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轨道精调专项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37.79 KB
- 文档页数:3
京沪高铁四标段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工程编号:高速道岔路基上道岔板精调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十二局编制:审核:批准:2010年5月8日发布 2010年5月8日实施目录一.适用范围 (3)二.粗铺前提条件 (3)三.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 (3)1、施工程序 (4)2、工艺流程 (5)四、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2、安装道岔板精调爪 (6)3、全站仪 (7)4、定向棱镜 (8)5、安装角点棱镜 (9)6、道岔板精调工艺 (10)7、验收标准 (13)8、控制测量 (13)9、施工注意事项 (14)五、劳动组织 (15)1、劳动力组织方式 (15)2、人员配置 (15)六、机具配置 (16)七、安全注意事项 (16)八、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6)1、文明施工 (16)2、环境保护措施 (16)路基上道岔板精调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适用于京沪高铁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路基上道岔板精调施工。
二.精调前提条件1、一组道岔板粗铺完成,粗铺精度达到规范要求。
2、道岔GRP点测设完毕,且通过评估,精度达到要求。
3、基准点平面精度应满足一下要求:(1)相邻点平面相对精度不大于0.2mm。
(2)轨道基准点各半测回测量的坐标值与其平均值间的较差≤0.4mm。
(3)重叠轨道基准点的平面位置允许偏差:横向≤0.3mm(每点),纵向≤0.4mm(每点)。
4、基准点高程测量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单程水准测量起闭于CPⅢ点的闭合差限差应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S单程水准测量线路长度(km)。
(2)轨道基准点往返测高程值与其平均值间的较差≤0.3mm。
(3)重叠区内轨道基准点高程较差≤0.3mm(每点)。
(4)相邻轨道基准点间的相对精度≤0.1mm。
三.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CRTSⅡ板式道岔板精调作业流程精调工艺流程图四、施工要求 1、施工准备(1)每个工作面配置全站仪一台、棱镜至少6个、精调爪96套。
测量人员4人,调节人员12人(两班全天作业)。
京沪高速铁路轨道精调方案摘要:轨道精调是保证轨道高平顺性,满足告诉公路安全舒适的要求。
利用轨检小车进行数据采集、技术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制定调整方案,施工人员现场精调,从而满足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时的稳定、舒适。
该文主要进行研究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沧德特大桥DK259+431~DK285+903段的轨道测量与精调工作的方案。
关键词:高速铁路轨道施工1 编制依据京沪高速铁路轨道精调方案在编制中,应该根据以下编制依据进行实施:(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2009年最新版)。
(2)福斯罗300型扣件系统安装技术手册。
(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4)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86号)。
(5)客运专线铁路工程静态验收指导意见(铁建设[2009]183号)。
(6)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指导意见(铁集成[2010]166号)。
(7)京沪高速铁路正线轨道精调标准研讨会会议纪要([2010]第30期)。
2 施工准备在京沪高速铁路轨道精调施工前,为了保证铁路轨道精调施工方案顺利进行,在施工前,首先应该做好以下准备:(1)我单位对管段内的CPIII网再次进行复测,复测结果报铁三院经过评估合格后方应用于轨道精调。
(2)请按伯格培训人员来我项目部进行轨道小车使用的培训。
技术负责人了解轨检小车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调整方案制定等。
(3)整理管段内平面曲线、竖曲线、超高等线路参数,并输入安伯格轨道状态检测小车,经换手检查无误。
(4)换算运营贯通里程,与施工里程结合使用,方便动态检测数据的分析解读。
(5)对轨道板复测数据进行分析,对特殊地段进行重点精调。
并根据相对轨检小车进行快速测量结果估算调整件的用量,并提前备好各种型号的轨道调整配件。
(7)轨枕进行统一编号,采用“板号+流水号”的形式编号,流水号从0至9(如左线板号840345上第一个轨枕编号为8493450)。
无砟轨道精调技术【摘要】通过沪宁城际铁路客运专线CRTS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及京沪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静、动态两个阶段的轨道精调技术实践,结合高速动车组轨栓结果分析,对无砟轨道状态调整技术进展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精调施工方法,提出静态适算控制标准,给出动态阶段的分析方法、调整原则和目标管理值。
