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识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92.00 KB
- 文档页数:23
机械识图教案20XX年12月机械识图培训第一章:识图的基本知识1.1 机械图样图样: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方法并遵照国家标准的规定绘制成的用于工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图样,简称图样。
机械制造业所使用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
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借以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不可缺少的工程语言。
立体图(轴测图)和视图立体图富有立体感,直观形象,度量性差,作图困难。
视图能准确地表达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方便。
直观性较差,需将多个视图综合起来想象出空间形状。
在视图上加注完整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要求、技术条件和标题栏等内容,就造成了工厂中常见的零件图。
1.2 常用的图线(摘自GB/T4457.4-2002)粗实线:用于表示可见棱边线、可见轮廓线、相贯线、螺纹牙顶线、螺纹长度终止线、齿顶圆、模样分型线、剖切符号线。
细实线:用于表示过渡线、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线的起止线、剖面线、重合剖面轮廓线、螺纹牙底线等20种。
可这样简单理解:除用粗实线表示的8种线外,需用实线表示的均用细实线。
波浪线:双折线:用于表示断裂处边界线、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
细虚线:用于表示不可见棱边线、不可见轮廓线粗虚线:用于表示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细点划线:用于表示轴线、对称中心线、分度圆、剖切线。
粗点划线:用于表示限定范围线。
细双点划线:用于表示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可动零件的极限位置的轮廓线、重心线、成形前轮廓线、剖切面前的结构轮廓线、轨迹线、毛坯图中制成品的轮廓线、特定区域线、延伸公差带表示线、工艺用结构的轮廓线、中断线。
1.3 投影1.3.1 投影的分类根据投射中心到投影面的距离,投影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平行投影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是否垂直的位置关系又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
具体如下图所示:中心投影正投影斜投影1.3.2 正投影的性质收缩性:平面图形(或直线)平行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实形(或实长)。
积聚性:平面图形(或直线)垂直投影面时,其投影成直线。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第一章制图的基本规定教学时数: 1学时课题:§1-1 图纸幅面和格式教学目标:1、了解图纸幅面、图框格式和尺寸;2、掌握标题栏位置、格式与内容。
教学重点:1、基本幅面;2、标题栏和明细栏。
教学难点:标题栏和明细栏。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图纸作业,相关挂图教学步骤:(复习提问)什么叫图样?(引入新课)在绪论中我们学过了图样的定义和其在工业中的应用,而且大家都知道了我们所学的制图是研究机械图样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那什么是图样呢,它的定义是如何描述的?请大家思考一下……(讲授新课)§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1993的含义:GB:表示国标;T14689:表示推荐使用的文件号为14689;1993:表示1993年发布使用的。
一、图纸幅面要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幅面尺寸B×LB:表示图纸的短边L:表示图纸的长边1、基本幅面2、加长幅面3、幅面尺寸的图示二、图框格式和尺寸1、图框格式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图框有两种格式: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
同一产品中所以图样均应采用同一种格式。
2、图框尺寸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其四周边框的宽度相同(均为e)留装订边的图纸,其装订边宽度一律为25mm,其他三边一致。
三、标题栏和明细栏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四、看图方向的规定为了利用预先印制好的图纸,允许将图纸逆时针旋转90°。
为了使图样复制和缩微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长(巩固练习)让学生练习画边框和标题栏、明细栏。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弄清国标所规定的几种图幅和图框格式,以及标题栏和明细栏的画法。
(作业布置)课堂作业:1、简述GB/T14689-93的含义。
2、图纸幅面有哪三种。
课后作业:画出标题栏和明细栏。
教后感:教学时数:2学时课题:§1-2 比例教学目标:1、了解画图时常用的比例以及选择比例的原则;2、掌握图样上字体的书写等国家标准。
机械识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阅读和理解机械图纸,掌握常用的机械制图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机械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机械图纸的基本知识,如图线、比例、标注等。
2.熟悉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则和标准。
3.了解常用的机械零件和装配关系。
4.掌握机械图纸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正确绘制机械图纸,包括零件图、装配图等。
2.能够使用尺规作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设计。
