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26.72 KB
- 文档页数:5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一种安全装置,它能够防止车辆在制动时产生侧滑和打滑,并在保持驾驶稳定的同时有效地减少制动距离。
ABS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控制技术,例如滑动模式控制(SMC),以解决其控制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ABS的滑模变结构控制以及其在汽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 研究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ABS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并评估其在汽车控制系统中的效果。
具体研究目标包括:(1)介绍ABS的工作原理和特点;(2)详细介绍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3)建立ABS的控制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4)评估滑模变结构控制在ABS中的应用效果。
3. 研究内容3.1 ABS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本研究将首先介绍ABS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包括ABS的控制框架、控制策略和主要组成部分。
3.2 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滑模变结构控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中的高级控制策略,它具有自适应和鲁棒性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非线性系统失稳问题。
本研究将详细介绍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包括滑模面设计、滑模控制器设计和控制器参数的调节等。
3.3 ABS的控制模型及仿真实验基于ABS的控制框架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本研究将建立ABS的控制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
在仿真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对不同路面状态下的制动距离、侧滑角以及轮速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评估ABS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效果。
3.4 评估滑模变结构控制在ABS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的最后一个目标是评估滑模变结构控制在ABS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收集并分析仿真实验数据,我们将评估滑模变结构控制在ABS中的控制效果,并与传统控制策略进行比较。
4.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汽车安全性能;(2)展示滑模变结构控制在汽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价值;(3)为进一步研究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调研报告ABS系统ABS系统是一种车辆制动系统,ABS是Anti-lock Braking System的缩写,即防抱死制动系统。
它是指当车辆制动时,能够自动检测车轮是否抱死,并通过调节制动压力来避免车轮抱死的一种先进制动系统。
ABS系统的原理是利用车轮传感器来监测车轮的转速,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当车轮即将抱死时,控制器将自动减小制动压力,使车轮恢复旋转。
当车轮恢复旋转后,控制器会重新增加制动压力。
通过不断调整制动压力的大小,使车辆保持最佳制动效果。
ABS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制动安全性:由于ABS系统可以避免车轮抱死,车辆制动时能够保持方向稳定,减少侧滑或打滑的可能性,提高制动安全性。
尤其在湿滑道路或急转弯等情况下,ABS系统能够更好地保持车辆的稳定性,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2. 缩短制动距离:ABS系统可以保持车轮的旋转,避免车轮抱死,使制动距离相对缩短。
当车辆发生急刹车时,系统能够快速调节制动压力,使车辆更好地控制,并尽快停下。
3. 提高制动舒适性:ABS系统在制动时可以根据车辆状况快速调整制动压力,避免制动过程中的不平衡,提高制动舒适性。
减少了制动时的颤动和不适感,使乘坐体验更加舒适。
4. 减少轮胎磨损:由于ABS系统能够避免车轮抱死,减少了车轮在制动时与地面的摩擦,降低了轮胎磨损。
相比于传统制动系统,ABS系统能够更好地保护轮胎,延长其使用寿命。
然而,ABS系统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 成本较高:由于ABS系统需要传感器、控制器等复杂的组件,以及配套的机械部件,导致其成本相对较高。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低价车型没有配置ABS系统的原因之一。
2. 维修和保养较为复杂:ABS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电子系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和保养。
一旦出现故障,需要更高的维修和保养成本。
3. 对路况要求较高:ABS系统在良好的路况下发挥更好的效果,而在恶劣的路况下,如冰雪路面或泥泞路面,可能会减少其制动效果。
2018年09月ABS 下游应用领域分析及改性技术研究进展王倩李民(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500)摘要:虽然ABS 具有良好的高光泽性、耐化学腐蚀性、易着色等优良的综合性能,但是它耐候性差、强度低、可燃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本文主要分析了ABS 下游应用领域以及ABS 改性技术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未来ABS 下游应用领域主要方向和改性技术研究方向。
