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
- 格式:pptx
- 大小:696.02 KB
- 文档页数:2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问题是治疗好坏的关键。
有原发型结核病或粟粒性肺结核病的病儿出现上述早期症状,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其他如小儿有不明显原因呕吐、嗜睡、头痛或性情改变时,应追问结核病接触史和过去结核病史,如疑为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征象,即应进行脑脊液检查,这是决定诊断的重要检查措施,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呈毛玻璃样,白细胞多为(100~500)×106/L,分类以淋巴细胞占多数(少数病例早期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蛋白定性阳性、定量增加,氯化物减少,糖早期正常,以后逐渐降低。
糖和氮化物同时减少,则诊断意义更大。
将脑脊液静置12~24小时后,可见网状薄膜形成。
用脑脊液沉淀或薄膜做涂片抗酸染色或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查,可发现抗酸染色杆菌。
2.鉴别诊断
(1)化脓性脑膜炎。
重点鉴别点是脑脊液检查,化脑脑脊液外观混浊,细胞数多>1000×106/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涂片可找到致病菌。
(2)隐球菌脑膜炎。
起病缓慢、病程更长,颅内压常显著增高,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可找到原荚膜圆形发峦的菌体。
(3)病毒性脑膜炎。
脑膜炎鉴别诊断:四种类型关键解析在神经内科疾病中,脑膜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然而,脑膜炎的诊断并非易事,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本文将结合四种典型脑膜炎病例,分析其鉴别诊断的关键点。
病例一:病毒性脑膜炎与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患者,男性,12岁。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3天,意识模糊1天。
查体:体温39℃,神志不清,颈抵抗阳性,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压力250mmH2O,白细胞计数500×106/L,蛋白含量轻度升高。
初步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关键:1. 病程进展速度;2.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3. 病原体检测。
分析:病毒性脑膜炎通常病程较短,病程进展迅速。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细菌性脑膜炎病程较长,病程进展较慢。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病原体检测也是鉴别病毒性脑膜炎与细菌性脑膜炎的重要手段。
最终诊断:病毒性脑膜炎。
病例二: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患者,女性,25岁。
发热、头痛、盗汗、体重下降1个月,意识模糊3天。
查体:体温38.5℃,神志不清,颈抵抗阳性,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压力200mmH2O,白细胞计数300×106/L,蛋白含量轻度升高。
初步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关键:1. 病程长短;2. 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比例;3. 抗酸染色及真菌培养。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病程较长,病程进展缓慢。
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比例较高。
病毒性脑膜炎病程较短,病程进展迅速。
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比例较低。
抗酸染色及真菌培养有助于鉴别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
最终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病例三: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患者,男性,5岁。
发热、头痛、呕吐、意识模糊1天。
查体:体温39℃,神志不清,颈抵抗阳性,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压力300mmH2O,白细胞计数1000×106/L,蛋白含量显著升高。
初步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关键:1. 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2. 病原体检测;3. 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
结核性脑膜炎【导读】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最重要的的一种类型,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
近年来,因为结核杆菌的基因突变、抗结核药物研制相对滞后和AIDS病患者的增多,国内外结核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渐增高。
不过,如果早期诊断和早期合理治疗,那么大多数人还是可以痊愈的。
结核性脑膜炎(TBM)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是小儿结核病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一般多在原发结核感染后3个月-1年内发病,多见于1-3岁的小儿。
结核性脑膜炎从起病到死亡的病程约3-6周,是小儿结核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
在抗结核药物问世以前,其死亡率几乎高达100%。
我国自普遍推广接种卡介苗和大力开展结核病防治以来,本病的发病率较过去明显下降,预后有很大改善,若早期诊断和早期合理治疗,大多数病例可获痊愈。
近年来,因结核杆菌的基因突变、抗结核药物研制相对滞后和AIDS病患者的增多,国内外结核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渐增高。
不过,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病人也是可以痊愈的,但是如果诊断不及时、治疗不恰当,那么死亡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仍然较高。
因此,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效果的关键。
此外,很多妈妈都想知道结核性脑膜炎会传染吗?事实上,结核性脑膜炎是不会传染的,妈妈们可以放心。
