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应用写作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12
《应用文写作》课程第一章总论第二章行政机关公文(上、中、下)第三章计划第四章总结第五章调查报告第六章规章制度第七章经济消息第八章合同第九章求职信第十章经济评论第十一章毕业论文第四章总结第一节总结的概念和特点第二节总结的作用和种类第三节总结的格式及写法第四节写总结应注意的事项第一节总结的概念和特点(请见教材140页)一、概念所谓总结,就是对过去一定时期内的实践活动或某一方面的工作进行回顾、分析、评价后所写的一种书面文体。
总结作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掌握客观事物规律的一种手段,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立足过去,着眼未来,通过已然实践活动的分析、作出判断以及肯定成绩和经验、发现缺点和问题,明确工作方向,更好地指导未然的实践活动。
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言:“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可以看出总结是伴着人类文明的诞生而诞生,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就是人们不断总结经验的历史过程。
总结对人类、对社会、对单位和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要把总结写好,并不容易、尤其是要写出有价值的总结,则难度更大。
总结的难,主要难在两个方面:一是¡°总¡±,它要对已然的实践活动进行事实的汇总;二是¡°结¡±,它要对汇总的事实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只有事实,便成材料的堆砌;只有结论,便成干巴巴的几条筋,这都不叫总结。
事实是结论的依据,结论是事实的总括;两者互相依存,相得益彰,是谓总结。
要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并非易事。
但如果掌握了写总结的一些基本要领,经过多次实践,完全可以把总结写好。
二、特点(一)目的的指导性无论是法人组织或个人写总结,要达到什么目的,写作前应有考虑,写作时必须明白,写作后要作鉴定。
一般意上讲,总结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寻找规律,从而能动地去改造世界。
在社会中的每一个社会法人主体或个人,从自身的实践中得去找到正面的经验或反面的教训,最直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指导今后的实践活动,而不是其他。
应用写作概述一:应用文的特点与作用应用写作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社会管理、经济往来等诸多方面写作应用文的过程。
应用文是指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为某种具体的实用目的而写的文体。
它是完成具体工作或办事的一种工具。
应用文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要了解天下大事,就要阅读报刊、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依法治国,要有各种法规文件;召开会议,要有会议文件;党政机关指导工作,要有许多公文;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正常运转,要有计划、总结、报告等事务文书,人们礼尚往来常常借助于请柬、贺卡等等。
这诸多的文字材料,大部分都是应用文。
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与世界各国交往更加广泛,八方宾客纷至沓来,公共关系空前活跃,应用文的使用越来越多。
写作,就是写文章。
那么,什么是文章呢?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可以这样说:文章就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反映客观事物、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组成篇章形式的书面语言。
这里有几层意思:一是指它的使用范围,是人类社会中的;二是指它的内容和作用,即反映客观事物、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三是指它的形式,即组成篇章;四是指它的性质,即书面语言。
文章是在人类社会中产生和使用的,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和作用。
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这里要指出的是,虽然文章产生于人类社会生活,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但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方式很多,如绘画、雕塑、舞蹈等,也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我们却不能把它们叫做文章。
差别在于反映客观事物的手法不同。
文章是语言的书面存在形式,就是用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
然而,并不是说任何一段讲话记录下来都可以成为文章。
因为人说话的时候有自己的语言环境,可以借助于语调、手势、表情等辅助手段,可以用短语、词汇表意,不那么讲究语法修辞,不必考虑整体结构,次序乱一点,逻辑差一点,别人也会明白。
因此这样记录下来的东西就不一定是文章。
文章有它自身的特点:文章是通过视觉表意和交流的,要突破时空限制,要自身创造语言环境,只能靠文字与标点符号表达,而难以借助于手势等辅助手段;文章只能一次完成,不能边交际边写;文章要合乎语法修辞,要注意整体结构,有次序,合乎逻辑,严格按照语言规律和思维规律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