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缘半相合与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比较重点
- 格式:pdf
- 大小:871.92 KB
- 文档页数:4
造血干细胞移植什么是骨髓移植?骨髓移植是器官移植的一种,是将他人或患者自己的造血干细胞由静脉输到患者体内,在患者体内重建骨髓造血及免疫功能。
骨髓移植其实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不但存在于骨髓中,还存在于胎儿肝脏、外周血及脐带血中,这些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包含在广义的「骨髓移植」中。
现在医学中用的较多的是外周血、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哪几种?造血干细胞移植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1)按照造血干细胞来源可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2)按照造血干细胞与患者的关系可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亲属间的移植、无关供者移植)。
(3)按 HLA 配型相合与否分为:HLA 配型相合移植、HLA 配型不相合移植。
(详见第 15 问)(4)按患者的骨髓清除与否分为:清髓性移植、非清髓性移植。
清髓性移植就是把患者骨髓中的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最大程度地完全清除,避免患者自身骨髓对来自他人的造血细胞产生免疫反应,使移植失败。
非清髓性移植对骨髓中细胞的清除不如清髓性的彻底,只是对骨髓中部分细胞清除。
什么是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是指新出生婴儿的脐带结扎后,会在脐带、胎盘中存留有血液,这些血液中有造血干细胞,用这些干细胞进行移植便称为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现在建有脐带血库,在婴儿出生后可以将脐带中的造血干细胞保存起来,可以用来在以后生病时给自己做干细胞移植,也可以捐献给需要移植的其它患者。
哪些疾病可以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治疗,比如:(1)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血液系统非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重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
半相合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障病人的护理黄望;林晓菲;张苗苗【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10例半相合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障病人的护理.方法护理内容包括:移植前患者及供者的准备、心理干预、全环境保护的层流室的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预处理及造血干细胞回输的护理、移植后及早对感染的防护、其他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等有效措施.结果 10例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移植过程顺利,移植后均获造血及免疫重建,其间无致死性严重感染发生,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恢复较快,经检测HLA为供者型,至今无病生存10例.结论半相合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的护理对该类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6(031)013【总页数】2页(P1203-1204)【关键词】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作者】黄望;林晓菲;张苗苗【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温州3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PBSCT)是治疗重症再生障碍贫血(SAA)的重要手段,其治愈率可达75%~80%[1]。
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血液科成功为10例SAA患者施行HLA半相合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3年-2015年行Allo-HSCT治疗再障的10例病人,其中,女5例,男5例,年龄10~56 岁,平均年龄(33.2±12.5)岁,均符合《现代疾病诊断治疗学》中关于重度再障的诊断标准,且均为HLA半相合的亲缘供者。
1.2 方法 (1)对供者进行粒细胞刺激因子(Granulocyte stimulating factor ,G-CSF)介导的造血干细胞动员。
亲缘半相合移植中ATG/即复宁用药护理【摘要】目的:为了评价ATG/即复宁在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用药护理效果。
方法:总结在我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43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选择ATG/即复宁进行抗体诱导护理的22例资料为观察组,不进行诱导护理的21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治疗后按照文中急性排斥反应判断标准和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标准进行统计并比较差异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经ATG/即复宁用药护理后,1月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者为0例,半年内出现2例(9.1%),而治疗后白血病复发者3例(13.6%),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数据(P<0.05)。
结论:在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使用ATG/即复宁进行抗体诱导护理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亲缘半相合移植,ATG/即复宁,抗体诱导亲缘半相合移植后进行排斥反应的预防是最关键的内容,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与造血干细胞延迟恢复情况可以衡量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严重程度[1],为了评价ATG/即复宁在亲缘半相合移植中的用药护理效果,笔者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进行亲缘半相合移植的患者43例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研究资料对象来自于2010年1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亲缘半相合移植的患者43例资料,其中包括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41岁-55岁,平均年龄为(48.2±10.3)岁,患者原发性疾病情况为:有28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有5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有8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另有2例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其中首次进行移植治疗的有37例,第二次治疗的有6例。