关键词:ABS ;综合性能;改性;应用领域由丙烯腈(Acrylonitrile)、丁二烯(Butadiene)和苯乙烯(Sty⁃rene)合成的ABS 树脂,起源于1947年。
它的颗粒料是一种微黄色固体,有一定的韧性,密度约为1.04~1.06g/cm 3[1]。
具有良好的高光泽性、耐化学腐蚀性、易着色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汽车、家电、日用品等领域。
虽然ABS 综合性能好,但是在一些特殊的领域,ABS 仍无法满足下游需求,如耐候性差、强度低、可燃,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故需要通过改性来满足客户需求。
1ABS 下游应用领域分析因ABS 具有良好的高光泽性、耐化学腐蚀性、易着色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汽车、家电、日用品和其它领域。
受高温天气影响和农村走入家电时代的市场影响下,家电行业增长迅速。
2017年ABS 消费结构为:家电领域占55%;汽车领域占17%,日用品领域占8%,其它领域占20%。
1.1汽车领域随着汽车轻量化工业的发展,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便运用而生。
每量汽车上塑料的用量为200kg 左右,约占整车自重的20%。
在车用塑料中,ABS 树脂约占塑料总量的10%[2]。
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的鼓励,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比例将持续增加。
在汽车领域,ABS 主要用在汽车的仪表板、车轮罩、散热器隔栅、空调器、手柄、内装饰板、方向盘、隔音板、门锁、通风管等车用部件上。
1.2家电领域80年代,美国GE 公司开发了全塑冰箱,开创了塑料在冰箱上应用的新时代。
ABS树脂的研究进展解析引言:ABS树脂(亦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ABS树脂的研究逐渐深入。
本文将从材料的合成、性质改性、应用领域等方面对ABS树脂的研究进展进行解析,以期为社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以下是文章的详细内容。
一、ABS树脂的合成方法1.1乳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是一种常用的ABS树脂合成方法,通过将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等单体溶于乳化剂中,形成乳液体系,并引发聚合反应。
该方法具有简单、高转化率和能耗低的优点。
1.2提高合成效果的方法近年来,为了提高ABS树脂的合成效果,研究人员开展了许多改进方法。
例如,利用粘度调节剂、界面活性剂或控制物质化学结构等手段,调控反应条件、控制聚合物粒子的尺寸和分散度,进而改善ABS树脂的性能。
二、ABS树脂的性质改性2.1化学改性化学改性是通过在ABS树脂分子中引入一些化学基团,从而改变其结构和性质。
比如,通过接枝反应或封端反应,可以引入不饱和基团、聚合物链、功能化基团等,提高ABS树脂的硬度、强度、耐热性等性能。
2.2助剂改性助剂改性主要指在ABS树脂中加入一些填料或添加剂,来提高其性能。
常用的助剂包括玻璃纤维、炭黑、阻燃剂、增韧剂、抗氧剂等。
这些助剂可以调节ABS树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电学性能等,提高其综合性能。
三、ABS树脂的应用领域ABS树脂由于其良好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加工性,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建筑材料、玩具等领域。
例如,ABS树脂可以制作电视机外壳、汽车零件、水管、家具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ABS树脂的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扩展。
结论:随着对ABS树脂的研究的深入开展,其合成方法、性质改性和应用领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乳液聚合法、化学改性和助剂改性等方法为ABS树脂的合成与改性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其在电子电器、汽车和建筑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2年,全球产能前十ABS企业合计产能940.5万吨/年,占全球ABS产能68.6%。
其中,台湾奇美、LG化学和英力士分别以16.4%、15.3%和9.9%的产能占比位居前三。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前中国将有8套ABS新增装置投放市场,新增产能达350万吨/年。
ABS产业仍以较快速度向中国转移。
因ABS不仅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腐蚀性及电气性能,而且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纺织和建筑等领域;但由于ABS中含有丁二烯聚合时形成的不稳定、易氧化的双键,使其耐候性较差,限制了其单独使用;ABS更多的是与其他树脂或材料形成复合材料或合金。
图ABS在汽车内饰件中的应用图ABS在汽车外饰件中的应用有研究表明,汽车自重减轻1%,可节油1%;运动部件质量减轻1%,节油2%。
轻量化、塑料化是汽车发展的趋势,国外汽车用塑料已经达到整车10%~15%,有的甚至高达20%以上,其中,ABS及其复合材料的用量接近汽车塑料总用量的8%。
本文综述近5年来ABS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1 阻燃ABS复合材料高阻燃ABS汽车内饰件温州某公司公开了采用防老化高阻燃ABS颗粒制备的高阻燃ABS汽车内饰件。
该ABS颗粒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制成的汽车用内饰件质量可靠。
其中,复合阻燃剂以磷酸和尿素为主要原料,硅藻土和磁性有序介孔铁酸镍为载体,通过原位聚合制得聚磷酸铵-硅藻土磁性有序介孔铁酸镍复合阻燃剂,可充分发挥聚磷酸铵与硅、铁、镍元素的协同阻燃作用,使ABS复合材料有很好的阻燃性能。
