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除杂-专题复习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99.50 KB
- 文档页数:15
由化学方程式所想到的→让化学方程式“活”起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读懂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掌握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读出其中包含的知识,即要能将化学方程式发散开3、能掌握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讲练结合,以学生交流讨论为主,教师总结为辅,培养学生的思维、总结能力2、学会用化学特色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习惯3、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掌握化学方程式,让化学方程式“活”起来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2、通过让化学方程式“活”起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重难点:化学方程式的全面发散引课:同学们经过快一学年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难的知识点在哪里?引出化学方程式,难写,难记,引出今天的授课内容:让化学方程式“活”起来教师讲:化学方程式犹如人的躯干,我们要让这幅躯干有血有肉,就是要把化学方程式所包含的知识全部发散开,真正理解,掌握化学方程式,让化学方程式“活”起来教学过程:课前热身由学生自主提出一个比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然后针对这个方程式所能想到的知识进行发散教师总结:对学生及时的表扬,充分肯定学生的思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你们所以能发挥的空间,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为后面学生的积极参与奠定基础直击一点燃4P + 5O2=2P2O5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1)是一个化合反应(常见的反应:非金属单质的燃烧,金属与氧气反应,以及两个与水有关的反应:CO2 + H2O = H2CO3,CaO + H2O = Ca(OH)2,同时也是氧化反应) (2)体现了磷的可燃性,在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注意“烟”和“雾”的区别(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所用的原理(可燃物的选择)(4)体现了氧气的助燃性,使其它的物质燃烧更旺,像硫、铁等,尤其通过对比在空气、氧气中的现象不同,说明燃烧现象与氧气的浓度有关随堂小练1、下列实验中,有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红色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2、酒精灯的活跃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
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指导: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一、气体除杂:(括号中为杂质)1.CO2(含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2.CO2(含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3.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4.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二、固体除杂:1.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将活泼金属用酸溶解)2.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3.Cu(含CuO)、Fe(含Fe2O3):高温下与H2或CO反应。
(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4.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5.CaO(含CaCO3):高温煅烧(CaCO3分解成CaO和CO2)6.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O与水反应溶于水)7.CaCO3(含CaCl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Cl2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 8.CaCl2(含Ca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
9.Ca(OH)2(含CaO):加足量水。
(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三、溶液除杂:1.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盐酸或CuCl2):加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