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概论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42.88 KB
- 文档页数:12
《应用写作》考试大纲考试对象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项目中自2004年3月1日(含3月1日)以后入学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学生,应参加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
《应用写作》考试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专科学生。
命题依据依据《应用写作》教学大纲而订。
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绪论一、考试内容1.应用文的含义2.应用文的基本特征3.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二、考试要求1.了解应用文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2.理解应用文的含义。
3.掌握应用文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行政公文一、考试内容(一)概 述 1.公文的概念及特点 2.公文的作用 3.公文的文种 4.公文的格式(二)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公文写作应遵循的原则2.行文的规则和关系(三)各式文种的定义、特点及写作要领 1. 命令(令) 2. 决定 3. 公告 4. 通告 5. 通知 6. 通报 7. 议案 8. 报告 9. 请示 10. 批复 11. 意见 12. 函13. 会议纪要二、考试要求1.了解公文的概念、特点、作用等基本知识;理解公文的写作原则和行文规则;掌握行政公文的分类、格式和语言要求。
2.理解公文各主要文种的含义、用法和写作结构;掌握公文主要文种的写作要求,能准确写作不同文种,格式规范的公文文本。
3.了解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掌握它们的类型和写法;学会写作不同类型的命令、决定、公告、通知和通报。
4.理解决定和决议的区别;掌握公告、通告、通报、通知的区别。
5.了解报告、请示、批复、函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掌握不同类型的报告、请示、批复、函的写法;学会写作不同类型的报告、请示、批复和函。
6.掌握报告与请示的区别;掌握批复与复函的区别。
7.了解意见、议案的适用范围和特点;初步掌握不同类型的意见、议案的写作格式。
8.了解会议纪要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掌握会议纪要的写作格式;掌握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第一编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一、应用文写作概括1、应用文的基本特征:2.突出的写实性3.格式的规范性2、应用文的基本作用:2.协调管理作用3.联系与知照作用4.依据与凭证作用3、应用文研究的基本对象:2.应用文形式的构成3.应用文案例和技法二、应用文的主旨与材料1、应用文的主旨:点相结合的产物,即用文章中全部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与写作意图的统一。
2、应用文主旨形成的基本途径:2.主旨在调研后产生3.成文前确定一个模糊的主旨范围4.调查研究后主旨的改变3、应用文主旨的基本作用:2.主旨决定材料的选择3.主旨决定结构的安排4.主旨决定语言的运用和表现方法4、标题:是文章的名称,是对文章在整体上5、应用文标题的类型:2.非完全性标题(事由加文种;仅有文种)6、标题与主旨的关系:2.提出文章问题的标题3.暗示文章主旨的标题4.不涉及文章主旨的标题7、应用文的材料:就是作者为了某一写作目入应用文中的、能表现主旨的事实或论断。
8、应用文材料的作用:2.是形成观点的基础3.是充实文章内容的根本9、应用文材料的选择:2.应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材料3.应选择较为新鲜的材料10、应用文材料的占有:2.应占有正反两方面的材料3.应占有点上和面上的材料4.应占有直接和间接的材料三、应用文的结构1、应用文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主旨、行的认识和加工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文章构造样式。
2、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原则:2.要服从于表现文章主旨的需要3.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征4.要完整、缜密、统一、和谐3、应用文开头常用的结构方式:3.引据式4.目的式5.结论式6.设问式7.直接式 8.问题式9.慰祝式 10表态式4、应用文主体常用的结构方式:递进式4.列举式5.复合式5、应用文结尾常用的结构方式:强调式4.说明式5.寄托式6、应用文常用的过渡方法:3.段中过渡4.分标题过渡5.词语过渡6.句子过渡7、应用文写作的构思方法:1.腹稿法2.提纲法3.图卡法4.随想法四、应用文的语言表达1、应用文表达方式的一般特征:3.简明性2、模糊语言:是指在自然语言中带有模糊性3、模糊语言的作用:语言进行具体表述的对象,利用模糊语言可以达到表意的准确性。
《应用写作》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应用文写作概述应用写作的涵义与特点第二节应用写作基础应用文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第二章行政公文写作第一节行政公文概述(一)行政公文的概念(二)行政公文的种类(三)行政公文的特点(四)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五)行政公文的格式第二节命令(一)命令的概念(二)命令的特点及种类(三)命令的文体结构(四)命令的写作要求第三节决定(一)决定的概念(二)决定的特点及种类(三)决定的文体结构(四)决定的写作要求第四节意见(一)意见的概念(二)意见的特点及种类(三)意见的文体结构(四)意见的写作要求第五节公告通告(一)公告的概念(二)公告的种类(三)公告的适用范围(四)通告的概念(五)通告的种类(六)通告的适用范围(七)公告和通告的区别(八)公告和通告的写作要求第六节通知(一)通知的概念(二)通知的类型(三)通知的特点(四)通知的适用范围(五)通知的写作要求第七节通报(一)通报的概念(二)通报的类型(三)通报的特点(四)通报的写作要求第八节报告(一)报告的概念(二)报告的适用范围(三)报告的类型(四)报告的文体结构(五)报告的写作要求第九节请示(一)请示的概念(二)请示的适用范围(三)请示的写作(四)请示的行文规则(五)请示与报告的区别第十节批复(一)批复的概念(二)批复的适用范围第十一节议案(一)议案的概念(二)议案的特点(三)议案与提案的区别(四)议案的使用权限第十二节函(一)函的概念(二)函的类型(三)函的适用范围(四)函的写作要求第十三节会议纪要(一)会议纪要的概念(二)会议纪要的文体结构(三)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四)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第三章事务文书写作第一节计划(一)计划的含义(二)计划的特点(三)计划的种类(四)计划的写法(五)计划的写作要求第二节总结(一)总结的含义(二)总结的特点(三)总结的种类(四)总结的写作要求第三节调查报告(一)调查报告的含义(二)调查报告的特点(三)调查报告的种类(四)调查研究的方法(五)调查报告的写法(六)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性质(概念)应用写作:应用写作是运用文字、图、表、数字、符号等表述信息的行为过程。
