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成品检验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2
普洱茶安全检测标准
1-土壤检验:对自有茶园基地土壤进行重金属、农残、有机物成分、微生物等检测;
2-原料检验:通过专业研究人员检验及审评获取优质原生态合格原料;
3-过程检验:专业研发设备检测生产过程中茶叶内含物,确保茶叶质量稳定及洁净度;
4-成品检验:抽检成品样品,经过审评实验室、原料处理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精密仪器实验室的系列检验,确保成品品质安全;
5-出厂检验:确保茶叶水分、内容物、净含量、等级符合标准;
6-第三方检验:每一道自检环节抽取样品,经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专业茶叶检测机构进行达到欧盟标准的306项检测,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附件2: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5版)适用范围本审查细则适用于企业申请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鲜叶或其加工制品(毛茶等)为原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所要求的条件,加工制作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及经再加工制成花茶、袋泡茶、紧压茶(不含边销茶,下同)等产品时,对企业生产条件的审查及其许可生产产品的检验。
茶叶的申证单元为1个:茶叶。
其食品品种类别编号为1401。
生产许可证产品名称须注明审证单元即“茶叶”。
同时,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茶类名称,即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花茶、袋泡茶、紧压茶中的一类或几类。
生产许可证附页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具体品种明细。
茶叶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
本细则适用以下分类和定义:绿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红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黄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白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乌龙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黑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其中,紧压型黑茶纳入“紧压茶”审查和管理。
花茶:以茶叶为原料,经整型、香花窨制、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窨制花茶的香花有茉莉花、玫瑰花、栀子花、桂花、白兰花、柚子花、代代花、珠兰花。
紧压茶:以茶叶为原料,经筛分、拼配、汽蒸、压制成型、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袋泡茶:以茶叶为原料,经加工形成一定的规格后,用过滤材料包装加工制成的产品。
本细则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
凡是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
黎明茶厂
茶叶成品验收规程
编号:LM-22-2007
1目的:
为了规范产品检验操作程序,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检验操作程序人员及设备。
3操作要求:
3.1生产过程的检验
3.1.1生产负责人按《生产作业指导书》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检验,并做好生产的相关记录。
3.1.2检验员应按质量标准要求,对所生产的半成品、在产品进行跟踪检验,并与生产负责人的检验记录进行比对。
4、记录
4.1审检室出具检测报告,并加盖检验专用章。
a)《毛茶检验原始记录》和.《毛茶检验报告》。
b)《产品出厂检验原始记录》和《产品出厂检验报告》。
5、产品出产检验
5.1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按产品执行标准的要求来执行。
5.2普洱散茶按产品执行标准云南省DB53/T103一2003《普洱茶》进行感官评审要求及出厂检验指标检验;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要达到平滑、端正、厚薄匀称。
分洒面、包心的茶,其洒面茶应分布均匀,不起层掉面,包心不外露。
5.3青饼、青沱等成形茶按《紧压茶压制茶》标准进行检验。
5.4产品净含量检验:对检验批的独立包装产品抽取10至30个样(抽样方法为随机抽样),用分度值为19的天平或电子秤对除去包装的产品进行称量,并记录其真实值与标称值的误差。
依据《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对所检样品进行逐个判定偏差;并求出样品平均偏差和平均净含量。
其负偏差件数为O,则判定该批产品净含量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的净含量值为批的平均值。
40。
附件6:代用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5版)5.1适用范围本审查细则适用于企业申请以可食用植物(除茶树外)的叶、花、果(实)、根茎等为原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所要求的条件,加工制作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代用茶产品时,对企业生产条件的审查及其许可生产产品的检验.代用茶的申证单元为1个,其类别编号为1405。
生产许可证产品名称须注明“代用茶”. 同时,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产品类别名称,即叶类、花类、果实类、根茎类、混合类中的一类或几类.生产许可证附页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具体品种明细。
代用茶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本细则适用以下分类和定义:叶类代用茶:以可食用的植物叶片制成的代用茶产品,包括荷叶、桑叶、苦丁茶等。
花类代用茶:以可食用的植物花朵制成的代用茶产品,包括菊花、重瓣红玫瑰、金银花等。
果实类代用茶:以可食用的植物果实制成的代用茶产品,包括大麦茶、荞麦、枸杞、柠檬片。