【关键字】无砟轨道轨道精调一、轨道精调简介待铺轨单位对长钢轨铺设放散、锁定完毕后,即展开轨道精调作业。
前后分为静态调整和动态调整两个阶段。
静态调整到达静态验收标准后,开场联调联试。
开场联调联试后,精调工作进入轨道动态调整阶段,该阶段主要通过16 0km/h 轨检车和350km/h动车组对轨道状态进展检测和评估。
静态调整阶段:是根据轨道小车依据CPIII控制点进展静态测量轨道几何状态,通过软件分析后进展线形不断完善的调整过程。
包括对轨道线形〔轨向和上下〕进展优化调整,合理控制轨距变化率和水平变化率,使轨道静态精度到达规*要求。
动态调整阶段:主要通过对动态轨检车的数据进展分析结果,分点利用静态调整的方式对轨道进展调整。
动态检测结果评估分四级,一级点只需养护,二级点需重点调整,三级点限速行车,四级点停顿行车。
通过两个阶段的调整,最终使得无砟轨道轨道状态满足动车组高速运行的舒适性和平安性要求。
二、轨道扣件系统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采用WJ-8C型扣件系统。
扣件组成:轨道板采用WJ-8C型扣件,WJ-8C型扣件〔以下简称扣件〕由螺旋道钉、平垫圈、弹条、绝缘块、轨距挡板、轨下垫板、铁垫板、铁垫板下弹性垫板和预埋套管组成。
每个小组配置的主要测量仪器、施工机具四、轨道板及扣件检查、清理长钢轨铺设前组织人员完成对施工现场的清理及修补工作〔包括对扣件孔的清理,道床板破损的修补,轨枕破损的修补,桥梁上单元板之间的清理及伸缩缝的整理、道床板裂缝的处理等工作〕。
轨道板应清理干净,不应有沙子、石子、混凝土残砟及建筑垃圾等。
Word格式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一标CRTSII型无砟轨道轨道板精调作业指导书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一标十九局项目经理部目录1、适用范围 (2)2、作业准备 (2)3、工艺流程 (3)4、作业内容 (4)5、质量标准 (10)6、质量控制要点 (10)7、安全注意事项 (11)8、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1)CRTSII型无砟轨道轨道板精调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及桥梁CRTSII型无砟轨道道床轨道板精调施工指导。
轨道板粗铺完成后进行精调作业,及相应的准备测量工作。
2、作业准备2.1主要设备一套精调系统主要的使用配套设备见表1,精调系统平面布置见图1。
表1 精调系统设备一览表2.2 数据准备精调所需数据有:轨道板的板坐标文件“.FFC ”;棱镜配位文件“.FFD ”(前期通过布板软件计算得出);现场测量并经过平差计算后的轨道基准点三维坐标。
将上述文件拷贝到指定文件夹下,精调时根据指令软件将自动调用所需文件。
3、工艺流程无砟轨道精调主要施工流程如下图2:图1 精调系统平面布置图4、作业内容4.1 仪器的安装架设4.1.1 安置精调千斤顶精调调节装置(千斤顶)使用前应对相关部位进行润滑,在待调板前、中、后部位左右两侧共安装6个精调千斤顶。
其中,前、后两端4个千斤顶为可以进行平面及高程双向调节的千斤顶,中间2个为仅具高程调节能力千斤顶。
双向调节千斤顶在安装前将横向轴杆居中,使之能前后伸缩大约有10mm 的余量,以避免调节能力不足需倒顶而影响调节施工。
4.1.2 安置专用精密对中三脚架将专用精密对中三脚架的对中杆的尖端,对准在起始工作的GRP 点上的测钉锥窝内,将其余的两调平螺杆的尖端放置在轨道板上,面向需要精调的轨道板,为了保持对中三脚架的稳定和平衡,需要把给全站仪供电的电源平放在两整平螺杆之间的横臂上。
旋转两调平螺杆的螺旋,使两臂上的水准气泡居中,整平对中三脚架。
4.1.3 安装全自动全站仪反时针旋转精密对中三脚架上的基座的锁紧钮,基图4 对中三角架及全站仪图3 精调千斤顶(双向、单向)座内的三爪孔将全部空位,取下全站仪下的基座,将全站仪下的三爪小心对准精密对中三脚架上的基座的三爪孔,并放置其中,顺时针旋转基座的锁紧钮,直到处于水平位置,全站仪将紧密无间隙地与对中三脚架连为一体。
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施工工法京沪项目翟春辉一.前言: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是我国引进德国博格板式无砟轨道系统技术后,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板式无砟轨道技术。
轨道板精调是将预制好的CRTSII型轨道板,通过测量安放在指定承轨槽上精调标架棱镜的三维坐标,计算出轨道板实测坐标与设计计算坐标之间的偏差值,调整安装在轨道板下的精调千斤顶,使轨道板位置达到设计要求的过程。
二.工法特点.II型轨道板精调系统要求高标准、高精度、高质量、工序控制严格。
精度高体现在位置、几何尺寸、时间、温度等方面,譬如:现浇梁的顶面平整度控制4m/8mm;底座板高程精度±5mm,轨道板粗定位≤10mm,轨道板精确定位控制在≤0.2mm;CA 砂浆从搅拌成品到提升上桥,最终到灌注入板缝控制在30 分钟内;底座混凝土基本浇筑段必须在一天内完成等。
因此,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是II型板施工控制中的重要环节。
三.CRTSⅡ型板精调施工工艺1、CRTSⅡ型板精调采用技术标准及主要技术要求1.1 采用标准⑴、《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 [2007]85号);⑵、《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 号文);⑶、《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 号);⑷、《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⑸、《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2.2主要技术要求CRTSⅡ型板(博格板)精调的基础是:每块CRTSⅡ型板结构上具有10对在工厂经过精确打磨过的承轨槽;CRTSⅡ型板调板时控制点为相对精度能够达到平面0.2mm、高程0.1mm的基准GRP点。