厚度为1.6mm的防老化高阻燃ABS样片的阻燃等级为UL94V-0级,烧失量大于等于30%(w),可注塑加工成各种形状的零件,使用寿命长,安全性好。
阻燃绝缘型汽车吸塑材料安徽某公司公开了一种铝粉填充改性的阻燃绝缘型汽车吸塑材料,其中,中介孔分子筛与线型酚醛树脂产生键合作用,提高了基体树脂热稳定性,微胶囊化聚磷酸铵、Sb2O3与高岭土协同,阻燃效果更佳。
车辆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一、引言车辆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同时也是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的机器,例如交通事故、遭受盗抢、系统失控等。
因此,车辆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是当前汽车行业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二、车辆安全控制技术的分类1. 预防性安全控制技术预防性安全控制技术是目前车辆安全控制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
它预先预测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并且给出避免措施,以最大程度上地保护行车人的生命安全。
常用的预防性安全控制技术包括ABS、TCS、ESC稳定性控制系统、智能刹车辅助系统、盲区检测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智能停车系统、车身结构设计等。
2. 增强性安全控制技术增强性安全控制技术针对已经发生事故时提供的应急措施,以减少事故后果的发展。
通俗地说,增强性安全控制技术就是要尽量减轻事故后果。
常用的增强性安全控制技术包括制动辅助技术、气囊系统、安全带预紧功能等。
三、车辆安全控制技术的应用1. 在汽车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车辆安全控制技术在汽车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想必是各位读者耳熟能详的。
例如制定车身安全性能指标、品质控制标准等,这些标准必须在新车的每个元器件和整车的设计、制造、组装、测试等过程中严格执行。
2. 在车辆维修和检测中的应用车辆安全控制技术在车辆维修和检测中的应用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但是也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诊断系统测试、故障代码检测、设备检测等等。
这些技术可以检测车辆故障并提供相应的修复措施,有效地保证车辆运行安全。
3. 在车辆驾驶过程中的应用车辆安全控制技术在车辆驾驶过程中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
例如安全气囊、ABS等技术是发生故障后对乘车人员提供的保护,而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技术则是在行车过程中对驾驶员提供便利和保护。
四、车辆安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热门技术之一,车辆安全控制技术也不例外。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车辆安全控制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例如能够自动识别不同道路、不同天气下驾驶的特性,通过学习使用者行驶过程中的习惯和特征,使得驾驶变得更加安全和高效。
abs工作原理滑移率ABS工作原理及滑移率引言ABS是汽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在行驶时能够有效地防止车辆制动过程中的打滑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ABS工作原理的介绍、滑移率的概念、ABS控制器的结构和材料选取等方面来探讨ABS的技术原理。
ABS工作原理ABS,即防抱死刹车系统,是一种实现车轮防滑控制的电子刹车系统。
它能够通过对车轮滑动情况的实时监测来对车轮进行控制,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利用车轮转速传感器技术。
ABS工作时,当车辆驶入弯道或进行急刹车时,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持车辆的平稳性和控制性,ABS系统将自动地检测车轮的速度,并比较每个轮子的速度是否一致。
如果存在滑动车轮的情况,则ABS控制系统就会进行干预,调节车轮的刹车力度,使其有利于保持好的制动效果。
一般来说,ABS系统能够比普通的刹车系统反应更快,更准确,避免了车轮的滑行现象和过度制动的情况。
滑移率的概念在进行ABS系统分析时,还需要引入一个重要参数——滑移率。
滑移率实际上是一个比值,即车轮实际速度与车轮理论速度之间的比值。
以车辆急刹车为例,当车辆的制动力度过大时,车轮可能产生打滑现象。
此时,车轮实际速度就会大于车轮理论速度,而滑移率则是反映这种车轮滑移情况的一个重要参数。
ABS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各个车轮的滑移率,并进行比较,来调节车轮的制动力度,保证车辆制动的平稳性和控制性。
ABS控制器的结构和材料选取ABS控制器是ABS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微处理器、控制电路、传感器和执行器。
其中微处理器是ABS控制器的核心部分,也是 ABS 系统的智能控制中心,负责响应传感器信息、分析判断并下达控制信号,使车轮处于良好的制动效果状态。
在ABS控制器的材料选取方面,由于其作用的重要性和在车辆制动系统中的特殊应用,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韧性和抗腐蚀性等多方面因素。
一般来说,ABS控制器采用铝合金、高强度钢等与高精度加工技术相结合的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以达到更好的结构强度和力学性能。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概述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是一种用于汽车的安全装置。
它的主要功能是在紧急制动时防止车轮锁死,保持车辆的转向能力和稳定性,从而大大提高了驾驶员的控制能力和制动效果。
