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仪消磁防护套保护皮肤及防磁性能效果论文
- 格式:pdf
- 大小:801.71 KB
- 文档页数:4
强化皮肤护理对动态心电图伪差及皮肤不适反应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02-19T15:21:12.1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作者:李静[导读] 河南省军区直属医院动态心电图因具有便于随身携带,使用方便、灵活、无创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李静河南省军区直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目的:探究强化皮肤护理对动态心电图伪差及皮肤不适反应的影响。
方法:将508例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次254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知识宣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皮肤护理,两组分别在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之后观察皮肤异常情况和伪差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异常情况发生率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动态心电图伪差发生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强化皮肤护理能有效减少动态心电图伪差和降低皮肤异常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皮肤护理;动态心电图;伪差;皮肤不适动态心电图因具有便于随身携带,使用方便、灵活、无创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实用、安全、高效、准确、可重复性强等特点,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外界干扰会导致动态心电图的伪差,患者因素,操作不当等因素干扰可能导致诊断失误[1]。
为减少动态心电图伪差和皮肤不适的发生,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我院对254例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9月于我院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508例患者,其中男285例,女223例,均为各类型心律失常。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4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144例,女110例,平均年龄(43.22±5.77)岁。
对照组患者中,男141例,女113例,平均年龄(44.15±6.01)岁。
电磁干扰对临床动态心电图的影响及解决办法发布时间:2021-07-01T11:48:45.65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5期作者:何平[导读] 动态心电图不同普通的心电图,它可以24小时或更长的时间连续不断的采集记录、存储、分析、处理,何平丹东中心医院辽宁丹东 118000摘要动态心电图不同普通的心电图,它可以24小时或更长的时间连续不断的采集记录、存储、分析、处理,编辑并打印患者日常所有活动时的心电生理信息,由于采集记录时间长又是无创开放式,周围的电磁环境对动态心电图心电生理信息采集记录影响很大,周围电磁环境在这里主要是指交流电磁干扰和直流电磁干扰。
如何解决电磁对动态心电图的干扰影响,临床上一般主要是依据电磁抗干扰的原理对周围电磁环境影响采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电磁干扰对动态心电图的影响。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电磁干扰解决办法一、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ainlnlatory ecg 简称hoher?或“背盒子”,它可以连续采集24小时,大约8 -14万次的心率波动或更长时间的连续不断的动态心电生理信息记录、存储、分析、处理,编辑并打印报告、特点;采集时间长,采集信息量大,普通心电图往往只采集记录平卧状态下几十秒钟内的心电生理信息,采集时间短、采集信息量少,对于间歇性症状.不明显症状或一过性症状容易出现漏诊,动态心电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动态心电图构成主要是由动态心电生理信息采集记录器系统及高性能计算机分析,处理编辑打印工作站系统等组成,前者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经电极导联采集的动态心电生理信息,后者主要是完成对心电生理信息分析、处理、编辑、打印等。
动态心电生理信息采集记录器的贮存介质有磁带式(例如匣式磁带或微型硬盘)和固态式(静态或动态随机存贮器)两种。
动态心电生理信息采集记录磁带式记录器像一个微型的录音机,但又和微型录音机不完全相同;a.它只记录动态心电生理信息,b.它走带的速度相当慢,c.动态心电生理信息只记录在一盘普通的微型录音带上,而且不需换盘,记录结束后再放到单独的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分析、编辑打印报告等。
动态心电图干扰分析及防范动态心电图是连续、长时间(24 h以上)、动态记录心出现无QRS波的伪差性改变。
电图的一种技术。
动态心电图在记录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干扰现象,影响对心电图的判断。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将干扰降到最低显得尤为重要。
1 记录系统因素1.1 电池与记录盒接触不良:记录盒内电池弹簧片生锈或弹性减弱,或记录盒盖松动,佩带者活动幅度增大可影响电池与记录盒的接触,发生间断或短阵接触不良,引起记录信息中断,记录数据不全。
1.2 导线折断、缠绕,电极按扣生锈:与电极连接的导线比较细,反复使用可使导线内部的金属线折断。
如果完全折断,则不能记录到心电信号:如果导线时断时通,则会间歇记录心电图。