统计资料入选标准:所有纳入研究的资料对象均同意接受本研究随访调查,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分组方法:43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选择ATG/即复宁进行抗体诱导护理的22例资料为观察组,不进行诱导护理的21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病例资料经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不同的用药护理方法后的数据统计结果具有可比性。
文章编号:2095-4344(2020)31-04994-084994 ·研究原著·送审日期:2020-01-15 采用日期:2020-03-18 在线日期:2020-06-05Zhang Suping, In-service doctoral student, Attending physicia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enter,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Henan Province,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Sun Ling, MD, Professor, Chief physician, Doctoral superviso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enter,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Henan Province,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 Dingming, MD, Professor, Chief physician, Master’s supervisor,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enter,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Henan Province, China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性文题释义: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中华骨髓库的快速扩容,使得很多无HLA 相合同胞供者的患者非血缘HLA 配型成功,随着近期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良性和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已经取得与同胞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相似的疗效。
造血干细胞移植介绍一、什么是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血液系统中的“种子”细胞。
血液系统中的各种成熟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造血干细胞具有极强的自我更新及多项分化潜能,造血干细胞数量虽然很少,但它就像一棵树干可以长出树杈、树叶、开花和结果一样,一个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出我们身体中流动的各种成熟血细胞。
造血干细胞主要定居在骨髓中,外周血中也有很少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以通过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以方便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
二、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让患者接受超大剂量放疗或化疗,有时联合其他免疫抑制药物,以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然后再回输采自自身或他人健康的造血干细胞,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一种治疗手段。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类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多种分类方法。
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于自身或他人,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体(又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又按照供者与患者有无血缘关系分为: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即无关移植);按造血干细胞采集方式可分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和脐带血移植。
四、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各种的优缺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即造血干细胞来源于自身,所以不会发生移植物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并发症少,且无供者来源限制,移植相关死亡率低,移植后生活质量好,但因为缺乏移植物抗肿瘤作用以及移植物中可能混有残留的肿瘤细胞,故复发率高。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造血干细胞来源于正常供者,无肿瘤细胞污染,且移植物有免疫抗肿瘤效应,故复发率低,长期无病生存率(也可以理解为治愈率)高,适应证广泛,甚至是某些疾患惟一的治愈方法,但供者来源受限,有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导致移植相关的风险增加。
临床上通常会根据不同的病种和病情分层来决定采取哪一种移植方式。
不同方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预后比较【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方式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效果以及预后差异情况。
方法:选择在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接收的SAA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方式以及不同方式HSCT治疗分组,分成甲组(n=25例)、乙组(n=25例),其中对于甲组与乙组均是进行事先预处理工作,而甲组主要是予以相同合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MSD-HSCT)治疗,乙组则是予以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UD-HSCT)治疗,比较两组造血干细胞移植情况,以及移植之后1年预后情况。
结果:甲组患者在造血重建时间短于乙组,甲组的患者Neu缺乏合并感染发生率低于乙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在GVH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甲组的患者在移植后1年的植入死亡率要低于乙组(P<0.05),甲乙组的植入失败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SAA患者,应用UD-HSCT、MSD-HSCT治疗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效果,而其中MSD-HSCT治疗方式对于造血重建时间更短,较少发生Neu缺乏合并感染状况,此外移植完成的死亡率也较低。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无关供者;相同合胞供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是一种获得性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关于疾病病机尚且不确切,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功能亢进引起骨髓损伤、造血细胞过度凋亡为疾病发病的关键病机[1]。
针对SAA的治疗方法主要应用免疫抑制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的治疗方法,在实际中不同方式的治疗效果突出[2]。
