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确保拌合熟料的均匀性。
使石灰颗粒与黄土颗粒尽可能小,增加其表面积,并拌和均匀,能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浅述水泥改良土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摘要:目前中国铁路正在步入改革深水区,正在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提升型转变,对铁路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路基作为高速铁路质量控制的重要部分,其施工质量严重影响了铁路的运营安全。
为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工程建设地材料,减少投资,在我国西部地区湿陷性黄土它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其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
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
当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迅速破坏,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
故在湿陷性黄土场地上进行建设,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和在使用期间对不均匀沉降限制的严格程度,以水泥改良土进行路基填筑。
本文介绍了路基填筑的各项工艺要求、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
关键词:水泥改良土;路基填筑;质量控制1工程概况银西铁路(陕西段)YXZQ-3标段长度共计22.354km,包含车站两座,区间路基五段。
银西项目地处礼泉、乾县境内,为黄土台塬区,工点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黏质黄土、中更新统风积黏质黄土。
其中黏质黄土(Q3eol3)分布于黄土台塬上部,厚度6.9~9.5m。
棕黄色,成分以粉粒为主,土质较均,局部含较多黏粒,针状孔隙发育,该土层底部有一层古土壤,厚度约 1.0~2.0m,棕红色,白色钙质菌丝发育,偶见小姜石,具湿陷性,软塑,Ⅱ级普通土,б0=100KPa。
Es100~200=2.0~13.8MPa,Es200~300=4.2~11.1MPa,Es300~400=5.3~14.3MPa。
路基改良土填筑试验段选在路基DK57+700~DK57+880进行,该段路基地基处理已施工、检测完毕。
该段路基改良土填筑包括路基垫层及基床底层路基,路基采用6%水泥土改良土填筑,填筑最大高度3.2m,填筑最大层数为12层。
路基质量检测包括压实系数K和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其中压实系数K值为0.95,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qu为350(kpa)。
改良土填筑施工技术措施(1)石灰改良土的石灰选用消解石灰,其指标应达到现行的试验规程标准。
水泥改良土掺入水泥时,水泥的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宜大于6h。
(2)要注意控制水泥改良土从拌和到碾压完成的施工时间,一般不宜大于4个小时。
(3)对符合要求的土质进行过筛处理,使石灰颗粒与黄土颗粒尽可能小,增加其表面积,并拌和均匀,能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同时石灰应进行充分的消解,拌合站设多个石灰消解池,消解石灰的时间不小于7天,保证石灰充分消解且能够不间断的连续供应。
(4)最佳含水量控制方案是:如果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差距不大时,在厂拌设备拌和时将水成雾状均匀地喷入改良土中拌和均匀;如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差距较大时,考虑在取土场分块灌水焖土。
如土料的天然含水量过大,事先进行适度的晾晒或加入适量的磨细生石灰对降低含水量效果较好。
(5)改良土在拌和、运输、摊铺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水分损失,尤其是在夏天炎热气候的情况下水分损失会更大,因此拌和好的改良土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适当大一些,具体数据根据当时天气情况,在施工过程中总结确定。
(6)施工时要特别注意路基内预埋管线及设施的施工,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要求作出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预埋管线及设施不受到损害,同时要确保此部分的路基压实质量符合要求。
3.3.1.4.9基床底层施工技术措施(1)基床底层填筑前应根据所选的机械及计划使用的填料种类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
试验段的长度不宜小于100m。