文书:是所以文件的总称。
公务文书:指机关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文字材料。
私人文书:个人或群体在处理私人事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有用价值的文字材料等。
公文:公文必须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具有法定的权威和行政约束力,有特定的体式和一定的形成和处理程序,必须有关公务并具有现行的效用。
大公文说:机关产生的一切公务文书皆可称之为公文,公文即公务文书的简称。
小公文说:公文仅仅是公务文书中的一部分。
文件:指公务文书中格式完备、现行效用很强的、比较重要的文字材料。
模式化构建:指的是应用文的文种、格式、语体语境、布局等有大致相近的模式,有大体统一的形式要求。
代言作者:以代替别人撰写的撰稿人的身份从事写作活动的人。
职业型代言作者:代言作者与文本作者之间构成的隶属关系。
独立型代言作者:代言作者与文本作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是特殊行业、群体的“服务型”的写作者。
群体作者:两个以上的写作者形成一个群体,从事某一“特殊需要”的写作活动。
个人作者:应用文的署名者是个人,且应用文的内容也完全代表着个人。
应用文的文本作者:应用文的署名者。
法定作者:写作形式上的主体是那些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应用文的发文者:应用文文本的发出者应用文的收文者:应用文文本的接受者发文者的性质界定:主要根据机关单位性质来认定的。
(依据)指定性读者:指被指定必须阅读某一应用文的个体或群体。
指向性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阅读应用文文本的个体或群体。
法定读者:代表机关单位阅读文本的读者,法定读者多为法定的代表人。
约定读者:指根据应用文的内容、文种或特定关系、特定身份等,特别约定阅读应用文文本的个体或群体。
自由读者:指既不是法律规定,又不是约定俗成的读者,如研究学习写作技巧等。
文本:指用某种语言写成的一篇完整的应用文。
语境:语言运用的环境;语序:各级语言单位在语言组合中的排列次序。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应用写作概论课程代码:04024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
该门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各类实用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方法,是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应用写作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门应用基础学科。
具有鲜明地应用性、实践性、程式化的特点。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设置本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应考者具有必备的应用写作理论知识,提高公文和各种常见公、私事务文书的写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是一门既学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写作技法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考生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既要全面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知识,了解其特点、作用、写作要求,又能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和分析文章,对文章发表个人的点评意见,尤其是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写出各类各种规范的应用文章。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应用写作是基础写作的延伸与拓展,因此,学好基础写作是学好本课程的前提条件。
本课程又是文秘基础课程的基础,它为文秘基础课程提供了文书撰写、文书处理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此外,本课程还将为其他需要应用写作的学科提供知识的储备。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实用写作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实用写作的特性、功用与发展趋势,掌握实用文的构成要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实用写作的特性1、实用写作的特点。
(次重点)第二节实用写作的功用1、实用写作的功用。
(一般)第三节作者的素养和能力1、实用写作要求作者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一般)第四节实用文的构成要素1、实用文的构成要素。
(重点)第五节实用写作的发展趋势1、实用写作的发展趋势。
(一般)第二章行政公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行政公文的种类、格式及常用文种的写作,并通过例文的阅读、感悟和模拟写作训练,培养和提高行政公文的撰写能力。
一、应用写作基本理论1.应用文。
应用文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针对实际、办理实务、交流信息、表述意愿、处理问题、讲求实效的具有体式特征或规范的实用性文书。
2.应用文的种类。
应用文包括日常事务文书、财经文书、司法文书和公文。
3.应用文的文体特点。
应用文的文体特点是庄重尚实、格式稳定、表达简明。
4.应用写作的特点。
应用写作具有实用性、创造性、综合性、规范性、程式性和格式化的特点。
实用性是应用文写作最根本的特点。
5.应用写作的规律。
应用写作是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统一。
即存在交流沟通的必要性、目的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目标的一致性和措施、方法的可行性的统一。
6.应用写作的要求。