全站仪架设在基准点上,通过测量安置在承轨槽上测量标架的棱镜,利用轨道板精调软件计算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进而进行调整,直到横向和高程达到相对板内误差0.3mm;板间误差0.4mm精度,完成轨道板的精调,如图所示。
京沪高铁整治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
京沪高铁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高铁干线之一,连接了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是中国高铁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列车晚点、设备故障等,影响了京沪高铁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有必要对京沪高铁进行整治工作,以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问题分析。
1. 列车晚点,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京沪高铁列车的晚点现象较为常见,给乘客出行带来了不便。
2. 设备故障,部分车辆和设备出现了故障,影响了列车的正常运行。
3. 服务质量,部分乘客反映,在京沪高铁上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如餐饮服务、车厢卫生等方面存在问题。
三、整治目标。
1. 提高列车准点率,减少列车晚点现象。
2. 提升设备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3. 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乘客满意度。
四、整治措施。
1. 完善设备维护保养,加强对列车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更新,确保列车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加强人员培训,对列车驾驶员、乘务人员等进行培训,提高其技能和服务意识,以提升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
3. 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对列车运行安全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和可靠性。
4. 完善服务设施,对列车上的餐饮服务、卫生设施等进行改善,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5. 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京沪高铁运营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五、整治效果预期。
1. 列车准点率提升,通过设备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的加强,预计列车准点率将有所提升,减少列车晚点现象。
2. 设备可靠性提升,通过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预计列车设备故障率将有所下降,提升列车的可靠性。
3. 服务质量提升,通过完善服务设施和加强人员培训,预计服务质量将得到提升,乘客满意度将有所提高。
六、整治工作时间表。
1. 设备维护保养,全年开展,每月进行一次设备检修和保养。
2. 人员培训,全年开展,每季度进行一次培训。
3. 安全管理,全年开展,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京沪高铁CRTSⅡ型轨道板精调一.引言随着国内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对板式轨道的精调测量系统的需求将与日俱增,无论是何种形式,何种规格的板式无砟轨道,只有具体的测量标架形状,性能的差异,而轨道板的精密测量,调整定位原理却基本相同。
下面就针对我项目部所参加的CRTSⅡ型板精调系统做介绍与总结。
CRTSⅡ板型又称“博格板”,轨道板精调测量系统是针对高速铁路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时辅设轨道板而专门研制的精调测量定位系统。
利用本系统可精确测量出待调轨道板与设计位置间的横向和高差偏差,并将调整量发送至与调整工位对应的显示器上,指导工人将轨道板调整至设计位置处。
京沪高速铁路主要采用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最高运行时速380km,初期运营时速300km。
为达到这一要求要求调整到位以后的轨道板实际空间位置的高程和横向偏差须在±0.3mm范围内。
要实现轨道板如此精确的定位,传统的测量设备,测量方法和手段无法满足要求,需要借助轨道板精调系统。
轨道板精调施工质量是整个无砟轨道系统的关键点。
在京沪高速铁路施工前期和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多次模拟实验,对布板数据计算,设标网的建立,精调技术,人员操作培训,仪器设备选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精调系统简介轨道板精调测量系统简称SPPS,是针对高速铁路的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时安装轨道板而专门研制的精确测量定位系统。
一般由测量机器人、测量标架,强制对中三角架、控制计算中心、无线信息显示器等共同组成,其中测量机器人由全自动全站仪与数传电台组成。
