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公开课2
- 格式:ppt
- 大小:6.64 MB
- 文档页数:24
第五章函数的应用(二)4.5.3 函数模型的应用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本(A版)》的第五章的4.5.3函数模型的应用。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是中学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数学与生活实践相互衔接的枢纽,特别在应用意识日益加深的今天,函数模型的应用实质是揭示了客观世界中量的相互依存有互有制约的关系,因而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节课要求学生利用给定的函数模型或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并对给定的函数模型进行简单的分析评价,发展学生数学建模、数学直观、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学科素养1. 能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2.了解拟合函数模型并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函数模型的作用,提高学生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的能力.a.数学抽象:由实际问题建立函数模型;b.逻辑推理:选择合适的函数模型;c.数学运算:运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d.直观想象:运用函数图像分析问题;e.数学建模:由实际问题建立函模型;f.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对应的函数模型;教学重点:利用给定的函数模型或建立确定性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利用给定的函数模型或建立确定性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并对给定的函数模型进行简单的分析评价.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核心教学素养目标(一)创设问题情境1.常见函数模型常用函数模型(1)一次函数模型y=kx+b(k,b为常数,k≠0)(2)二次函数模拟y=ax2+bx+c(a,b,c为常数,a≠0)(3)指数函数模型y=ba x+c(a,b,c为常数,b≠0,a>0且a≠1) (4)对数函数模型y=m log a x+n(m,a,n为常数,m≠0,a>0且a≠1)(5)幂函数模型y=ax n+b(a,b为常数,a≠0)2.建立函数模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二)问题探究我们知道,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不同的变化规律需要用不同的函数模型来刻画.面临一个实际问题,该如何选择恰当的函数模型来刻画它呢?通过对常见函数模型的回顾,提出新的问题,提出运用函数模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数据分析、数学建模和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
4.5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知识网络】【知识掌握】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营养物质 利用代谢终产物 葡萄糖: 食物的消化吸收 肝糖元分解 脂肪、蛋白质的转化一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成年人含量维持在.0.1%)一氧化分解供能,合成糖元贮存.转变成脂肪贮存吸收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供能多余的部分在肝脏或肌肉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糖元或在人体内转变为脂肪,作为能源物质的储备。
二氧化碳、 水脂肪 一部分被组织细胞利用二氧化碳、家的解皤——合薪存)周敏尔砒存J 1—1氮加油化取收 肝硬元的分集 蝴、蛋as≡化糖类的 利用环:同时的,距够,晅敢,同化作肋异化作用提供”旗δ⅛,就作南隔化展!S≡fi蛔化作用幽洞,可触愉≡养方式分为自养喻,颉自釉生物领郴脱合细菌等M利用体内物质的 动态辆稿/tw x ∕泌尿系水盐心卜十4 曾小晨出球 小动麻入球,1,⅛⅛•1馆/》同才小管,是人体主时排泄蓄官,MS主结颐功能单位是骨里ffi (≡)肾星拉田膏小球和肾小菅殂成,肾小体由肾小熊号4量阻成由珊而来砸肾小球的一初作用尿液 形成⅛⅛w⅛⅛.和部分无机盐镀缄 尿液荒往'胃盂 再⅜t 输尻管关震号小随如作用和肾小管的S®收作用 竭、如尿:可幅胃小嬷漱:作用出现勰 糖尿:可能是胃小营的觐收作用出现问题水平贵体JmQu ,肾产第多的民,多余嫡黜陋水分不足,'⅛型>购尿,捧出水分减少用很多水,不地晦,产生含盐鲍瞄瓶盐平街, -----------------------------------------≡λ较多盐,移麻,产生含≥1δ≡的疑体内脱舱作用:颤营养捌旗,合成自身物质.msι 舁化作用:分解自身钥养,棒出代谢展初,释放镜量 食喻⅛化阪女 体内蛋白质分解利用拢质变化的同时伴晒能呈的爻化 获得的籍品=消物解S ♦贮存的豳S题持生命活脚外黜,≡±ΦB9δ5≈≡tΞ 新陈代谢获得的蝶>消耗的能呈一群1初积累(体至增加)获融购<消铀的呈一琳I 挽减少(懒明)泉金*三血液朋嬲二、体内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1)以汪液形式排出:皮肽;2)以气体形式排出:呼吸系统;3)以尿的形式排出:泌尿系统图4-39肾的过理过程肾脏 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外形和位置肾的位置在人腰后部脊柱的两侧,有•对,形像蚕豆结构 外层是皮质,内层是髓质,中央是一个空腔,叫肾盂,肾盂和输尿管相连肾单位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邮件合并公开课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适用对象:办公软件初学者教学目标:1. 了解邮件合并的概念和应用场景2. 掌握邮件合并的基本操作步骤3. 能够运用邮件合并功能提高工作效率教学准备:1. 电脑及投影仪2. 教学PPT3. 示例文件(包括模板文件和数据源文件)二、教学内容1. 邮件合并概述1.1 邮件合并的概念1.2 邮件合并的应用场景2. 邮件合并操作步骤2.1 打开邮件合并工具2.2 选择模板2.3 设置合并数据源2.4 预览合并结果2.5 输出合并文件3. 邮件合并案例实操3.1 案例一:制作批量邀请函3.2 案例二:制作批量邮件订阅通知4. 邮件合并高级技巧4.1 插入动态内容4.2 条件合并4.3 合并后的邮件格式设置5. 