应用写作要根据交流实际确定文种、规范模式、明确主题、选择材料、安排结构、组织语言。
二、公文1.公文。
2012年4月16日中办、国办发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于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2.公文处理工作的要求。
公文处理工作的要求是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3.公文处理工作的原则。
公文处理工作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
4.公文的定义。
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5.公文处理工作。
公文处理就是指公文的拟制、办理、管理。
6.公文的特点。
公文具有政治性、权威性、实用性、规范性和时效性的特点。
公文的政治性是指: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的政治工具,公文的起草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要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
公文的权威性是指:公文是党政机关履行职能、行使职权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法定管辖范围内的机关和人员,对公文的内容必须严格遵守、坚决贯彻执行。
公文的实用性是指:公文的起草应当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公文的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公文的规范性是指:公文从内容到形式到处理工作程序都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标准,主要包括公文文体、书面格式和版面形式的规范化。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应用写作》课是高等教育社区与物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之一。
目的在于培养应考者具有必备的写作理论知识及对于一般常见的文体的分析和写作能力。
这门课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特别需要强调培养自学应考者的创造能力。
《应用写作》课的教学、考核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注意与社区与物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应用写作》课程的考核内容分为基础理论知识、文体写作知识、应用文章的阅读分析和应用文写作等四个部分。
具体考核目标如下: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应用文概说1.了解“应用文”的含义。
2.掌握应用文的特点。
3.了解应用文的分类。
第二节应用文的选材立意1.掌握材料的收集原则。
2.了解材料的种类。
3.掌握选材的原则。
4.掌握立意的含义和原则。
5.掌握立意的要求。
第三节应用文的结构布局1.掌握布局的基本要求。
2.了解布局的类型。
第四节应用文的语言要求掌握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第五节应用文的起草和修改1.了解起草的原则。
2.掌握修改的方法。
第二章行政机关公文第一节公文概说1.了解公文的含义。
2.掌握公文的特点。
3.掌握公文的行文规则。
第二节公文格式1.了解公文格式的含义。
2.掌握公文眉首、公文主体和公文的版记。
第三节命令(令)1.了解命令(令)的含义、种类。
2.了解命令的写法及要求。
第四节决定1.掌握决定的含义、种类。
2.掌握决定的写法及要求。
第五节公告1.了解公告的含义、种类及特点。
2.了解公告的写法及要求。
第六节通告1.了解通告的含义、种类及特点。
2.掌握通告的写法及要求。
第七节通知1.掌握通知的含义及种类、特点。
2.掌握通知的写法及要求。
第八节通报1.掌握通报的含义、种类和特点。
2.掌握通报的写法及要求。
第九节议案1.了解议案的含义和特点。
2.了解议案的写法及要求。
第十节报告1.掌握报告的含义、种类。
2.掌握报告的写法及要求。
《应用写作》教学大纲第一篇:《应用写作》教学大纲《应用写作》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写作》是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英语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
实用性强,适用面广,是本课程的特点。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应用写作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把握常用行政公文、事务文书、专用文书的特点、体式规范和写作要求,培养学生运用应用文体裁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做好工作的能力,并为将来完成毕业作业写作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以下三项具体要求:第一,要使学生从理论上把握所学文体,掌握必备的写作理论知识。
写作知识是对写作规律的总结,掌握写作知识,对于写好文章,特别是写好规范性极强的应用类文章是至关紧要的。
第二,要引导学生多接触文章实际,加深对所学文体的全面的认识。
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和基础,通过范文的阅读,可以直接有所借鉴。
在教学中,知识的讲授应当结合例文的分析进行,而例文的补充一定要慎重,要尽量选用写得规范的文章。
第三,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以通过写作实践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熟练的写作技巧。
勤写多练,一直是写作教学中倍受重视的教学方法,本门课程也不例外。
在教学中,只有切实重视写作训练,并采用合理的训练手段,学生所学的写作知识才能转化为写作能力,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也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只讲不练,或练得不够,是不符合本门课程的教学规律,也无法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的。
总之,本课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加强基本理论的讲授的同时,还应注重范文阅读和技能训练。
在做到讲读结合,讲练并重的前提下,要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或者说写作训练的安排上多下功夫。
二、教学时数本课程学分为3学分。
课内时数54学时,开设一学期。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第一章应用文写作概述教学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应当着重掌握应用类文章的基本特征,大致了解应用写作的涵义及提高应用写作水平的途径。