其主要工作原理为:通过后方交会获得全站仪坐标和定向;根据单元轨道板精调软件测量2个T形标架上或螺孔器适配器上的4个棱镜的空间三维坐标,计算单元轨道板的空间实际位置以及单元轨道板的横向和高程的调整量,指导现场进行轨道测量调整作业。
测量仪器架设在GRP已知点上,经过精密定向后再利用测量仪器对滑架上的精密棱镜进行测量,得出测量值,测量值与理论的设计值进行对比得到调整差值,并将这些差值通过蓝牙,无线网卡发送到3个滑架的显示器上,以便调整人员进行调整,直至达到误差范围之内。
京沪高铁更换伤损钢轨施工组织方案II二〇一三年三月目录一、施工概况 (2)二、施工组织 (6)三、施工准备........................................................................................... 8四、施工程序......................................................................................... 10五、施工技术要求ﻩ11六、施工安全控制ﻩ12七、应急处理预案 ................................................................................ 14八、施工图表附件ﻩ17京沪高铁更换伤损钢轨施工组织方案近期检查发现管内京沪高铁钢轨轨顶面擦伤达到重伤标准,影响京沪高铁设备正常使用。
按照《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要求,应进行换轨处理。
计划于2013年3月*日至3月*日进行更换伤损钢轨施工。
具体施工组织方案如下:一、施工概况1.施工项目:更换伤损钢轨10根,轨道车运输轨料,锯轨、换轨、焊轨。
2.施工地点:京沪高铁上行K672+600右股、K673+050右股、K664+600左右股、K596+100左右股、K592+850(滕州东站4#道岔辙叉后钢轨)、K418+600左股,下行K672+500右股、K418+500左股。
3.施工单位:济南西工务段。
4.施工等级:III级。
5.配合单位:济南工务段、兖州工务段、京沪高铁济南维管段、济南西站、济南电务段。
6.施工封锁及限速条件:维修天窗点内轨道车进出换轨区间装卸钢轨。
换轨封锁施工,施工开通后换轨地点首次限速160km/h,后恢复常速。
7.施工(含维修天窗)时间:2013年3月*日至3月*日。
2024年京沪高铁某特大桥轨道板铺设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2024年京沪高铁是我国重大的高速铁路项目,其中某特大桥是其重要部分之一。
特大桥的轨道板铺设是该项目中的关键环节,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施工方案规划。
二、施工准备1. 设立专门的施工组织机构,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
2. 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测,确保施工平面和垂直线的准确性。
3. 选购合适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包括轨道板、动力机械、运输设备等。
4. 制定详细的施工工序和计划,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施工步骤1. 预处理:清理工地并进行整平,确保施工基础的牢固和平整。
2. 尺寸检查:对特大桥上的轨道板进行尺寸检查,确保与设计要求一致。
3. 预埋道床:在特大桥上适当位置挖槽,然后将轨道板的预埋道床安装到槽中,固定好。
4. 轨道板铺设:将轨道板从运输设备上卸下,并依照设计标高和线形进行精确对位,然后使用动力机械将轨道板一块一块铺设到预埋道床上。
5. 固定轨道板:使用专用的工具对铺设好的轨道板进行固定,确保其稳定性和平整度。
6. 安装附件:根据设计要求,对轨道板上的附件进行安装,例如轨道连接件、翻板等。
7. 精调工序:调整轨道板的水平度和线形,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8. 轨面修整:使用工具对轨道板表面进行修整,确保平整度和光洁度。
9. 检验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验收。
四、施工安全措施1. 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到位。
2. 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个工序的安全要求和防护措施。
4. 检查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安全状况,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和规范。
5. 加强施工现场的巡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6. 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五、施工质量控制1. 对施工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长钢轨精调工法1 前言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地处长江三角洲,连接上海和南京两大重要城市,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既有沪宁铁路已成为最紧张、最繁忙的一条干线。
为缓解沪宁间运输压力,加快推进客货分线运输,充分释放既有线货运能力,早日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建设一条具有世界一流快速、经济、安全、低碳、环保的现代化高速铁路迫在眉睫。
2008年7月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正式开工建设,设计为双线电气化无砟轨道高速铁路线路。
