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专题五 训练3 建立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 新人教版选修2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4
训练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选择题1.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提出了()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标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②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④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市场主体中最基本的是() A.企业B.家庭C.个人D.政府4.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是()A.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B.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C.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D.在宏观调控下,让企业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5.对国家宏观调控认识正确的是() A.市场调节必须排斥国家宏观调控B.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C.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宏观调控D.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6.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那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是()A.培育合格的企业B.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C.做大做强国有企业D.大力发展民营企业7.1993到1997年,我国政府对经济运行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由高增长,高通胀转变为“高增长、低通胀”,世界舆论认为我国成功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这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A.市场经济以宏观调控为基础B.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C.低通胀以高增长为必要条件D.高增长和低通胀是相辅相成的8.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是因为() A.市场经济本身有固有的缺陷B.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C.加强宏观调控能促进经济更好地运行D.宏观调控能杜绝市场的各种弊端9.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具备的特点是()①统一、开放②竞争、有序③间接调控为主④政企分开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②④1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二、非选择题11.在产业转移浪潮汹涌的大背景下,在改革开放和如火如荼的大舞台上,各地政府上演招商大戏。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中政治专题五第三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练习新人教版选修2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使之发展有根本大法保障的,是在( )A.党的十三大上B.党的十四大上C.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D.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答案:C2.城市的出租车虽然由多家出租汽车公司经营,但价格都一样。
这说明( )A.出租汽车行业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出租车车价依据价值规律统一由物价管理部门进行管理C.这些出租汽车公司都是国有经济性质D.市场机制和企业自主权还未健全和落实答案:B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 )①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②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②③④答案:C随着通货紧缩状况的缓解,经济环境好转,我国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开始高涨,但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几个需求旺盛、高营利行业,电解铝、钢铁、水泥等行业领域出现过热。
据此回答4~5题。
4.企业投资向高营利行业集中( )A.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B.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C.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D.说明商品的价格决定着供求关系解析:价格的涨落引导资源配置的流动,A、C两项不符合题意;D 项表述错误;故选B项。
答案:B5.电解铝、钢铁、水泥等行业领域出现过热的后果是( )A.为商品生产者带来更多的额外收益B.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C.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D.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增加解析:抓住“过热”二字,从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角度来理解,B项符合题意。
答案:B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里的市场是指( )A.生活消费品市场B.生产资料市场C.技术、信息市场D.包括各种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解析:本题考查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市场含义的理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使之发展有根本大法保障的,是在( )A.党的十三大上B.党的十四大上C.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D.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答案:C2.城市的出租车虽然由多家出租汽车公司经营,但价格都一样。
这说明( )A.出租汽车行业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出租车车价依据价值规律统一由物价管理部门进行管理C.这些出租汽车公司都是国有经济性质D.市场机制和企业自主权还未健全和落实答案:B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 )①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②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答案:C随着通货紧缩状况的缓解,经济环境好转,我国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开始高涨,但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几个需求旺盛、高营利行业,电解铝、钢铁、水泥等行业领域出现过热。
据此回答4~5题。
4.企业投资向高营利行业集中( )A.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B.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C.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D.说明商品的价格决定着供求关系解析:价格的涨落引导资源配置的流动,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故选B 项。
答案:B5.电解铝、钢铁、水泥等行业领域出现过热的后果是( )A.为商品生产者带来更多的额外收益B.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C.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D.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增加解析:抓住“过热”二字,从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角度来理解,B项符合题意。
答案:B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里的市场是指( ) A.生活消费品市场B.生产资料市场C.技术、信息市场D.包括各种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解析:本题考查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市场含义的理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市场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各种社会资源都在其内,因此,市场指包括各种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是广义的市场。
【学习方略】2014版高中政治专题5.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2【基础达标】1.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出具体规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的会议是()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D.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有三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它们是()①市场主体②市场体系③国有企业改革④宏观调控体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市场主体中最基本的是()A.企业B.家庭C.个人D.政府4.党的十四大以来,在一般商品市场继续发展的同时,生产要素市场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开始形成。
下列属于生产要素市场的是()①消费资料市场②生产资料市场③技术、信息市场④劳动力市场和房地产市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能力提升】1.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使之发展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这是在()A.党的十三大上B.党的十四大上C.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D.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2.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①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②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3.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国五条”对于房产税试点扩容做出了一锤定音的明确宣示;3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3)17号文规定,二手房转让交易按差额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
由此,税收手段成为与限购限贷的行政手段并驾齐驱的房地产调控重拳。
但是,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需要坚决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更重要的是增加住房有效供应,包括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房供应。
(1)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哪些内容?(2)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需要调控房地产市场。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专题5.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后知能检测新人教版选修2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的是( )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②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③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④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该题考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的理解,①②③④皆符合题意。
【答案】 A2.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包括( )①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②现代企业的组织制度③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④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和基本特征的区别。
①②③属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④属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故本题应选B项。
【答案】 B3.“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这是人们对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关系的认识,它形象地说明(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②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不可缺少的客观要求④在经济运行中,市场调节是经济手段,国家宏观调控是政治手段,二者缺一不可A.②③B.②③④C.③D.②④【解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故①错误;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都是调节市场的经济手段,故④错误,所以A正确。