根茎类代用茶:以可食用的植物根茎制成的代用茶产品,包括甘草、人参(人工种植)、牛蒡根等.混合类代用茶:用以上几种产品中的两种(或多种)混合而成的代用茶产品,包括荷叶玫瑰茶、枸杞菊花茶等.本细则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
凡是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
5.2生产许可条件审查5.2。
1管理制度审查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GB 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等规定,对企业建立实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情况进行审核。
主要审核以下制度: 5。
2。
1.1 人员要求管理制度(1)制定生产、质量、技术、检验等各部门职责及相关人员岗位职责及其任职资格规定。
(2)制定不同岗位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3)制定定期进行食品质量安全、加工技术、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培训计划.(4)制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附件2: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5版)1.1适用范围本审查细则适用于企业申请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鲜叶或其加工制品(毛茶等)为原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所要求的条件,加工制作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及经再加工制成花茶、袋泡茶、紧压茶(不含边销茶,下同)等产品时,对企业生产条件的审查及其许可生产产品的检验。
茶叶的申证单元为1个:茶叶。
其食品品种类别编号为1401。
生产许可证产品名称须注明审证单元即“茶叶”。
同时,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茶类名称,即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花茶、袋泡茶、紧压茶中的一类或几类。
生产许可证附页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具体品种明细。
茶叶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
本细则适用以下分类和定义:绿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红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黄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白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乌龙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黑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其中,紧压型黑茶纳入“紧压茶”审查和管理。
花茶:以茶叶为原料,经整型、香花窨制、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窨制花茶的香花有茉莉花、玫瑰花、栀子花、桂花、白兰花、柚子花、代代花、珠兰花。
紧压茶:以茶叶为原料,经筛分、拼配、汽蒸、压制成型、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袋泡茶:以茶叶为原料,经加工形成一定的规格后,用过滤材料包装加工制成的产品。
本细则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
凡是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
2生产许可条件审查1.2.1管理制度审查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GB 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等规定,对企业建立实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情况进行审核。
成品茶叶包装检验细则一、检验项目1:水分2:净含量3:净度(片茶,碎茶,茶类及非茶类杂物)4:外包装(包装袋/箱、标签、包装膜、喷码)二、取样对所有库存茶叶出厂前进行抽检,取样标准按GB/T8302—2002进行,如有一项不合格者严禁出厂。
三、执行标准水分有机茶执行有机茶标准, 水分≤6.0无公害茶执行无公害信阳毛尖茶地方标准,GB41/T336—2004,水分≤6.5净含量国家对进出口茶叶的衡量检验规定,其实际重量与标明重量允差为:净重在50g以下,±0.25g净重在50—100g ±0.5g净重在101—150g ±1.0g净重在151—200g ±1.5g净重在201—300g ±2.0g净重在301—500g ±2.5g净度名优茶中片茶、碎茶、茶类杂物比重不能超过1.5%,普通茶中片茶、碎茶、茶类杂物比重不能超过6%,绝对没有目力所见的非茶类杂质。
外包装定量包装的商品茶,其标签标识内容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有关规定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定量包装称重规定。
定量包装茶叶标签所有内容必须牢固地粘贴、打印、模印或压印在包装容器上。
不允许把包装标签放在运输包装箱内,让零售商店自己去贴。
也不允许把临时印刷的茶叶标签的部分内容(如生产日期)放在塑料包装袋内与茶叶直接接触;更不允许用不干胶条补贴生产日期。
定量保护茶叶标签所用文字必须是规范的汉字;标签上使用的汉语拼音、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必须拼写正确,和汉字相对应,并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
计量单位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即g(克),kg(千克)。
四、检验方法水分按GB/T8304—2002执行,采取103±2℃恒重法进行检测。
每批产品出厂前必须经过水分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厂。
净含量净含量检验至少应抽查2%,如抽查部分的实际净含量总数和抽查部分的标明净含量总数,差重溢缺各在0.2%以内,即认为合格,超过上述幅度,应抽查10%,以抽查部分实际净含量平均值推出全部净含量总值,求出不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