轨道结构采用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钢轨扣件采用WJ-7B(G)轨道扣件系统,钢轨规格为60kg/m。
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长钢轨良好的几何状态是实现高速、平稳、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和关键环节之一。
为保证无缝长钢轨满足相对平顺要求,沪宁城际高速铁路长钢轨精调采用在轨道控制网CPⅢ为基准测设的GRP基点上进行。
精调工作是在无缝线路铺设完成后,即长钢轨铺设放散、锁定结束后展开,前后分为静态调整和动态调整两个阶段。
只有静态调整达到验收标准后,才能开始联调联试。
开始联调联试后,精调工作进入动态调整阶段。
2 工法特点2.0.1 钢轨精调的测量是在CPⅢ基础上,分别在左右两股钢轨中心间距5m处设置轨道基准点GRP,保证了控制点测距短,精度高,搭接平顺。
2.0.2 利用GRP点作为数据采集的基准,采用智能型全站仪和轨道检测小车进行数据采集、根据随机软件进行测算调整量。
2.0.3 现场采用0.5mm级的调高垫板及道岔电子检测仪进行钢轨高程及轨距的调整控制,确保钢轨精调的质量。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长钢轨精调施工。
4 工艺原理4.0.1 在基础平面控制网CPI和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基础上,在桥梁防撞墙或路基路肩两侧混凝土立柱上设置纵向间距50~70m点对点的轨道控制网CPⅢ。
在CPⅢ的基础上,分别在左右两股钢轨中心间距5m处的凸形挡台上设置轨道基准点GRP,以保证钢轨精调的测量更加准确。
轨道精调专项方案1 编制依据1.1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1.2福斯罗300-1型扣件和WJ-7型扣件设计图;1.3扣件系统安装技术手册;1.4 施工合同文件及业主相关文件要求;1.5 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技术规范、规程、标准、指南及暂行规定。
2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京沪高速铁路三标段一工区无砟轨道工程,共铺设CRTS I型无砟轨道板2440块,CRTS II型板3056块,铺设长度为16.498km(DIK412+062.272.1- DIK428+560)。
铺轨由水电集团铺轨工区铺设,轨道板铺设范围内的轨道精调由我工区施工。
轨道精调的主要内容有:轨道静态调整和动态调整(主要是静态调整)。
其中静态调整主要包括:轨道几何状态测量、数据整理、模拟调整、出具书面调整报表、统计调整/更换扣件种类、现场调整扣件、调整完成后扣件紧固、调整后复测轨道调整效果、回收更换下来的扣件、清理轨道板。
静态调整达到静态验收标准后,才能开始联调联试。
开始联调联试后,精调工作进入轨道动态调整阶段,该阶段主要通过160km/h轨检车和350km/h动车组对轨道状态进行检测和评估。
动态调整阶段主要通过对动态轨检车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静态调整的方式对轨道进行调整。
通过两个阶段的调整,最终使得无砟轨道轨道状态满足动车组高速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
3 扣件系统的组成罗斯福300-1型扣件系统(以下简称扣件)由Ss36轨枕螺栓、Skl15型弹条、Is15绝缘垫片、Wfp轨距挡板、Zw693轨下垫板、Grp铁垫板、铁垫板下弹性垫板和预埋绝缘套管组成。
此外为了钢轨高低位置调整的需要,还包括轨下塑料调高垫板和钢制调高垫板。
WJ-7型扣件(以下简称扣件)由T型螺栓、螺母、平垫圈、弹条、绝缘块、铁垫板、轨下垫板、绝缘缓冲垫板、重型弹簧垫圈、平垫块、锚固螺栓和预埋套管组成。
此外为了钢轨高低位置调整的需要,还包括轨下调高垫板和铁垫板下调高垫板。
目录1.适用范围 (8)2.作业准备 (8)2.1内业技术准备 (8)2.2外业技术准备 (8)3.技术要求 (8)4.工艺流程及说明 (9)4.1工艺流程 (9)4.2 工艺说明 (9)4.2.1施工准备 (9)4.2.2承轨台编号 (10)4.2.3轨道检查 (10)4.2.4轨道测量 (11)4.2.5 适算 (12)4.2.6轨道调整 (7)4.2.7 轨道复测 (14)5.劳力组织 (15)6设备机具配置 (15)7. 质量保证措施 (16)8.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 (16)8.1施工安全 (16)8.2环境保护 (16)京沪高速铁路轨道工程轨道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崔马庄线路所至曲阜段轨道精调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精调后达到线路开通标准。
4.工艺流程及说明4.1工艺流程轨道静态调整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轨道静态调整的工艺流程图4.2 工艺说明4.2.1 施工准备4.2.1.1人员培训组织培训,使参与轨道精调人员全面掌握轨道精调的工艺、程序、和标准。
4.2.1.2CPIII复测对CPIII控制点进行全面复测,此项工作有CPIII控制点埋设单位进行。
4.2.1.3调整件准备根据轨道的结构类型和设备数量,提前配备相应数量的调整件。
4.2.2承轨台编号4.2.2.1承轨台编号的方法(1)全线采用贯通的连续里程,里程由4位数组成,表示公里数。
(2)对CPIII点进行编号来划分区间,同一里程(以公里为单位)下相邻两个CPIII点之间作为一个区间,区间号为两位数字;顺里程增加方向分左(右)线对每个区间起始处的CPIII点编号,编号是奇数表示左线,是偶数表示右线,如:1347303,表示线路里程为K1347范围左线第3个区间。
京沪高速铁路轨道精调专项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