由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电极导线有10条,故易排线紊乱、互相缠绕,导致动态心电图波形呈伪心律失常、伪ST—T等改变。
另外,电极按扣生锈亦可影响心电信号采集导致心电图波形失真。
1.3 导线绝缘老化及损坏:导线绝缘层老化及损坏也会引起动态心电图波形伪差样改变。
当绝缘层老化后,绝缘效果低,汗液或其他导电液体渗透绝缘层于扰记录器,使心电图图形紊乱难以辨认。
1.4 电池容量不足:使用储存时间过长电池、非高能碱性电池等,都会因电池电量不足,使记录时间不足或丢失记录信息。
1.5 对策:①定期检测电池弹簧片,及时更换。
若记录盒盖松动,更换盒盖或装好电池后用胶布固定。
②定期应用万用表检测导线是否通畅,电极按扣是否生锈,以便及时更换。
对于缠绕导线,应先捋顺系牢,再用绷带顺腰围固定好,以减少于扰。
③及时更换使用时间过久,部分断裂、绝缘层老化的导线。
④使用高品质、高质量电池。
最好安装电池前先测量电池电压,符合要求后再将电池装上记录器。
2 非记录系统因素2.1 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皮肤污垢重,油脂过多,体毛过多,出汗过多或安置电极片前用酒精清洁皮肤后,酒精挥发不全时都可引起电极与皮肤接触良或电极脱落,心电图如遇乳房肥大或下垂的女性患者,则电极片安放在乳房下缘的胸壁上,且用乳罩套住电极及连线固定好,以减少因乳房晃动而产生干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 年第 5 卷第 19 期2018 Vol.5 No.19123强化皮肤护理在降低动态心电图伪差和皮肤不适反应中的作用宫丽斌(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摘要】目的 研究强化皮肤护理在降低动态心电图伪差和皮肤不适应反应中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动态心电图的患者12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知识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皮肤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皮肤不适情况与心电图伪差。
结果 研究组15.00%皮肤异常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8.33%心电图伪差明显优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通过对动态心电图患者进行强化皮肤护理,能够提高诊断意义,改善皮肤异常情况与心电图伪差。
【关键词】强化皮肤护理;降低动态心电图伪差;皮肤不适应反应【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19.123.02心电图能够长时间连续记录并分析人体心脏在各种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1]。
对临床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脏疾病,起到分析作用,帮助诊断。
但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会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诊断失误[2]。
而临床心脏疾病发病急,患者需要及时诊断并开展治疗,为了降低误诊漏诊的出现。
本文研究强化皮肤护理在降低动态心电图伪差与皮肤不适应反应中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动态心电图的患者12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
均经过临床上专业医师与常规检查确诊为各型心律失常。
排除有影响治疗效果疾病存在,存在精神异常、精神疾病患者。
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3.5±4.8);研究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3.7±5.4)。
简述如何防止佩戴动态心电图中的干扰与伪差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CG)干扰与伪差产生的原因,探索减少伪差的方法,提高临床动态心电图检查质量。
方法对我科自2012年1月~2013年10月进行1200例DCG监测结果的干扰与伪差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改善DCG 操作方法。
结果通过完善操作方法,排除外界偶然干扰因素,自2014年1月~2014年10月,共做1600例DCG监测,干扰与伪差发生率比同期降低了4.91%,提高了动态心电图检查质量。
结论通过完善操作方法,排除外界偶然干扰因素,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和伪差,提高动态心电图检查质量。
标签:动态心电图;干扰;伪差动态心电图(DCG)又称Holter检测仪,DCG检查技术经过50多年的临床应用和不断改进已成为了临床重要检查方法。
在临床应用上开拓了更广泛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发作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定性、定量分析及危险性评估以及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评定、评定窦房结功能、评定起搏器的起搏与感知功能等心血管病诊断中发挥无可取代的作用,深受医务人员及广大患者的欢迎及认可。
可是动态心电图信息采集记录的质量不好、干扰伪差大会造成采集图形不完整及失真,计数大量丢失严重影响分析结果,在编辑分析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干扰和伪差,分析人员用眼疲劳,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共进行DCG监测1200例,有明显伪差、干扰的有110例,发生率为9.16%。
我们对每例干扰及伪差发生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通过完善操作方法,排除外界偶然干扰因素,自2014年1月~2014年10月,共做DCG 1600例,有明显伪差、干扰的68例,发生率为4.25%,干扰与伪差发生率比同期降低了4.91%。