应用写作大纲第一章公文概述一、公文的概念、种类和作用1、公文的概念公务文书,简称公文,是国家机关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施行政管理,指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广义的公务文书包括通用公文、常用公文与专用公文。
2.公文的种类按照不同的标准,不同角度,公文有多种分类方式。
(1)按照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即通常所说的按公文形成和使用范围)划分,公文分为通用公文、常用公文与专用公文。
通用公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十三种公文,是党政机关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都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常用公文是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经常使用的公文,如简报、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等;专用公文是在一定专业机关、部门和业务范围专门使用的文件,如合同、广告、司法公文、军事文书等。
(2)按文件内容所涉及的国家秘密程度划分,公文有对国内外公开文件、限国内公开文件、内部文件、秘密文件、机密文件、绝密文件。
对国内外公开文件,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可以直接对外公开发布;限国内公开文件,内容虽不涉及国家秘密,但其内容不宜或不必向国外公布;内部使用文件,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但不宜对社会公开,只有在本系统或本机关内部使用;秘密文件,内容含有一般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利益遭受损害;机密文件,是指内容含有最重要的国家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绝密文件,是指内容含有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3)按行文关系来分,公文有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上行文,是向上级领导、指导机关报送的公文;平行文,是指向同级机关或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公文;下行文,向所属被领导、指导的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
(行文关系是公文的行文机关和受文机关之间应当如何行文和行文中应当注意的事宜。
应用写作第一章概说一概论一、应用文写作的概念、特点及作用(一)概念(二)特点实用性,规范性,真实性,条理性(三)作用二、应用写作的基本要素(一)主旨(二)材料(三)结构(四)语言1.庄重得体2.朴实平易3.准确规范4.言简意赅(五)表达方式三、应用写作的文面规矩(一)行款格式1.标题2.署名××××××××××××××××××××××××××××——××××××××××××××姓名单位3.正文的结构层次一、××××(一级标题)(一)××××(二级标题)1.××××(三级小标题)(1)××××(第四层小标题或段落)××××(接着写正文)4.段落:空两格5.引文:随行引文/提行引文6.注释7.落款(二)文字(三)标点(四)文章修改1.修改步骤2.修改方法第二章公务文书一概说(一)公文概念和特点(二)种类下行文: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报、批复上行文:请示、报告平行文:议案通用类型:通知、意见、函、会议既要(三)格式(1)公文标题•标准式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双项式标题:发文机关+文种事由+文种•转文式标题:发文机关+被批转的文件的标题+文种(2)主送机关(3)正文(4)附件(5)成文时间(6)公文生效标识(7)附注3.版记部分(1)主题词类别词+类属词+文种(2)抄送(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4)版记中的反线二下行文1.命令2.决定3.公告4.通告5.通报6.批复:用途:答复下级请示事项格式:引语正文结语三上行文1.请示分类:请求指示/审核/批准/解决要求:按级请示一文一事切忌与报告混淆格式:缘由/内容/结语2.报告报告和请示:性质/目的要求/行文时限/内容不同格式:工作/情况/答复/建议/报送报告四平行文议案五通用类型1.通知格式:指示性通知:发文原因/目的,过渡语/通知的具体事项/执行要求批转性通知: “××××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应用文写作》考试大纲《应用文写作》考试大纲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总学时: 36学时总学分: 2学分开课学期:第3学期适用专业:英语专业(蒙授)考核方式:闭卷、笔试执笔人:陈莹一、课程性质《应用文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目的除传授应用类文体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还重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1) Manuscript form2) The useful sentence3) Practical writing4)Write a letter of invitation5) Write a letter of application for a position6) Write a rental advertisement7) Write a notice, note or E-mail8) Write a postcard三、考试方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平时成绩占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80%2、记分方式:考试成绩评定一般采用百分制。
3、考试时间:闭卷考试一般为120分钟;4、试题类型:填空、常用句型翻译40%;写作60%。
5、题型比例:主观性试题占60%,作文题。
客观性试题占40%,为填空、常用句型翻译。
6、难度等级及比例:分为简单、中等难度、较难或难三个等级,大致比例为60:30:10。
7、课程总评成绩构成:一般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8、考试教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崔春萍、冯丽萍主编的《英语应用文写作指南》。
四、参考教材:1、《英语应用文写作大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经济应用文写作》,立信会计出版社,李海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