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_消费者行为分析、STP分析 - 市场营销 - 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
【内容摘要】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日尔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岛公司”,由英、德商人于1903年创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公司于1993年6月16日注册成立,随后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于当年同时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公司在国内拥有47个啤酒生产厂和3个麦芽生产厂,分布于全国17个省市,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国内啤酒行业之首。
其生产的青岛啤酒为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品牌,已行销四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自1996年起,青岛啤酒采取了以并购为主要手段的“低成本扩张”战略。
这种扩张的负面影响在于对被收购方高昂的改造费用,从而造成集团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急剧上升。
【关键词】:SWOT 竞争质量5S公司的战略成本功能要素在国内啤酒市场上,还没有任何一家生产商拥有市场占有率方面的绝对优势,排名第一的青岛啤酒也只有不到13%的占有率,前三大厂商市场(青啤、燕京、华润)占有率之和也刚好超过30%,可以看出,公司面临着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环境。
由于没有一家厂商具备完全的定价能力,可以预计未来价格战仍将继续,由此,成本将成为价格战的支撑。
(一)SWOT分析公司通过SWOT分析,可以认清自身的优势,并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为公司下一步战略布局提供关键信息。
通过SWOT分析,公司的劣势和面临的挑战里都包含了成本的因素:由于公司前期收购对象多为濒临破产或者是竞争力十分低下的公司,所以并购后期公司不得不花费大量资金用于子公司的协调与管理。
(二)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经过几年的努力,青岛啤酒建立和规范了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体系,完善了财务分析系统,并在调整存贷比例,压缩存货占用,控制应收账款的增长以及财务结构的优化方面制定了详实的方案。
(1)加强内部成本管理。
公司对管理体系进行了重构,推行事业部制,压缩管理环节,精简管理机构,降低了因沟通协调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同时提高了整个集团的管理效率。
此外,公司强化了节能降耗等环节的控制,订立了科学合理的消耗指标并严格考核,积极推行经济目标责任制,使各项能耗指标有较大程度的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