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应用写作概述(概念、历史沿革、特点作用)11 应用文书的概念
- 格式:pdf
- 大小:213.52 KB
- 文档页数:11
应用文写作概述12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3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4万事如意!567学习要求:8学习本章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概念、分类;应用文的作用和写作要求。
9掌握: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10重点掌握:主旨、材料、结构的概念,写作要求;应用文开头、主体、结尾11的写作方式;12叙述、说明、议论的表达方法;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13一、重难点内容提示14应用文的概念、特点15应用文写作是研究应用文体写作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具有系统的理论16性和极强的实践性。
171.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18为处理公私事务而常用的具有某种固定格式和直接应用价值的文体。
192.应用文的特点20文体的实用性21实用性,是指应用文无论在处理公共事务还是私人事务中,都具有实际应用22的价值。
“实用”是应用文最重要的特点,文中不仅要摆出这个问题是什么,23而且要明确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意见、办法,直接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写。
实24用性是判断应用文好坏的价值尺度。
25应用文的实用性还表现在写作的时效性上。
延误时间,时过境迁,就失去它26的实用价值。
27体式的规范性28应用文体式的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种的规范,即办什么事用29什么文种,有大体的规定,不能乱用。
二是格式的规范,即每一文种在写法上30有大体的格式规范,不能随意变更。
31内容的真实性32真实性是指内容的真实确凿,实事求是。
应用文是管理工作的工具,要为解33决现实问题,指导实际工作服务,因而它完全排斥虚构和杜撰,文中所写的数34据、材料等,要真实、准确;所发布、传达的上级指示精神是确切,没有经过35任何艺术加工,否则作者将承担一定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36语言的简明性37简明性是指应用文在语言上尽量简洁、明确。
应用文是办事的,简洁,才能提38高办事效率;明确,才能保证工作质量。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应用文概述应用文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自从有文字开始,可以说就有了应用文。
我国奴隶社会的殷商时期,人们把占卜吉凶的结果、祭祀祖先的活动经过等用符号科技在龟甲兽骨上,这种甲骨卜词可以说是最早的应用文。
由于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应用文的适用X围也越来越广泛。
今天,无论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个人,在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介绍经验、联系工作和进行各种写作时均离不开应用文。
我们要了解天下大事,就要阅读报刊、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以法治国,要有各种法规文件;召开会议,要有会议文件;党政机关指导工作,要有许多公文;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正常运转,要有计划、总结、报告等事务文书;人们礼尚往来常常借助于请柬、贺卡等等。
这诸多的文字材料,大部分都是应用文。
可见,大到整个国家,小到某一个单位,甚至个人,要进行正常的活动,都离不开应用文。
当然也就离不开应用写作。
正如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在《作文要道》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应用写作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现代公民,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文写作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文体格式也逐步完善。
写好应用文是当今社会人民的基本素质之一。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自然也需要这样的素质。
写好应用文,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标准,学以致用,应用文写作就体现了这一点。
一、应用文的历史沿革应用文的历史由来已久,随着文字的产生就有了应用文的写作,且应用文的发展和社会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相辅相成。
应用文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孕育期(原始社会)、萌芽期(奴隶社会)、成熟期(战国、秦)、发展期(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高峰期(唐、宋)、稳定期(元、明、清)。
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由于文字还没有出现,为了传递信息、统一号令,应用文以口头形式出现在经济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质、剂等合同形式,成为应用文的雏形。
第一章应用文书写作概述上篇应用写作理论知识第一章应用文书写作概述所谓写作,是人们用语言符号把感受、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思维结果有选择地记录、表述出来的精神活动。
应用写作,是写作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应用写作以应用文书为学习和研究对象。
应用写作,是以实用性为明确目的的写作。
第一节应用文书的涵义、特点及其分类一、应用文书的涵义应用文书是应用写作的文字表现形态。
应用文书是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用的,用以处理公或私事务、传播信息、表述意愿而撰写的具有一定的惯用体式的实用性文章。
二、应用文书的特点(一)实用性实用性是应用文书最大、最本质的特点。
它为解决实际问题或达到某种目的而写,对象明确。
这也是它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主要标志。
写一篇请示,是为了向上级请求指示或批准办理某一事项;写一篇民事诉状,是为了解决所发生的纠纷。
而文学作品则不同,文学作品以审美为宗旨,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与灵魂,内容上重创新,形式上不拘一格,多数作品都是超越功利性和实用性的。