3.能够根据图纸进行零件加工和装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观念和创新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机械识图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机械制图的方法和技巧、机械图纸的阅读和理解、常用的机械零件和装配关系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图纸的基本知识:图线、比例、标注等。
2.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则和标准:直线、圆、平面、立体图等的绘制方法。
3.机械图纸的阅读和理解:如何快速准确地读懂图纸,理解图纸中的信息。
4.常用的机械零件和装配关系:螺纹、齿轮、轴承等零件的绘制和装配方法。
5.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CAD、SolidWorks等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识图的知识。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识图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组合体复习【学习目标】1、复习组合体分析及画法。
2、复习组合体尺寸标注。
【学习重点和难点】1、组合体分析及画法。
2、组合体尺寸标注。
1.课前准备上课之前要准备好模型,模型要能够充分体现形体分析法的特点。
2.教学内容(1)组合体的组成方式(形体分析法)叠加如图5-1所示图5-1 叠加切割如图5-2所示图5-2 切割相切如图5-3所示图5-3 相切图5-4 为常见的画图错误,主视图上的错误原因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立体是一个实体,即由各种材料制造成的立体,板和柱面的结合部分柱面已经消失,所以不存在转向轮廓线。
左视图上的错误原因是没有考虑宽相等,不作形体分析。
图5-4 常见错误画法.图5-7 曲面立体的线面分析(2)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图5-15 基本平面立体的尺寸标注图5-16 基本曲面立体的尺寸标注(3)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完整、清晰、合理的要求。
图5-17 尺寸标注要完整图5-8 尺寸标注要清晰图5-19 寸的集中标注图5-20 寸标注要符合加工和测量的要求(4)尺寸分类和尺寸基准尺寸分类按尺寸所起的作用,可将尺寸分为三类: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
定形尺寸是确定形体形状的尺寸,定位尺寸是确定形体位置的尺寸,总体尺寸确定物体的总长、总宽、总高。
标注尺寸时,一般按“先定形尺寸,后定位尺寸,最后总体尺寸”的顺序标注。
尺寸基准标注定位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
在组合体长、宽、高三个方向上至少各有一个基准,标注定位尺寸时,首先要考虑基准问题,通常以对称平面、回转曲面的轴线或物体上较大的底面、端面等为尺寸基准,同一方向上的定位尺寸基准尽量统一,这一原则称为“基准统一原则”,如图5-21所示。
图5-21 尺寸基准第一讲 基本视图【学习目标】1、撑握基本视图的画法。
2、能从复杂的图中看懂向视图和斜视图。
【学习重点和难点】1、读懂基本视图21. 教学设计 首先用动画演示六个基本视图的形成,讲解如何用恰当的视图表示物体的形状。
机械识图与AutoCAD技术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机械识图基础1.1 认识图纸:介绍图纸的种类、作用以及图纸的构成要素。
1.2 投影原理:讲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基本原理。
1.3 视图与投影视图:介绍基本视图、斜视图、投影视图的画法及标注。
1.4 剖视图与断面图:讲解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及标注方法。
第二章:机械制图标准2.3 公差与配合:介绍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方法。
2.4 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讲解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第三章:AutoCAD 2024基础知识3.1 AutoCAD 2024界面与操作:介绍AutoCAD 2024界面、工具栏及基本操作。
3.2 图形绘制基础:讲解点、线、圆等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
3.3 坐标系与坐标输入:介绍坐标系、坐标输入方法及坐标变换。
3.4 视图控制与图层管理:讲解视图控制、图层创建、修改与控制方法。
第四章:机械零件图绘制4.1 轴类零件图:绘制轴类零件图的步骤与技巧。
4.2 齿轮类零件图:绘制齿轮类零件图的步骤与技巧。
4.3 轴承类零件图:绘制轴承类零件图的步骤与技巧。
4.4 箱体类零件图:绘制箱体类零件图的步骤与技巧。
第五章:装配图绘制5.1 装配图概述:介绍装配图的作用、种类及绘制要求。
5.2 装配图的绘制方法:讲解装配图的绘制步骤与技巧。
5.3 爆炸图与透视图:介绍爆炸图、透视图的绘制方法。
5.4 装配图的修改与打印:讲解装配图的修改方法及打印设置。
第六章:AutoCAD实体绘图6.1 二维实体:介绍二维实体的创建方法,如矩形、圆形、多边形等。
6.2 三维实体:讲解三维实体的创建方法,如长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6.3 实体编辑:介绍实体编辑工具的使用,如移动、旋转、缩放、布尔运算等。
第七章:机械工程图样标准7.1 标准件和常用件:介绍标准件和常用件的图样表示方法。
7.2 零件图的完整性:讲解零件图应包含的内容,如视图、尺寸、公差等。
7.3 装配图的完整性:讲解装配图应包含的内容,如总装图、零件表等。
机械识图教案教案标题:机械识图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机械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将能够应用机械识图的技能,解读和绘制简单的机械工程图。
教学重点:1. 机械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机械工程图的解读和绘制。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机械识图的技能。
