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 格式:ppt
- 大小:562.00 KB
- 文档页数:12
学习好资料______________ 欢迎下载,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归纳整理】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
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经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的组分经过转化而分离还要恢复为)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
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在提纯物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还应选择适宜的杂质(或产物),以便于同被提纯物进行分离。
现将有关要点归纳如下:1. 应注意几个“不”⑴不能“玉石俱焚”。
即试剂一般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
但特殊情况下,所加试剂需要和保留物质反应,但最终要转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质。
如除去FeC3溶液中的NaCI,可加过量的NaOH溶液宀过滤T洗涤T加适量稀盐酸。
⑵“不增”、“不减”。
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
⑶不污染环境。
即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⑷不能“旧貌变新颜”。
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物质的原有状态。
2. 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⑴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
⑵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⑶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w W w .X k b 1,c O m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气体的净化(除杂):⑴吸收法:选择吸收剂原则是所选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气体,而不与气体发生反应。
如,除去C 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先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再用浓硫酸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
⑵转化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
如,除去2中的少量,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CO + CuO △Cu + C02。
【问题探究】问题1除去NaCI溶液中的杂质Ba(OH)2,若只准加入一种试剂,则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 。
--WORD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一、基本原理1.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经过处理和转化分开后,要求恢复原来的状态。
2.物质的提纯只要求弃去杂质,不要求将杂质复原。
在除去杂质过程中必须遵循:不增——所选试剂不能带入新的杂质不减——所选试剂只与杂质反应而不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易分——试剂与杂质反应的产物与被提纯的物质容易分离二、物质分离与提纯的物理方法1.过滤过滤适用于液体和其中不溶性固体的分离。
明:过滤操作三原则——一贴、二低、三靠。
2.结晶如从双氧水制氧后的废物中提取MnO2。
说结晶用于分离可溶性固体与液体,包括浓缩结晶和冷却结晶。
如果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则用浓缩结晶,如从 NaCl 溶液中分离出NaCl ;如果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且溶液饱和,则用冷却结晶,如从 KNO3 饱和溶液中分离 KNO3 。
说明:蒸发操作中要二防——①防止晶体飞溅,故不得蒸干;②防止蒸发引起化学变化(水解、氧化、分解),如 AlCl3 溶液蒸发过程中要不断充入 HCl ,蒸发 NaHCO3 溶液时要在低温、低压下进行。
3/蒸馏蒸馏适用于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之间的分离。
如分离酒精和水,分离H2SO4 和醋酸。
说明:操作四注意——①加热之前先加碎瓷片;②温度计水银球位于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低口进入,高口流出”;④不可蒸干。
4/观察法观察被鉴别物质的颜色、状态如CuCl2 、 FeCl3 、NaCl溶液;O2和Cl25.嗅闻法判断气体或有挥发性的物质的不同气味,如NH3与O2三、化学方法1.加热法常用于易分解的物质,如碳酸氢盐、硝酸盐、氨盐;难溶碱、结晶水合物失水2.显色法利用某些离子在特定试剂中显示特殊颜色检验,如石蕊、酚酞、pH 试纸检验H+或OH—; Fe3+遇 SCN —呈红色,遇苯酚呈紫色3.水融法被鉴别物质加水后有特殊现象,如硫酸铜及水变蓝;4.点燃法CaC2 加水产生气体主要用于被鉴别物质的助燃性或可燃性,及可燃物的燃烧现象、产物。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和除杂一、、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1、固—固混合分离型:灼烧、热分解、升华、结晶。
2、固—液混合分离型:过滤、蒸发。
3、液—液混合分离型:蒸馏。
4、气—气混合分离型:洗气。
三、分离和提纯物质常用的化学方法1、气化法: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质转变为气体逸出而除去。
2、化水法: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质转变为水而除去。
3、沉淀法: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质与该试剂反应转化为沉淀,再过滤从而达到除杂目的。
4、加热(高温)法:加热或高温混合物使杂质分解或变为气体)而除去。
5、溶解法: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质与该试剂反应生成易溶物质,再过滤从而达到除杂目的。
6、吸收法:将气体混合物通过洗气装置,杂质气体被装置内所盛装试剂吸收而除去。
四、物质分离和提纯应遵循的原则及注意事项:1、不能引入新杂质。
2、提纯后的物质成分只增加不减少。
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4、节约试剂。
对多组分的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一般要考虑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综合运用。
5、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6、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去除过量试剂带入的新杂质时应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
7、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六、分离与提纯的区别: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分开,要保留其中各种物质,且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提纯:需加入试剂除去杂质,被提纯物质必须恢复原状态且不能引入新杂质,具体要求是:不增、不减、简便、安全试剂易得、效果最好等。
1、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必须加热的是()A.过滤 B.升华 C.结晶 D.蒸馏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3、下列有关玻璃棒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A.捣碎研细 B.搅拌溶解C.引流浊液 D.搅拌防溅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中方法错误的是()A .Cu粉(Fe粉):用磁铁吸B .NaOH(NaNO3):加稀盐酸C. NaCl(泥沙):溶解、过滤、蒸发D. O2(水蒸气):用浓H2SO4干燥6、除去下列物质中括号内少量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A.CaO(CaC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B.CO2(CO):在氧气中点燃C.H2(HCl、H2O):把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D.KNO3(K2SO4):溶解,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7、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9、下面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案中,不合理的是混合物思路方法选用物质A.CO2(CO) 点燃空气B.NaOH(Na2CO3)沉淀、过滤石灰乳[Ca(OH)2]C.FeCl2(CuCl2) 置换、过滤铁粉D.NaCl(MgCl2) 沉淀、过滤 NaOH10、请你从提供的试剂中选择一种试剂,除去氧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杂质。