结核性脑膜炎病因是什么结核性脑膜炎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结核杆菌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
结核杆菌侵入淋巴系统进入局部淋巴结,因菌血症经血行播散进入脑膜和脑实质,包括室管膜下等部位,并在此复制。
当宿主免疫功能降低或因年老,病灶内的结核菌激活而破入蛛网膜下腔,随脑脊液播散,历时数天至数周即可引起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多为全身性粟粒结核病的一部分,通过血行播散而来。
北京儿童医院1964~1977年所见1180例结脑中,诊断出粟粒型肺结核者占44.2%。
在这14年,从152例结脑的病理解剖发现,有全身其他脏器结核病者143例(94%);合并肺结核者142例(93.4%)(其中以粟粒型肺结核占首位);合并肝脾粟粒结核约占62%,肾粟粒结核41%,肠及肠系膜淋巴结核约占24%。
结核性脑膜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科王纪佐只要临床表现和脑脊液化验检查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就应立即开始抗结核治疗,而不要等待培养结果,治疗一般是不会影响其后脑脊液标本检出结核杆菌,从而使确诊困难的。
概述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由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rium Tuberculosis Var Hominis)感染所致。
少数病例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rium Bovis)感染所致;艾滋病患者易合并鸟胞内分枝杆菌(Mycobactrium Avium Intracellulare)感染。
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高低和结核病的总发病率成正比。
这必然取决于一定地区和社会的、经济和卫生情况。
营养不良、酒精中毒、糖尿病和细胞介导免疫机制缺陷等宿主因素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
结核性脑膜炎一般是原发结核感染的并发症,经血流播散到中枢神经系统,它也可在其他形式的慢性结核病过程中发生,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是成年人的主要感染形式。
结核性脑膜炎也可作为结核感染的惟一临床表现。
结核性脑膜炎表现为脑和脊髓表面的脑膜混浊,增厚,以脑基底处受累最重,脚间池、桥脑池、外侧裂池、环池、枕大池和视交叉池皆充满浓稠的渗出物,并有纤维化形成。
渗出物包绕脑基底部的颅神经和大血管,并覆盖脑室内的脉胳丛,侵及室管膜造成颗粒性室管膜炎。
无数白色小结核结节满布脑膜,脉络丛和其下脑实质。
脑凸面受累相对较轻。
结核炎性病变和微小结节不只侵犯脑膜,并向下侵犯脑实质的浅层,所以结核性脑膜炎实际是以脑膜受累为主的“结核性脑膜脑炎” ,而不是单纯的脑膜炎;脑血管主干和分支受累造成的血管炎可导致缺血、梗塞,偶可为出血;结核结节可发展成很大称作结核瘤而出现占位效应;炎性渗出物阻塞基底池可造成脑积水。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呈亚急性起病。
若不经治疗,多数病例病情进行性加重直至死亡。
典型TBM的临床表现:不经治疗时,TBM自然病程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前驱期,表现有非特异性的症状,持续1~2周或更长些,可长达3个月。
结核性脑膜炎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结核性脑膜炎症状,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症状,结核性脑膜炎有什么表现?得了结核性脑膜炎会怎样?以及结核性脑膜炎有哪些并发病症,结核性脑膜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结核性脑膜炎常见症状:消瘦、颈部强硬、脉搏细速、食欲减退*一、症状1.主要表现(1)多呈亚急性,少数呈急性或慢性起病。
但在婴儿可见起病较急及以惊厥为首现症状,而被误诊为手足搐搦症。
(2)早期低热、全身无力、头痛并伴喷射性呕吐。
(3)进而高热、头痛加剧、烦躁、精神混乱。
(4)颈部强硬及克氏征( )较早出现,晚期脑神经障碍、偏侧轻瘫、抽搐及眼底视盘水肿。
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①脑膜炎型。
②脑膜脑炎型。
③脊髓型。
④混合型。
2.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症候(1)一般症候:主要为结核中毒症状,包括发热、食欲减退、消瘦、睡眠不安、性情及精神状态改变等功能障碍症状。
(2)神经系统症候:包括5方面:①脑膜症状,是由于病理改变直接刺激软脑膜而引起。
②脑神经损害症状。
③脑实质刺激性或破坏性症状。
④颅压增高症状。
⑤脊髓障碍症状。
3.病程病程一般3~4周,无特效治疗以前病死率达100%。
自出现抗结核药物后,如能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可完全治愈。
根据临床表现,病程可分3期:(1)前驱期(早期):约1~2周,前驱症状包括有精神状态的改变,如烦躁好哭,或精神呆滞,不喜游戏。
此外可有低热、食欲减退、睡眠不安、见瘦、便秘或无原因的呕吐。
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初期多轻微或非持续性。
婴幼儿可起病急遽,前驱期很短或无,一发病即出现脑膜刺激症状。
(2)脑膜刺激期(中期):约1~2周,头痛持续并加重,呕吐加重并可变为喷射状,呕吐是各个年龄组最常见的症状。
逐渐出现嗜睡,或嗜睡与烦躁不安相交替。
患儿可有知觉过敏,在触动他或检查时因感痛楚而喊叫。
便秘加上经常同时出现的舟状腹,为小儿结脑典型症状之一。
可有惊厥发作,但发作后神志尚清醒。
此时期体征可有前囟饱满或膨隆,项强直,屈髋伸膝征(Kernig s sign,克氏征),屈颈动腿征(Brudzinski s sign,布氏征)及病理跖反射(Babinski s sign,巴氏征)阳性,浅层反射一般减弱或消失,腱反射多亢进。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标准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通常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甚至死亡。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治疗这一疾病。
一、临床表现。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等。
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脑膜刺激征阳性、脑神经损害、脑脊液异常等。
需要注意的是,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二、实验室检查。
1.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手段之一。
脑脊液常规检查可发现蛋白质增多、细胞数增多、葡萄糖减少等非特异性改变。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常可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DNA或抗原。