(2)基床底层填筑应符合设计、验收标准规定及下列要求:①采用碎石类和砾石类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5cm。
②采用砂类土和改良细粒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
③分层填筑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0cm。
(3)基床底层压实质量,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三项指标控制。
3.3.1.4.10基床表层施工技术措施(1)施工前应做好级配碎石备料工作,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砂砾等集料应分别堆放。
改良土路基施工工法1 前言1.1工艺概况为充分利用工程项目当地资源,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将当地不合格填料按一定比例参入石灰或水泥使之满足填筑要求,称之为填料改良。
改良土工艺不仅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更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得到了很大的好评。
1.2 工艺原理改良土路堤填筑施工技术是一种化学稳定处理的施工技术,利用石灰或水泥等添加材料作稳定剂与土壤按一定比例混、拌均匀后铺平压实,以改良土壤性质,达到填土要求。
2 工艺特点2.1、试验技术要求较高,料源充足,且价格低廉。
2.2、采用厂拌法,功效高;拌合及现场施工环保要求严。
2.3、合理、高效配置施工机械及现场人员,施工进度快。
3 适用范围(1)可应用于我国气候温湿、多雨地区和黄河冲积平原形成的地区,对地层是颗粒较细的粉土、粉质粘土挤粘性土等不合格填料改良进行路堤填筑。
(2)当路基地下水位较高或者气候为阴雨地区时,不宜用石灰进行路基改良,而用水泥进行路基改良效果较好。
4 主要技术标准4.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等。
4.2《公路、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4.3设计图纸、合同文件。
5 施工方法改良土由改良土拌和站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集中拌制,推土机和平地机摊铺,摊铺厚度由试验确定在40cm。
填筑按照“三阶段、五区段、八流程”法,横向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施工。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工艺流程路基改良土填料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图6.1 路基改良土填料施工工艺流程6.2操作要点6.2.1施工准备施工前根据工程的特点及进度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工序质量控制设计,合理的安排人员和机具。
1、熟悉核对图纸接到图纸以后组织技术人员全面的核对熟悉施工图纸,充分了解设计标准及要求,并做好记录。
2、填料的选择填筑前对填料全部进行取样检查,当填料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检测。
确保填料达到路基改良土施工规范的要求。
改良土路拌法填筑施工工艺3.2.1 工艺概述改良土路拌法是从取土场把准备改良的原土料直接运卸、摊铺在施工现场路基填筑面上,在含水率合适的条件下,均匀撒布外掺料,再用路拌机就地拌和均匀并整形碾压。
将原土料摊铺在定点的路拌作业场地上或直接将取土场进行清理平整,然后均匀撒布外掺料并用路拌机械进行拌和,再将拌和好的改良土运至路基上填筑。
本工艺适用于化学改良土路拌法施工。
3.2.2 作业内容1.清扫整理场地;2.铺灰;3.挖掘机拌制;4.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输;5.摊铺;6.路拌机拌制;7.压实,整形。
3.2.3 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一、改良土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改良土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应符合表3.2.3-1、表3.2.3-2和表3.2.3-3的规定。
表 3.2.3-1原土检验要求表 3.2.3-2外掺料检验要求表3.2.3-3 改良土混合料检验要求二、填筑施工控制化学改良土填筑过程控制按表3.2.3-4的规定。
表 3.2.3-4化学改良土填筑过程控制的检验要求三、路堤的压实标准路堤的压实标准应根据填料类别按表3.2.3-5、6 的规定采用多指标控制表3.2.3-5时速 250~350km/h化学改良土填筑压实标准表3.2.3-6时速160km/h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标准四、路堤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路堤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2.3-7、3.2.3-8 的舰定。
