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及欧洲 2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节亚洲和欧洲一、地理位置1.亚欧大陆的的含义: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也称欧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大陆。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亚洲欧洲半球位置主体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纬度位置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北寒带、北温带,无热带分布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北临北冰洋,南濒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临地中海和黑海,大陆轮廓破碎,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3.读右图,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数码代表的海洋或河流名称。
(提示:A亚洲B欧洲C非洲D大洋洲;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⑤白令海峡⑥苏伊士运河)4.在右图中适当位置填注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5.在亚洲地形图中划出并记住各洲的分界线位置(1)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2)亚洲与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3)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二、地形1.在亚洲地形图中划出或填注并记住下列地理事物位置: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乌拉尔山脉、珠穆朗玛峰(地球之巅);马来群岛,日本群岛,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印度半岛亚洲地形图2.在欧洲简图中记住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和位置(提示:A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半岛)B 阿尔卑斯山脉C 莱茵河D 多瑙河E 巴黎盆地F 西欧平原G 东欧平原H 伊比利亚半岛I 亚平宁半岛)3.亚欧两洲地形特点比较表欧洲简图4..欧洲冰川地貌广布的表现:挪威的峡湾、芬兰的湖泊、东欧平原上的低丘、阿尔卑斯山的峰峦。
三、气候1.亚洲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广布、季风气候显著。
2.记住右图亚洲气候的三个特点成因示意图3.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4. 世界季风气候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 广的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地理位置(1)亚洲①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②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③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欧洲欧洲全在北半球,大部分在东半球,北邻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3.地形(1)亚洲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是除南极洲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
亚洲有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处死海湖面。
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④此外,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
如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欧洲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面起伏不大,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也是地形比较单一的大洲。
4.气候(1)亚洲①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亚洲的气候特征: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b. 大陆性特征显著;c. 季风气候显著。
(2)欧洲欧洲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世界上分布最广泛。
5.河流①主要大河:长江的长度和水量都居亚洲第一位,居世界第三位。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是湄公河。
②亚洲河网分布的主要特点: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内流区域面积广大。
著名的内流河有锡尔河和阿姆河。
③亚洲独具特色的湖泊: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死海;一半咸水一般淡水的湖泊巴尔喀什湖。
(2)欧洲①欧洲的河流特征深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河网稠密、水流平缓、河流短小、水量丰富、航运价值高。
中原回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记忆亚洲的封建社会:日本的大化改新及阿拉伯国家的建立2、了解欧洲的封建社会及西欧城市的兴起学习重点:日本的大化改新、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学习难点: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学习过程: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一>、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日本的兴起和统一】:1世纪前后,日本岛国开始出现;到5世纪是,大和统一了日本。
★【日本——大化改新】(内因)六七世纪,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混乱(外因)。
根本原因:。
公元646年,颁布诏书,开始大化改新。
改新学习的对象:。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
大化改新是。
理解:日本大化改新各项措施有哪些积极作用?开放问题:日本效仿中国改革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阿拉伯国家的建立】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创立了伊斯兰教。
建立与统一: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在传教但结果失败→622年,在麦地那建立了的国家,。
→630年,再次兵临麦加城下,占领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632年,穆罕默德病逝,阿拉伯国家基本统一。
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1》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
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这种一神教的信仰,极力贬低各部落在分裂状态下传统信仰的神,目的是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民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
他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2》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二>、中古欧洲社会【封建社会:5世纪——15世纪】【西欧——封建社会】1、说出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主要内容、影响。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什么?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与欧洲教学案(第2、3课时)(气候和河湖)白庄矿学校李娟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2、对比亚洲分析欧洲的气候特征。
3、归纳总结地形与气候,了解亚洲与欧洲的河湖。
教学重点: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教学难点:欧洲的气候特征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理论联系实际、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学准备: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寒假的时候,你远在莫斯科的朋友玲玲,和海南的朋友贝贝同时邀请你到他们那里去旅游,并且都建议你去的时候,一定要多带厚的衣服。
你认为你的哪位朋友的建议是合理的?为什么?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学习任务一:亚洲的气候知识储备:学习气候从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类型的特征这几方面分析。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8内容及《亚欧气候类型图》《世界气候类型图》回答:(1)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2)最广的是那种?分布在那里?(3)最典型的是什么气候?分布在那里?(4)完成P7活动题目。
(5)亚洲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是什么?(6)阅读亚洲的夏季风和冬季风,指出他们的源地、风向、对气候的影响。
小组交流:总结亚洲气候有哪些特征?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家住俄罗斯的一个城市的中学生大卫乘飞机到印度尼西亚的城市探亲,临行前妈妈嘱咐他要多带几件棉衣。
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二)学习任务二:欧洲的气候1、自主学习读图1-7,了解欧洲的气候类型,解决以下问题:(1)欧洲都有哪些气候类型?(2)欧洲分布最广的是哪一种气候?(3)英国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位置相当,可是一月两地平均气温却相差将近30度,为什么?(4)欧洲欧洲内陆和亚洲内陆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两者在同纬度的亚洲和欧洲内陆气候特征是否一样? (5)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是欧洲,说一说两种气候的特征。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欧洲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探究结论:欧洲气候特征;(1)以温带气候为主。
作业01 亚洲及欧洲1.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B.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C.跨经度最广的大洲D.跨纬度最广的大洲【答案】1.C【解析】1.关于亚洲的叙述,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选C。