不同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摘要:目的: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应用不同的移植物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探究分析治疗效果。
方法: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预处理方案相同,对照组应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作为移植物来源,观察组在应用骨髓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作为移植物来源,比较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以及植入失败发生率。
结果: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显著较长(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植入失败发生率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植入失败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
结论: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应用骨髓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作为移植物来源疗效显著,不仅具有较快的中性粒细胞植活速度,而且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和植入失败均较低。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英文简称SAA,属于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该病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而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为有效的措施可分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免疫抑制剂[1]。
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法中,可以选择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或者骨髓血作为移植物来源,同时也可将两种移植物进行联合应用。
在本文中就从我院选取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比较分析了单独应用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同时应用两种移植物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介于22岁到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4)岁;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介于21岁到3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4)岁;比较两种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半相合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近年来,HLA全相合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已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开展,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找不到合适的全相合供者,且由于年龄较大、机体耐受差或存在合并症等因素不能承受清髓性移植的预处理方案。
因此,我们尝试采用半相合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式,其基本理论是:给予低强度的、以免疫抑制为主预处理方案,不以彻底清除肿瘤为目的,而主要依靠供者干细胞重建免疫后的移植物抗肿瘤效应来达到患者长期生存的目的。
此种移植难度较大,由于MHC的差异,造血恢复慢,植入率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重,免疫重建慢,移植后致死性感染发生率高[1],因此对移植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自2010年4月至10月共完成5例半相合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14~60岁,诊断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急性髓性白血病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性)1例。
病程最短2月,最长16月。
均选用半相合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3例供者为患者女儿,1例为患者父亲,1例为患者母亲。
预处理选择以氟达拉滨+环磷酰胺+ATG为主的方案,急性白血病加用阿糖胞苷。
5例患者移植后+12天—+18天均获得造血重建。
4例发生GVHD,其中3例为Ⅰ度,1例Ⅱ度。
5例30天内发生肺部感染,1例合并尿路感染。
经抗排斥、抗感染治疗后3例患者好转出仓,2例抗感染治疗无效,因呼吸衰竭死亡。
2 护理2.1 预处理期护理要点2.1.1 深静脉插管的护理为保证预处理药物的安全应用、干细胞的输注及正常静脉营养的维持,预处理前常规行颈内静脉插管,材料为双腔导管(美国ARROW 公司)。
护理要点:1)局部皮肤消毒:为防止感染,每日严格局部皮肤消毒。
消毒时以碘伏自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扩大消毒面积,并给予无菌敷料覆盖;2)敷料的选择:伤口结痂后可选择透明敷料,可视性强,透气性能好;对透明敷料过敏者,仍用无菌纱布覆盖;3)重视导管接头消毒:检查导管有无裂隙或接头滑脱,严格导管消毒,是防止感染和空气栓塞并发症的关键;4)阻管处理:移植病人需要反复输注血液制品,管壁内易出现纤维素沉积导致阻管。
改良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18-07-26T14:03:03.00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5期作者:徐栩[导读] 作为一种难治性血液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创伤。
湖南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湖南株洲 412002【摘要】目的:研究改良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5年9月-2017年8月本科接诊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患44例,将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22)。
研究组实行改良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采用鼠抗人T淋巴细胞CD3抗原单克隆抗体疗法。
分析两组的疗效,并对其作出比较。
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比对照组的73.64%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选择改良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提升其疗效,建议推广。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价值;改良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作为一种难治性血液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创伤,患者在发病后会表现出外周血细胞显著降低的症状,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骨髓脂肪病变[1]。
常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但疗效不佳,不良反应多,且复发率高。