2. 学生能够准确解读和绘制机械工程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具、投影仪、幻灯片、课件。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幻灯片或者课件展示一些机械工程图的例子,引起学生对机械识图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机械识图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讲解:1. 解释机械识图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包括图纸标准、图纸类型和常用符号等。
2. 介绍机械识图的分类,如平面图、立体图和剖视图等。
3. 解释机械工程图的基本要素,如线型、尺寸标注和符号等。
示范:1. 通过幻灯片或者课件展示一些简单的机械工程图,解读图中的各个要素和符号。
2. 逐步演示如何绘制简单的机械工程图,包括线型的绘制和尺寸标注的方法。
练习:1. 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读和绘制给定的机械工程图。
2. 在学生完成练习后,进行讲解和讨论,纠正他们可能存在的错误。
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要点。
2. 强调机械识图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
拓展: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复杂的机械工程图,并尝试解读和绘制。
2. 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和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机械识图的技能。
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进行评估,检查他们的机械识图技能。
教学延伸:1. 在后续课程中,引导学生应用机械识图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 组织机械识图比赛或者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确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提问和分享观点。
教课本
外螺纹的大径和内螺纹的小径称为顶径,除管螺纹外,螺纹的大径为螺纹的公称尺寸。
⑶线数沿一条螺旋线形成的螺纹叫做单线螺纹;沿两条或两条以上在轴向等距分布的螺旋线所形成的螺纹叫做多线螺纹。
⑷螺距(P)和导程(Ph)
螺距:螺纹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之间的轴向距离P称为螺距。
导程:同一条螺纹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之间的轴向距离Ph称为导程。
⑸旋向螺纹的旋向有左旋和右旋之分。
右旋:顺时针方向旋入。
左旋:逆时针方向旋入。
判断方法如下图:
注意:只有上述各要素完全相同的内、外螺纹才能旋合在一起。
习题册p146。
机
械
识
图
教
案
2011年12月
机械识图培训
第一章:识图的基本知识
1.1 机械图样
图样: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方法并遵照国家标准的规定绘制成的用于工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图样,简称图样。
机械制造业所使用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
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借以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不可缺少的工程语言。
立体图(轴测图)和视图
立体图富有立体感,直观形象,度量性差,作图困难。
视图能准确地表达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方便。
直观性较差,需将多个视图综合起来想象出空间形状。
在视图上加注完整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要求、技术条件和标题栏等内容,就造成了工厂中常见的零件图。
1.2 常用的图线(摘自GB/T4457.4-2002)
粗实线:用于表示可见棱边线、可见轮廓线、相贯线、螺纹牙顶线、螺纹长度终止线、齿顶圆、模样分型线、剖切符号线。
细实线:用于表示过渡线、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线的起止线、剖面线、重合剖面轮廓线、螺纹牙底线等20种。
可这样简单理解:除用粗实线表示的8种线外,需用实线表示的均用细实线。
波浪线:双折线:
用于表示断裂处边界线、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
细虚线:用于表示不可见棱边线、不可见轮廓线
粗虚线:用于表示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
细点划线:用于表示轴线、对称中心线、分度圆、剖切线。
粗点划线:用于表示限定范围线。
细双点划线:用于表示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可动零件的极限位置的轮廓线、重心线、成形前轮廓线、剖切面前的结构轮廓线、轨迹线、毛坯图中制成品的轮廓线、特定区域线、延伸公差带表示线、工艺用结构的轮廓线、中断线。
1.3 投影
1.3.1 投影的分类
根据投射中心到投影面的距离,投影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平行投影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是否垂直的位置关系又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
具体如下图所示:
中心投影正投影斜投影
1.3.2 正投影的性质
收缩性:平面图形(或直线)平行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实形(或实长)。
积聚性:平面图形(或直线)垂直投影面时,其投影成直线。
真实性:平面图形(或直线)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仍为平面图形(或线段),形状类似。
1.3.3 三视图的形成
如图所示,将形体放在三面投影体系(第一角)中,向三个投影面作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即是三视图,分别为:
主视图——从前向后投影,在正投影面(V面)上的正投影视图;
俯视图——从上向下投影,在水平投影面(H面)上的正投影视图;
左视图——从左向右投影,在侧投影面(W面)上的正投影视图。
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投影规律)
长对正——主视图与俯视图相应投影长度相等;高平齐——主视图与左视图相应投影高度相等;