(二)真实性文学作品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
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应用文书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强调的是方针政策的正确和客观事实的真实。
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行文,事实确凿可信,统计数据准确无误,有根有据,这是应用文书写作对真实性的基本要求。
(三)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逻辑性,是指在撰写应用文书时,要讲究逻辑。
体现在文章的结构上,要条理清楚,段落之间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陈述的事项界限清晰,不交叉;内容前后讲究因果,材料能够证明观点。
虽然应用文书在撰写过程中也有运用形象思维的时候,但多数文体是以具体的事件(或问题)为中心的,在阐述观点,分析前因后果、现象和本质时,采用的多是逻辑思维的方式。
例如,写请示,要讲清请示事项和请求批准的原因;写总结,则应在陈述具体成绩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说明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的原因;科技论文的结论,则来自于对材料的分析和对问题的推断……(四)格式的稳定性格式是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形成的,如果逐渐为大家所接受,约定俗成,就成为惯用格式;如果格式被法定固化,就称为规范格式。
应用文写作概述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学习要求:学习本章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概念、分类;应用文的作用与写作要求。
掌握: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重点掌握:主旨、材料、结构的概念,写作要求;应用文开头、主体、结尾的写作方式;叙述、说明、议论的表达方法;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一、重难点内容提示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应用文写作就是研究应用文体写作规律与方法的一门学科,它具有系统的理论性与极强的实践性。
1、应用文就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个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为处理公私事务而常用的具有某种固定格式与直接应用价值的文体。
2、应用文的特点文体的实用性实用性,就是指应用文无论在处理公共事务还就是私人事务中,都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实用”就是应用文最重要的特点,文中不仅要摆出这个问题就是什么,而且要明确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意见、办法,直接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写。
实用性就是判断应用文好坏的价值尺度。
应用文的实用性还表现在写作的时效性上。
延误时间,时过境迁,就失去它的实用价值。
体式的规范性应用文体式的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就是文种的规范,即办什么事用什么文种,有大体的规定,不能乱用。
二就是格式的规范,即每一文种在写法上有大体的格式规范,不能随意变更。
内容的真实性真实性就是指内容的真实确凿,实事求就是。
应用文就是管理工作的工具,要为解决现实问题,指导实际工作服务,因而它完全排斥虚构与杜撰,文中所写的数据、材料等,要真实、准确;所发布、传达的上级指示精神就是确切,没有经过任何艺术加工,否则作者将承担一定的行政与法律责任。
语言的简明性简明性就是指应用文在语言上尽量简洁、明确。
应用文就是办事的,简洁,才能提高办事效率;明确,才能保证工作质量。
应用文要避免使用一些不切实际的形容词与不适宜的比拟、夸张等修辞方法。
第一章应用写作基础知识第一章应用写作基础知识写作是人类生存中重的重要活动之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写作,尤其是应用文写作。
可以说自从出现文字,人类社会就出现了应用写作。
一、应用文的沿革和特点(一)沿革:我们这里所说的应用写作的沿革就是指应用文的沿革,即应用文发生、发展、变迁的过程。
“应用文”一词,最早见于宋代张侃的《拙轩集跋陈后山再任教官谢启》一文:“骈四俪六,特应用文耳。
”正式提出“应用文”这一名称的,是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辞命体,推之即可为一切应用文字。
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又下行。
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
但应用文实际应用的历史却更为悠久,只是在历代的名称不同罢了。
早在殷周时期,可在甲骨上用于占卜的叫做“卜辞”;在《尚书》收录的商周文书则称为“诰”、“誓”、“命”;春秋时期用于外籍方面成为“辞”、“辞命”;后应用文不断发展,秦汉时代的诏制奏表,魏晋的令、书、颂、笺,被称为“文书”、“文案”等。
唐宋以来的图籍表册、碑碣志铭、法律条例,都是应用文;“公文”一词,出现在东汉末年。
元明清时期应用文稳定发展,趋于定型化。
私人书信在这一时期得到较大发展,对应用文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刘熙载的《艺概·文论》。
“文件”一词,大约在清末才出现,当时在外交文书总体到“寻常往来文件”、“交涉文件”等。
辛亥革命以后,应用文从古体到今体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1921年,我党建立后即有自己的公文。
1942年规范《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1951年颁布《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后经多次完善,于2000年8月24日确定《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其他文种随社会需要应运而生。
普遍应用于现代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文(公务文书、事务文书、礼仪文书、经济文书、司法文书等),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管理社会事务及实现社会、政治、生活目标的活动中充当着必不可少的工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应用文的定义1.199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作了如下解释:应用文: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一般有固定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