对此,本文将以4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患(接诊于2015年9月-2017年8月)为对象,重点分析改良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法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价值,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5年9月-2017年8月本科接诊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患4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22例。
研究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在28-50岁之间,平均(35.28±4.16)岁。
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29-50岁之间,平均(35.47±4.08)岁。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研讨会在燕达陆道培医院召开2016年4月22日燕达道培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共同举办了再生障碍性贫血(AA)研讨会。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
研讨会上,首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贫血治疗中心主任张凤奎阐述了再障的发病机理多样性,由于某种诱因导致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过激反应,攻击造血干细胞,导致造血障碍。
为了代偿正常造血,会有更多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动员,最终可能导致干细胞耗竭。
以ATG联合环孢素为主流的IST(免疫制剂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是AA的两种主流治疗方法。
IST 适用于免疫异常机制为主导且造血干细胞储备充足的再障患者。
目前再障的治疗主张尽早治疗,以“抓紧一切时机,挽救残存的造血干细胞”,提高治疗成功的机率。
对于一次IST治疗失败的AA患者,二次TSI治疗的长期无事件生存率只有10%左右,因此主张尽早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张主任还介绍了在IST基础上联合造血刺激因子TPO可以使AA 的完全反应率提前,依赖血小板和红细胞输注的时间缩短。
对于病史较长的慢性再障患者,不适合IST治疗,应尽早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张凤奎主任讲座燕达道培医院卢岳副主任报告了亲缘半相合与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比较。
卢主任回顾性分析道培医院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接受替代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0例SA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例接受半相合移植, 26例接受无关供者移植。
中位随访时间9(2-26)个月,总生存率为91.3%。
无关供者移植组和半相合移植总生存率分别为96.1%和86.0 %,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3例(6%)患者原发植入失败,之后均紧急进行了半细胞同移植,获得持久的造血重建。
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半相合组为37.5%,显著高于无关供者组的3.83%。
半相合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障病人的护理研究与分析作者:刘冰意来源:《健康护理》2019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53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病人的护理。
方法对53例移植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造血干细胞回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相关并发症护理。
结果 53例患者均配合治疗和护理,出现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轻,经心理干预均缓解。
均获造血重建,经检测HLA为供者型。
出现2 例皮肤急性 GVHD,1 例肠道急性 GVHD,1 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口腔粘膜溃疡,1 例出血性膀胱炎。
经积极对症处理和精心护理症状明显缓解。
结论结论 HLA半相合Allo-PBSCT患者移植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对提高移植成功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summarize the nursing of 53 patients with severe aplastic anemia (SAA) treated with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 haploidentical bone marrow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PBSCT). Methods 53 patients with transplantation were treat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reinfusion,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 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 Results All the 53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reatment and nursing.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mild and alleviated b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Hematopoietic reconstitution was performed, and HLA was tested as donor type. There were 2 cases of acute skin GVHD, 1 case of acute intestinal GVHD, 1 case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3 cases of oral mucosal ulcer, and 1 case of hemorrhagic cystitis. Symptoms were relieved by active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careful care. Conclusions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HLA haploidentical Allo-PBSCT during transplantation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transplantation.[Key words]; Severe aplastic anemia;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Nursing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组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导致的,以全血细胞减少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中骨髓造血功能减低需要排除肿瘤细胞浸润或骨髓纤维化所致。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移植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是一种罕见但危重的骨髓疾病。