宽相等——俯视图与左视图相应投影宽度相等。
1.4 尺寸标注
基本规则:
物体的真实大小就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与准确性无关。
图中所注尺寸为物体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另加说明。
机械图样中的线性尺寸以毫米(mm)为单位时,不需注明单位符号或名称,其他单位如英寸、角度等则必须注明。
第二章:图样基本表示法
2.1 视图
2.1.1 投影分角
投影空间一般分成八个分角(也称象限),如图所示。
我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均采用第一分角投影法,即将物体放在图中所示的第一分角中,然后向基本投影面进行投影,再旋转到与正立投影面重合的平面上作图。
第一角投影法简称E法。
第一角投影法,投影面放在物体的后边,符合人们对自然界阴影的认识,易被初学者所掌握。
第三角投影:是将物体放在空间中的第三分角,将投影面看成是透明的,然后向基本投影面投影,再旋转到与正投影面V重合的位置画图的方法。
第三角投影被美国、加拿大等美洲国家以及日本采用,简称A法。
在我国,不推荐采用第三角投影,合同规定使用第三角投影时也可以使用第三角投影,但必须在图样中画出第三角投影的符号。
第三角投影图例:
2.1.2 基本视图(第一角投影法)
2.1.3 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自由配置的基本视图。
2.1.4 斜视图
斜视图是物体某一部分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影所得到的视图。
2.1.5 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是物体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视图,是不完整的基本视图。
2.2 剖视图
剖视图是假想用剖切面将物体剖开,移去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将剩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视图。
2.2.1 剖切面及剖切方法单一剖切面
几个相交的剖切面
几个平行的剖切面
2.2.2 剖视图种类
剖视图分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三种
全剖视图
半剖视图:当物体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的投影所得到的图形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另一半画成视图。
局部剖视图:用剖切面局部地剖开物体所得到的剖视图。
2.3 断面图
断面图可分为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两种。
概念: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中的某处切断,仅画出断面的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断面。
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在于:断面图仅画出物体剖切处断面的形状,而剖视图除画出剖切处断面的形状之外,还应画出剖切平面(断面)后的可见部分的投影。
但当剖切面通过回转而形成的孔或凹坑的轴线时,则这些结构按剖视图要求绘制。
当剖切面通过非圆孔,导致出现完全分离的剖面区域时,则这些结构按剖视图要求绘制。
2.4 局部放大图
局部放大图:将物体的部分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出的图形。
第三章:常见表示法解释
新国家标准对部分简化表示法、标注方法进行了更新,现将常见的介绍如下:
3.1 中心孔简化表示法(标注中的标准代号可省略)
中心孔的四种类型:
A型 B型 R型 C 型
C型标记示例:GB/T 4459.5-CM10L30/16.3
表示C型中心孔螺纹为M10长30,锥形孔大端为φ16.3
3.2 在不致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剖面符号可省略。
3.3 几种简化标注
一组同心圆弧或圆的简化注法:
3.4 几种容易忽视的标注
标注板状零件的厚度时,可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t”:
斜度或锥度符号标注方向与图形一致:
45°倒角标注与非45°倒角标注:
当尺寸仅需要限制单个方向的极限时,应在该极限尺寸的右边加注符号“max”或“min”:
用同一公差带控制几个被测要素时应在公差框格上注明“共面”或“共线”:
对于非刚性零件的自由状态条件用符号
表示:
3.5 螺纹标注法
3.6 未注公差
2010年6月9日,技术管理部标准化室发了“关于《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的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的统一规定的通知”。
规定如下:
技术文件无规定时,线性尺寸中圆孔、孔深按H13,圆轴按h13,其它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按GB/T1804-2000中m级执行。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1996中k 级执行。
两个表面分别由不同类型的工艺(如切削和铸造)加工时,它们之间线性尺寸未注公差应按规定的两个未注公差中的较大值。
补充:
1、零件图的简化画法有哪几种?
a、助板和轮辐;
b、均匀分布的结构;
c、零件上的滚花部分;
d、较小结构;
e、对称图形;
f、较长零件的断开画法。
2、螺纹的基本要素有牙型、(公称)直径、螺距、线数、旋向。
3、常用键的种类有平键、半圆键、钩头锲键、花键。
4、国家标准规定齿形部分不画真实投影,而采用规定画法,用三条线表示齿轮的牙齿部分;齿顶圆用粗实线绘制;分度圆用点划线绘制;齿根圆用细实线绘制,可省略不画,在剖视图中,齿根图用粗实线绘制。
5、装配图的内容有一组视图、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标题栏明细表和零件序号。
6、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有假想画法、零件的单独表示法、拆卸画法、简化画法。
7、识读装配图的步骤:
a、看标题栏和明细表,作概括了解;
b、分析视图;
c、分析尺寸;
d、分析装配关系,弄清工作原理;
e、了解装、拆顺序;
f、了解技术要求。
8、定型尺寸:确定组合体部分大小形状的尺寸。
定位尺寸:确定形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总体尺寸:标准尺寸的起点、制作尺寸基准。
9、剖面准类:移除剖面、重合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