邮件合并的注意事项5.1 数据源的规范性5.2 合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提问:同学们是否曾经遇到过需要发送大量相同内容邮件的情况?1.2 引入邮件合并的概念和应用场景2. 教学内容讲解2.1 邮件合并概述2.2 邮件合并操作步骤2.3 邮件合并案例实操2.4 邮件合并高级技巧2.5 邮件合并的注意事项3. 实操演练3.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电脑3.2 按照教学PPT中的步骤,进行邮件合并实操3.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4. 总结与反馈4.1 学生展示实操成果,分享学习心得4.2 教师点评并对邮件合并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四、课后作业1. 复习邮件合并的基本操作步骤2. 尝试运用邮件合并功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3. 收集邮件合并相关的实用技巧,下节课分享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邮件合并概念和操作的掌握程度2. 学生实际操作邮件合并的熟练程度3. 学生对邮件合并实用技巧的收集和分享情况六、教学内容6. 邮件合并在不同软件中的应用6.1 Word 中的邮件合并6.2 Outlook 中的邮件合并6.3 Excel 中的邮件合并7. 邮件合并的拓展应用7.1 制作个性化名片7.2 制作调查问卷7.3 制作准考证8. 邮件合并与数据库8.1 认识数据库8.2 连接数据库8.3 运用数据库进行邮件合并9. 邮件合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9.1 企业内部通知9.2 客户满意度调查9.3 批量发货通知10. 邮件合并的安全与隐私10.1 保护合并数据的安全10.2 尊重收件人的隐私10.3 避免垃圾邮件的产生七、教学过程4. 实操演练(续)4.4 学生根据课后作业,运用邮件合并功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4.5 学生分享邮件合并在不同软件中的应用实例5. 拓展学习5.1 学生分组讨论邮件合并的拓展应用5.2 每组选取一个拓展应用进行实操演练5.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6. 结合实际工作场景的应用案例6.1 学生分组,每组分析一个实际工作场景中的邮件合并应用案例6.2 每组展示案例分析结果,分享邮件合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经验6.3 教师点评并对邮件合并在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八、教学评价4. 学生对邮件合并在不同软件中的应用掌握程度5. 学生对邮件合并拓展应用的掌握程度6. 学生对邮件合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的评价九、教学内容11. 邮件合并的技巧与优化11.1 提高邮件合并速度11.2 优化邮件合并格式11.3 邮件合并的批量处理12. 邮件合并的自动化12.1 运用宏和VBA实现邮件合并自动化12.2 邮件合并与工作流的结合12.3 邮件合并的智能化13. 邮件合并与云服务的结合13.1 运用云服务进行邮件合并的优势13.2 常见云服务邮件合并工具介绍13.3 云服务邮件合并的实际应用案例十、教学过程7. 技巧与优化7.1 学生根据实际操作经验,分享邮件合并的技巧与优化方法7.2 教师总结邮件合并的常用技巧与优化策略8. 邮件合并的自动化8.1 学生学习运用宏和VBA实现邮件合并自动化8.2 学生实操演练,运用自动化技术提高邮件合并效率8.3 教师解答学生疑问,指导邮件合并自动化操作9. 邮件合并与云服务的结合9.1 学生了解运用云服务进行邮件合并的优势9.2 学生学习常见云服务邮件合并工具的使用方法9.3 学生实操演练,运用云服务邮件合并工具完成实际应用案例教学评价7. 学生对邮件合并技巧与优化的掌握程度8. 学生对邮件合并自动化的掌握程度9. 学生对邮件合并与云服务结合的掌握程度十一、教学内容14. 邮件合并的实战演练14.1 设计一个邮件合并实战项目14.2 学生分组,每组完成邮件合并实战项目14.3 学生展示实战项目成果,分享邮件合并的实际应用经验15. 邮件合并课程总结与展望15.1 学生总结邮件合并课程所学内容15.2 学生分享邮件合并课程的收获和体会15.3 教师对未来邮件合并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十一、教学内容16. 邮件合并的跨平台应用16.1 在不同操作系统中使用邮件合并16.2 在移动设备上使用邮件合并功能16.3 跨平台邮件合并的注意事项17. 邮件合并的辅助工具和插件17.1 介绍邮件合并常用的辅助工具和插件17.2 学习如何安装和使用这些工具和插件17.3 讨论这些工具和插件的优缺点十二、教学过程10. 实战演练(续)10.1 学生分组,每组完成一个邮件合并实战项目10.2 学生展示实战项目成果,分享邮件合并的实际应用经验10.3 教师点评并对邮件合并实战项目进行总结11. 跨平台应用11.1 学生学习如何在不同操作系统中使用邮件合并11.2 学生实操演练,在移动设备上使用邮件合并功能11.3 教师解答学生疑问,指导跨平台邮件合并操作12. 辅助工具和插件的应用12.1 学生学习如何安装和使用邮件合并的辅助工具和插件12.2 学生实操演练,运用辅助工具和插件完成邮件合并任务12.3 教师点评并对辅助工具和插件的使用进行总结10. 学生对邮件合并实战项目的完成质量11. 学生对跨平台邮件合并的掌握程度12. 学生对邮件合并辅助工具和插件的应用能力十三、教学内容18. 邮件合并的个性化定制18.1 根据不同需求定制邮件合并模板18.2 学习如何调整合并文件的格式和布局18.3 探讨个性化定制邮件合并的优势和意义19. 邮件合并在团队协作中的应用19.1 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分享邮件合并模板和数据源19.2 探讨团队协作中邮件合并的最佳实践19.3 了解邮件合并对团队工作效率的提升作用十四、教学过程13. 个性化定制13.1 学生根据实际需求,尝试定制邮件合并模板13.2 学生实操演练,调整合并文件的格式和布局13.3 教师解答学生疑问,指导个性化定制邮件合并操作14. 团队协作中的应用14.1 学生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分享邮件合并模板和数据源14.2 学生实操演练,在团队协作中应用邮件合并功能14.3 教师点评并对团队协作中的邮件合并进行总结13. 学生对邮件合并个性化定制的掌握程度14. 学生对邮件合并在团队协作中应用的掌握程度十五、教学内容20. 邮件合并的实际案例分析20.1 分析邮件合并在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案例20.2 学习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邮件合并方案20.3 探讨邮件合并在不同行业中的发展前景21. 邮件合并的前景与趋势21.1 了解邮件合并技术的发展动态21.2 探讨邮件合并在未来工作中的应用趋势21.3 思考邮件合并技术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教学过程15. 