由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造血干细胞而导致骨髓功能受损,出现贫血、低白细胞和低血小板等症状,严重时可致死。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SAA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也存在移植并发症和复发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两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移植后。
一、治疗方法1. 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其具有明显的疗效和长期的生存率。
移植采用的造血干细胞来源包括骨髓、外周血干细胞和脐带血干细胞。
选择哪种来源主要取决于供者的可用性和移植时患者的具体情况。
对于骨髓移植而言,由于骨髓提取的过程比较痛苦,且供者可能需要接受全身麻醉,所以在实际操作中相对较少。
而外周血干细胞和脐带血干细胞则不需要全身麻醉,采集相对简便,而且脐带血干细胞可以冷冻保存用于需要的时候使用。
2. 免疫抑制治疗对于年龄较大、不能耐受移植以及没有合适供者的SAA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治疗。
经典的方案是将甲基丙烯酸甲酯(ATG)和环孢素A(CsA)联合应用。
ATG可去除造血干细胞周围的免疫细胞,从而减少对干细胞的攻击,而CsA 则可以抑制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
这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约为60%左右,但持续时间较短,需要长期监测病情。
3. 移植后维持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后,需要进行移植后维持治疗,以防止移植物排斥和复发。
常见的维持治疗方案包括CsA、甲泼尼龙等药物,以及给予免疫球蛋白治疗。
此外,还需要加强预防和治疗感染、贫血等并发症。
二、注意事项1. 严密监测病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监测,特别是在移植后的早期阶段。
一旦出现移植物排斥、细胞毒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另外,还需要注意观察是否复发。
2. 预防并发症SAA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容易发生感染、贫血和出血等并发症,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治疗。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疗吗,这是广大再障患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西安国医血液病防治中心再障专家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和上万的治愈病例,常见的再障治疗方法如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疗吗,这是广大再障患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西安国医血液病防治中心再障专家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和上万的治愈病例,常见的再障治疗方法如下:1、支持疗法:凡有可能引起骨髓损害的物质均应设法去除,禁用一切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积极做好个人卫生和护理工作。
对粒细胞缺乏者宜保护性隔离,积极预防感染。
输血要掌握指征,准备做骨髓移植者,移植前输血会直接影响其成功率,尤其不能输家族成员的血。
一般以输入浓缩红细胞为妥。
2、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
3、骨髓移植:是治疗干细胞缺陷引起再障的最佳方法,且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国内已开始应用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严重再障,并已有获得成功报道。
凡移植成功者则可望治愈。
胎肝细胞悬液输注治疗再障国内已广泛开展,有认为可促进或辅助造血功能恢复,其确切的疗效和机理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年龄大于40岁或无合适供髓者的严重型再障。
5、中医药:治宜补肾为本,兼益气活血。
常用中药为鹿角胶、仙茅、仙灵脾、黄芪、生熟地、首乌、当归、苁蓉、巴戟、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阿胶等。
国内治疗慢性再障常用雄激素合并中医补肾法治疗。
6、造血细胞因子和联合治疗。
7.“五步清髓培壤法”-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克星,西安国医再障科研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研究探讨,根据再障的发病原因、病机、病理并在“活性植物清髓疗法”的理论基础上,成功研制出专治再障的新疗法——“五步清髓培壤法”。
该疗法采用独有活性成分的太白山天然植物研制的“康血宁”投入临床,有效率达92.56%,成为再障治疗领域的奇迹。
西安国医再障科研组根据祖国医学五脏的生、克、侮的传化以及西医科学理论,集各家所长,上不泥与古法,下不拘于成方,在一定程度上革旧创新,排除后天各种致病因素,归纳和创立了“五步清髓培壤法”。
男子听信偏方让毒蛇咬女儿再障有治愈希望吗?近日,河北一村民轻信偏方用毒蛇咬女儿治病,据悉,女儿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了给女儿治病家中已经一贫如洗债台高筑,毫无办法的他,轻信朋友的建议,有剧毒眼镜蛇咬女儿动脉,却不知自己的愚昧让女儿险些丧命。
那么,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治愈的希望吗?下面就请专家为我们介绍一下。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
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已知再障发病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
再障主要见于青壮年,其发病高峰期有2个,即15~25岁的年龄组和60岁以上的老年组。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根据骨髓衰竭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病程进展情况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以及急性和慢性再障。
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治愈的希望吗?目前,中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专家共识》中,将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抑制疗法推荐作为重型再障的标准治疗。
骨髓移植治疗具有低复发率和晚期克隆性疾病较少的优势,但是骨髓来源缺口却让很多患者望而兴叹,直到“半相合”技术的诞生。
专家谈到,传统骨髓移植需要供受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抗原完全匹配,这在普通人群中的相合率为十万分之一。
而半相合骨髓移植只要求供受者HLA一半相同即可,在血缘两代之间100%符合这个要求,所以每一名患者都可以找到供者,半相合骨髓移植解决了骨髓来源不足的困难。
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另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免疫抑制治治疗,专家介绍说,免疫抑制疗法是约75%没有相合同胞供体的重型和极重型再障患者以及依赖输血的中度再障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已知患有重型或极重型再障的患者若只接受支持治疗(即不接受专门的治疗方法),则在2年内的死亡率约为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