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一)分离与提纯的区别:分离后混合物的组分都有不改变,而提纯只要求得到被提纯物。
(二)提纯的原则1、所用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所提纯或分离的主要成分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不会减少被提纯的物质;3、杂质与试剂反应的生成物要易于分离(除旧不迎新,简明又易分)(1)过滤法:适用于固体、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且固体不溶于水,溶液可透过滤纸流下,固体留在滤纸上。
例1:从加热分解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例2:除去粗盐中的泥沙例3:将碳酸钠和碳酸钙分离等。
(2)降温结晶法:适用于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较大的物质分离提纯。
例:除去硝酸钾中少量的氯化钠等。
(3)蒸发结晶法:适用于固体物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分离提纯。
例1:从食盐溶液中回收氯化钠晶体,例2:除去食盐中少量的硝酸钾等。
(4)蒸馏法:适用于沸点不同的几种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例1:除去水中混有的少量的酒精例2:从石油中练出汽油例3: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5)差异法:例1:除去铜粉中的铁粉用磁铁吸取例2:从砂石中分离出碘,加热混合物使碘升华。
2、化学方法(1)加热分解法:适用于热稳定性差异较大的混合物分离提纯。
如○1除去CaO中CaCO3,相关化学方程式;○2除去Na2CO3中NaHCO3,相关化学方程式;○3除去CaCO3中的Ca(HCO3)2。
相关化学方程式。
(2)加酸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各成分与酸反应不同的分离提纯。
如:○1除去NaCl中的Na2CO3,向混合物中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相关化学方程式;○2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向混合物中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等。
相关化学方程式;(3)加碱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各成分与碱反应不同的分离提纯。
如:○1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向混合物中加Ca(OH)2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相关化学方程式;○2除去NaCl中NH4Cl,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NaOH,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等。
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归纳整理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
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经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的组分经过转化而分离还要恢复为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
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在提纯物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还应选择适宜的杂质(或产物,以便于同被提纯物进行分离。
1、除杂的原则:(一般杂质+试剂--所需物+易分离物不增(不增新的杂质不减(被提纯的物质不减少,易分(操作简单易分离复原(若被提纯的物质改变要恢复2、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⑴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
⑵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⑶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讨论:请除去(中杂质,写出所用的试剂(方法及化学方程式1、KCl 固体(MnO22、KNO3(NaCl3、C (CuO4、KNO3溶液(AgNO35、FeSO4溶液(CuSO46、 NaCl 溶液(Na2CO37、CO(CO28、CaO(CaCO31、溶解法:将某种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适用于杂质与被提纯的物质都是固体的。
练习:(1除去 Cu 粉中的CuO 粉,可加_______再。
(2铜粉(锌粉 (3锌粉(镁粉2、沉淀法:将杂质转化为沉淀物(适用杂质和被提纯物都是溶液的练习:(1除去NaCl 中的Na2SO4,可加适量的______。
(2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KCl(K2SO4 KCl(CuSO4 3、置换法: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练习:(1、除去硝酸铜溶液中的硝酸银 ,可加_______再过滤。
(2、氯化铝(氯化亚铁4、气化法: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杂质(适用于一般杂质中含有CO32-,可用酸除去。
二、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1、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⑴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
初三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分离是把原混合物中各成份一一分开,并恢复原样品。
物质的提纯〔除杂〕就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某物质,其基本方法有:【一】物理方法1、过滤法:适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或提纯。
2、结晶法:适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和提纯。
具体方法有两种。
① 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② 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固体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二】化学方法:1、原那么:①〝不增、不减、易分〞:不增即最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减是除杂结果不应使所需物质减少;易分是加入试剂后,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和水等与所需物质易于分离。
②先除杂后干燥。
2、方法:〔以下括号里的均为杂质〕① 吸收法:如一氧化碳混有二氧化碳可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② 沉淀法:如氯化钾中混有氯化镁可加氢氧化钾溶液,再过滤;③ 溶解法:如铜中混有氧化铜可加入过量的盐酸,再过滤;④ 转化法:如铜中混有锌可加硫酸铜溶液再过滤;⑤ 气化法:如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可加入过量盐酸,再蒸发结晶;⑥ 加热法:如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可高温灼烧;⑦ 综合法:当含有多种成分的杂质时,分离提纯往往不仅仅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
【三】知识【解析】: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提纯〕从内容上看,它包含着常见酸、碱、盐及其他重要物质的性质及特殊化学反应的知识;从过程上看,它是一个原理确定、试剂选择与实验方案确定、操作实施的过程。
其考查点和趋势是:1、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理。
根据除杂质的原那么,自选或从题给试剂中选出除杂试剂。
判断题给试剂的正误等。
2、考查物质提纯的实验设计。
根据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原那么设计正确的实验方案。
3、考查评价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方案。
对题给试、步骤、操作、效果等进行评价、比较,从中选出最正确方案。
4、除去混合物中杂质,不仅要考虑反应原理正确可行,而且要考虑实际操作简便易行,同时还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和药品、能源的节约等其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