实际案例分析15.1 学生分析邮件合并在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案例15.2 学生学习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邮件合并方案15.3 教师解答学生疑问,指导邮件合并方案的设计16. 邮件合并的前景与趋势16.1 学生了解邮件合并技术的发展动态16.2 学生探讨邮件合并在未来工作中的应用趋势16.3 学生思考邮件合并技术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教学评价15. 学生对邮件合并实际案例分析的能力16. 学生对邮件合并技术前景与趋势的理解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邮件合并公开课的教案,包括基本信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苏教版四年级公开课教案上册2021年样板五篇每个老师都应该有一个做教案的习惯,更应该有一个做好教案的习惯,就行老师让学生做预习一样,好的教案应该像将军手中的利剑,直插敌人的心脏,给敌人致命一击,这样才能在上课的时候从容不迫。
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妙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课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从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领悟观察、考虑、论证的重要。
【课时布置】一课时。
【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导语:师:同学们,这是一张世界地图。
我们地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同学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师:就是这样一张普普通通的地图,面对它,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却有了重大的发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2、分小组学习课文:⑴请同学们尝试用五分钟时间想方法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最难的或最喜欢的局部可以再反复地读一读,看谁最会利用时间。
⑵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⑶看到同学们的认真劲儿,我想把课文读通肯定没问题了,接下来让我们把课文读懂。
大家知道略读课文前面都会有一段话提示我们怎么读懂课文,这段话又给了我们哪些提示呢?赶快读一读,划一划。
交流。
⑷同学们互帮互助学得可认真了!刚才老师发现有同学读第二段课文有困难,确实这一段真的很难!现在你再去读一读一定会感觉顺畅许多!快,开始吧!⑸理解第二自然段的重点词语:魏格纳性格豪放,天生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公开课教案及反思——贪吃的大猩猩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故事《贪吃的大猩猩》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力,预测故事的发展。
1.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主题,理解故事中的幽默元素。
1.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力,预测故事情节的能力。
1.4 教学准备准备《贪吃的大猩猩》的故事课件和图片。
1.5 教学过程利用课件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猩猩的形象,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预测故事的发展,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讲述故事《贪吃的大猩猩》,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主题和幽默元素。
第二章:故事理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大猩猩的行为特点。
培养学生通过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的能力。
2.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大猩猩的行为特点。
2.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的能力。
2.4 教学准备准备《贪吃的大猩猩》的故事课件和人物关系图。
2.5 教学过程通过课件和人物关系图,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
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理解大猩猩的行为特点和故事主题。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第三章:故事讨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故事中的幽默元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故事中的幽默元素。
3.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4 教学准备准备《贪吃的大猩猩》的故事课件和讨论问题。
3.5 教学过程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幽默元素。
提出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第四章:故事创作让学生通过故事创作,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创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与朱元思书》全文。
2. 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3. 能够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通过朗读、背诵来感悟文本,提升语文素养。
3. 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感,理解作品中的人际关系。
2. 体会作品中的自然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3. 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珍惜友情,关爱他人。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熟练掌握并背诵《与朱元思书》全文。
