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柴棒”,她的外貌只有一字可以形容——“瘦 ”,她在忙乱地烧稀饭。这就是包身工们清早起床的场 景。通过作者的笔,我们看到的是一群被折磨得忘记了 自己是人的可怜的工人。还有早饭一场,作者也采用这 种群像与个体结合的手法。包身工的悲惨,带工老板、 帝国主义者的凶残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2)结构上以时间为序,兼用补叙和插叙。
【与你交流】这段文字写得含蓄深沉。尽管中国仍处于 “长夜难明”“魔鬼横行”的时候,但是中国人民永远 也不会屈服,他们一定会勇敢地站起来,坚决地与反动势 力作斗争,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必将到来。本段文字表达 了作者对光明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心。同时,这又是对帝 国主义资本家及其走狗帮凶带工老板的严正警告,表达 了作者义愤填膺的感情。这就使这篇侧重于揭露黑暗的 报告文学,显出了一抹亮色,从而升华了作品主题。
2.为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衍(yǎn) 衔(xián) 肴(yáo) 淆(xiáo) 崤(xiáo)
衍生 衔接 佳肴 混淆 崤山
蠕(rú) 孺(rú) 饲(sì) 伺(cì) 祠(cí)
蠕动 孺子牛
饲养 伺候 祠堂
2.为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瞌(kē) 磕(kē) 嗑(kē) 溘(kè) 殴(ōu) 呕(ǒu) 怄(òu) 沤(òu)
7.认真阅读文章,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与你交流】(1)选材上注意点面结合。 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和残酷,夏 衍先生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调查,他收集了大量的素材 ,而面对众多材料,他又进行了精心的编选。文章中 有几处简约的工人群像描写,如清早起床一场,作者 点出时间——清晨四点一刻,开场便是一个凶恶男人 破口大骂。在这叫骂声中,包身工们出场了——穿衣 ,提鞋,小便,“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半裸体地 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在这让人瞠 目结舌的群像中,作者又点出了一个个体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