2. 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结核病筛查方法,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阳性的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可以提示结核感染的可能性,但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三、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和MRI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脑部结构和病变情况,对于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具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脑实质病变、蛛网膜下腔积液、脑室扩张等特征性改变,有助于确定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四、病原学检查。
1. 细菌培养,脑脊液培养是确诊结核性脑膜炎的金标准,但培养结果需要较长时间,通常需数周甚至数月才能获得结果。
2. PCR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可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DNA,对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的结果。
临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应当全面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以确保及时准确地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希望本文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和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 128层螺旋 CT及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摘要] 目的探討多层螺旋CT和MRI应用于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效果和影像特征。
方法选取在2018年5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
结果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异常征象主要包含脑膜增厚、脑梗死灶、不同程度脑积水、基底池或鞍池或脑实质不同密度;MRI诊断阳性率83.33%(70/84),高于多层螺旋CT的64.28%(5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CT平扫证实脑积水、脑梗死、单发或多发结核异常变化,呈现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像变化,少数伴随钙化;增强扫描过程中呈现为环状或结节状强化,少数不强化;MRI呈现为脑底部脑池形态变窄或消失。
结论 MRI检查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阳性率要高于多层螺旋CT,两种检查均能够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病变位置及累及范围提供精准诊断,但是相对来说MRI检查效果更加显著,有利于临床推广分析。
[关键词] MRI检查;CT检查;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价值[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effect and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and MRI in tuberculous meningitis. Methods from May 2018 to September 2020, 84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 were selected.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with MSCT and MRI to record th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the abnormal signs of MSCT and MRI mainly included meningeal thickening, cerebral infarction, hydrocephalus of different degrees, basal cistern or sellar cistern or different density of brain parenchyma, thepositive rate of MRI was 83.33% (70 / 84), higher than 64.28% (54 / 84) of MSC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abnormal changes of hydrocephalus, cerebral infarction, single or multiple tuberculosis were confirmed by CT plain scan, showingisodense or slightly high-density image changes, with a few accompanied by calcific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enhanced scan, it showed ring or nodular enhancement, a few without enhancement; MRI showed that the shape of brain pool at the bottom of brain became narrow or disappeared. Conclusion the positive rate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both of which can provide accurate diagnosis for thelocation and involvement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patients, but the effect of MRI is more significant, which is conducive to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nalysis.[Key words] MRI; CT; tuberculous meningitis; diagnostic value结核性脑膜炎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症中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结核杆菌侵袭导致非化脓性炎性反应,此病症多发于青少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