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下青年型颈椎病影像
- 格式:pdf
- 大小:200.49 KB
- 文档页数:2
X线诊断在青年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青年型颈椎病的x线征象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35岁以下经临床和x线诊断为颈椎病的青年患者,对其颈椎正、侧、左斜、右斜x线片进行分析。
结果:颈椎曲度改变占92%,椎体轻度骨质增生占59%,椎间孔改变占16%,椎间隙改变占12%。
颈部韧带钙化占4.8%。
结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青年型颈椎病的主要征象特点。
x线平片对青年型颈椎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颈椎病;青年型;x线诊断【中图分类号】r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94-01颈椎病为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颈椎病的发病与长期伏案工作、学习、使用电脑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电脑的普及应用,本病逐渐趋于低龄化。
笔者收集到年龄35岁以下颈椎病患者80例,对其进行了x线分析,总结得出青年型颈椎病x线特点,目的是提高对青年型颈椎病x线征象的认识,使临床医生对此种病例诊断治疗更加重视。
1 临床资料与检查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在2011年3月~2012年4月间共收集80例在我院经x线检查确诊的青年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均在35岁以下。
全部病例均有神经血管压迫症状, 其中颈肩部疼痛39 例, 上肢麻木活动无力19例, 头晕头痛恶心20例, 吞咽不适2 例, 表现2 种以上症状者30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x 线摄正位, 标准侧位片及双斜位片,部分加拍过伸过屈位片。
2 结果x 线平片表现为椎体轻度骨质增生占59%( 包括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 生理曲度改变92%( 包括生理曲度变直66例、成角或反弓11生理前凸减小3例) ,椎间孔改变占16%,椎间隙改变占12%,颈部韧带钙化占4.8%。
患病椎体多发生在c4、c5、c6椎体;受累的椎间盘以c5~6多见。
3 讨论颈椎病的病理基础是椎间盘及骨骼的退行性改变。
中青年颈椎病患者的X线摄片特点目的对于40岁以下的中青年患者的X线过往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和研究,尤其针对颈椎的正面片、侧面片进行比对分析。
以期对中青年颈椎病患者的X 线摄片的特点进行总结。
方法对于我卫生院从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共计826例中年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正面、侧面X线摄片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其中存在指端麻痹、上肢牵拉性疼痛的患者补拍双斜位X片。
结果统计有541例患者的颈椎正常的生理弧度发生了改变,占比65.5%;632例发生了颈椎的骨质增生,占比76.5%;204例颈椎椎间孔狭窄,占比24.7%;223例颈椎椎间隙狭窄,占比27%;82例项韧带钙化,占比9.92%;11例颈椎滑移,占比1.33%。
结论在中青年颈椎病患者中,其主要的患病特征为骨质增生和颈椎正常的生理弧度发生了病变。
在X摄片中对普通患者的正面、侧面摄片比对,有助于对颈椎病提前发现和确诊治疗。
标签:脊椎病;中青年;X线摄片颈椎病是现代都市中青年人群的多发疾病,多与长期坐在电脑前游戏和办公有密切关联。
据统计目前发病率已经达到了6%~10%。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长期久坐不动的人群数量越来越多[1],是颈椎病发病呈现年轻化的主要原因。
本文拟对我院过往的826例中年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正面、侧面X线摄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在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卫生院从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共计826例中年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正面、侧面X线摄片作为研究资料,患者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33.4±12.3)岁。
患者都是因为感觉颈椎不适到我院进行拍片检查,患者中男性441例,女性385例。
1.2方法对所有患者采取X线摄片的正面和侧面颈椎影像拍照。
并对其中存在指端麻痹、上肢牵拉性疼痛的患者补拍双斜位X片。
以了解神经是否因为颈椎椎间孔狭窄而受到压迫。
对于在X线摄片中发现颈椎排列不整齐的,加拍过屈或过伸的动力拉片以确认颈椎是否滑移。
青少年颈椎病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分析目的:分析研究青少年颈椎病的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诊断的价值。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青少年颈椎病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标准的X 线正侧和双斜位平片,行颈部椎体及椎间盘CT扫描,定位扫描时头尽量后仰,从曲度改变、增生、椎间盘改变、韧带改变、滑脱五个方面进行统计,归纳总结该病的主要X线和CT影像表现。
结果:CT扫描结果显示在增生、椎间盘突出、韧带改变以及滑脱等方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组,而X线组对曲度改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组,两种扫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青少年颈椎病有着非常突出的影像学特点,X线检查为最基本的一种检查方式,其可发现颈椎存在的多数异常性改变,而CT则可以直接观察患者的椎间盘和侧隐窝的有关情况,其的灵敏度在一定程度上显著优于X线片。
标签:青少年颈椎病;影像学特点;临床诊断价值青少年颈椎病为特殊类型的颈椎病,它的表现可以区别于其他成年型的颈椎病[1]。
于现代的临床治疗过程里,医生们的诊断通常凭着患者临床的表现,以及医生自身的临床经验和判断,缺少和成年型的颈椎病一样存在的客观而且统一的临床诊断标准[2]。
患者的病情处理方式的好坏往往直接取决于有关医生对于该种疾病的了解程度。
为更好地服务临床医生,更全面地认识到该病的影像学特点,本文通过对100例15~25岁经临床明确诊断为颈椎病的青少年患者进行X 线以及CT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及外院(合作方)门诊就诊的100例15~25岁的青少年颈椎不适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头痛,以及颈肩部疼痛和上肢疼痛、麻木、压颈试验阳性。
患者大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均经临床确诊为颈椎病。