【答案】 A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以下列哪几项主要工作的初步完成为标志的( )①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②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③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④实现了总体小康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是三个最为重要的环节。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专题5、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后知能检测新人教版选修2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的是()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②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③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④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该题考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的理解,①②③④皆符合题意。
【答案】 A2.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包括()①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②现代企业的组织制度③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④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C。
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和基本特征的区别。
①②③属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④属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故本题应选B项.【答案】 B3.“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这是人们对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关系的认识,它形象地说明()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②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不可缺少的客观要求④在经济运行中,市场调节是经济手段,国家宏观调控是政治手段,二者缺一不可A。
②③B。
②③④C。
③D。
②④【解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故①错误;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都是调节市场的经济手段,故④错误,所以A正确。
【答案】 A4。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以下列哪几项主要工作的初步完成为标志的( )①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②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③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④实现了总体小康A.①②③ B。
专题五第三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的是( )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②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③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④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的理解,①②③④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的内容,符合题意。
点评:有难度。
2.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包括( )①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②现代企业的组织制度③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④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和基本特征的区别。
①②③属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④属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点评:难度适中。
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 ( ) A.交易和分配的场所B.交易和培训的场所C.交易和消费的场所D.分配的消费的场所答案:A解析:分析:劳动力资源消费的场所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C、D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中的“培训”也不符合题意。
点评:难度适中。
4.“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这是人们对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关系的认识,它形象地说明(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②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不可缺少的客观要求④在经济运行中,市场调节是经济手段,国家宏观调控是政治手段,二者缺一不可A.②③B.②③④C.③ D.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故①错误;④的表述错误,所以选A。
【课时讲练通】2014高中政治专题5 第3课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时提升训练新人教版选修2【基础达标】1.市场作为各种经济活动的枢纽,连接着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这种配置主要是靠()A.对外出口来实现的B.政府宏观调控来实现的C.价格机制来实现的D.银行信贷来实现的2.2013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对微信收费的传言越传越盛。
中国互联网竞争越来越激烈,影响到用户的实际利益,实际上却是为了各自的商业利益。
这说明()①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引发了不正当竞争行为②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损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了规定,下面属于其内容的是()A.转换公有制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C.建立以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D.建立高水平、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里的市场是指()A.生活消费品市场B.生产资料市场C.技术、信息市场D.包括各种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5.(2013·杭州高二检测)针对各种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压力,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稳定蔬菜等的价格:开通鲜果蔬菜绿色通道、免收批发、零售商的市场管理费用和相关税收、出台平抑农产品价格暂行条例,紧急调拨东北等蔬菜集产地的蔬菜进入大中城市……通过国务院的一系列措施,物价上涨幅度得到抑制,人民群众感到满意。
(1)国务院的一系列措施体现了什么经济现象?(2)这些措施有何现实意义?【能力提升】1.据新华社记者从国务院医改办获悉,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
训练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选择题
1.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提出了
( )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标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②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④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市场主体中最基本的是 ( ) A.企业B.家庭
C.个人D.政府
4.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是( ) A.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B.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
C.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D.在宏观调控下,让企业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
5.对国家宏观调控认识正确的是( ) A.市场调节必须排斥国家宏观调控
B.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
C.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宏观调控
D.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6.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那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是 ( ) A.培育合格的企业
B.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
C.做大做强国有企业
D.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7.1993到1997年,我国政府对经济运行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由高增长,高通胀转变为“高增长、低通胀”,世界舆论认为我国成功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这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 ) A.市场经济以宏观调控为基础
B.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
C.低通胀以高增长为必要条件
D.高增长和低通胀是相辅相成的
8.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是因为( ) A.市场经济本身有固有的缺陷
B.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C.加强宏观调控能促进经济更好地运行
D.宏观调控能杜绝市场的各种弊端
9.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具备的特点是( )
①统一、开放②竞争、有序③间接调控为主④政企分开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④
1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非选择题
11.在产业转移浪潮汹涌的大背景下,在改革开放和如火如荼的大舞台上,各地政府上演招商大戏。
招商引资成为不少地方政府官员的头等大事。
有的地方招商的确是引来了“金凤凰”,但盲目招商上当受骗、打着招商的幌子贪污腐败等有损政府诚信和公信力的现象屡屡发生。
区域产业同质化、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据报道,某镇政府为招商引资建厂房,毁掉了即将丰收的千亩玉米田。
专家指出,招商引资以政府为主导,是不折不扣地拿计划经济的手段管市场经济的事。
结合材料,运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谈谈材料中地方政府在产业转移背景下招商大戏中的角色定位。
12.材料一目前有些地方,当某种商品和资源紧张时,就筑关设卡,全力干预,禁止这些商品、资源外流;当本地商品销售疲软时,则不准外地质优价廉的商品流入。
有人认为,
这样做也是市场竞争,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决定》指出,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任何形式阻挠、干预外地产品或工程建设类等服务进入本地市场,不得限制公平竞争。
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做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决定?
13.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已基本形成。
大部分国有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各种非国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迅速,其中仅个体私营企业创造产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就已达1/3,外资企业大量引进,中国已成为跨国公司云集之地。
(1)市场主体主要有哪些?我国为什么要造就一大批合格的市场主体?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
1.B
2.D
3.A
4.A
5.D
6.B
7.B
8.A
9.A 10.B
11.(1)招商引资应是一种市场行为,其行为主体理应由企业担当,政府主导招商引资是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角色错位。
(2)政府依靠其支配的公共资源,给投资者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优惠,在短期内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材料所反映的招商引资中的种种不正常现象也表明,政府主导招商引资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显然背道而驰,不利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3)在招商引资中,政府应该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充分发挥。
政府应该在树立“民本”意识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型,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投资环境,从而实现科学发展。
12.(1)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
所以,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正常的秩序和国家的宏观调控。
(2)阻挠、干预外地产品或工程建设类等服务进入本地市场的行为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自我封闭,分割市场,进行不正当竞争,影响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国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
13.(1)①市场主体主要有三类:企业、家庭和政府。
其中,最基本的是企业。
②这是因为,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
(2)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非公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公有制
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