现将分析干扰与伪差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报道如下。
1.2 导致干扰伪差的因素及处理方法首先要了解仪器设备抗干扰指标是否达标,目前所使用的动态心电图仪仅用直流电供电来进行数据监测,在实际监测过程中时时会因体位、活动量、情绪等均不稳定因素而导致记录数据产生干扰和伪差,因此动态心电图与普通心电图机的抗干扰标准是有一定区别的,一定要应用抗干扰性能基本都达标的动态心电图仪器。
动态心电图不同皮肤处理方法与阻抗的关系作者:罗美艳方玲熊雅媛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14期[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不同皮肤处理方法与阻抗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心内科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的1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动态心电图检查前皮肤处理时脱脂剂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85例患者采用75%乙醇脱脂剂,实验组70例患者采用纳米脱脂剂。
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前胸皮肤阻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
结果实验组前胸皮肤阻抗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皮肤处理;阻抗;关系[中图分类号] R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5(b)-0022-03[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kin handling methods and impedance in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Methods 155 patients who were given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 our department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based on different degreasant agents of skin handling before examination.85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handled by 75% ethyl alcohol degreasant,while 70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nanometer degreasant.Skin impedance of chest was determined respectively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kin impedance value of ches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at of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Key words]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Skin handling;Impedance;Relation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常见的检查方法,在心血管疾病中广泛应用[1-3]。
动态心电图检测仪结果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现在DCG 监测逐渐向更多导联,动态心电图机更大容量,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将为心血管疾病与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为临床工作中提供参考与借鉴,从而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中重要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之一。
但在平时记录病人过程中因记录时间长,干扰因素多,监测过程中好坏直接影响所记录心电波形的准确性,心率的计数,心率变异分析等多项指标。
在工作中造成心电图的误诊,现将对动态心电监测仪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总结几个方面,归纳出消除或控制相关影响的具体措施,现综述如下。
1 影响检测准确性相关因素1.1 干扰原因:患者由于运动和休息时干扰,还有磁场影响动态心电图监测效果造成很大影响,患者在医院或在家外面或多或少会接触一些强电源和磁场,也会造成心电图波形失真干扰过多而影响诊断报告错误假象。
1.2 电极片接触不良,有的患者带机离院后,可能由不经意的牵拉、出汗、身上沾水等情况出现,紧贴身上的电极松脱或导线脱落,这段时间的部分记录缺失,即使患者可自行解决,把电极或导线自行按上,如果在两个以上电极导线脱落的情况下,不排除患者把电极导线连错,(如LR 跟RR 的导线互换,Ⅴ1 跟Ⅴ2 的位置互换等)的可能,接触不良,带一整天的机,患者并不所知,造成无记录,没有图形,还有些患者出现心电图宽大畸形QRS没形,而是干扰引起的假性室性早搏,并不是真正的室性早搏,患者自身原因出汗,以及导联连接错误都会出现心电图形假象。
1.3 患者因素的影响,体位变化会导致心电图中ST 段的偏移和T 波的改变,甚至有的导联ST 段的偏移可达0.1-0.2Mv,尤其在下壁导联最为明显,特别是对怀疑有冠心病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来说,会影响诊断,人为因素造成动态心电图分析时出现误判,看成心肌缺血怀疑心绞痛等图形。
1.4 干扰物质的影响,嘱患者仪器怕潮湿,易受各种电磁波的干扰而影响鉴别结果,要求患者保护好仪器,检测中要远离电磁炉、微波炉、电热毯等电磁场较大电器,少接听电话等外来因素也影响心电图诊断。
0 引言动态心电图通常由动态记录仪、心电导联线、心电电极、记录读取设备和动态心电分析软件组成[1]。