本文将介绍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优点和应用。
工作原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感知车轮的速度和车轮速度的变化来实现对制动力的控制。
当车辆进行紧急制动时,通过车轮的速度传感器感知车轮的旋转速度。
如果系统检测到某个车轮的速度急剧下降,超过了预设的临界值,系统会立即采取措施来防止该车轮锁死。
系统通过电磁阀控制制动液的流动,使制动力得到有效的调整,保持车轮的旋转速度在最佳范围内。
这样一来,在紧急制动的同时,车辆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操控性能,避免侧滑和失控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优点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制动效果: ABS系统可以根据车轮的旋转速度实时调整制动力,避免车轮锁死,使制动效果更加均衡和稳定,大大缩短制动距离。
2.保持转向操控性能:由于车辆制动时车轮不会锁死,驾驶员可以保持对转向的控制能力,避免侧滑和失控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3.减少停车距离:在突发情况下,ABS系统可以迅速响应并调整制动力,使车辆更快地停车,减少停车距离。
4.提高驾驶员安全感:驾驶员在制动过程中可以感受到ABS系统的调整,从而增加了驾驶员的安全感和信心。
应用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特别是高档和豪华车型。
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ABS系统已经成为许多汽车制造商的标配。
此外,ABS系统也逐渐应用于其他交通工具,比如摩托车。
摩托车的制动系统同样面临着车轮锁死的问题,在紧急制动时更容易导致失控。
ABS系统的引入可以提高摩托车的制动效果和操控稳定性,减少意外事故。
结论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汽车安全装置,它通过实时调整制动力来防止车轮锁死,提高制动效果和操控稳定性。
2019年第5期总第122期化工瞭望HUAGONG ZHIYE JISHU JIAOYU创新ABS产品应用领域促进ABS新技术应用转化———第十七届ABS树脂生产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吉林召开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ABS树脂分会秘书处赵金德康宁第十七届ABS树脂生产技术交流研讨会合影为了持续推动国内ABS树脂产业的健康发展,总结梳理ABS产业一年来在“产销研用”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创新ABS产品应用领域,促进ABS相关新技术应用及转化,加强ABS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沟通,9月18日至19日,第十七届ABS树脂生产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吉林市举办。
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会长郑垲、原ABS树脂分会理事长索延辉、原ABS树脂分会副理事长张传贤、原ABS树脂分会秘书长杨会林、新任ABS树脂分会理事长姜日元等参加会议,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铁应邀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ABS树脂分会秘书处主办、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协办。
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ABS树脂分会、中国石油大区销售公司、中国石油ABS技术中心、国内ABS树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各界代表80余人参加了技术交流会。
大多数ABS树脂分会会员单位: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宁波乐金甬兴化工有限公司、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伊立欧化学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道恩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石化西尼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派代表出席了会议;Maxiglas Cor-poration、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中国石油ABS技术中心、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精细化学品厂、中国石油华东化工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华北化工销售公司、中国石油西南化工销售公司、中国石油华南化工销售公司等18家单位也派代表参加会议了会议。
312019.51ABS树脂产业:产能扩张需求放缓2019年,国内共计有ABS树脂生产企业13家,ABS供应量、需求量双双增长,截止至2019年6月统计数据,国内ABS总产能达到413万吨,产量194.6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8.68%;装置开工率约为93.71%,高于去年同期的88.98%,盈利水平尚可;1—6月ABS进口量98.79万吨,出口量1.74万吨,表观消费量391.3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25%。
ABS系统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研究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全球对环境友好交通工具的需求增加,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然而,电动汽车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许多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在各种路况和驾驶条件下实现安全驾驶。