2. 理解并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3. 能够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2.2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和词汇含义。
2.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3. 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内容,提出问题。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3. 朗读感悟: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4. 写作练习: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3.2 教学手段1. 课件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辅助学生理解。
2. 图片资料: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形象感知。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丰富学习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新课1. 简介作者朱元思及其作品。
2. 提问:请问同学们听说过朱元思吗?他的作品有哪些?4.2 自主学习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内容,提出问题。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4.3 合作探讨1. 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2024年一年级上语文公开课教案(通用13篇)一年级上语文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坐姿、书写姿势。
2.掌握书写姿势、执笔姿势,会正确规范书写本课拼音内容。
3.培养学生对汉语拼音的书写兴趣。
教学重点:会正确规范书写本课内容。
教学难点:会正确规范书写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拼音的书写,同学们完成的特别好,这节课要再接再厉。
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写字姿势及执笔姿势,在这节课写字过程中,同学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写字及执笔的姿势。
二、新授教学:1.教学“z”:拼音“z”在书写时占拼音格子的中格,由一笔写成,书写要流畅,笔画要挺直。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真观察,独立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按照“z”的写法,完成“c、s、r、w”这些拼音的书写,这些拼音的书写都是在中格书写,具体书写笔顺仔细观察书中提示。
4.教学:“y”:拼音“y”在书写时占中下格,是由两笔写成,第一笔是捺,占中格,要直,第二笔是摘,占中下格。
5.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真观察,独立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6.教学“zh”:拼音“zh”在书写里就是拼音“z”和“h”的组合,分别用两个拼音的写法来写各自拼音,但是两个拼音在挨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拼音。
7.按照“zh”的写法,完成“ch、sh、ai、ei、ui、ao、ou、iu、ie、ue、er、an、en”的书写,这些拼音的书写都是两个拼音的组合,具体写法参照书中提示。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三、课堂小结:教学反思:学生对于书写姿势的保持还是需要一个慢慢培养的过程的,在教学中就要时常提醒。
但学生的写字还是很标准的,对于拼音的写法已经不陌生了,所以本节课完成很好!周节次:3——1一年级上语文公开课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2、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
3、进一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公开课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86-87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等方式上,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题目。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练习,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得到的积回归小数乘法积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1.用竖式计算0.57×23 = 2.5×44=2.根据13 × 12 = 156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3 × 12 =13 × 1.2=1.3 × 1.2 =(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完整.例如:因为13 × 12 = 156,而1.3× 1.2中13缩小了十倍,所以积就要缩小十倍是15.6)提问:我们以前学习了小数乘整数,那么 1.3 × 1.2是小数乘小数,它的结果你们说的对吗?学完这节课你就知道了(导入课题)二、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1.课件出示例题。
提问:①从图中,你能获取那些数学信息?②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③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小明房间的面积有多大?你会列式计算小明房间的面积吗?(出示3.6×2.8=)2、3.6×2.8=?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你能估算一下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吗?(指导学生估算3.6×2.8的积)3、探索笔算方法①通过刚才的估计,我们知道3.6×2.8的积应该在6~12之间,或者说是在9左右。
那么准确的得数究竟是多少呢?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 (谁能在黑板上写出3.6×2.8的竖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