表3.2.3-7 时速 250~350 km/h 基床以下路堤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表3.2.3-8时速200km/h 及以下基床以下路堤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五、沉降观测质量标准:沉降观测资料经评估后,满足设计工后沉降的要求。
3.2.4 工艺流程图改良土路拌法填筑施工流程见图3.2.4。
图 3.2.4石灰改良土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图3.2.5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一、施工准备1. 施工场地(1) 取土场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土石方调配需要进行布置;石灰场地规划要根据地势、施工期风向、水源情况合理布置。
改良⼟路堤填筑施⼯⼯艺改良⼟路堤填筑施⼯⼯艺改良⼟路堤填筑施⼯技术是⼀种化学稳定处理的施⼯技术,利⽤⽯灰或⽔泥等添加材料作稳定剂与⼟壤按⼀定⽐例混、拌均匀后铺平压实,以改良⼟壤性质,达到填⼟要求。
1 ⼯艺特点(1)施⼯机具设备简单,施⼯操作⽅便。
(2)试验技术要求较⾼,料源充⾜,且价格低廉。
(3)功效⾼,环保要求严。
2适⽤范围(1)可应⽤于我国⽓候温湿、多⾬的⼴⼤南⽅地区,对地层是颗粒较细的粉⼟、粘性⼟、膨胀⼟、红粘⼟等不合格填料改良进⾏路堤填筑。
(2)当路基地下⽔位较⾼或者⽓候为阴⾬地区时,不宜⽤⽯灰进⾏路基改良,⽽⽤⽔泥进⾏路基改良效果较好。
3 ⼯艺原理及设计要求3.1⼯艺原理改良⼟路堤填筑施⼯是将不合格填料如含⽔量⼤、塑性⾼的粘⼟,或含有⼤量细粒砂的砂质⼟与⽯灰、⽔泥等添加材料按⼀定⽐例混合、拌均匀后改善⼟的物理⼒学性能,以满⾜路基填筑要求。
根据拌和⽅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改良⼟路拌法施⼯和改良⼟⼚拌法施⼯两种。
(1)改良⼟路拌法施⼯就是采⽤专⽤的撒布、路拌式稳定⼟拌和机(灰⼟拌和机)和平地机等在路基上作业,进⾏填料的改良、压实。
(2)改良⼟⼚拌法施⼯是采⽤专门⼚拌设备在拌合站进⾏被改良⼟和改良剂的拌和,然后将拌和好的混合料运送到填料区,进⾏摊铺压实。
3.2设计要求(1)填筑前应按设计提供的配合⽐进⾏室内试验,确定施⼯配合⽐。
改良⼟的施⼯配合⽐应保证混合料的⽆侧限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灰应选⽤消解⽯灰或钙质⽣⽯灰,其指标应达到合格标准,⽯灰在使⽤前4~7 天充分消解。
⽤⽯灰改良时,⼟中硫酸盐含量应⼩于0.8%,有机质含量⼩于10%;⽤⽔泥改良时,⼟中硫酸盐含量应⼩于0.25%。
掺⼊⽔泥时,其初凝时间应⼤于3h,终凝时间宜⼤于6h。
(3)在设计规定范围内取⼟,取⼟时应清除树⽊、草⽪以及表⾯腐殖⼟。
当⼟源发⽣变化时必须按要求重做配⽐试验。
对符合要求的⼟质进⾏过筛处理,使⽯灰颗粒与黄⼟颗粒尽可能⼩,增加其表⾯积,并拌和均匀,能充分接触并发⽣反应。
路基改良土填筑试验段施工技术【摘要】成渝客专管段内路堑挖方的地质情况复杂多为泥岩加砂岩两岩性呈不等厚互层状分布,改良土需采用路堑挖方Ⅲ类土及Ⅳ类软岩为原料掺入4%~6%的水泥进行改良,所用岩土须进行挑选,去掉表层挖方土及粒径较大的泥岩,破碎后岩土的粒径应不得大于15mm。
【关键词】改良土;含水量;拌合;碾压1.工程概况中铁十六局成渝客专CYSG-2标DK97+ 830~DK97+940段试验段路基位于四川省资阳市。
为指导全线路基填筑施工,选取此段路基为试验段进行工艺技术试验。
2.施工工艺2.1改良的分类在本工程中填料的化学改良系指掺入水泥进行改良。
具体掺入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经试验室室内试验确定的掺入比为:基床底层改良土填料掺6%的水泥,路堤本体改良土填料掺入4%的水泥。
2.2改良施工方法改良土路基填筑采用机械化施工。
填料采用装载机、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碾压。
施工中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施工工序说明如下。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四区段:路基填筑施工顺线路纵向按“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等四个区段进行布置。
采用四区段布置路基填筑施工作业区域,是为了使各工序能够相对独立进行作业,各种机械设备各行其道,在各自的作业区域独立高效地进行施工作业,互不干扰,充分发挥其生产效能,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八流程: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按以下九个步骤进行循环作业: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型。
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
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改良土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两工作段的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混合料中不含超尺寸颗粒土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