在这方面,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系统的应用对于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和驾驶体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ABS系统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首先,ABS系统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车辆的制动性能和稳定性。
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在急刹车时会发生轮胎抱死现象,导致车辆失去方向控制,加剧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而ABS系统通过通过对轮胎的制动力进行动态调节,避免了轮胎抱死,保持了车轮转动,使驾驶员能够保持对车辆的操控。
对于电动汽车而言,通过ABS系统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辆刹车的效率,减少制动距离,提高安全性能。
其次,ABS系统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可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电动汽车由于采用电动驱动系统,具备了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从而使得使用电动汽车可以更加环保和节能。
然而,由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特性和能量回收系统的特殊性,制动能量的回收和利用不如传统车辆那么容易。
而ABS系统的应用可以通过对电动汽车的制动力进行优化控制,将多余的制动能量回收并存储,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此外,ABS系统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还可以改善驾驶体验和提高乘客舒适性。
电动汽车由于其如丝般平顺的驾驶感受和零排放的特性在市场上备受推崇。
然而,电动汽车在急转弯、紧急避让等特殊驾驶场景下存在一定的稳定性问题。
ABS系统的应用可以通过对每个车轮进行独立制动的控制,提高电动汽车的操控性,增强车辆在特殊驾驶场景下的稳定性,提升驾驶者的安全感和乘客的舒适感。
然而,ABS系统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复杂性和能量回收系统的特殊性,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对ABS系统技术参数的要求更高。
浅谈汽车ABS防抱死制动系统14届汽车工程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7年 6 月 21 日摘要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道路行车密度的增大,汽车行驶安全性已经受到了高度关注。
汽车的行驶安全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汽车安全系统已经成为汽车研究发展的重要部分。
汽车安全系统主要依靠制动踏板的制动装置保证汽车行驶安全,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出现之前,汽车所用的都是开环制动系统。
其特点是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仅与驾驶员的操纵力、制动力的分配调节以及制动器的尺寸和型式有关。
由于没有车轮运动状态的反馈信号,无法测知制动过程中车轮的速度和抱死情况,汽车就不可能据此调节轮缸或气室制动压力的大小。
因此在紧急制动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车轮在地面上抱死拖滑的现象。
当车轮抱死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所能提供的侧向附着力很小,汽车在受到任何微小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在潮湿路面或冰雪路面上制动时,这种方向失稳的现象会更加严重。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车轮抱死问题。
本文介绍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发展及分类,解释了系统基本组成与其工作原理,并对博世ABS系统的控制过程作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检修ABS的一些注意事项及检修方法。
关键词: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工作原理;检测;维修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概述............................... - 2 - 1.1.ABS的产生及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ABS的组成及分类 (3)1.2.1. ABS的组成 (3)1.2.2. ABS的分类 (4)2.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7)2.1.工作原理 (7)2.2.制动过程 (7)2.2.1. 常规制动 (7)2.2.2. ABS工作制动 (7)3.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故障的检测与维修 (8)3.1.一般性检测 (8)3.2.检测ABS的注意事项 (8)3.3.ABS故障检测的一般步骤 (9)3.4.ABS故障维修的一般方法 (10)4.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1.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概述1.1.ABS的产生及发展ABS装置最早应用在飞机和火车上,而在汽车上的应用比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