其中头晕25例,头痛26例,颈肩部疼痛91例,上肢疼痛麻木31例,压颈试验阳性47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照标准X线正侧及双斜位平片,行颈部椎体及椎间盘CT扫描,定位扫描时头尽量后仰,从曲度改变、增生、椎间盘改变、韧带改变、滑脱五方面进行统计,归纳总结该病的主要X线、CT影像表现。
青年型颈椎病的X线征象特点及诊断分析摘要:目的:总结青年型颈椎病的X线平片影像特征,探讨X线平片对青年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35岁以下经临床和X线诊断为颈椎病的青年患者,对其颈椎正、侧、左斜、右斜X线片进行分析。
结果:颈椎曲线改变占90%,钩椎关节退变占60%,椎体增生占38%,椎间孔改变占16%,椎间盘狭窄占10%。
颈部韧带钙化占5.2%。
结论:青年型的颈椎病患者的X线表现为: (1) 钩椎关节刺样增生;(2)患者多有失稳#双边征#生理曲度改变等表现。
关键词:青年型;颈椎病;X线;征象特点;诊断分析;颈椎病为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及电脑教育从小学抓起及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电脑和互联网等方式接触世界和外界网络,颈椎病现今已经多有年轻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容易患青年型颈椎病,青年型的颈椎病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也较为严重,本文着重分析了青年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症状提出了相关的诊断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临床上颈椎病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压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和胸闷的症状,这些症状现在也逐渐趋向于年轻化状态,在医院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X线检查,分别对各个患者X光线的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总结。
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了115例35岁以下被检查者经临床和X线诊断为颈椎病的病例,年龄在18~35岁之间,其中男51例,女64例,男女比例为1:1.25。
主要临床表现有:颈项强直有压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胸闷,心悸,恶心,耳鸣等。
1.2临床表现对患颈椎病的人群进行检查分析可以得出青年型颈椎病的普遍临床表现,患者颈椎曲度的变化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患者颈椎整体功能变化情况,是颈椎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征,[1]在医院进行检查扥洗的青年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失稳或前后滑脱征象所占比例也较高,其他颈椎病症主要表现为颈椎不稳,而颈椎不稳在医院进行X线检查时的主要表现为椎体自然弧度消失,改变为阶梯状错落曲度,引起病理解剖结构改变,发现身体症状不适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得出的这些临床症状表现都是进行早期诊断颈椎病的关键,常规侧位影像是难以直观显示患者早期椎体序列改变,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病症治疗工作。
颈椎病影像学表现及病例解读
颈椎影像解剖:
图1:颈椎正位
图2:颈椎侧位
图3:寰枢椎张口位
图4:颈椎曲线的弧、弦距图A:枢椎齿突后上缘至第7颈椎后下缘的连线
图B:第1-7颈椎椎体后缘的连线
图C:B弧线的顶点与A线的垂直距离,正常时颈椎的弧、弦距为12mm(±5mm)(排除生理因素/投照姿势的影响)通过几个病
例学习颈椎病的X线诊断:病例1:韩某,女,25岁,经常觉得头晕,从事经常低头作业3年。
C段距离明显变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第5-7颈椎椎体后缘下角变尖(蓝色箭头);颈椎4/5椎间隙变窄。
C3/4椎间孔变窄(双斜位蓝色箭头),C5/6段项韧带钙化(橙色区域内)。
诊断为颈椎病。
病例2:王某,女,30岁,家教,长期低头教孩子写作业。
颈椎生理弧线B出现反弓。
C5/6椎间隙明显变窄,椎间隙消失,并可见少许骨小梁通过;第5,6椎体融椎。
双侧椎间孔变小(红色星号)。
诊断:颈椎病;颈椎5,6融椎。
病例3:王某,男,46岁,颈部疼痛半年,双手偶尔麻木。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各颈椎椎体骨质完整,第4~7颈椎椎体前后缘上下角骨质增生、变尖,边缘硬化。
椎间隙变窄,第5椎间孔变小(红色星号)。
青年颈椎病120例的X线平片诊断与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青年颈椎病x线平片诊断与分析方法。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青年颈椎病患者120例,总结本组病例的x线平片诊断资料,并且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的x线平片诊断结果为:颈椎曲线改变104例(86.7%),骨质增生94例(78.3%),关节间隙狭窄65例(54.2%),椎间孔缩小37例(30.8%),韧带钙化28例(23.3%)。
结论:在青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x线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青年;颈椎病;x线平片;诊断;分析【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21-02颈椎病主要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或其他继发性改变,压迫或刺激患者的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椎动脉、食管等邻近组织,而引发的一种临床症候群。
颈椎病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30岁以下的青少患者较为少见[1]现,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呈现出低龄化、年轻化的趋势,国内青年颈椎病患者数量约占患者总数的10%以上。
在青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及早确诊是十分重要的,x线平片诊断的应用日趋广泛,并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青年颈椎病患者120例,男性76例,女性44例;年龄13-29岁,平均(23.5±1.4)岁;病程13d-3年,平均(1.1±0.3)年。
根据病变部位及对于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椎动脉的压迫程度,本组病例的分型结果为:颈型33例,脊髓型41例,神经根型20例,交感神经型11例,椎动脉型12例,混合型3例。
1.2 诊断标准[2]诊断依据“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相关标准:1)具有典型的颈椎病临床表现,即血管、神经、脊髓受压或刺激而出现的体征与临床症状;2)在颈椎x线检查中,至少有一项异常改变,即x线平片有颈椎曲度异常、颈椎不稳、椎间隙狭窄、椎间孔变窄、反应性骨质增生、椎小关节结构紊乱、关节突变尖变长、椎旁韧带钙化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