然而实际运用使用过程中,动态心电图佩戴在患者身上,需要在各种的电磁环境不明或者变化很大的地方准确的运行,为了确保设备最终安全有效的运行,关于该类产品的电磁兼容的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国家专门出台了此类产品的安全专用标准《YY0885-2013 医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动态心电图系统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2],除了基本满足YY0505-2012外,结合产品的特殊应用场景,在抗扰度和骚扰方面做了补充和修改,本文就产品的测试项目的具体要求、试验布置、符合性判定做简单的阐述。
在本文的最后,将对在试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1 测试项目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自身佩戴的比较多,因此内部电源类产品居多,考虑到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本文就以内部电源供电的动态心电图机为例进行阐述。
若产品的防电击类型分为内部电源供电设备,则动态心电图机仅需要进行六个项目的测试。
内部电源类产品电磁兼容测试项目分为发射和抗扰度两类,其中发射主要考虑为无线电业务的保护(辐射发射),抗扰度主要为静电放电、辐射抗扰、传导抗扰、工频磁场等项目。
2 试验布置内部电源类的动态心电图类产品的辐射发射和辐射抗扰布置图均如图1所示,由于产品的特殊性,需要辅助的设备有长1m 宽0.3m 的金属板一块,51kΩ电阻与47nF 电容并联的模拟病人负载若干。
其他试验布置图无特殊要求,均参考YY0505-2012标准要求。
2.1 发射试验要求在进行辐射发射试验时,我们首先要明确产品的分类及分组,产品GB4824分类一般分为A 或者B 类,分组一般分为1组或者2组。
若该设备可适于在非家用和与家用的住宅公共低压供电网不直连接的所有设施中使用则该设备可以分为A 类;若该设备可适于在所有设施中使用,包括家用设施或者直接连接到家用住宅公共低压供电网则分为B 类;若该设备仅为其内部功能而使用射频能量则它的射频发射很低,并且对附近电子设备产生干扰的可能性很小,那么该设备分为1组;若该设备为了完成其预期功能必须发射电磁能且附近的电子设备可能受影响,那么该设备分为2组。
・技术・方法・动态心电图仪消磁防护套保护皮肤及防磁性能效果李靓 曹滢 刘雯雯 郭雪莹 郑雪姣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七通信作者:曹滢,Email:70985170@qq.com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6.21.037【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仪消磁防护套对皮肤保护的作用及防磁性能。
方法 抽取240例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佩戴心电图仪并进行常规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宣教的同时应用自制双层消磁防护套佩戴心电图仪。
在检查24h后,观察两组局部皮肤异常情况、伪差发生率,了解患者主观感受。
结果 观察组伪差发生6例(5.0%)、皮肤异常发生12例(10.0%),对照组伪差发生20例(16.67%)、皮肤异常发生29例(24.3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安全性、牢固性、约束性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消磁防护套的应用,可以减少动态心电图监护仪伪差发生率,更好地保护了局部皮肤,使佩戴动态心电图监护仪患者产生较好的主观体验。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磁防护套; 皮肤保护; 伪差后停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目前对于乳剂、膏剂药物的使用方法,说明书上仅会注明用量:在临床工作中,常规都是以“绿豆”“黄豆”“花生”等大小来取用,没有准确的剂量。
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使用过量后存在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
本研究使用注射器抽吸后称重,测算密度,从而确定每次抽吸的规定容积,解决了精确使用药物剂量的问题。
本研究中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剂量按照说明书,涂抹量为0.5~1g/10cm2。
首先确定密度:将5ml注射器的针头弃去,更换为50ml注射器的针头,进行抽吸乳膏5ml,用称重法计算乳膏的密度为1g/ml。
其次确定用药部位:根据药物说明书,在扩肛前将药物在患儿肛门处(约3cm2)及肛门内涂抹(约2cm2)。
本研究中由于采用精确给药剂量,间断用药,临床并未发现心律失常,变态反应等现象发生。
利益冲突 文章所有作者共同认可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作者贡献声明 试验设计为乔俊华、高坤,论文撰写为乔俊华,论文修订为祁伯祥,收集统计资料为曹培参 考 文 献[1] 徐小松,李晓庆,金先庆,等.Ⅰ期改良Pe(n)a术治疗新生儿中高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5,32(5):351-353.DOI:10.3760/cma.j.issn.0253-3006.2011.05.008.XuXS,LiXQ,JinXQ,etal.One-stagemodifiedcorrectionofintermediateandhighimperforateanusinthenewborn[J].ChineseJournalofPediatricSurgery,2015,32(5):351-353.[2] 贾士聪,丁平田,陈多,等.利多卡因凝胶经皮吸收的动力学和药效学[J].药学学报,2003,38(8):631-633.DOI:10.3321/j.issn:0513-4870.2003.08.018.JiaSC,DingPT,ChenD,etal.Cutaneouspermeationkineticsandpharmacodynamicsoftopicallidocainegelinrat[J].ActaPharmaceuticaSinica,2003,38(8):631-633.[3] GrosfeldJL,O′NeillJAJr,FonkalsrudEW.小儿外科学[M].