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人员工作满意度实证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5
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与分析1.3国内外研究现状1935年,Hoppock 在他的成名作《工作满意度》中首次提出了工作满意度的这个概念。
自此之后,学术界对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就从来没有间断过。
这种热衷与“社会人假设”逐渐成为管理学的基本假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梅奥的霍桑实验开创了管理学的一个新的伟大时代,从此“社会人”管理理论逐步替代了传统的“经济人”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从科学管理进入到行为科学的阶段。
这种管理思想的转变,使得企业管理者摆脱了以工作流程管理为中心,他们开始重视人的因素,学术界也开始对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其中,员工工作满意度便是组织行为科学学领域中最为热门的研究话题。
纵观国内外诸多文献,对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大体围绕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工作满意度?即对工作满意度的界定;(2)什么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3)工作满意度将带来什么结果?[1]即工作满意度结果变量的研究[2];(4)如何测量工作满意度?1.3.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由来已久,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都远远超过国内。
围绕上面提出的四个问题,已经形成了很多成熟的理论。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哪些?围绕这个问题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
Locke(1969)认为有十大因素会影响员工满意度,他们分别是:工作环境和条件、工作内容本身、薪酬待遇、福利水平、提升、认可程度、自我、领导和管理者、同事或组织成员关系[3]。
1976,Locke又将这十大因素进行了提炼归纳成五项。
Smith等(1969)几乎跟Locke在同一时间段提出,存在六大因素影响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工作环境和同事关系、工作内容本身、晋升、报酬、上级的管理水平、行政管理能力[4]。
实际上,Smith和Locke关于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有很多共性。
他们都从个体的需要和感受出发,研究外部环境与个体的互动,这种互动会给员工带来一种情绪上的体验,而满意度就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发生并通过个体的感受体现出来。
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工作的情感或态度,是衡量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指标,它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员工对工作的一般态度。
本文首先对工作满意度进行了概念界定,然后介绍了工作满意度的维度以及其测量方法,最后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标签:工作满意度统计变量研究综述1 工作满意度概念界定1953年,美国学者霍波克(Hoppock)首次在其《Job Satisfaction》一书中提到了“工作满意度”这一概念,并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他指出,工作满意度就是指工作者在工作环境下其身心对环境因素所做出的一种情绪反应或态度,是一种主观反应。
此后,国内外很多研究者根据其研究范围以及研究重点分别给过工作满意度的定义。
摩尔斯(1953)对工作满意度进行了重新定义,他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个人动机与其工作客观特征综合作用下的函数。
布卢姆、劳勒(1968)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工作或与之相关的因素的态度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影响,它更多地反映为认知评价,而不是情感,这一定义对后世研究影响较大。
李成文(2005)认为工作满意度就是员工在工作中其生理与心理各方面的满意程度,他更强调个体的满意程度。
依据上述研究者对于工作满意度概念的界定,台湾学者徐光中(1977)对工作满意度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归纳,将其分为以下三类:①综合性定义:Vroom(1973)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一个单一性概念,它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员工对其工作本身所抱持的情感态度或具体看法;②参考架构性定义:Smith(1969)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在对其工作判断时,通过自身的理解、认识的主观解释和感受;③差距性定义:Porter和Lawler(1968)指出工作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员工所得报酬与其理想报酬之间的差距,二者呈正相关性。
差距性定义也称需求缺陷性定义。
2 工作满意度的维度Hoppock(1935)认为工作环境、管理模式、工作内容及工作性质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较大。
任枫.汪波.张保银.段晶晶.不同学历科技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2009.
核心内容:本篇论文通过对全国10 个高新区 1 868 名科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了工作满意度 5 个相关因素在对不同学历科技人员整体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上存在的差异。
研究发现,对于具有大专、本科及硕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薪酬福利仍然是决定其工作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而对于具有博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晋升才是影响其工作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该针对不同学历水平科技人员的不同需要,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措施,以更有效地提高科技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科研绩效。
个人总结:本篇论文通过对关于工作满意度主要的理论研究的回顾,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论文在借鉴前述国内外理论和满足科技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需要的基础上,使用 5 纬度量表对不同学历科技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即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对薪酬福利的满意度、对晋升的满意度、对同事关系的满意度以及对企业管理的满意度。
对这 5 个方面的内容,选择了20 项具体的评价指标,所有构成指标都采用Likert 五点量表来测量。
对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高科技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正在蓬勃发展。
然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高科技企业需要注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减少员工的流失率。
本文旨在对高科技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帮助企业改善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2. 调查方法和样本为了了解高科技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我们采用了以下调查方法:•随机抽样调查:我们从不同高科技企业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员工作为调查样本。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包含多个方面的问卷,包括薪资待遇、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等,让员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在进行调查时,我们尽量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包括部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
最终,我们获得了来自不同高科技企业的500份有效问卷。
3. 调查结果分析3.1 薪资待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薪资待遇是高科技企业员工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根据调查结果,超过70%的员工认为他们的薪资待遇与他们的工作表现不相符。
这给企业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员工的流失率增加、招聘难度增加等。
为了改善薪资待遇问题,我们建议高科技企业采取以下对策:•建立公平的薪资体系:制定一个公平和透明的薪资体系,根据员工的能力和贡献来确定薪资水平,并确保薪资与市场水平相符。
•提供绩效奖励: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给予他们额外的绩效奖励,以激励他们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3.2 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调查结果,近50%的员工表示他们对工作环境不满意,认为工作环境不舒适、氛围不好等。
为了改善工作环境问题,以下对策可以采取:•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包括合适的工作区域、舒适的座椅、充足的光线等。
•建立积极的工作文化:鼓励员工互相合作、分享经验和知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3.3 职业发展职业发展是员工在一个企业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献综述毕业论文中的实证研究案例分析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文献综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它旨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方向。
而在文献综述中,实证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实证研究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研究方法和结论。
本文将以实证研究案例为切入点,探讨文献综述毕业论文中的实证研究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分析》在某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作者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作者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员工工作满意度受到领导行为、工作环境、薪酬福利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证研究中,作者选择了某公司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程度。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文献综述中充分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找到了研究的空白点,并通过实证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论文的可信度,还可以为实际管理提供参考建议。
二、案例二:《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另一篇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涉及到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在文献综述中发现,消费者购买决策受到产品质量、价格、品牌声誉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作者选择了某超市的消费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文献综述中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些因素的重要性。
这种研究方法不仅可以为市场营销提供决策支持,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产品改进和营销策略优化的建议。
三、案例三:《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实证研究》在另一篇毕业论文中,作者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
在文献综述中,作者发现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受到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学校评价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作者选择了某中学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观察、学生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我国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契约关系实证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需求越来越大。
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表现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契约是
指员工与雇主之间隐性的共识和期望,是决定员工行为和意愿的重要因素。
因此,研
究我国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契约关系,对于推动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国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契约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影响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三、研究内容
(1)心理契约的概念和理论
介绍心理契约的概念和理论,分析心理契约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2)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探究我国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水平和特征。
(3)我国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状况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我国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状况和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4)影响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从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分析影响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为企业提供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建议。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使用SPSS等统计软件进
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五、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我国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契约状况,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建议,提升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企业的绩效。
同时,本研究也可以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