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重要的高速铁路干线之一,连接着首都北京和经
济中心上海,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铁项目。
为了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和稳定,进一步提升铁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京沪高速铁路轨道精调工作
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对京沪高速铁路进行轨道精调,优化轨道结构,提高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稳定性,从而提升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行水平。
二、工作内容与方法
1.数据收集与分析:对京沪高速铁路各站点的轨道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包括轨道末端、道岔、轨距等参数,以及列车运行数据。
对收集的数
据进行分析,了解当前轨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轨道测量与检测:利用现代化的测量设备对京沪高速铁路进行轨道
测量,检测轨道的偏差、高低差等问题。
通过精确的测量数据,为后续的
轨道优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轨道精调方案设计:基于数据分析和测量检测结果,针对京沪高速
铁路的具体情况,制定轨道精调方案。
方案包括对不平顺的轨道进行调整
与修正,合理设置轨道补偿装置,优化道岔结构,提高轨距的一致性等。
4.轨道精调实施与监测:根据轨道精调方案,组织专业团队对京沪高
速铁路进行实际的轨道精调工作,包括轨道调整、轨距调整、道岔优化等。
同时,建立全面的监测体系,对精调后的轨道进行跟踪监测,确保轨道精
调效果的稳定和持久。
5.效果评估与改进:针对轨道精调后的效果,进行评估验证。
通过与之前的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轨道精调对列车运行平稳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对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行水平。
三、预期成果与效益
1.提升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稳定性:通过轨道精调工作,优化轨道结构,减小偏差和高低差等问题,提高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稳定性,降低列车运行时的颠簸和震动,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出行体验。
2.提高铁路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轨道精调能够使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减少摇晃和震动,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铁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缩短行车时间,提升列车班次,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3.保障铁路运营的安全与可靠:轨道精调工作通过对轨道的优化和调整,保持轨道结构与列车运行所需的要求相符,确保铁路的安全和可靠运营。
4.经济效益:轨道精调工作可以提高列车运行的效率和减少能耗,降低列车的磨损和维修成本,从而带来经济效益。
四、工作计划与时间安排
1.数据收集与分析:1个月
2.轨道测量与检测:2个月
3.轨道精调方案设计:1个月
4.轨道精调实施与监测:3个月
5.效果评估与改进:1个月
总计工作时间为8个月,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人力与经费支持
1.人力支持: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轨道精调团队,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检测人员等,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经费支持:根据工作计划和具体需求,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包括设备采购、检测费用、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
六、风险与应对措施
1.数据收集不完整或不准确: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工作进度滞后: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提前预留时间,协调好各个环节的工作。
3.设备故障: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机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总之,通过实施本方案,可以对京沪高速铁路进行轨道精调,提高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稳定性,优化铁路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行水平,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