吴晔明,译.6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597-1621.GrosfeldJL,O′NeillJAJr,FonkalsrudEW.PediatricSurgery[M].WuHM,translation.6thed.Beijing:PekingUniversityMedicalPress,2008:1597-1621.[4] GorzilioDM,GarridoE,GaspardoCM,etal.Neurobehavioraldevelopmentpriortoterm-ageofpreterminfantsandacutestressfuleventsduringneonatalhospitalization[J].EarlyHumDev,2015,91(12):769-775.DOI:10.1016/j.earlhumdev.2015.09.003.[5] 李仕海,涂芸芸,李晓玲,等.局部利多卡因凝胶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在喉罩应用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6):484-486.DOI:10.3969/j.issn.1009-6604.2014.06.002.LiSH,TuYY,LiXL,etal.AComparisonoftopicaluseoflidocainegelandintravenouslidocaineintheapplicationoflaryngealmask[J].ChineseJournalofMinimallyInvasiveSurgery,2014,14(6):484-486.[6] 王娟,袁硕,张杰.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104-105.DOI:10.3969/j.issn.1671-8194.2011.34.071.WangJ,YuanS,ZhangJ,etal.Analysisofanestheticeffectoflidocainehydrochloridegelingastroscopy[J].GuideofChinaMedicine,2011,34(2):104-105.[7] 黄艳,梁添玉,林晓敏.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28):2593-2594.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8.001.HuangY,LiangTY,LinXM.Applicationoflidocainehydrochloridegelincleansingenema[J].ChineseGeneralPracticeNursing,2012,10(28):2593-2594.(收稿日期:2016-03-27)(本文编辑:何成伟)SkinprotectionandantimagneticpropertiesofmagneticprotectivesleeveofHoltermonitor LiJing,CaoYing,LiuWenwen,GuoXueying,ZhengXuejiaotheSeventhWardofCardiologyDepartment,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HarbinMedicalUniversity,Harbin150001,ChinaCorrespondingauthor:CaoYing,Email:70985170@qq.com【Abstract】 Objective ToexplorethepropertyofskinprotectionandantimagneticpropertyofmagneticprotectivesleeveofHoltermonitor.Methods Atotalof240patientsexaminedwithHoltermonitor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120cases)andobservationgroup(120cases).PatientsincontrolgroupworeHoltermonitorwithconventionalmethodsalongwithroutinehealtheducation.Unlikeconventionalmethods,patientsinobservationgroupworeHoltermonitorwithself-designeddouble-deckmagneticprotectivesleevealongwithroutinehealtheducation.Weobservedtheexceptionalsituationoflocalskinandtheincidenceofpseudodifference24hoursafterexaminationaswellasunderstoodthesubjectivefeelingsofpatients.Results Therewere6caseswithpseudodifference(5.0%)and12caseswithabnormalskin(10.0%)inobservationgroup.Atthesametime,therewere20caseswithpseudodifference(16.67%)and29caseswithabnormalskin(24.31%)incontrolgroupwith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mbetweentwogroups(P<0.05).Besides,thescoreofdegreeofcomfort,safety,firmness,bindingforceinobservationgroupwerebetterthanthoseincontrolgroupwith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s TheapplicationofmagneticprotectivesleevecandecreasetheincidenceofpseudodifferenceofHoltermonitor,protectskinwellandmakepatientsworeHoltermonitorholdagoodsubjectiveexperience.【Keywords】 Holter; Magneticprotectivesleeve; Skinprotection; Pseudodifference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无创性心血管疾病诊断手段之一,是安全、高效、准确、实用、可重复性强的重要监控方法[1]。