2.亚洲的主体部分在()A. 东半球、北半球B. 东半球、南半球C. 西半球、北半球D. 西半球、南半球【答案】2.A【解析】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小部分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小部分在西半球,故选A。
3.亚洲的气候特点是()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③海洋性气候分布广④季风气候显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3.B【解析】3.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加上地形复杂多样,使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东部和南部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大部分地区离海远,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西部没有宽阔的海洋,不具有海洋性气候,故选B。
读亚洲示意图,完成4~6题。
4.图中①为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代表的地理事物是()A.乌拉尔山脉B.乌拉尔河C.大高加索山脉D.里海5.②代表的高原是()A.伊朗高原B.蒙古高原C.德干高原D.青藏高原6.下列对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B.塔里木河向北注入北冰洋C.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北冰洋D.叶尼塞河向南流入北冰洋【答案】4.A 5.D 6.A【解析】4.图中①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位于俄罗斯境内,所以俄罗斯是跨了亚洲和欧洲的国家,故选A。
5.由图可知,图中②是位于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称号,故选D。
6.亚洲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故A正确。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地理位置(1)亚洲①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②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③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欧洲欧洲全在北半球,大部分在东半球,北邻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3.地形(1)亚洲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是除南极洲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
亚洲有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处死海湖面。
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④此外,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
如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2)欧洲欧洲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面起伏不大,地势南北高,中部低,(1)亚洲①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亚洲的气候特征: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b. 大陆性特征显著;c. 季风气候显著。
(2)欧洲欧洲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世界上分布最广泛。
5.河流(1)亚洲①主要大河:长江的长度和水量都居亚洲第一位,居世界第三位。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是湄公河。
②亚洲河网分布的主要特点: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内流区域面积广大。
著名的内流河有锡尔河和阿姆河。
③亚洲独具特色的湖泊: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死海;一半咸水一般淡水的湖泊巴尔喀什湖。
(2)欧洲①欧洲的河流特征深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河网稠密、水流平缓、河流短小、水量丰富、航运价值高。
湘教版地理七下第六单元第1节《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教案3.这些美丽的景色属于哪个大洲?出示图片并提问:你还认得这些大洲吗?你知道”亚细亚”和“欧罗巴”吗?转折:今天我们来探究亚细亚洲及欧罗巴洲的相关知识。
在图中找出亚细亚和欧罗巴两大洲的学习活动一:定位“亚细亚”和“欧罗巴”1.初探名称的由来出示材料:古代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人们,把居住地以东的地方称为“亚细亚”,以西的地方称为“欧罗巴”。
在当地语言中,“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后来,“亚细亚”和“欧罗巴”所指范围不断扩大,并世代相传,分别成为亚、欧两大洲的名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也称欧亚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千米2。
2.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在哪半球?出示东西半球图:方法指导:找出半球划分界限——东西半球20°W,160°E;南北半球:0°。
3.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1.图文转化——想一想,说一说:2.读图分析:准确画出20°W,160°E;赤道。
观察描述亚洲的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3.观察标画与描述交流:亚洲的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和北寒图文结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在描述亚洲位置的同时,方法指导:找出重要纬线——赤道、北极圈、北回归线以及一些其他重要纬线。
4.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方法指导:找出所在的大洲,濒临的海洋。
5.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有哪些邻居?——相对位置(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描述(2)亚洲与非洲、北美洲的分界线描述6.归纳总结:如何来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拓展应用】提问:你会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吗?7.提供半球图和欧洲位置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带。
4.读图分析: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是世界第一大洲。
编写时间2018-3-7 执行时间2018-3-8 主备人黄向群执教者黄向群总序第 2 个教案
课题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共 3 课时
第 2 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2、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
重点
难点
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教学
策略
小组合作式、探究式、导学案
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读图1-1,找到下列地形:
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
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群岛: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
三、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
提示:分析地形特征,要从四方面入手: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
度,②地势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类型,④地形分布。
1、读图1-1,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① 结合图1-5 图1-6,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分析,亚洲地形
以、为主,平均海拔高。
全洲平
均海拔米,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的
大洲。
② 结合图1-5,亚洲地面起伏,高
低。
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
原,最雄伟的山脉,
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43米,号称“地球
之巅”),又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海拔
-400米)。
③ 亚洲地势中部,四周。
被称为
“世界屋脊”的高原雄踞
亚洲中部。
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山脉主要
有、、。
④ 特色地形:亚洲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
最、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由北向
南依次
是、、
、,这些群岛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壳活跃,位于火山地震带上。
2、根据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世界最。
②地面起伏。
③地
势高,低。
④以地貌为特色。
【学生分组展示】
【总结归纳】
【巩固练习】
1、频临亚洲的大洋,从北方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2、下列属于欧洲的平原中,位置最东的是()
A 西欧平原
B 波德平原
C 东欧平
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
3、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是()
A 喜马拉雅山脉
B 东非大裂谷
C 安第斯山脉
D 落基
山脉
4、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最高的山峰海拔为米,陆地最低
处的海拔为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说明了亚洲的地面起
伏,高低。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形
中,、面积广大,地
势高,
低。
③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洲的分界线,连接
了海与海。
【课堂小结】
2、亚洲的世界之最:
最雄伟的山脉:最高的山
峰:
最高的高原:陆地最低点:
最大的半岛: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